铸造地论文-陈伦锋

铸造地论文-陈伦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铸造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主导产业,地质灾害,地质工程勘察院,地灾防治,经营地域,环境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详查,台风暴雨,成果资料

铸造地论文文献综述

陈伦锋[1](2018)在《福建省工勘院四大主导产业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近日从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获悉,地灾防治、工程勘察、环境地质、测绘设计等四大产业被确立为单位发展的主导产业,四轮驱动,有望在2020年前铸造成综合实力强的地勘劲旅。以地灾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为全省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专业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8-03-30)

陆秋燕,李延祥[2](2017)在《广西各类型铜鼓的分布与铜锡铅矿点之间的关系——兼论广西古代铜鼓矿料来源和铸造地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的铜鼓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算起已经30多年,但是在万家坝等8型铜鼓中,比较明确矿料来源的只有北流型和灵山型,铸造地问题也是一直悬而未决。通过比对广西各类型铜鼓和铜、锡、铅矿点的分布范围,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高度对应:铜、锡、铅矿点的分布是影响铜鼓分布的重要因素,矿点开发的程度和年代早晚也间接影响到铜鼓类型的兴衰发展。这样的分布规律暗示着铜鼓应是在古人有目的地选择靠近矿点的地理位置后,就地或就近取材铸造。铜鼓从云南传入广西后,在广西被"本土化",骆越、西瓯、僚、乌浒、俚等先民利用广西丰富的矿产资源,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铜鼓文化。(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吴良宝[3](2016)在《尖足布币铸造地及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尖足布币是流通于战国早中期的赵国铸币,学界对部分尖足布币铸造地的地望考订尚有分歧。结合史书记载与出土战国文字资料,我们认为战国中期秦惠文王侵夺魏国上郡地之后,始与赵国在今陕北地区正面交锋;魏国上郡的北界止于今无定河一带,肤施等地原为魏地,后被秦、赵所据;结合张家山汉简《秩律》等资料可以判断,"平州"尖足布币的铸造地在今陕西米脂县,"平州、中阳、襄城"尖足布币、"言阳"直刀币、"干关"方足小布等都是赵国占据陕北地区之后的铸币,时间上不早于武灵王"西略胡地,至榆中"的公元前306年;实行大、小二等制的尖足布币"虑虒"的铸造地仍以定在今山西五台县境为妥。(本文来源于《史学集刊》期刊2016年02期)

陈艳伟,邓淑芬[4](2014)在《荞麦岭遗址:曾是商代青铜铸造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九江市文博单位对九江县马回岭镇富民村荞麦岭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近日,发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考古人员清理出一批商代早期的房屋、灰坑以及与青铜冶炼、铸造有关的水井、炼炉等遗迹,出土了大量商代早中期的石(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4-07-08)

黄凰[5](2014)在《安徽、湖北近年来出土青铜器的铸造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已发掘的青铜器铸造遗址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如河南安阳殷墟苗圃北地商代铸铜遗址、陕西扶风李家西周铸铜遗址、山西侯马牛村古城南东周遗址等。近年来,中原地区以外的“边缘地区”出土早期青铜器越来越多,对于这些青铜器的铸造地所在,古文献中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考古学界尚无定论。传统学者对于青铜器铸造地的研究一般是基于类型学对比,从器物形制、花纹等方面来推断青铜器的产地,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某些南方青铜器具有非中原的地方特色。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铸造遗址以外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判别它们的铸造地所在。青铜器中的泥芯含有大量铸造地信息,因为泥芯是青铜器铸造时留下的。泥芯一般是在铸造地取土制成,而不同地区泥芯的原料来源和处理技术不同,导致其最终的元素组成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利用泥芯来示踪青铜器铸造地成为可能。本工作即是利用出土青铜器中的泥芯来判断它们的铸造地,并以原生土、陶片等作为参照样品,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对样品的成分进行实验检测,利用SPSS等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以判断青铜器的铸造地。本文分为六章。第一、二章介绍研究的土壤背景原理、实验仪器和数据分析采用的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第叁章在综述前人对青铜器铸造技术、流程研究的基础上,对铸造中泥芯的制作等问题进行了介绍,讨论泥芯示踪青铜器铸造地这一方法的可行性。第四章通过对已知铸造地的中原青铜器的实例分析,论证了原生土、古土壤、陶片作为本研究参照样品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对安徽、湖北省境内部分地区近年出土青铜器的铸造地和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北方出土青铜器的铸造地具有明显差异。从安徽地区来看,长江流域铜陵师姑墩遗址出土青铜器应该属于当地铸造,淮河流域肥东龙城出土青铜器是在中原地区铸造,江淮地区青铜器铸造地的存在,应该同这一地区人类族群的文化和迁播有一定联系;从湖北地区来看,襄樊、丹江口出土的青铜器属于当地铸造,而处于豫鄂交界地区的枣阳、郧县出土的大部分青铜器既不在中原的铸铜作坊铸造,也不在湖北襄樊等地制作,可能存在其他铸造地。在研究湖北早期青铜器铸造地的过程中,发现该地出土部分青铜器呈现“枣皮红”现象,在相关研究中,本文科学分析了这批青铜器的埋藏环境,探讨这种特殊锈蚀状况产生的原因。作为一项研究性工作,本文采用了安徽、湖北部分地区近年来出土的样品,并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首先,在样品的选取上,首次将同墓葬或者同一地区出土的陶片作为参照样品,并对其作为参照样品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其次,将多个不同地点的青铜器铸造地问题联系起来,以安徽、湖北两省为案例,不仅阐述了两个地区出土青铜器的铸造地问题,还为利用泥芯示踪青铜器铸造地这一方法的数据库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初期材料。最后,本工作还对安徽淮河流域的人类族群地望、迁徙等问题进行了微探,这对于了解中原地区与其以外地区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特别是铸造技术的传播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4-05-01)

黄凰,秦颍,孙升,王先福,陈千万[6](2010)在《利用同墓葬出土泥芯、陶器示踪青铜器铸造地初探——以湖北襄樊部分东周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出土墓葬青铜器铸造地,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湖北襄樊的余岗、沈岗、团山、陈坡四处墓地出土的部分青铜器泥芯、陶片进行测试分析,试验结果与山西侯马、武汉盘龙城遗址进行比较分析。对比研究显示,襄樊地区泥芯与当地墓土、陶片在常量元素上具有高度一致性,而与黄河流域的侯马和长江中下游的盘龙城有明显区别,说明襄樊地区这部分铜器应为本地铸造,暗示江汉流域存在自己特有文化。本项研究工作首次尝试利用同墓葬陶器化学成分探索青铜器铸造地,是泥芯研究青铜器铸造地的重要补充,泥芯和陶器相互配合,为青铜器铸造地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2010年03期)

南普恒,秦颍,李桃元,董亚巍[7](2008)在《湖北盘龙城出土部分商代青铜器铸造地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北约5公里的黄陂区滠口镇叶店村,是长江流域一处十分重要的商代遗址,其时代早于殷墟,与郑州商城大体一致。整个遗址由夯土城址及其周围的若干一般遗址组成,总面积逾1平方公里。自1963年发掘以来,盘龙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器。经研究,容器中鼎、鬲、甗、簋、盘、罍、卣、爵、觚、斝等器物形制和工艺特点都与郑州商城同时期同类型器物近似。对于这些青铜器的来源,迄今尚无定论。(本文来源于《文物》期刊2008年08期)

袁赣湘[8](2005)在《赣南队清晰发展思路铸造地勘“航空母舰”》一文中研究指出原赣南队和原九0九队改革重组后,经过四个多月的磨合,强强联合之势已凸显出来,经济稳步发展,做强矿权、矿业文章,做好山水品牌,做活房地产开发,做大勘探施工,正着力打造赣南地勘行业的 "航空母舰"。(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期刊2005年01期)

魏勇[9](2002)在《初探北宋铜钱类聚性与铸造地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探明古钱币的铸造地,历来是钱币学的重要课题。北宋时期由于经济高度发展,其铸币规模之大,铸币之多,为历朝之冠。当时前后共设有四十五处铸钱监,其中铜钱监二十六处、铁钱监十九处。至今已发现北宋钱币的版式至少有叁千多种,其中仅有极少数的品种,背有纪地、纪监的钱文,以此可分辩出其铸造地点。其余绝大多数的品种具体铸于何处,史(本文来源于《广西金融研究》期刊2002年S2期)

铸造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广西的铜鼓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算起已经30多年,但是在万家坝等8型铜鼓中,比较明确矿料来源的只有北流型和灵山型,铸造地问题也是一直悬而未决。通过比对广西各类型铜鼓和铜、锡、铅矿点的分布范围,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高度对应:铜、锡、铅矿点的分布是影响铜鼓分布的重要因素,矿点开发的程度和年代早晚也间接影响到铜鼓类型的兴衰发展。这样的分布规律暗示着铜鼓应是在古人有目的地选择靠近矿点的地理位置后,就地或就近取材铸造。铜鼓从云南传入广西后,在广西被"本土化",骆越、西瓯、僚、乌浒、俚等先民利用广西丰富的矿产资源,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铜鼓文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铸造地论文参考文献

[1].陈伦锋.福建省工勘院四大主导产业确定[N].中国矿业报.2018

[2].陆秋燕,李延祥.广西各类型铜鼓的分布与铜锡铅矿点之间的关系——兼论广西古代铜鼓矿料来源和铸造地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2017

[3].吴良宝.尖足布币铸造地及相关问题研究[J].史学集刊.2016

[4].陈艳伟,邓淑芬.荞麦岭遗址:曾是商代青铜铸造地[N].中国文化报.2014

[5].黄凰.安徽、湖北近年来出土青铜器的铸造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6].黄凰,秦颍,孙升,王先福,陈千万.利用同墓葬出土泥芯、陶器示踪青铜器铸造地初探——以湖北襄樊部分东周墓为例[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

[7].南普恒,秦颍,李桃元,董亚巍.湖北盘龙城出土部分商代青铜器铸造地的分析[J].文物.2008

[8].袁赣湘.赣南队清晰发展思路铸造地勘“航空母舰”[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5

[9].魏勇.初探北宋铜钱类聚性与铸造地的关系[J].广西金融研究.2002

标签:;  ;  ;  ;  ;  ;  ;  ;  ;  ;  

铸造地论文-陈伦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