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丝体生物量论文-周连玉,更尕求卓,唐德华,米琴

菌丝体生物量论文-周连玉,更尕求卓,唐德华,米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菌丝体生物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硒,黄绿蜜环菌,菌丝体生物量,液体培养

菌丝体生物量论文文献综述

周连玉,更尕求卓,唐德华,米琴[1](2018)在《硒对液体培养黄绿蜜环菌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亚硒酸钠对黄绿蜜环菌液体培养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绿蜜环菌富硒培养适宜浓度为0.80 mmol/L;适宜添加硒时间为培养时间的第4天;培养时间5~8 d,硒促进黄绿蜜环菌菌丝体生长,7 d时显着提高菌丝体生物量(P<0.05)。(本文来源于《食用菌》期刊2018年03期)

赵雪[2](2017)在《液体发酵灵芝菌丝体生物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体发酵灵芝菌丝体(Liquid ferment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mycelium GLM)是在适当培养基及培养参数控制下,通过液体深层发酵短时间大量培养出的菌丝体。液体发酵灵芝菌丝体不仅含有灵芝多糖,还有大量次生代谢产物,利用其代替灵芝多糖使用是一种潜在的新途径,其生产方式具有产量高、周期短、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本文对赤芝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对菌丝体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并研究分析了液体发酵灵芝菌丝体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性能的作用及作用机理。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液体深层发酵技术,测得100L发酵罐中发酵液含菌丝体干重225g,并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发酵罐中灵芝菌丝体多糖含量0.45%作为配合饲料添加剂;(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3%GLM对肉鸡前期(1-21d)的生长性能有较好的增强作用,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着提高5.8%(P<0.05),料重比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但对肉鸡全期的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添加0.5%GLM可显着提高肉鸡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添加0.5%GLM均不同程度提高肉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滴度(P<0.05);添加0.3%GLM能显着或极显着提高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P<0.05或P<0.01)含量,添加0.5%GLM显着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蔡爱群,唐福斌,韩伟[3](2016)在《茯苓菌丝体生物量、多糖含量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收集经液体培养的茯苓1号[Poria cocos(Schw.)Wolf.Strain 1]、茯苓5.78号(P.cocos Strain5.78)菌株菌丝体,并干燥后称重,比较其生物量产率;采用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茯苓1号、茯苓5.78号菌株菌丝体的多糖吸光度,从而测定出其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茯苓1号比茯苓5.78号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茯苓5.78号菌丝体的多糖含量比茯苓1号高。说明在相同的液体培养基条件下,茯苓1号、茯苓5.78号菌株的菌丝体生长速度不同;茯苓多糖含量也不一样。(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20期)

[4](2016)在《加拿大研究人员研制出菌丝体生物复合材料环保砖》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聚苯乙烯材料难于循环使用和降解,瑞典家居用品巨头宜家家居今年宣布将采用美国公司提供的由蘑菇制成的菌丝体环保包装材料,代替目前使用的聚苯乙烯包装材料,原因是菌丝体材料几周之内便可自然降解。最近,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建筑系公布了一项新成果:他们研制出了菌丝体生物复合材料环保砖,可极大拓展此类材料的应用领域。UBC建筑系的研究团队,利用当地常见的蚝菇和桤木木屑两种原料制成了菌丝体生物复合材料,采用蜂巢的空心六边形结构,制成建设构件,使其更具有空间适应性。目前,(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工业》期刊2016年05期)

何国庆[5](2015)在《高叁萜灵芝发酵菌丝体生物转化异黄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2015年之江营养食品与健康论坛资料汇编》期刊2015-12-04)

张雅雯,席依瑄,叶尔凌,林煜庭,徐泰浩[6](2015)在《温度对中国蛇虫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H101摇瓶液态培养菌丝体生物质量及胞外多醣体之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蛇虫草菌(又称中国细虫草菌或被称为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Berk)G.H.Sung et al.,syn.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H101为分离自中国青海野生冬虫夏草菌株,并经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鉴定为‘冬虫夏草菌O.sinensis之菌丝体(无性世代为Hirsutella sinensis'。近年来野生冬虫夏草药材产量逐年减少,市场价格非常昂贵。保健市场上绝大多数之保健食品为‘冬虫夏草菌丝体'产品,并非来自野生冬虫夏草药材。由于野生冬虫夏草发生环境特性为高海拔,中国蛇虫草菌为一种嗜低温菌株且生长缓慢,一般温度高于22℃即较难生长。本研究以不同温度(16℃、18℃、20℃及22℃)摇瓶液态培养中国蛇虫草菌30天,探讨其菌丝体生物质量(MB)及胞外多醣体(EPS)产量之产程变化。结果显示在MB产量部分,于18℃培养至第18天达最高(20.64 mg/mL),其次为于16℃培养至第16天(15.89 mg/mL),再其次为20℃培养至第16天(14.06 mg/mL);若以同样培养时间比较,第16天MB产量生成较适培养温度依序为16℃、20℃、18℃(于18℃培养至第16天MB产量仅为12.03 mg/mL),第18天MB产量生成较适培养温度则依序为18℃、16℃、20℃;中国蛇虫草菌在22℃温度条件下难以生长,。在EPS部分,于18℃培养至第6天得到最高产量(1.07 mg/mL),其次为16℃培养至第10天(0.48 mg/mL),20℃及22℃产量极低,与培养时间无相关性。除22℃外,随着培养时间培养基中残糖量逐渐下降。培养基pH值因培养温度不同,于培养期间有不同变化趋势,但与MB产量变化并无明显相关性。中国蛇虫草菌菌丝体摇瓶液态培养之温度需低于20℃且培养其需15天以上,当MB产量达最高峰前2天显着增加,其后即逐渐下降;不同之低温环境差异随产程时间不同对MB及EPS产量有显着之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真菌学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壁报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1-07)

席依瑄,叶尔凌,林煜庭,徐泰浩[7](2015)在《培养基碳源与氮源对中国蛇虫草菌(Ophiocordycepssinensis)H101摇瓶液态培养菌丝体生物质量及生物活性成分多醣体与腺苷之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蛇虫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冬虫夏草无性型: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又称为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H101为分离自中国青海省冬虫夏草天然物之菌株(BCRC930166),需于低温条件生长且生长缓慢,一般平板培养需3周以上时间。培养基碳源及氮源不仅影响真菌菌丝体生质量,在相关代谢物生成过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冬虫夏草多醣体主要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腺苷为中枢神经系统之调节剂,能调节脑部缺血所造成之伤害并具有HIV-1蛋白酶抑制作用。本研究探讨中国蛇虫草菌摇瓶液态培养基六种碳源(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果糖、蔗糖及可溶性淀粉)与四种氮源(酵母萃出物、蛋白胨、硝酸铵)对菌丝体生物质量(MB)及生物活性成分胞外多醣体(EPS)、胞内多醣体(IPS)与腺苷(AD)产量之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培养基碳源部分,较适于MB生产之碳源依序为可溶性淀粉、蔗糖及葡萄糖;较适于EPS生产之碳源依序为可溶性淀粉、果糖及麦芽糖;较适于IPS生产之碳源依序为可溶性淀粉、葡萄糖及麦芽糖;较适于AD生产之碳源依序为麦芽糖、葡萄糖及蔗糖。在培养基氮源部分,较适于MB生产之氮源依序为酵母萃出物、蛋白胨及硝酸铵;较适于EPS生产之氮源依序为蛋白胨、尿素及酵母萃出物;较适于IPS生产之氮源依序为酵母萃出物、硝酸铵及蛋白胨;较适于AD生产之氮源依序为酵母萃出物、蛋白胨及尿素。中国蛇虫草菌培养基中碳源及氮源种类对于MB、IPS及AD生产有显着影响,然除可溶性淀粉外,对于EPS影响较不显着。MB、EPS、IPS及AD生产较佳之碳源及氮源组合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及酵母萃出物、可溶性淀粉及蛋白胨、可溶性淀粉及酵母萃出物与麦芽糖及酵母萃出物。中国蛇虫草菌摇瓶液态培养基中可溶性淀粉及酵母萃出物为较有利于MB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之产出之碳源与氮源组合物。(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真菌学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壁报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1-07)

张城,陈宏伟,朱蕴兰[8](2015)在《锌、硒对二种食用菌菌丝体生物量和甘露醇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金针菇、香菇2种食用菌为试材,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的方法分别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量的锌、硒,研究锌、硒浓度对金针菇和香菇菌丝体生物量和甘露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锌浓度范围内,锌对于食用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甘露醇含量随着锌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其中,在锌浓度为500μg/mL时,金针菇菌丝体中甘露醇含量为20.86%,香菇菌丝体中甘露醇含量为23.99%且为最高。而硒浓度在0~15μg/mL时,甘露醇含量随硒浓度增加而增加,15~25μg/mL时甘露醇浓度降低。(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5年19期)

邵倩,杨焱,李婷婷,冯杰,刘艳芳[9](2014)在《鲍姆纤孔菌(桑黄)不同方式发酵的菌丝体生物活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液体发酵、木屑固体发酵和米饭固体发酵3种方式培养鲍姆纤孔菌(桑黄)菌丝体,对菌丝体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衰老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屑固体发酵、液体发酵和米饭固体发酵的菌丝体醇提物清除H2O2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78.28±0.32、27.73±0.57和7.84±0.37;米饭培养的桑黄菌丝体醇提物在低浓度500μg/mL下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到达80%,在相同的浓度下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木屑以及米饭培养方法得到的菌丝体对PC12神经细胞损伤修复均有较好的效果,液体培养的桑黄菌丝体表现的修复作用较低;液体发酵培养的菌丝体醇提物浓度在100μg/mL时,对肿瘤细胞HepG2的抑制率达70%,高于其他两种培养方法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杨玉红,杨建,张光宇,杜秀娟[10](2014)在《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羊肚菌发酵菌丝体生物活性肽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羊肚菌发酵菌丝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正交试验法、超声波破碎试验法对羊肚菌发酵菌丝生物活性肽提取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羊肚菌发酵菌丝体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料:水=1:12,pH为8,反复冻融3次;羊肚菌发酵菌丝体生物活性肽的最佳提取条件是超声波破碎仪参数为超声波破碎次数120次,工作时间为5 s,间歇时间为5 s,功率为600 W,乙醇浓度为85%,醇:提取液=1:1.5,提取温度为45℃,在最佳条件下生物活性肽的含量为9.85 mg/g。(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4年07期)

菌丝体生物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液体发酵灵芝菌丝体(Liquid ferment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mycelium GLM)是在适当培养基及培养参数控制下,通过液体深层发酵短时间大量培养出的菌丝体。液体发酵灵芝菌丝体不仅含有灵芝多糖,还有大量次生代谢产物,利用其代替灵芝多糖使用是一种潜在的新途径,其生产方式具有产量高、周期短、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本文对赤芝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对菌丝体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并研究分析了液体发酵灵芝菌丝体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性能的作用及作用机理。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液体深层发酵技术,测得100L发酵罐中发酵液含菌丝体干重225g,并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发酵罐中灵芝菌丝体多糖含量0.45%作为配合饲料添加剂;(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3%GLM对肉鸡前期(1-21d)的生长性能有较好的增强作用,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着提高5.8%(P<0.05),料重比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但对肉鸡全期的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添加0.5%GLM可显着提高肉鸡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添加0.5%GLM均不同程度提高肉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滴度(P<0.05);添加0.3%GLM能显着或极显着提高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P<0.05或P<0.01)含量,添加0.5%GLM显着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菌丝体生物量论文参考文献

[1].周连玉,更尕求卓,唐德华,米琴.硒对液体培养黄绿蜜环菌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初探[J].食用菌.2018

[2].赵雪.液体发酵灵芝菌丝体生物活性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7

[3].蔡爱群,唐福斌,韩伟.茯苓菌丝体生物量、多糖含量的测定[J].湖北农业科学.2016

[4]..加拿大研究人员研制出菌丝体生物复合材料环保砖[J].中国粉体工业.2016

[5].何国庆.高叁萜灵芝发酵菌丝体生物转化异黄酮[C].2015年之江营养食品与健康论坛资料汇编.2015

[6].张雅雯,席依瑄,叶尔凌,林煜庭,徐泰浩.温度对中国蛇虫草菌(Ophiocordycepssinensis)H101摇瓶液态培养菌丝体生物质量及胞外多醣体之影响[C].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真菌学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壁报论文摘要集.2015

[7].席依瑄,叶尔凌,林煜庭,徐泰浩.培养基碳源与氮源对中国蛇虫草菌(Ophiocordycepssinensis)H101摇瓶液态培养菌丝体生物质量及生物活性成分多醣体与腺苷之影响[C].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真菌学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壁报论文摘要集.2015

[8].张城,陈宏伟,朱蕴兰.锌、硒对二种食用菌菌丝体生物量和甘露醇含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5

[9].邵倩,杨焱,李婷婷,冯杰,刘艳芳.鲍姆纤孔菌(桑黄)不同方式发酵的菌丝体生物活性比较[J].菌物学报.2014

[10].杨玉红,杨建,张光宇,杜秀娟.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羊肚菌发酵菌丝体生物活性肽条件的优化[J].食品科技.2014

标签:;  ;  ;  ;  

菌丝体生物量论文-周连玉,更尕求卓,唐德华,米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