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丙烯酸改性论文-王庭新

有机硅丙烯酸改性论文-王庭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硅丙烯酸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硅氧烷低聚物,无皂乳液聚合,镀锌板,无铬钝化

有机硅丙烯酸改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庭新[1](2019)在《阳离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及其复合钝化液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可聚合氨基硅氧烷低聚物为功能单体,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阳离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并以自制改性阳离子乳液作为成膜物质,磷酸(H_3PO_4)调节钝化液pH,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S01A)为封闭剂,偏钒酸钠(NaVO_3)和氟钛酸铵((NH_4)_2TiF_6)为缓蚀剂,通过物理混合的方式制备复合钝化液。以马钢生产的热镀锌板为金属基底,制备复合涂层,通过电化学试验、中性盐雾试验和醋酸铅点滴等方法考察涂层的防腐蚀性能,以此得出最佳配方。以实验室自制的可聚合氨基硅氧烷低聚物为功能单体改性丙烯酸酯,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阳离子乳液,并考察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和打底硅氧烷低聚物用量对乳液的聚合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温度为75℃、引发剂用量为0.6%和打底加入的硅氧烷低聚物为30%时,乳液结渣率为0,各项性能均达到行业标准。同时考察了不同比例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性能,结果表明:有机硅和丙烯酸酯的比例为1:4时,其耐热性和耐腐蚀性最佳。以自制改性阳离子乳液作为成膜物质,通过改变助剂磷酸和封闭剂纳米二氧化硅,以及缓蚀剂偏钒酸钠的含量,设计正交试验,制备无铬复合钝化涂层。通过电化学试验、72h和96h中性盐雾试验考察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偏钒酸钠/硅氧烷低聚物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复合钝化液最佳配方为H_3PO_4(0.3%)、S01A(0.8%)、NaVO_3(0.2%),此时热镀锌板表面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最佳,其阻抗模值为49765Ω,腐蚀电位为-1.066V,腐蚀电流密度为5.09×10~(-8)A·cm~(-2),96h中性盐雾基本无腐蚀。通过各项性能测试最优涂层,结果表明:涂层具有良好的导电、耐热、耐溶剂和耐指纹性,且钝化液在自然环境下能够稳定长期存在。探究了以氟钛酸铵为缓蚀剂,设计正交试验,制备无铬复合钝化涂层。通过电化学试验、72h和96h中性盐雾试验考察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氟钛酸铵/硅氧烷低聚物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复合钝化液最佳配方为H_3PO_4(0.2%)、S01A(0.8%)、(NH_4)_2TiF_6(0.1%),此时热镀锌板表面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最佳,其阻抗模值为42500.3Ω,腐蚀电位为-1.047V,腐蚀电流密度为8.555×10~(-8)A·cm~(-2),96h中性盐雾板面无腐蚀,且涂层各方面性能均达到行业标准。(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3)

蓝秀玲,刘光明,周街胜,刘志雷,彭叔森[2](2018)在《有机硅/SiO_2杂化溶胶改性丙烯酸树脂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羟乙酯(H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正硅酸乙酯(TEOS),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KH-570)、甲基叁乙氧基硅烷(MTES)和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DS)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有机硅/SiO_2杂化溶胶改性丙烯酸树脂。探讨不同种类有机硅/SiO_2杂化溶胶及含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溶胶及固化后杂化涂层的结构,并测试了漆膜的物理性能以及通过电化学阻抗和浸泡实验对涂膜耐蚀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硅/SiO_2杂化溶胶成功地接枝到水性丙烯酸树脂上。当有机硅/SiO_2杂化溶胶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时,杂化涂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附着力,涂膜硬度6H,光泽度104,漆膜长期稳定,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牛武,方兴龙,董旺来,王春苗,陶庭先[3](2018)在《有机硅/TMP改性水性丙烯酸乳液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丙烯酸乳液聚合工艺、原料配比的探究,得到最优的合成工艺;在水性丙烯酸改性过程中,通过引入小分子多元醇(TMP)、有机硅,确定其最佳量以此来改善乳液成膜硬度低、耐水性差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半连续滴加的方式,滴加时间3h,聚合乳液较稳定.通过对原料配比的探究,得到合成丙烯酸乳液的最优量为引发剂1.5%,乳化剂3%,链转移剂1.5%,硅单体2%,TMP 2%,此时制备的丙烯酸乳液稳定性及成膜性较好.(本文来源于《安徽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成才,王峰,朱海霖,郭玉海[4](2018)在《双氨基有机硅后交联聚丙烯酸改性PTFE平板膜及其分离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聚丙烯酸(PAA)与双氨基有机硅9300的后交联反应对聚四氟乙烯(PTFE)平板膜进行亲水改性,并将其用于水晶研磨废水的处理.研究双氨基有机硅浓度、PAA/9300质量比、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参数对PTFE平板膜形貌、表面化学结构、亲水性及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纤维变得比较光滑且有少量颗粒出现,改性膜表面和截面出现N、O和Si元素,膜表面出现羧基、氨基等亲水基团,改性后的PTFE膜表面接触角由136°±2.1°降低到30.35°±1.3°,水晶碾磨废水浊度去除率达到99.91%,改性膜有很好的抑制蛋白质吸附污染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膜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刘标[5](2018)在《有机硅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溶剂型传统涂料因污染大而引发众多环境上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研究出新的低VOC排量的涂料,水性丙烯酸树脂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比较好的方法,然而丙烯酸树脂自身存在着很多缺陷,其水性化的同时必须要进行改性,有机硅是如今研究的热点,其具有很好的高低温性能、较好的疏水性以及可以交联等,利用有机硅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将能发挥两者的优势赋予树脂更优异的性能。利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得到的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外观呈乳白色,机械稳定性达到60天,粒径在135.21nm,多分散性指数为0.047,接触角为77.14°,加热在345.6℃开始分解,确定了引发剂和活性丙烯酸单体的最佳用量分别为0.4%和5%以及PH值为8时乳液性能最佳。将含乙烯基的硅氧烷KH151与KH570引入丙烯酸主链得到改性树脂,树脂吸水率明显降低,接触角分别提高8.16°和13.51°,粒径增大到145.81nm和154.12nm,最大分解温度分别提高到406.22℃和424.25℃,电化学分析表明KH570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确定了两种物质的加入量分别在6%和5%时具有较低的凝胶率。将端氨基和端环氧基硅氧烷KH550与KH560引入丙烯酸树脂侧链得到改性树脂,树脂的粒径均在147nm左右,接触角分别为80.64°和82.47°最大分解温度提高到407.58℃和403.59℃,电化学分析表明KH560改性树脂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确定引发剂用量和硅氧烷加入量分别在0.3%和4%时具有较好的性能。将端乙烯基和端羟基聚硅氧烷引入丙烯酸树脂,得到的树脂吸水率降低到8%以下,接触角升高到117.19°和108.91°,机械和钙离子稳定性降低到3天和2天,粒径增大到174.99nm和179.22nm,最快分解温度升高至400℃左右,电化学分析表明树脂具有最好的耐腐蚀性,确定了两种聚硅氧烷的最佳用量为5%。(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2)

王文波[6](2018)在《有机硅氟/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和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各种疾病频发,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和健康问题,大力提倡环境友好型涂料已是刻不容缓。水性涂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友好型涂料,不仅含有非常低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而且拥有绿色环保、安全无害、节约资源和能源等优点,将会逐渐替代溶剂型涂料。水性丙烯酸涂料既有溶剂型丙烯酸的优良特性,又符合安全环保的要求,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丙烯酸涂膜在高温下发粘、低温下变脆,耐水性、耐碱性和耐候性较差,其广泛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对丙烯酸改性已经变成了一项热门研究。本文用E-44型环氧树脂(E-44)、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MPS)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对丙烯酸进行复合改性,得到了含硅氟的水性环氧丙烯酸乳液(FSiWEA),再加入微纳SiO_2复合粒子,成功地制备了SiO_2/FSiWEA杂化涂层,主要内容包括:首先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水性环氧丙烯酸乳液(WEA),研究了各反应物质的含量对乳液或者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过硫酸铵(APS)为反应单体总质量的0.8%、乳化剂为3.5%、碳酸氢钠(NaHCO_3)为0.55%、甲基丙烯酸(MAA)为3%、E-44为10%时,制得的WEA乳液和涂膜性能最佳。在上面最佳配方的基础上,先后引入MPS和DFMA,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FSiWEA乳液,并研究了MPS和DFMA的含量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发现当单体中MPS占5%、DFMA占10%时,乳液固含量为33.73%,单体转化率为98.33%,凝胶率为0.39%,乳液稳定性都通过了测试,乳胶粒平均粒径约为115nm,涂膜吸水率为9.49%,涂膜耐水性、耐酸碱盐性良好,铅笔硬度和附着力分别达到了3H和1级,接触角增加到了74°,但是仍为亲水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同尺寸的SiO_2,通过3-氨基丙基叁乙氧基硅烷(APTES)改性,得到了表面氨基改性的微纳SiO_2复合粒子,再将微纳SiO_2复合粒子加入到FSiWEA乳液中,混合均匀后提拉成膜得到了SiO_2/FSiWEA杂化涂层。结果发现当微纳SiO_2复合粒子与FSiWEA乳液中聚合物含量的比为1:1时,涂层性能良好且接触角增大到149°,接近了超疏水效果。再提高微纳SiO_2复合粒子的含量,虽然涂层接触角会增大,但是涂层性能变差。(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朱瑞霆,麦伟林,吴锦智[7](2017)在《印花胶浆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市场上用来复配印花胶浆用的丙烯酸乳液大部分都是能够自交联的。常用的交联剂为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AAEM)、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和己二酸二酰肼(ADH)。用NMA制备的乳液,交联效果好,但是会释放出大量的甲醛。用AAEM制备的乳液耐水性好,柔韧性好,但是存在乳液变红的现象。用DAAM/ADH制备的乳液通不过甲醛10 ppm(1 ppm=10~(-6))(本文来源于《丝网印刷》期刊2017年12期)

陈海洪,王丹,陈中华[8](2016)在《玻璃涂料用有机硅改性羟基丙烯酸乳液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羟乙酯(HEA)和丙烯酸(AA)为主单体,有机硅单体151、152或172为改性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Span80为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一种含羟基的有机硅丙烯酸乳液。研究了有机硅单体种类和用量,HEA用量,BA和MMA质量比,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和p H对乳液性能和漆膜性能的影响,得到较佳的乳液配方为:有机硅单体1 723.50 g,BA 13.50 g,MMA 13.50 g,HEA 13.50 g,乳化剂(HLB值为16.0)5.00 g,过硫酸铵0.25 g。采用该配方所得乳液转化率高于98.00%,凝胶率低于1.00%,平均粒径为120 nm,粒径分布小于0.100,各项稳定性合格,漆膜附着力达1级,铅笔硬度为3H。(本文来源于《电镀与涂饰》期刊2016年18期)

张昭,陈宇,刘姣,朱本峰,陈鑫卉[9](2016)在《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涂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在丙烯酸树脂分子中引入有机硅,制备一种具有低表面能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CP-CC021。方法探讨合成工艺中有机硅单体和引发剂含量以及添加纳米级Si O2粒子填料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获得了最大接触角的最佳工艺条件,添加纳米Si O2粒子增大了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在涂层表面形成了大量微-纳结构状的突起,显着提高涂层的疏水性能。结论有机硅单体(VTMS)质量分数为23.0%,引发剂(AIBN)质量分数为0.50%,纳米Si O2粒子添加量(质量分数)为7.4%,得到的涂层接触角为126.1°。(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6年04期)

姚书文[10](2016)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及纯丙烯酸在泥塑文物修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保护好文物,国家对于文物保护修复方面所使用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所使用的部分传统修复材料,已不符合当前的文物修复要求,故需逐步淘汰或停止使用。2012年,我们在承担"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彩绘泥塑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的修复任务时,放弃了部分以前所使用的传统材料,选择了新型材料与部分传统材料相(本文来源于《文物修复与研究》期刊2016年00期)

有机硅丙烯酸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羟乙酯(H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正硅酸乙酯(TEOS),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KH-570)、甲基叁乙氧基硅烷(MTES)和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DS)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有机硅/SiO_2杂化溶胶改性丙烯酸树脂。探讨不同种类有机硅/SiO_2杂化溶胶及含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溶胶及固化后杂化涂层的结构,并测试了漆膜的物理性能以及通过电化学阻抗和浸泡实验对涂膜耐蚀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硅/SiO_2杂化溶胶成功地接枝到水性丙烯酸树脂上。当有机硅/SiO_2杂化溶胶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时,杂化涂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附着力,涂膜硬度6H,光泽度104,漆膜长期稳定,具有优异的耐蚀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硅丙烯酸改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庭新.阳离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及其复合钝化液的性能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9

[2].蓝秀玲,刘光明,周街胜,刘志雷,彭叔森.有机硅/SiO_2杂化溶胶改性丙烯酸树脂及性能研究[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18

[3].牛武,方兴龙,董旺来,王春苗,陶庭先.有机硅/TMP改性水性丙烯酸乳液及性能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8

[4].李成才,王峰,朱海霖,郭玉海.双氨基有机硅后交联聚丙烯酸改性PTFE平板膜及其分离性能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18

[5].刘标.有机硅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与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8

[6].王文波.有机硅氟/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和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

[7].朱瑞霆,麦伟林,吴锦智.印花胶浆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合成[J].丝网印刷.2017

[8].陈海洪,王丹,陈中华.玻璃涂料用有机硅改性羟基丙烯酸乳液的制备[J].电镀与涂饰.2016

[9].张昭,陈宇,刘姣,朱本峰,陈鑫卉.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涂料的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6

[10].姚书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及纯丙烯酸在泥塑文物修复中的应用[J].文物修复与研究.2016

标签:;  ;  ;  ;  

有机硅丙烯酸改性论文-王庭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