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丙烯酸助洗剂的合成及助洗剂机理研究

新型聚丙烯酸助洗剂的合成及助洗剂机理研究

一、新型聚丙烯酸类助洗剂的合成及其助洗机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琛[1](2020)在《草酸钠作为洗涤助剂的性质研究》文中指出助剂是衣物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分,主要起脱除硬水离子改善洗涤性能的作用。三聚磷酸钠(STPP)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洗涤剂助剂,但中国磷资源不丰富,而且磷酸盐的使用也会带来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以有机小分子羧酸盐,沸石,层状硅酸盐,聚羧酸盐等替代磷酸盐的助剂,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寻找高性价比的代磷助剂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草酸钠是一种二元羧酸螯合剂,它可以与多价离子形成不溶盐而起到软化水的作用。草酸钠作为洗涤剂助剂有过初步探索,但由于草酸钠生产成本比较高,没有推广应用。伴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目前以工业尾气生产草酸钠的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草酸钠生产成本,为草酸钠作为洗涤剂助剂提供了契机。本文在分析了草酸钠的物理化学基本性质、毒理学性质和生物降解性的基础上,以草酸钠为洗涤剂助剂,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与传统磷酸盐助剂三聚磷酸钠和现用量最大的代磷助剂4A沸石进行了对照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首先,对草酸钠作为洗涤助剂的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包括草酸钠的钙脱除容量、钙脱除速率以及对表面活性剂润湿性能、乳化性能、发泡性能及洗涤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4A沸石等代磷助剂比较,草酸钠具有钙脱除容量高、脱除速率快的特点。且草酸钠有助于表面活性剂的去污能力的提升。(2)去污性能是洗涤剂最重要的性质。在了解草酸钠具有助洗性基础上,进一步对草酸钠在洗涤剂配方中的去污性进行研究。本文通过调整洗涤剂配方组成、洗涤时间和温度,多角度研究了草酸钠为助剂的洗涤剂的去污性能,并与STPP和4A沸石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草酸钠为助剂的洗涤剂可达到与STPP相近相的结果,远优于无磷助剂4A沸石。(3)酶是现代洗涤剂的重要组分,添加少量的酶可以有效提高对特定污渍的去除能力。为研究草酸钠与酶在洗涤配方中的复配性能,分别在草酸钠洗涤剂配方中添加了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针对相应污渍的污布进行了去污力的测定,并与STPP和4A沸石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STPP和4A沸石相比,草酸钠与酶显示出更好的复配性能。原因是草酸钠对酶的活性影响较小,保持了酶在洗涤剂中的活力,产生了更好的去污性能。(4)草酸钠是以沉淀的方式脱除硬水离子,生成的不溶性草酸盐颗粒可能会沉积在织物上,产生灰分。灰分沉积会造成织物的“板结”,使衣物发黄、变硬。本文通过对草酸钠洗涤剂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种类的调整出不同的配方,通过循环洗涤的方法对不同纤维织物(棉、聚酰胺、聚酯纤维)灰分沉积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棉织物比合成纤维织物更容易造成灰分沉积。通过对洗涤剂配方的筛选,得到了在三种织物上同时具有低灰分量和高白度保持的三种配方: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羧甲基纤维素钠(CMC)、ME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脂肪醇醚硫酸钠(AES)/CMC。(5)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草酸钠配方体系,选用棉织物,进一步对草酸钠洗涤剂灰分沉积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不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不溶草酸盐和棉织物的zeta电位,并利用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DLVO)理论对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计算来揭示灰分沉积与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生成相同物相的草酸钙下,草酸钙颗粒与棉织物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大,灰分沉积量越小。(6)采用统计学方法,使用Plackett-Burman设计方法,对以AES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MC为抗沉积剂的草酸钠洗涤剂配方进行了显着因子筛选,为配方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草酸钠对洗涤性能的提升效果分别达到了极显着和显着,尤其对于蛋白污布和皮脂污布的洗涤性能,在较大范围内改变草酸钠的添加量,灰分量的差别并没有达到显着影响的水平。

周欣[2](2020)在《抗菌型无磷洗涤助剂P(AA-DMDAAC)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探索了以次亚磷酸钠为链转移剂的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并在这基础上,测定丙烯酸(AA)和二甲基二烯丙烯氯化铵(DMDAAC)的竞聚率以及该共聚物的组成方程,为P(AA-DMDAAC)的合成提供理论依据,后面再设计P(AA-DMDAAC)的结构,将其应用为具有抗菌性能的洗涤助剂。主要工作如下:(1)探索聚丙烯酸钠(PAANa)的合成路径和对其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确定了聚丙烯酸钠合成的最佳工艺:丙烯酸单体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5%;次亚磷酸钠的用量为1.060 g(用54.25 g水溶解);过硫酸铵用量为1.35 g(用42.5 g水溶解);反应温度为900C;丙烯酸单体滴加速率为0.374 mL/min;过硫酸铵溶液的滴加速率为0.531 mL/min;保温时间为3 h。(2)通过绘制出AA-DMDAAC的共聚物组成曲线,可以看出DMDAAC单元在共聚物中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都要小于DMDAAC单体在反应初期占总单体的比值,可以推测出应该是r(DMDAAC)<1、r(AA)>1,AA偏向自聚,DMDAAC则偏向共聚。利用两种单体之间的竞聚率[r(DMDAAC)=0.42,r(AA)=5.11]和共聚物组成方程(F1=0.42f12+f1f2/0.4+2f12+2f1f2+5.11f22)设计要得到P(DMDAAC-AA)的分子结构,为后面季铵盐改性聚丙烯酸钠和调控共聚物分子结构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3)设计分子结构合成了单元分布均匀、结构较规则的P(AA-DMDAAC),当AA/DMDAAC单体的摩尔比为24,丙烯酸的滴加速率为0.374 mL/min;在该最佳工艺下得到共聚产物性能:对钙离子螯合能力为270.2 mg/g,对碳酸钙的分散性能为192.0 mg/g,碱缓冲性能为0.645 mL,对碳酸钙的相对阻垢性能达到67.5%,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6 mg/mL;当AA/DMDAAC单体的摩尔比为24时,共聚产物中DMDAAC单元在共聚产物的含量为F1=0.8%。

白艳云[3](2017)在《新型丙烯酸类梳形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丙烯酸(AA)、丙烯酸异辛酯(2-EHA)和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MEM)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得到一系列新型的梳形聚合物(PAE-Na)。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乳液共聚一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梳形聚合物。主要探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单体总浓度、引发剂浓度、链转移剂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从而确立最佳的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4 h,单体总浓度为20%,引发剂浓度占单体总浓度的1.5%,链转移剂占单体总浓度的3%,反应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单体的双键转化率>95%。采用红外-可见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凝胶色谱(GPC)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2.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了不同单体配比的梳形聚合物。通过表面张力仪、透射电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等仪器对聚合物的表面活性、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AE-Na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较强的聚集能力。亲疏水基会对产物的临界聚集浓度(CAC)和临界聚集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CAC)有一定的影响。通过TEM和DLS可以看出,PAE-Na在溶液中形成球形聚集体,呈不均匀分布,且聚集体粒径随浓度增加而增大。3.对梳形聚合物的分散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滴定法、粒径分析、形貌分析以及理论计算对不同PEG支链密度和不同PEG链长聚合产物的分散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AE-Na对CaCO3的分散量,随着PEG支链长度和密度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且CaCO3的分散量较大,所对应的粒径较小,PAE-Na的加入明显降低了颗粒的团聚行为;理论计算表明随着支链PEG长度的增加和支链密度的增加,水合半径RAC和EFlory值也会随之增加,当聚合物在固体颗粒表面吸附时,固体颗粒之间的空间位阻作用增强及对固体颗粒的覆盖率增大,所对应的空间排斥能越大,越有利于固体颗粒的分散稳定性。4.对分散性能最佳产物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将其添加到标准液体洗涤剂中,对白度保持性能和沉积灰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E-Na具有一定的白度保持性能和抗再沉积性能。

马娜[4](2017)在《功能化改性马—丙聚合物抗再沉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作为一种无磷新型聚羧酸型洗涤助剂,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或对水质有污染或去污效果不佳的磷酸盐、4A沸石、硅酸盐等一系列去污效果有一定缺陷的助剂。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的水溶性好,但是亲水性太强对于助剂与表面活性剂的结合效果差,因此,需要在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的基础上加入疏水性官能团和对其它污垢有去污效果的官能团进行改性,以得到洗涤效果较优的聚合物洗涤助剂。本论文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并对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进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进行改性,目的是为了确定改性条件,制备出在棉布和涤纶两种布料中对粘土和炭黑的抗再沉积效果好的洗涤助剂。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马来酸-丙烯酸二元共聚物,研究引发剂、硫醇、马来酸酐/丙烯酸的摩尔比n(MA)/n(AA)、SMAS均有调节聚合物分子量的作用,且结合聚合物的粘度、粘土分散力、阻垢性能、螯合力三大基本性能结果表明:引发剂在占5%时效果较佳、硫醇是很好的分子量调节剂、n(MA)/n(AA)=1/2时总体效果较好。2、n(MA)/n(AA)=1/2时,SMAS对马来酸-丙烯酸二元共聚物的改性表明,SMAS取代AA摩尔量的百分比为20%(x(SMAS)= 13.33%)时聚合物与基质的相容性由差变好;而取代AA的10%(x(SMAS)= 6.67%)以上时聚合物的洗涤效果即抗再沉积效果较好,SMAS改性的重现性较好,洗涤布片的白度差值趋势相同。3、SMAS对实验室已经合成的MA-AA-St三元共聚物的改性,当SMAS含量达到10%以上时,任何n(MA)/n(AA)下的三元共聚物均呈清亮透明状态,此时,聚合物与JJ基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但与CX基质的相容性均不好,而白度提高率数据表明SMAS占总摩尔的7.2%和11.1%的两个条件的性能较突出。4、通过MAA对MA-AA-St-SMAS四元共聚物改性得出:MAA对四元共聚物外观清亮程度、聚合物的粘度(分子量)、与基质的相容性性质没有太大影响,对炭黑和粘土体系下的涤纶和棉布的白度提高率也没有明显的提高。用AM改性MA-AA-St-SMAS四元共聚物,得出用少量的AM[n(AM)=5%n(AA)]进行改性后,对聚合物的粘度、外观和与基质的相容性影响不大,而当[n(AM)>10%n(AA)]时,会对聚合物的外观造成不利影响,使聚合物变浑浊。综合粘度和白度性能结果得出在[n(AM)= 10%n(AA)]时为最佳实验条件。用DMAA改性的条件与AM相同,随DMAA用量的增大,此时,溶液的浑浊度和絮凝状物质的量也随之增加,白度提高率急剧下降,[n(DMAA)=35%n(AA)]时却出现负值,可能与聚合物中有许多絮状沉淀有关。而当[n(DMAA)=50%n(AA)]时,溶液呈清亮透明状态,说明此时聚合物分子链在水溶液中的可以充分伸展,亲水性和疏水性官能团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在CX基质中粘土-棉布体系和粘土-涤纶两个体系中的白度提高率均有所提高。

徐华凤[5](2016)在《蛋白类防沾助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活性染料是纺织品染色和印花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重要染料,然而活性染料容易水解、造成染料利用率低,浮色多,尤其深浓色产品,皂洗后处理引起沾色,影响产品色牢度和质量,因此对防沾助剂的研究很重要,开发新型防沾色助剂成为研究的热点。本课题合成一种阳离子蛋白助剂,将其作为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皂洗后处理的防沾色助剂,研究其皂洗防沾性能;并将其与具有内酰胺结构,对活性染料具有较好亲和力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进行复配,作为防沾助剂应用到活性染料染色、印花织物皂洗工艺中;探讨这两种助剂的防沾性能,目的是在保证染色织物色牢度良好的前提下,减少白布沾色,达到良好的皂洗和防沾污效果;同时皂洗温度比传统皂洗温度降低,实现节能减耗。本研究以明胶和自制阳离子交联改性剂WLS为原料,探讨单体配比、温度和时间对防沾色效果的影响,优化出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的合成条件为:m(明胶蛋白)﹕m(WLS)=1﹕14,Na OH用量为WLS质量的1.8%,合成温度70℃,合成时间为3 h;并对该助剂进行了结构性能表征:该助剂是一类含有环氧乙烷活性基和阳离子季铵盐结构的蛋白衍生物助剂,平均分子量为7.9238×105左右,并且此助剂对紫外光有吸收性。通过对该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防沾性能的研究表明,要达到理想的防沾效果,助剂用量较大,因此将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与PVP进行复配作为防沾助剂应用到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皂洗后处理中,结果表明该复配助剂具有良好的防沾色效果且用量较少,PVP与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复配比为1﹕50。优化出该复配防沾助剂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防沾皂洗最佳工艺为﹕防沾助剂25g/L,肥皂3g/L,碳酸钠2g/L,80℃下皂洗20 min,浴比30﹕1。活性染料印花棉织物防沾皂洗工艺为:防沾助剂30g/L,碳酸钠3g/L,肥皂4g/L,80℃下处理20min,浴比30﹕1。对该防沾剂的效果评定得出:虽然皂洗温度降低,但复配防沾助剂对不同用量染料和不同种类染料染色棉织物均有较好的防沾效果,并且经防沾皂洗后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湿摩擦色牢度都有所提高,透气性、抗皱性都有所改善,色度指标无明显变化,毛效有所降低。最后探讨复配助剂的防沾色机理,结果表明:该复配防沾助剂对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螯合分散性能;并能与染料发生相互作用,使染料的吸收光谱曲线发生改变,有效去除织物上的浮色染料,并避免皂洗过程中脱落的染料重新沾污织物,减少白布沾色;同时该防沾助剂对棉织物有较大的亲和力,80℃时在棉织物上的吸附量最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真实地反映其吸附动力学机制;对棉织物的吸附符合朗缪尔(Langmuir)型吸附等温线,属于化学定位吸附。吸附在棉织物上的防沾剂能够与织物及织物上的染料作用,增强染料与织物间作用力,具有一定的固色作用,进而确保染色棉织物的色牢度,并影响织物的性能。

张晓明[6](2015)在《钢铁件无磷除油粉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洗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技术,在古代,人们便学会使用水溶液呈碱性的草木灰来清洗衣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清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涉及范围更宽,专业性更强的技术。金属在进行处理前,必须清洗掉表面的防锈油、切削液等污垢,传统的金属表面清洗液以碱、磷酸盐助洗剂、壬基酚或辛基酚类表面活性剂为主配制而成,清洗时的工作温度一般大于80℃。该工艺能耗大,使用的含酚类表面活性剂有生物毒性,难降解,在水体中残留时间长;废液处理时其中的磷酸盐若未被彻底处理,其中的磷元素会大量进入自然水体,从而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在钢铁件无磷除油粉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比实验测试了不同的无磷及代磷助洗剂的性能,综合考虑助洗效果及对钙镁离子的束缚力等性能,选择了DG作为助洗剂,用以替代磷酸盐助洗剂,这种助洗剂不含磷,从根本上解决废液中磷的处理和排放难题;同时,采用了一种以植物油醇为原料合成、环保性能出色的表面活性剂——改性醇乙氧基化物表面活性剂EH,作为清洗的关键成分,这种表面活性剂相对于广泛使用的伯醇乙氧基化物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而言,润湿性和去污力更强,复配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其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提高了清洗的效率,使清洗温度降低至60℃左右,较为明显的降低了工作能耗。通过在实际生产中的检验,并对配方进行优化后,综合考虑清洗效果、中低温清洗能力、高碱条件下溶液的稳定性、工作液使用寿命、对不同油污的适应能力等,得到钢铁件无磷除油粉的最佳组成为(质量百分数):氢氧化钠:20%,碳酸钠:33.8%,五水偏硅酸钠:4.6%,DG:23.1%,十二烷基硫酸钠(K12)4.6%,EH:2.5%,TO-89:1.5%,NEODOLTM:1.5%,ST-90:2.5%,元明粉:3.5%,AA-MA:3%。钢铁件无磷除油粉使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浓度:6.5%(质量分数)工作温度:5065℃清洗方式:溢流浸泡清洗时间:310min漂洗方式:流动水一次,静水两次将钢铁件无磷除油粉与广州二轻研究所的BH-11钢铁件中低温除油粉做比较,在5560℃温度下,钢铁件无磷除油粉的清洗效果优于BH-11钢铁件中低温除油粉;工作液的COD值低于BH-11;工作液使用寿命长于BH-11。将该课题研究的钢铁件无磷除油粉用于一家从事化学镀镍的电镀企业,使用超过6个月,相较于之前使用的含磷除油粉,使用无磷除油粉后主要改善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清洗速率快,对形状复杂的零件清洗更彻底,清洗效率提高;(二)、对不同油污均具有较好的清洗能力,适应性强;(三)、不需要处理废液中的磷酸盐,简化了处理工序,节约了处理成本;(四)、使用周期更长,减少了除油粉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五)、废液的COD易生化降解,降低了处理难度。COD是一个测量值,或许改为:废液呈较低COD值,易生物降解

任真,李鹏飞,王东海,程终发,王燕平,高灿柱[7](2014)在《无磷助洗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文中指出概述了助洗剂的发展历程,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的4A沸石、硅酸盐类、聚丙烯酸类助洗剂等各类助洗剂的新研究成果做出详细介绍,并指出各种助洗剂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陈韩婷,方云[8](2014)在《含丙烯酸的二元无规共聚物的抗硬水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将聚丙烯酰胺水解的方式合成了类似于无规共聚丙烯酰胺-丙烯酸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并合成了无规共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P(NIPAM-co-AA))。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两种二元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聚集体的形貌。为了考察含丙烯酸的二元共聚物的抗硬水性能,测定了其钙皂分散力及钙离子稳定性,并与聚丙烯酸(PAA)比较。实验表明,P(NIPAM-co-AA)在水中形成稳定的囊泡状聚集体,并具有更强的钙皂分散力。

陈少华[9](2013)在《绿色环保无磷洗涤助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聚磷酸钠由于具有良好的助洗性能,价格低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广泛应用在洗涤助剂行业。然而由于三聚磷酸钠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鱼虾大量死亡,严重影响了海水的生态环境,已经禁止使用,因此无磷环保型的洗涤助剂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聚环氧琥珀酸钠是一种无磷、无氮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它螯合钙、镁离子的能力较强,碱缓冲能力好且具有一定的分散能力,可以应用在洗涤助剂行业,研究表明在聚合物的结构中引入磺酸基可以提高其分散性能。本课题在研究聚环氧琥珀酸钠的助洗性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性,在其分子结构中引入磺酸基以提高其分散性能,进而提高其助洗性能。首先马来酸酐在钨酸钠的催化作用下,与过氧化氢发生环氧化反应生成环氧琥珀酸钠,然后在引发剂氢氧化钙的催化作用下,环氧琥珀酸钠发生水溶液聚合生成聚环氧琥珀酸钠。优化的聚合工艺为: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6小时,引发剂氢氧化钙用量为4%,所得聚环氧琥珀酸钠的螯合力可达到367.5mg CaCO3/g,分散力可达112.8mg CaCO3/g。为了提高聚环氧琥珀酸钠的分散性能,采用2,3-环氧丙磺酸钠与环氧琥珀酸钠进行共聚反应。首先环氧氯丙烷与亚硫酸氢钠反应合成3-氯-2-羟基丙磺酸钠,3-氯-2-羟基丙磺酸钠再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单体2,3-环氧丙磺酸钠,环氧琥珀酸钠在引发剂氢氧化钙的作用下与2,3-环氧丙磺酸钠共聚生成环氧琥珀酸钠-2,3-环氧丙磺酸钠。对聚合反应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环氧琥珀酸钠和2,3-环氧丙磺酸钠的单体配比为2:1,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7小时,引发剂氢氧化钙用量为5%的条件下,共聚物的螯合力可达332.2mg CaCO3/g,分散力可达到130.4mg CaCO3/g。相比于聚环氧琥珀酸钠,共聚物的分散力有了明显提高。并用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凝胶过滤色谱(GFC)测定了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共聚物的结晶性能。采用摇床实验法测定了环氧琥珀酸钠-2,3-环氧丙磺酸钠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共聚物是主链上含有C-O-C醚键,而且分子量只为1000-2000的无定型低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28天的生物降解率超过60%。

杨平[10](2013)在《聚天冬氨酸—谷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以三聚磷酸钠(STPP)为代表的含磷洗涤助剂因助洗效果好,在合成洗涤剂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STPP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目前多个国家已经实行禁磷、限磷。现在常用的无磷替代品聚丙烯酸钠及丙烯酸类共聚物,助洗效果好,但生物降解性差,在环境中长期积累也会引起环境问题。聚天冬氨酸(PASP)生物降解性好,分子结构中含大量羧基,具有良好的螯合分散性,防止碳酸钙的沉积,但其螫合和分散能力不如丙烯酸类共聚物。谷氨酸(GLU)分子内含有一个氨基、两个羧酸基,可以提高螫合分散性能,因此本课题拟在碱性条件下,使GLU与聚琥珀酰亚胺(PSI)氨解反应得到聚天冬氨酸-谷氨酸接枝共聚物(PASP-GLU),使其侧链羧酸基的数目增加,改善PASP的螯合分散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马来酸酐、尿素热缩聚合成聚琥珀酰亚胺(PSI),水解得到聚天冬氨酸(PASP)。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聚合阶段,n马来酸酐:n尿素为1.0:0.7,在180℃下聚合1.00h,得到Mv为1.00×104的PSI;水解阶段,保持反应体系的pH值为9.0,在25℃下水解2h。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合成的PASP的钙螫合力为179.9mg CaCO3/g,钙分散力为100.9mgCaCO3/g,碱缓冲力为1.50mLHCl/g。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核磁共振(1H-NMR)对PSI、PASP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极限黏度法测定了PSI的粘均分子量。在碱性条件下,PSI与谷氨酸(GLU)发生氨解反应,合成了主链含有酰胺键,侧链含有羧酸基的接枝共聚物(PASP-GLU),优化的工艺条件为:nPSI:nGLU为1.0:1.8,在25℃下氨解24h。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合成的PASP-GLU的接枝率达最大值60%,其钙螫合力为232.7mgCaCO3/g,钙分散力为108.9mgCaCO3/g,碱缓冲力为1.67mLHCl/g,助洗性能均优于PASP。用FTIR,1H-NMR和凝胶过滤色谱(GFC)对PASP-GLU的化学结构与质均分子量(Mw)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SP-GLU质均分子量在1.20×104-2.96×101g/mol之间,多分散系数在1.01-1.76之间。研究了PASP-GLU接枝率对其助洗性能的影响。随着接枝率的增加,PASP-GLU的钙螯合合能力显着提高,而分散力和碱缓冲力增幅很小。文中还研究了PASP-GLU的热稳定性及结晶性能。用摇床实验法测试了PASP-GLU的生物降解性。由于PASP-GLU的主链含有N杂原子的酰胺键,容易被生物降解,但降解率随PASP-GLU的接枝率的增加而降低,当PASP-GLU接枝率为60%时,21天的生物降解为为52%,仍属于可生物降解物质。

二、新型聚丙烯酸类助洗剂的合成及其助洗机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聚丙烯酸类助洗剂的合成及其助洗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草酸钠作为洗涤助剂的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衣物洗涤剂简介
        1.1.1 衣物洗涤剂的发展
        1.1.2 衣物洗涤剂成分介绍
    1.2 早期洗涤助剂
        1.2.1 早期碱性助剂
        1.2.2 磷酸盐助剂
    1.3 代磷助剂
        1.3.1 有机小分子代磷助剂
        1.3.2 沸石类助剂
        1.3.3 层状结晶硅酸钠
        1.3.4 聚羧酸盐类
    1.4 草酸钠概述
        1.4.1 草酸钠的生产
        1.4.2 草酸钠基本性质
        1.4.3 草酸盐在自然界中的降解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6 课题来源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钙离子脱除容量测定
        2.2.2 钙脱除速率测定
        2.2.3 表面张力的测定
        2.2.4 润湿力的测定
        2.2.5 乳化能力测定
        2.2.6 泡沫性质测定
        2.2.7 白度测定
        2.2.8 洗涤剂去污力测定
        2.2.9 循环洗涤测定
        2.2.10 白度保持能力
        2.2.11 抗灰分性能的测定
        2.2.12 酶活力测定
    2.3 测试表征
        2.3.1 X-射线粉末分析
        2.3.2 形貌分析
        2.3.3 zeta电位的测定
第三章 草酸钠助剂基本性质的研究
    3.1 引言
    3.2 钙脱除容量的测定
    3.3 钙脱除速率的测定
    3.4 草酸钠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3.4.1 草酸钠对平衡表面张力的影响
        3.4.2 草酸钠对润湿能力的影响
        3.4.3 草酸钠对乳化能力的影响
        3.4.4 草酸钠对发泡能力的影响
    3.5 草酸钠与表面活性剂的协同去污性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草酸钠为助剂洗涤剂去污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添加量对去污性能的影响
    4.3 助剂添加量的影响
    4.4 洗涤时间的影响
    4.5 洗涤温度的影响
    4.6 聚合物对去污性能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草酸钠为助剂洗涤剂与酶的复配
    5.1 引言
    5.2 助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5.3 洗涤配方的pH
    5.4 加蛋白酶配方的去污能力
    5.5 加脂肪酶配方的去污能力
    5.6 加纤维素酶配方的去污能力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草酸钠为助剂洗涤剂配方抗沉积性能的研究
    6.1 引言
    6.2 灰分沉积量和白度保持
    6.3 收集固体颗粒的XRD表征
    6.4 收集固体颗粒的形貌
    6.5 以草酸钠为助剂洗涤剂在不同织物纤维上的沉积
        6.5.1 不同配方在棉布上的沉积性质
        6.5.2 不同配方在聚酰胺织物上的沉积性质
        6.5.3 不同配方在聚酯纤维上的沉积性质
        6.5.4 草酸钙沉积过程
    6.6 温度对棉织物循环洗涤性能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抗灰分沉积机理的研究
    7.1 引言
    7.2 灰分沉积量
    7.3 表面活性剂对草酸钙结晶行为的影响
    7.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草酸钙形貌及zeta电位的影响
    7.5 不同溶液中草酸钙与棉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计算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配方显着因素分析
    8.1 引言
    8.2 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Plackett-Burman筛选实验
        8.2.1 Plackett-Burman实验与结果
        8.2.2 Plackett-Burman显着性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抗菌型无磷洗涤助剂P(AA-DMDAAC)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关于洗涤剂以及洗涤助剂的简介
        1.1.1 洗涤剂的构成
        1.1.2 洗涤助剂的简介
        1.1.3 无磷洗涤助剂发展历史
    1.2 抗菌剂简介
        1.2.1 抗菌剂的定义
        1.2.2 抗菌剂的分类
        1.2.3 抗菌剂的作用机理
        1.2.4 抗菌剂的应用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1.3.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3.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1.3.3 本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测试方法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2 均聚物的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
        2.2.1 红外光谱测试
        2.2.2 聚合物的固含量测定
        2.2.3 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测定
        2.2.4 丙烯酸单体的双键转化率测定
        2.2.5 对钙离子螯合能力的测定
        2.2.6 碳酸钙分散性能的测定
        2.2.7 PH缓冲性能的测定
        2.2.8 阻垢性能的测定
        2.2.9 P(AA-DMDAAC)转化率的测定
        2.2.10 不同单元在共聚物中摩尔占比的测定
        2.2.11 抗菌性能的测定
第三章 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其工艺探索
    3.1 引言
    3.2 实验原理
    3.3 聚丙烯酸钠合成的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聚合产物的红外谱图分析
        3.4.2 丙烯酸质量浓度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4.3 次亚磷酸钠用量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4.4 过硫酸铵用量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4.5 反应温度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4.6 丙烯酸单体滴加速率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4.7 过硫酸铵滴加速率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4.8 保温时间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3.5 最佳合成工艺的重复性实验及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 (AA-DMDAAC)的合成及其助洗性能和抗菌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聚合原理
    4.3 竞聚率和共聚物组成方程
        4.3.1 竞聚率和共聚物组成方程的意义
        4.3.2 不同单体摩尔比下的共聚物制备及F-f曲线绘制
    4.4 聚合物分子设计
    4.5 合成步骤
    4.6 结果与讨论
        4.6.1 P(DMDAAC-AA)的红外光谱测试
        4.6.2 单体配比对P(DMDAAC-AA)性能的影响
        4.6.3 丙烯酸滴加速率对P(DMDAAC-AA)性能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新型丙烯酸类梳形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羧酸类聚合物的作用及其性能
        1.2.1 聚羧酸类聚合物的作用
        1.2.2 聚羧酸类聚合物的性能
    1.3 常见的聚羧酸类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1.3.1 变性淀粉的合成及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1.3.2 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在洗涤剂中应用
        1.3.3 改性聚丙烯酸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1.3.4 改性聚丙烯酸酯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1.4 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背景
        1.4.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丙烯酸类梳形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合成方法
        2.2.4 分析方法与结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工艺优化
        2.3.2 结构表征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丙烯酸类梳形聚合物的物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3.1 热稳定性
        3.3.2 表面活性
        3.3.3 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丙烯酸类梳形聚合物的分散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分散量
        4.3.2 CaCO_3悬浮液的粒度分布
        4.3.3 CaCO_3悬浮液的形貌分析
    4.4 分散机制探究
        4.4.1 分子尺寸
        4.4.2 Flory能量
    4.5 梳形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4.5.1 实验方法
        4.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4)功能化改性马—丙聚合物抗再沉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洗衣液的主要组成及发展现状
        1.2.1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1.2.2 洗涤助剂特点及发展现状
    1.3 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研究现状
    1.4 影响MA-AA共聚物的因素
        1.4.1 单体配比对MA-AA共聚物的影响
        1.4.2 引发剂对共聚物MA-AA的影响
        1.4.3 MA-AA共聚物的粘度与性能的关系
    1.5 MA-AA共聚物的应用
        1.5.1 MA-AA共聚物的助洗作用
        1.5.2 聚合物作为水处理剂的阻垢作用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6.1 选题依据
        1.6.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6.3 本课题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实验试剂及设备
        2.1.1 主要实验试剂及规格
        2.1.2 主要实验仪器及厂家
    2.2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2.3 测试与表征
        2.3.1 固含量的测定
        2.3.2 聚合物的粘度测试
        2.3.3 与基质的相容性测试
        2.3.4 螯合力测试方法
        2.3.5 粘土分散力的测试方法
        2.3.6 阻垢性测试方法
        2.3.7 白度测试洗涤方法
第三章 MA-AA共聚物的影响因素
    3.1 引发剂用量对聚合物的影响
    3.2 单体配比对聚合物的影响
        3.2.1 单体配比对聚合物粘度的影响
        3.2.2 单体配比对聚合物基本性能的影响
        3.2.3 单体配比对聚合物相容性和白度的影响
    3.3 硫醇的用量对MA-AA共聚物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MAS对MA-AA共聚物的改性影响
    4.1 SMAS改性对MA-AA共聚物的粘度和相容性的影响
    4.2 SMAS对MA-AA共聚物基本性能的影响
    4.3 SMAS改性对聚合物洗涤效果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MAS对MA-AA-St三元共聚物的改性
    5.1 SMAS改性对三元共聚物性质的影响
        5.1.1 SMAS改性对聚合物的相容性和粘度的影响
        5.1.2 SMAS改性对三元共聚物白度性能的影响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A-AA-St-SMAS四元共聚物的改性
    6.1 MAA对四元共聚物的改性
        6.1.1 MAA对聚合物粘度和相容性的影响
        6.1.2 MAA对聚合物白度性能的影响
    6.2 AM对四元共聚物的改性
        6.2.1 AM对聚合物粘度和相容性的影响
        6.2.2 AM对聚合物白度性能的影响
    6.3 DMAA对四元共聚物的改性
        6.3.1 DMAA对聚合物粘度和相容性的影响
        6.3.2 DMAA对聚合物白度性能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后期工作展望
    7.1 结论
    7.2 后期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蛋白类防沾助剂的制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1.2 防沾皂洗剂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5 本课题的创新点
2 理论部分
    2.1 活性染料染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 浮色产生的危害及沾色原因
    2.3 皂洗原理
    2.4 防沾色机理
    2.5 防沾助剂的基本性能
    2.6 本项目研究的助剂结构及防沾色原理分析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主要药品
        3.1.3 实验所用染料
        3.1.4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3.2 助剂制备工艺
        3.2.1 明胶蛋白助剂的制备
        3.2.2 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的制备
        3.2.3 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与PVP的复配
    3.3 实验工艺过程
        3.3.1 棉织物染色工艺过程
        3.3.2 活性染料染色处方及工艺
        3.3.3 皂洗工艺配方及流程
    3.4 测试指标
        3.4.1 助剂性能测试
        3.4.2 助剂与染料作用测试
        3.4.3 助剂与纤维作用测试
        3.4.4 助剂防沾和皂洗性能测试
        3.4.5 织物皂洗后的性能测试
4 结果与讨论
    4.1 明胶蛋白助剂制备工艺条件的优选
        4.1.1 明胶溶解温度的确定
        4.1.2 明胶溶解时间的确定
    4.2 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合成条件的优选
        4.2.1 正交实验
        4.2.2 明胶与WLS质量比的进一步优化
        4.2.3 温度的进一步优化
    4.3 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结构和性能表征
        4.3.1 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的性状
        4.3.2 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阳离子性鉴定
        4.3.3 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的蛋白性质鉴定
        4.3.4 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的红外光谱结构表征
        4.3.5 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4.3.6 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的耐酸耐碱稳定性测试
    4.4 阳离子明胶蛋白防沾助剂用量对防沾色效果的影响
    4.5 复配助剂制备工艺优化
        4.5.1 各助剂不同用量的防沾色效果
        4.5.2 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与PVP复配比的优化
    4.6 各助剂螯合分散性能的比较
    4.7 复配防沾助剂的防沾皂洗工艺优化
        4.7.1 染色棉织物防沾皂洗工艺优化
        4.7.2 印花棉织物防沾皂洗工艺的优化
    4.8 染色棉织物防沾皂洗效果评定
        4.8.1 防沾皂洗对不同染料用量染色棉织物的防沾效果及染色牢度的影响
        4.8.2 防沾皂洗对不同种类染料染色棉织物防沾效果的影响
        4.8.3 防沾皂洗对不同种类染料染色棉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的影响
        4.8.4 防沾皂洗对不同种类染料染色棉织物耐皂洗色牢度的影响
        4.8.5 防沾皂洗对不同种类染料染色棉织物各项色度指标的影响
    4.9 防沾皂洗对织物其他性能的影响
        4.9.1 防沾皂洗对不同种类染料染色棉织物毛效的影响
        4.9.2 防沾皂洗对不同种类染料染色棉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
        4.9.3 防沾皂洗对不同种类染料染色棉织物透气性的影响
    4.10 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PVP、复配物与活性染料的相互作用
        4.10.1 各助剂与活性黄 4GL相互作用
        4.10.2 助剂与活性藏青GG的相互作用
    4.11 防沾助剂与棉织物的作用机理分析
        4.11.1 防沾助剂对棉织物的动力学吸附性能研究
        4.11.2 防沾助剂对棉织物的热力学吸附性能研究
5.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6)钢铁件无磷除油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清洗技术
        1.1.1 清洗技术的分类
    1.2 清洗剂
        1.2.1 水基清洗剂
        1.2.2 有机溶剂清洗剂
        1.2.3 混合型清洗剂
    1.3 清洗剂引发的安全和环境问题
        1.3.1 清洗的安全问题
        1.3.2 环境污染问题
    1.4 清洗行业的发展现状
        1.4.1 民用清洗行业技术现状
        1.4.2 民用清洗的市场现状
        1.4.3 工业清洗行业现状
    1.5 无磷助洗剂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5.1 无磷助洗剂的发展
        1.5.2 无磷助洗剂的研究现状
    1.6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1.6.1 表面活性剂
        1.6.2 清洗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1.6.3 清洗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1.7 金属清洗产品的研究现状
    1.8 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8.1 选题意义
        1.8.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钢铁件无磷除油粉的配方及工艺研究
    2.1 电镀前处理
        2.1.1 电镀前处理概念
        2.1.2 电镀前处理工序
    2.2 基本原理
        2.2.1 表面机械处理
        2.2.2 除蜡
        2.2.3 除油
        2.2.4 浸蚀
        2.2.5 抛光
        2.2.6 预镀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材料
        2.3.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2.3.3 无磷助洗剂的选择
        2.3.4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2.4 助洗剂与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总结
    2.5 钢铁件无磷除油粉配方的确定
        2.5.1 表面活性剂的优化组合
        2.5.2 其他组份的确定
        2.5.3 无磷助洗剂的确定
    2.6 清洗方式的选择及工艺范围确定
        2.6.1 清洗方式的选择
        2.6.2 工艺范围的确定
    2.7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无磷除油粉的性能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测试仪器、药品
    3.3 研究方法
        3.3.1 除油粉性能的比较
        3.3.2 除油能力的比较
    3.4 研究结果
    3.5 本章总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致谢
附录

(8)含丙烯酸的二元无规共聚物的抗硬水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试剂
    2.2合成及表征方法
        2.2.1P (NIPAM-co-AA) 的合成
        2.2.2HPAM的合成
        2.2.3共聚物表征
    2.3共聚物自组装及形貌表征
    2.4钙皂分散力测定
    2.5钙离子稳定性测定
3.结果与讨论
    3.1二元共聚物的结构参数
    3.2聚集体形貌
    3.3抗硬水性
4.结论

(9)绿色环保无磷洗涤助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atalogue
第一章 绪论
    1.1 洗涤剂及洗涤助剂简介
        1.1.1 洗涤剂简介
        1.1.2 洗涤助剂简介
    1.2 洗涤助剂的发展历史
        1.2.1 早期洗涤助剂
        1.2.2 含磷洗涤助剂
        1.2.3 无磷洗涤助剂
    1.3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1.3.1 影响聚合物生物降解的因素
    1.4 生物降解性评价方法
        1.4.1 土埋法
        1.4.2 酶分析法
        1.4.3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1.4.4 二氧化碳释放量测定法
        1.4.5 耗氧法
        1.4.6 生物体内试验法
    1.5 聚环氧琥珀酸钠(PESA)
        1.5.1 聚环氧琥珀酸钠简介
        1.5.2 聚环氧琥珀酸钠的合成
    1.6 课题研究意义
    1.7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聚环氧琥珀酸钠(PESA)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环氧琥珀酸钠的制备
        2.2.4 聚环氧琥珀酸钠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环氧琥珀酸钠的结构表征
        2.3.2 聚环氧琥珀酸钠的结构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环氧琥珀酸钠(PESA)的助洗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性能测试方案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钙螯合力的测试方法
        3.2.4 分散力的测试方法
        3.2.5 碱缓冲力的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时间对助洗性能的影响
        3.3.2 引发剂含量对助洗性能的影响
        3.3.3 反应温度对助洗性能的影响
        3.3.4 聚合反应工艺条件的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氧琥珀酸钠-2,3-环氧丙磺酸钠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4.1 前言
    4.2 环氧化物的阴离子聚合机理
        4.2.1 链引发和链增长
        4.2.2 链的终止
    4.3 实验部分
        4.3.1 实验试剂
        4.3.2 实验仪器
        4.3.3 3-氯-2-羟基丙磺酸钠(CHPS)的制备
        4.3.4 2,3-环氧丙磺酸钠的制备
        4.3.5 环氧琥珀酸钠-2,3-环氧丙磺酸钠共聚物的合成
        4.3.6 共聚物的结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氧琥珀酸钠-2,3-环氧丙磺酸钠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共聚物样品的制备
        5.2.4 共聚物的性能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共聚物的固含量
        5.3.2 单因素实验对共聚物助洗性能的影响
        5.3.3 聚合工艺优化
        5.3.4 共聚物的分子量对助洗性能的影响
        5.3.5 共聚物的结晶性能
        5.3.6 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分析
        5.3.7 不同洗涤剂性能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致谢

(10)聚天冬氨酸—谷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洗涤剂概述
        1.1.1 洗涤剂简介
        1.1.2 洗涤助剂简介
    1.2 洗涤助剂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2.1 早期无磷洗涤助剂
        1.2.2 含磷洗涤助剂
        1.2.3 无磷洗涤助剂
    1.3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1.3.1 影响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的因素
        1.3.2 生物降解材料的降解机理及评价方法
    1.4 聚天冬氨酸(PASP)及其衍生物
        1.4.1 聚天冬氨酸(PASP)合成方法研究
        1.4.2 聚天冬氨酸衍生物的研究
    1.5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聚天冬氨酸(PASP)的合成方法与结构分析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产物的结构表征
        2.3.1 红外光谱(FTIR)
        2.3.2 核磁图谱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聚琥珀酰亚胺的结构分析
        2.4.2 聚天冬氨酸的结构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天冬氨酸(PASP)合成工艺及助洗性能
    3.1 助洗性能测试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合成过程中重要参数的测定
        3.2.1 聚琥珀酰亚胺纯度的计算
        3.2.2 聚琥珀酰亚胺产率的计算
        3.2.3 聚琥珀酰亚胺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3.3 钙螯合力的测定
    3.4 分散性能测试
    3.5 碱缓冲力的测定
    3.6 结果与讨论
        3.6.1 聚琥珀酰亚胺的聚合条件
        3.6.2 聚天冬氨酸的水解条件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天冬氨酸-谷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聚合原理
        4.2.2 合成路线
    4.3 接枝率的测定及提纯
        4.3.1 接枝共聚物接枝率的测定
        4.3.2 接枝共聚物的提纯
    4.4 助洗性能的测试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原料摩尔配比对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
        4.5.2 氨解温度对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
        4.5.3 氨解时间对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
        4.5.4 聚天冬氨酸-谷氨酸接枝共聚物合成工艺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1.2 不同接枝率的共聚物的合成
        5.1.3 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5.1.4 接枝共聚物的性能测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分析
        5.2.2 接枝共聚物的的性能研究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工作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致谢

四、新型聚丙烯酸类助洗剂的合成及其助洗机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草酸钠作为洗涤助剂的性质研究[D]. 李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2]抗菌型无磷洗涤助剂P(AA-DMDAAC)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周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新型丙烯酸类梳形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白艳云.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2017(03)
  • [4]功能化改性马—丙聚合物抗再沉积性能研究[D]. 马娜.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5]蛋白类防沾助剂的制备及其应用[D]. 徐华凤. 西安工程大学, 2016(08)
  • [6]钢铁件无磷除油粉的研究[D]. 张晓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7]无磷助洗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A]. 任真,李鹏飞,王东海,程终发,王燕平,高灿柱. 第34届(2014)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论文集, 2014
  • [8]含丙烯酸的二元无规共聚物的抗硬水性能研究[J]. 陈韩婷,方云.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4(04)
  • [9]绿色环保无磷洗涤助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 陈少华. 广东工业大学, 2013(10)
  • [10]聚天冬氨酸—谷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 杨平. 广东工业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新型聚丙烯酸助洗剂的合成及助洗剂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