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夜蛾论文-郑庆伟

甘蓝夜蛾论文-郑庆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甘蓝夜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甘蓝夜蛾,十字花科蔬菜,悬浮剂

甘蓝夜蛾论文文献综述

郑庆伟[1](2019)在《如何防控甘蓝夜蛾为害?》一文中研究指出秋季栽培的十字花科蔬菜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园艺作物,其种类繁多,在调剂北方秋冬蔬菜市场供应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甘蓝夜蛾发生最为严重的主要蔬菜之一。甘蓝夜蛾一直是制约十字花科蔬菜高产、品质的关键因子,常点片发生,一般可造成十字花科蔬菜产量损失10%~25%,严重时高达50%。一、为害情况甘蓝夜蛾,又称甘蓝夜盗蛾、花虫子,属鳞翅目、夜蛾科昆虫。除福建、广东、台湾叁省未见外,其余各省(市、区)(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18期)

谢原利,谢龙,成学敏,韩杳,张舒[2](2019)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验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加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摸索优化了田间使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成虫始盛期开始,每5天1次按667头/hm2连续释放赤眼蜂3次,并于卵孵始期按照稻欢3.3毫升/hm2、药液量66.7毫升/hm2喷雾,两者结合使用对二化螟有较好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和环境安全,并有利于田间赤眼蜂增值,提升水稻田间自然控害能力,是一种较好的绿色防控技术。(本文来源于《湖北植保》期刊2019年04期)

刘建梅[3](2019)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湄潭县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生物农药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上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提供参考,保证茅坝米的品质,在湄潭县永兴镇茅坝村龙脉皇米有机种植基地进行了20亿PIB/毫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亿PIB/毫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在72.9%~78.4%,防治效果比对照药剂1%甲维盐乳油高12.85%~21.36%,差异达极显着水平。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不产生药害。大田施用20亿PIB/毫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最佳剂量建议为100毫升左右。(本文来源于《农技服务》期刊2019年02期)

艾爱明[4](2019)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小菜蛾药效试验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蔬菜小菜蛾对农药抗药性呈上升趋势,部分地区抗药性十分严重,少数菜农不科学使用农药,导致对蔬菜小菜蛾防治效果差。选用不同的药剂(化学和生物农药)进行试验,筛选出防治蔬菜小菜蛾效果好的药剂。(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01期)

谢春春,宋敏,程相称,刘遥,许斐斐[5](2018)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研究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致病性测定、田间试验和飞防示范等系列研究,结果表明: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对美国白蛾有优异的防治效果,与环虫酰肼、除虫脲等昆虫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有协同增效作用,可以在美国白蛾大面积飞防中应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悬浮剂是由中国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具有致病力强,毒力高,杀虫(本文来源于《生态文化》期刊2018年06期)

吴柳柳,杨莉霞,张忠信[6](2018)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效因子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mestra brassicae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MbMNPV)是一种广谱杀虫病毒,该病毒编码一个独特的增效蛋白基因(enhancin,en),可能对MbMNPV既广谱又高效的杀虫活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to-Bac)构建含有全长基因en和截短en1、en2的AcMNPV重组病毒vAc-ph-en、vAc-ph-en1和vAc-ph-en2。TEM分析显示外源片段的插入对重组病毒形态和包埋的ODV数量没有影响,全长enhancin基因插入可能不干扰病毒多角体的形成。生物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病毒vAc-ph-en和vAc-ph-en2对2龄甜菜夜蛾的杀虫活性与对照组vAc-ph差异显着,分别为对照组的1.966倍和4.675倍;在另一种害虫中,含全长en基因的重组病毒vAc-ph-en对2龄棉铃虫的杀虫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显着,是对照病毒的9. 136倍,而仅含基因膜结合序列en2的重组病毒vAc-ph-en2对2龄棉铃虫的杀虫活性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这一结果预示增效蛋白在两种昆虫中可能有不同的作用途径,在甜菜夜蛾中主要通过膜融合途径增效,而在棉铃虫中,则主要通过酶解途径增效。(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8年00期)

谢晶,夏春宝,周贵萍,颜秋梅,吴玉娟[7](2018)在《5亿PIB/g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剂防治玉米地老虎药效评估试验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食用玉米种植面积的加大,玉米地老虎为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针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防治玉米地老虎的药剂进行药效比较,客观科学评价其防效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8年17期)

张丽,张仙红,张建刚[8](2018)在《高效氯氰菊酯对甘蓝夜蛾幼虫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生化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高效氯氰菊酯对甘蓝夜蛾4、5、6龄幼虫消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处理甘蓝夜蛾幼虫后,对中肠蛋白酶活力的影响整体随着剂量的增加而提高,且蛋白酶活力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明显降低,随着龄期的增大影响程度在逐渐弱化。但高效氯氰菊酯处理甘蓝夜蛾6龄幼虫3、6 h后,稀释2 500倍浓度处理淀粉酶比活力分别为对照的1.17、1.04倍,与对照相比偏高;随着药物的不断渗透,当处理9 h时,各处理的淀粉酶比活力均低于对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淀粉酶比活力逐渐降低,总的淀粉酶活性要低于正常对照。(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王轶,周小军,朱丽燕,何晓婵[9](2018)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莲藕斜纹夜蛾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莲藕斜纹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从防治效果和施用成本综合考虑,20亿PIB·g~(-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450 m L·hm~(-2)较好,药后14 d总防效为97.9%。(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姜海平,蔡超,管信山,朱一博,朱凤[10](2018)在《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探讨生物杀虫剂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和田间应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供试3种生物农药对水稻二化螟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1 200 mL/hm~2防治水稻二化螟杀虫效果、保苗效果均达90%以上,与对照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mL/hm~2防效相当;16 000IU/mL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6 000 g/hm~2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杀虫效果、保苗效果达80%以上;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1800 mL/hm~2防治水稻二化螟杀虫效果、保苗效果在70%以上。不同处理间防效差异显着。3种不同生物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非靶标天敌安全,对水稻生长安全。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是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防效好,而且具有低毒、无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对今后发展无公害食品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农药科学与管理》期刊2018年02期)

甘蓝夜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试验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加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摸索优化了田间使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成虫始盛期开始,每5天1次按667头/hm2连续释放赤眼蜂3次,并于卵孵始期按照稻欢3.3毫升/hm2、药液量66.7毫升/hm2喷雾,两者结合使用对二化螟有较好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和环境安全,并有利于田间赤眼蜂增值,提升水稻田间自然控害能力,是一种较好的绿色防控技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甘蓝夜蛾论文参考文献

[1].郑庆伟.如何防控甘蓝夜蛾为害?[J].农药市场信息.2019

[2].谢原利,谢龙,成学敏,韩杳,张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初探[J].湖北植保.2019

[3].刘建梅.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湄潭县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J].农技服务.2019

[4].艾爱明.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小菜蛾药效试验初报[J].现代园艺.2019

[5].谢春春,宋敏,程相称,刘遥,许斐斐.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研究初报[J].生态文化.2018

[6].吴柳柳,杨莉霞,张忠信.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效因子功能的研究[J].华中昆虫研究.2018

[7].谢晶,夏春宝,周贵萍,颜秋梅,吴玉娟.5亿PIB/g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剂防治玉米地老虎药效评估试验简报[J].现代园艺.2018

[8].张丽,张仙红,张建刚.高效氯氰菊酯对甘蓝夜蛾幼虫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8

[9].王轶,周小军,朱丽燕,何晓婵.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莲藕斜纹夜蛾的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8

[10].姜海平,蔡超,管信山,朱一博,朱凤.30亿PIB/mL甘蓝夜蛾NPV悬浮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8

标签:;  ;  ;  

甘蓝夜蛾论文-郑庆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