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粘改性沥青论文-朱振祥,田隽,王冻,张晓萌,孙强

高粘改性沥青论文-朱振祥,田隽,王冻,张晓萌,孙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粘改性沥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MA-5,超薄磨耗层,路用性能,高粘弹性SBS改性沥青

高粘改性沥青论文文献综述

朱振祥,田隽,王冻,张晓萌,孙强[1](2019)在《高粘弹改性沥青SMA-5超薄磨耗层路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采用高粘弹性SBS改性沥青设计了SMA-5沥青混合料,将该沥青混合料用于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的铺筑。研究了SMA-5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并通过在橡胶沥青碎石封层上铺筑SMA-5超薄磨耗层,研究了超薄磨耗层的现场拌合和铺筑工艺,分析了SMA-5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本文来源于《山东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杨真子[2](2019)在《两种高粘改性沥青老化前后流变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2种高粘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流变性能变化规律,分别制备了10%、12%、14%改性剂掺量的TPS高粘度改性沥青和SINOTPS高粘度改性沥青,通过测试4种温度下的布氏粘度外推得到的60℃粘度(动力粘度),然后按照不同的对比方法,比较其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未老化前改性剂掺量为10%、12%、14%时,国产的SINOTPS高粘度改性沥青动力粘度分别大于、相当于、小于TPS高粘度改性沥青;在TFOT老化后(5 h),2种改性剂掺量在12%的时候粘度最好,在PAV老化下,SINOTPS表现出比TPS更高的动力粘度。(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王进勇,叶伟[3](2019)在《隧道复合式路面高粘改性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剂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广东省汕昆高速公路粗石山特长隧道复合式路面铺装工程项目,利用SBS、增粘树脂等改性剂复配以及先进的乳化沥青胶体磨设备,通过先改性后乳化的生产工艺,开发了一种适用于隧道复合式路面的高粘改性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剂。经试验检测表明其不透水性好,渗水系数(0.3 MPa,30min)小于1.0×10~(-8)mL/s;粘结强度高,23℃±2℃常温条件下与水泥混凝土基面粘结强度超过1. 5 MPa,沥青混凝土面层-高粘改性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层-水泥混凝土基层的组合结构层间抗剪强度不小于1.2 MPa,层间抗拉强度不小于1.0 MPa。(本文来源于《石油沥青》期刊2019年03期)

张耀[4](2019)在《SBS/废胶粉复合改性高粘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粘度改性沥青能提升结合料的黏附性和耐久性,在透水型路面结构中得到较多应用,高粘沥青材料的黏度通常较高,且其高温性能指标如针入度指标和软化点指标都比较好。目前市场上应用的高粘沥青材料普遍有良好的温度敏感性能及高温性能,然而多数高粘沥青材料的低温延度指标性能不好,而橡胶粉材料能够改善沥青的低温性能。本文制备了两种SBS/废旧橡胶粉复合改性的高粘沥青材料,并对制得的高粘沥青材料展开性能研究。试验研究了两种高粘沥青的基础性能指标、高温动态剪切流变性能、低温蠕变性能、微观形貌机理以及高粘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制备的两种高粘沥青的黏度均较高,其高低温性能和感温性能都随着各自增粘改性剂掺量的增加而得到改善,北美岩沥青对沥青高温性能的改善效果要好于多聚磷酸,两种高粘沥青的高温性能都好于橡胶粉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发现,1#高粘沥青的均相程度小于2#高粘沥青的均相程度。通过车辙因子和临界温度T_(HS)指标以及零剪切黏度ZSV指标的分析得到,北美岩沥青、多聚磷酸以及橡胶粉都能够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两种高粘沥青PPA5#和YLQ5#的高温性能最好。通过等效黏度和黏温指数VTS指标得出,YLQ5#高粘沥青的温度敏感性最低,PPA5#高粘沥青的温度敏感性也较低,北美岩沥青、多聚磷酸和废旧橡胶粉叁者都明显的降低了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疲劳因子~*G?sin?指标则显示出,北美岩沥青对沥青的抗疲劳性能改善效果要优于多聚磷酸,两种高粘沥青的疲劳性能都比橡胶粉改性沥青好。多应力重复蠕变试验得到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_(nr)指标表明,两种高粘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明显高于橡胶粉改性沥青。通过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分析得出,两种高粘沥青的低温性能均好于橡胶粉改性沥青,Burgers模型参数则显示出两种高粘沥青的低温松弛性时间长,低温弹性大。通过荧光显微镜扫描和红外光谱扫描试验研究了两种高粘沥青的微观形貌和改性机理,认为两种高粘沥青的改性制备过程中物理改性与化学改性过程均存在。最后对两种高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撤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进行试验验证发现,两种高粘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路用性能指标均较好。(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5-20)

刘培荣[5](2019)在《集料类型和级配类型对高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玄武岩、凝灰岩、花岗岩3种集料与AC-13、SMA-13、改进型OGFC-10(简称IOGFC-10)、TYPE-B、OGFC-10 5种级配组成15种高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对其高温稳定性进行评估,分析集料类型和级配类型对高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集料类型和级配类型对高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都有影响;集料类型和级配类型合理组合制备的高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公路与汽运》期刊2019年02期)

李丹[6](2018)在《高粘弹改性沥青技术在钢桥面铺装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钢桥面板铺装常见病害与其相应的设计要点,对钢桥面板铺装层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贵阳市南垭路(1.5环北段)工程实例对钢桥面板铺装层设计施工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论述。(本文来源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期刊2018年30期)

黄洁羽[7](2018)在《高粘改性SMA-13沥青混合料的工程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道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重载交通日益增加,传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再符合使用性能,道路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老化性和耐久性提出更高的标准。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虽然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着开裂、冲刷等现象,特别是路面裂缝较多,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首先,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SMA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和特点,通过室内检测试验,对比相关技术标准,确保其原材料以及沥青混合料结构层的检测指标能较好地满足市政道路的质量要求,决定采用高粘复合改性SMA-13沥青的路面结构形式。其次,进一步设计高粘复合改性SMA-13的目标配合比以及生产配合比,并进行验证从而确定最佳配合比。最后,以北京市莲花池西路项目为依托进行试验段的铺筑,在确定施工方案及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后,开始施工,并对施工过程进行跟踪观测与性能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高粘复合改性SMA-13沥青混合料比原有路面使用的SMA-16沥青混合料的相关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路面的抗裂性、耐久性增强,增加了道路使用周期。长远来看,使用SMA-13沥青混合料代替SMA-16沥青混合料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本文通过优化高粘复合改性SMA-13沥青混合料配比来达到提高SBS改性沥青材料路用性能的目的,解决市政道路中存在的相关实际问题,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8-06-01)

叶伟[8](2018)在《高粘改性沥青及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通过室内试验对自研型高粘改性沥青以及国内外5种高粘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自研型高粘改性沥青、日本TPS高粘改性沥青、壳牌克裂王高粘改性沥青表现出的路用性能相对优越。同时进行了基于这3种高粘改性沥青胶结料下的排水性沥青路面OGFC-13路用性能对比试验,结合沥青胶结料试验结果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来看,自研型高粘改性沥青优越的高低温性能、抗水损性能以及抗裂性能满足当前排水性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石油沥青》期刊2018年01期)

朱伟,牛晓伟,朱富万[9](2017)在《超粘磨耗层专用高粘改性乳化沥青指标与材料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粘磨耗层是一种新型稀浆封层类技术,主要应用于沥青路面养护工程,目前仅在国内部分地区获得试验应用。结合超粘磨耗层的技术特点与目前稀浆封层类规范,提出了超粘磨耗层专用高粘改性乳化沥青的技术指标要求,并进行了高粘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制备,得出主要结论:提出专用改性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的含量为≥60%,软化点指标≥60℃,并采用SBS高粘改性乳化沥青;SBS改性沥青经过KL-2乳化后,其针入度指标提升明显,软化点与弹性恢复能力降低显着,换用KL-3乳化剂、3.5%SBS掺量后制备的高粘改性乳化沥青符合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石油沥青》期刊2017年06期)

熊子佳,程金梁,邓成,黄冲,洪锦祥[10](2017)在《高粘改性剂对沥青及OGFC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孔隙开级配沥青混合料(OGFC)具有排水、降噪、抗滑等性能,是海绵城市特有的路面结构形式.其核心材料为高粘改性沥青.通过考察自主研发的高粘沥青改性剂(MBV)和标杆产品TPS的相关性能,探究了高粘改性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BV最佳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3.5%,改性沥青的粘度达到21 633 Pa·s,高于规范要求的20 000 Pa·s,且高粘沥青混合料性能均与TP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当,动稳定度达到6 702次/mm,具有较好的高温耐久性,促进了海绵城市的推广和应用.(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高粘改性沥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分析2种高粘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流变性能变化规律,分别制备了10%、12%、14%改性剂掺量的TPS高粘度改性沥青和SINOTPS高粘度改性沥青,通过测试4种温度下的布氏粘度外推得到的60℃粘度(动力粘度),然后按照不同的对比方法,比较其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未老化前改性剂掺量为10%、12%、14%时,国产的SINOTPS高粘度改性沥青动力粘度分别大于、相当于、小于TPS高粘度改性沥青;在TFOT老化后(5 h),2种改性剂掺量在12%的时候粘度最好,在PAV老化下,SINOTPS表现出比TPS更高的动力粘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粘改性沥青论文参考文献

[1].朱振祥,田隽,王冻,张晓萌,孙强.高粘弹改性沥青SMA-5超薄磨耗层路用性能研究[J].山东交通科技.2019

[2].杨真子.两种高粘改性沥青老化前后流变性能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19

[3].王进勇,叶伟.隧道复合式路面高粘改性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剂开发[J].石油沥青.2019

[4].张耀.SBS/废胶粉复合改性高粘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9

[5].刘培荣.集料类型和级配类型对高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J].公路与汽运.2019

[6].李丹.高粘弹改性沥青技术在钢桥面铺装上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

[7].黄洁羽.高粘改性SMA-13沥青混合料的工程应用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

[8].叶伟.高粘改性沥青及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比试验研究[J].石油沥青.2018

[9].朱伟,牛晓伟,朱富万.超粘磨耗层专用高粘改性乳化沥青指标与材料开发研究[J].石油沥青.2017

[10].熊子佳,程金梁,邓成,黄冲,洪锦祥.高粘改性剂对沥青及OGFC混合料性能的影响[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7

标签:;  ;  ;  ;  

高粘改性沥青论文-朱振祥,田隽,王冻,张晓萌,孙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