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病变微量元素论文-韩敏娜

微血管病变微量元素论文-韩敏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血管病变微量元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微量元素,锌,血小板参数

微血管病变微量元素论文文献综述

韩敏娜[1](2009)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微量元素锌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微量元素锌水平的变化,从而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糖尿病患者110例,将其分为微血管病变组和无微血管病变组。有微血管病变组60(A组)例,其中女性28例,男性32例,年龄32-72岁,平均(49+13)岁;无微血管病变组(B组)50例,其中女性28例,男性22例,年龄31-73岁,平均(50+12)岁;正常对照组(C组)60例,系同期在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男48例,女52例,年龄29 - 69岁,平均(47±13)岁。全部观察对象均作详细的病史回顾及体格检查,由专人测量血压、体重。空腹8小时以上采肘静脉血测量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微量元素锌(Zn)浓度、血小板参数(MPV、PDW、PLT)。留取24小时尿液,记录尿量,混匀后取10毫升送检,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由专人行10克尼龙丝(Semmes-weinstein单丝)检查、振动感觉检查、温度觉检查。结果: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者MPV、PDW升高较糖尿病无微血管者升高更明显,微量元素锌亦明显下降,且MPV与PDW FBG呈正相关。结论:通过了解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MPV、PDW、微量元素锌水平的变化,可早期预示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为临床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3-01)

张涛,刘义[2](2005)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微量元素锌铜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锌、铜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的作用是以辅酶、辅基或激活剂的形式参与物质的合成、分解、转化。在糖尿病(DM)患者血中,多数研究认为其血清锌浓度下降,血清铜浓度增高,铜/锌比值增高,且随着DM微血管病变的进展,低锌、高铜越来越明显。铜、锌在生化代谢许多方面具有相互拮抗作用,机体缺锌则会使锌酶类合成不足,影响红细胞代谢,红细胞脆性增加,变形能力降低则易于聚集,有利于形成微血管病变。(本文来源于《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期刊2005年02期)

微血管病变微量元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锌、铜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的作用是以辅酶、辅基或激活剂的形式参与物质的合成、分解、转化。在糖尿病(DM)患者血中,多数研究认为其血清锌浓度下降,血清铜浓度增高,铜/锌比值增高,且随着DM微血管病变的进展,低锌、高铜越来越明显。铜、锌在生化代谢许多方面具有相互拮抗作用,机体缺锌则会使锌酶类合成不足,影响红细胞代谢,红细胞脆性增加,变形能力降低则易于聚集,有利于形成微血管病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血管病变微量元素论文参考文献

[1].韩敏娜.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微量元素锌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09

[2].张涛,刘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微量元素锌铜的相关性[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5

标签:;  ;  ;  ;  

微血管病变微量元素论文-韩敏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