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逊河画派论文-王一旺

哈德逊河画派论文-王一旺

导读:本文包含了哈德逊河画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哈德逊河,风景画,欧洲浪漫主义

哈德逊河画派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旺[1](2018)在《自然存在的宣言——论美国哈德逊河画派的民族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东部纽约州的哈德逊河是一条见证了美国历史、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河流。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哈德逊河随之成为美国重要的内陆贸易通道,河畔的经济、贸易迅速繁荣起来,吸引来众多企业家和商人,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美国艺术家们也纷纷前往作画。他们描绘哈德逊河两岸的自然景观,展示自然荒野的生态美,以期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这群艺术家开创(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18年07期)

王洪斌[2](2015)在《哈德逊河画派中的光线主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哈德逊河画派中,一部分画家致力于对光影的描绘,后人把他们称为光线主义艺术家。光线主义因其精确的写实和象征意义而不同于欧洲的印象主义,也因其对光影的挚爱,而区别于哈德逊河画派的其他艺术家。光线主义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的形式效应、叙事效应和象征效应强化了美国艺术传统。(本文来源于《文化艺术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王洪斌[3](2015)在《张力与偏离:乔治·英尼斯与哈德逊河画派》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德逊河画派是美国第一个本土绘画流派,画派的画家都以美国独特的风景作为绘画的主题和对象,但哈德逊河画派主流画家的构图是宏大的,充满英雄主义气概。通过绘画元素来揭示、表现美国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而乔治·英尼斯不同于画派其他画家,他的作品是亲切小景,所传达的是对田园牧歌与工业化冲突,以及对现代性的不确定性。可见,乔治·英尼斯偏离了哈德逊河画派的主流,但他和其他画家的作品都是对19世纪美国社会转型的反映。(本文来源于《吉林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郁火星[4](2015)在《“哈德逊河画派”与美国风景的描绘》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德逊河画派"是19世纪活跃于美国的重要风景画流派。画家们将自己的艺术创作与美国西部开发的潮流结合起来,热衷于描绘哈德逊河谷和西部地区的壮丽山川。他们的作品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蕴含丰富的精神内涵,洋溢着充沛的爱国主义热情,与欧洲大陆的浪漫主义浪潮遥相呼应。画家们以活泼生动的用笔、明亮高调的色彩将风景画升华至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国本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运动。(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5年04期)

王洪斌[5](2015)在《哈德逊河画派中的光线主义与印象派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表现外光、瞬间感受与直觉以及气氛等方面,哈德逊河画派中的光线主义与印象派有异曲同工之妙,哈德逊河画派中的光线主义被称之为美国的印象派;但光线主义与印象派之间在艺术语言、绘画目的、产生的原因等方面又有很大的差异,本文试图对这两个画派做一个比较,分析他们的异同点,进一步深化对光线主义和印象派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孙莹水[6](2014)在《美国绘画中的沉思与怀旧——从哈德逊河画派到美国印象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风景画是阐释美国价值观念的有利形势。当法国艺术从她悠久雄厚的艺术底蕴中汲取养分,英国在她哥特式的"如画"风景中表现残垣断壁时,没有历史的新大陆居民在美国原始广袤的自然风景中找到引以为傲的民族特性的表现载体。但随着"西进运动"的开展和"边疆假说"的盛行和衰落,人们开始对自然有了新的认识和不同的心理需求。从哈德逊河画派到美国印象派,虽然绘画技法、画面视角、绘画意图不尽相同,但是画面中弥漫的诗意、对精神性的描绘和怀旧的情绪(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4年12期)

陈继玲[7](2012)在《哈德逊河画派与美国自我意识的崛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学者对美国文化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领域,鲜有从艺术活动的角度考察美国文化的意义。在某种层面上,艺术活动可以反映一个时期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观念。从19世纪中期流行于美国的哈德逊河画派的风景画的剖析入手,可以洞察这一时期美国的主流意识观念。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在文化上的自我意识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叶。在这个阶段,美国不仅加强了国家认同,而且意识到在文化上需要脱离欧洲的影响,形成独立的美国文化。(本文来源于《史学集刊》期刊2012年05期)

田晓[8](2011)在《生态美学视角下的哈德逊河画派》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德逊河画派是美国本土第一个风景画派,反映了美国人对自然的感情和信仰。本文从生态主义视角来研究哈德逊河画派。该画派讴歌自然,提倡以自然为画布,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人要敬畏自然。并且批判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入侵,倡导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美好生活。(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1年20期)

马文艺[9](2010)在《浅谈“哈德逊河画派”》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约在19世纪20至80年代期间,"哈德逊河画派"以其对新大陆奇特自然面貌的描绘登上了美国艺术史的历史舞台。他们描绘落基山山脉、哈德逊河等地原始神秘、雄伟壮美的自然风景,以激发美利坚民族坚毅、自豪的民族精神,其独特风格,被称为美国风景画派。(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0年16期)

景晓萌[10](2009)在《哈德逊河画派及其社会情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一个画派的研究不应当脱离其社会情境孤立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不可能与其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相割裂;因此,本文对哈德逊河画派的研究自始至终贯穿着对其社会情境的分析,将该画派的艺术作品视作其所处时代的一种文献,着重于该画派对于社会发展的反映与影响。哈德逊河画派的作品如果从纯艺术的角度分析,其技法、构图等都略显生涩粗糙;然而,哈德逊河画派的作品所承载的社会意义远远超过了其艺术性,甚至成为19世纪美国民族精神的载体。本文对哈德逊河画派的分析主要着重于其时代、社会情境对于艺术流派的影响,而不是从形式、技法方面入手。哈德逊河画派的兴起和发展与当时美国社会的大众审美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作品中蕴含的寓意性和民族精神备受中产阶级青睐;在哈德逊河画派的后期,画派中的代表风格由早期的历史寓意性转向现实主义风景创作,在其背后的社会主导思想及购买群体的审美趣味的演变无疑是造成该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将试图从19世纪社会经济背景、民族性格特征、大众审美趣味、艺术品购买阶层等方面切入,从社会情境出发对美国的民族本土画派加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央美术学院》期刊2009-05-01)

哈德逊河画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哈德逊河画派中,一部分画家致力于对光影的描绘,后人把他们称为光线主义艺术家。光线主义因其精确的写实和象征意义而不同于欧洲的印象主义,也因其对光影的挚爱,而区别于哈德逊河画派的其他艺术家。光线主义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的形式效应、叙事效应和象征效应强化了美国艺术传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哈德逊河画派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一旺.自然存在的宣言——论美国哈德逊河画派的民族情怀[J].美术观察.2018

[2].王洪斌.哈德逊河画派中的光线主义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15

[3].王洪斌.张力与偏离:乔治·英尼斯与哈德逊河画派[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5

[4].郁火星.“哈德逊河画派”与美国风景的描绘[J].艺术百家.2015

[5].王洪斌.哈德逊河画派中的光线主义与印象派比较研究[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5

[6].孙莹水.美国绘画中的沉思与怀旧——从哈德逊河画派到美国印象主义[J].艺术科技.2014

[7].陈继玲.哈德逊河画派与美国自我意识的崛起[J].史学集刊.2012

[8].田晓.生态美学视角下的哈德逊河画派[J].作家.2011

[9].马文艺.浅谈“哈德逊河画派”[J].青春岁月.2010

[10].景晓萌.哈德逊河画派及其社会情境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

标签:;  ;  ;  

哈德逊河画派论文-王一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