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心包积液论文-徐钊,黄惠英

恶性心包积液论文-徐钊,黄惠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恶性心包积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电监护,恶性心包积液,引流,灌注化疗药物

恶性心包积液论文文献综述

徐钊,黄惠英[1](2019)在《心电监护下恶性心包积液引流并灌注化疗药物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心电监护下恶性心包积液引流并灌注化疗药物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D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0%高于对照组74.0%(P<0.05)。结论针对心电监护下恶性心包积液引流并灌注化疗药物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痛苦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9期)

魏蕾,秦叔逵[2](2019)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恶性心包积液是晚期癌症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需要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救治。长期以来,局部治疗一直是控制恶性心包积液的主要手段,但疗效不尽人意。近年来,随着对恶性心包积液产生机制的深入研究,抗血管生成治疗有可能成为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新策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是我国学者自主研发的抗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生物新药。国内已有多篇文献报道,采用恩度单药或者联合化疗药物心包腔内灌注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发现其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控制心包积液的作用强、耐受性好,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临床肿瘤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谭成维,夏蜀凤,杨江涛,唐璐,王乙[3](2019)在《浅谈急诊状态下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浅谈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在急诊状态下积极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37例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患者是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我院急诊收取,将其按照不同收取时间分为两组即:对照组(18例),观察组(1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导管引流治疗,但是对照组患者给予博来霉素,而观察组给予顺铂,将浅谈不同药物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急诊状态下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采用持续性导管引流治疗,灌注药物选择博来霉素的效果显着,安全性高,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故值得借鉴和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57期)

成佳,郑伍红[4](2019)在《心包腔置管灌注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恶性心包积液是晚期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较其他浆膜腔积液发生率低,但预后更差,有15%的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可出现心包填塞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降低生活质量。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2例恶性肿瘤伴心包转移并积液患者,部分为多浆膜腔积液。所有患者均由病理诊断确诊。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49~79岁,平均(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吴梅花[5](2018)在《恶性心包积液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化疗的护理方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化疗的恶性心包积液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由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恶性心包积液治疗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此次研究纳入研究对象共计32例,研究组(n=16)与参照组(n=16)患者均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化疗,为所有纳入患者实施病情观察、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相比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31.25%,研究组患者总发生率12.50%明显更低,两组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对比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均获得缓解,其中,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明显更低,两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SDS以及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以及SAS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SDS以及SAS评分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化疗的恶性心包积液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显着减轻其心理以及生理不适感,同时可抑制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期刊2018年20期)

李晓,李忠佑,昃峰,马玉良,伍满燕[6](2018)在《心包积液检查对良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包积液现有检查对良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心包穿刺并完善相关检查的50例住院患者资料,将其分为良、恶性心包积液组,每组25例,比较心包穿刺检查的差异及相关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与良性心包积液组比较,恶性心包积液组多为血性(91. 7%比52. 2%,χ2=9. 155,P=0. 003)、总细胞(个/μL)更多[731 600(25 168,1 871 580)比25 520(248,1 202 095),P=0. 035]、白细胞(个/μL)更多[1 800(1 075,3 302)比860(56,2 450),P=0. 032]、LDH(U/L)更高[902. 5(345. 5,3 068. 5)比296. 0(144. 0,1 274. 0),P=0. 019],且心包积液与血清LDH比值更高[2. 97 (1. 58,8. 04)比1. 17(0. 71,5. 03),P=0. 021]。恶性心包积液组的肿瘤标记物中CEA、CA19-9、CYFRA21-1和NSE均高于良性心包积液组(均为P <0. 05)。总细胞、白细胞和NSE对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较低[ROC曲线下面积(AUC)<0. 7],LDH、心包积液与血清LDH比值、CEA、CA19-9和CYFRA21-1对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为中等(AUC=0. 702~0. 814,P <0. 05),CYFRA21-1的诊断价值最高(AUC=0. 814,95%CI:0. 667~0. 961,P=0. 002)。而心包积液细胞病理检查的敏感度仅为41. 7%~62. 5%,特异度为100%。结论心包积液现有常规与生化检查的诊断价值均存在不足,而细胞病理学特异性良好,却敏感性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血管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曹玉婵,黄金昶[7](2018)在《隔药艾灸辅助治疗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心包积液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恶性心包积液作为晚期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积液增加快、抽液后易反复等特点,是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1例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心包积液引流后应用隔药艾灸顺利将引流管拔除的案例。以中药研粉外敷虚里穴艾灸配合中药及针刺治疗,共奏温阳益气化饮之功,为临床上恶性心包积液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第叁届肿瘤阳光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创新共同体第二届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9-15)

刘鹏[8](2018)在《超声引导下恶性心包积液置管引流并腔内化疗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恶性心包积液置管引流并腔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0例于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沈阳军区接受治疗的恶性病患者,并且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心包积液置管引流治疗。结果在所有患者之中,死亡患者占3.3%(2/60)、部分缓解占23.3%(14/60)、完全缓解患者占66.7%(40/60),治疗该种病症的有效率高达90.0%(54/60)。完成引流之后,需要和引流之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的LVEF、LVFS有明显的升高趋势,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完全缓解的40例患者之中,对其进行引流治疗之后,有5.0%(2/40)的患者左心舒张功能比较正常,然后再对这些患者进行化疗治疗之后,达到了72.5%(29/40),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经过心尖,全程给予心包腔置管引流恶性心包积液的安全治疗,能够对患者的左心收缩功能进行有效的改善,同时还能够完成腔内化疗,可以很好的恢复左心舒张功能。(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8年24期)

刘煜[9](2018)在《复方苦参联合顺铂心包内注射治疗恶性心包积液》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复方苦参联合顺铂心包内注射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3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1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顺铂心包内注射治疗、复方苦参联合顺铂心包内注射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睡眠质量变化以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联合顺铂心包内注射用于恶性心包积液治疗,疗效显着,治疗安全性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毕名森,曹军英,张筠,里子彧,高越[10](2018)在《超声引导下恶性病患者心包积液置管引流穿刺点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心尖部对恶性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并放置引流管的优势。方法应用二维超声探测90例中等量、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平卧位及半卧位时心尖部、剑突下及胸骨左缘3、4肋间部位的舒张期时心包最大积液厚度;患者半卧位时,在超声引导下以心尖部为穿刺点,放置引流导管。结果 30例中等量心包积液的患者半卧位时心尖部和剑突下心包积液的厚度分别大于平卧位时的厚度,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半卧位心尖部心包积液的厚度大于平卧位时的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卧位时心尖部的心包积液量厚度最大。90例患者均1次性穿刺成功并置管。从心尖部穿刺更容易使穿刺路径平行心肌。结论对于恶性病并心包积液的患者,经心尖穿刺并放置引流导管更安全有效,有利于年轻医生操作,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恶性心包积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恶性心包积液是晚期癌症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需要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救治。长期以来,局部治疗一直是控制恶性心包积液的主要手段,但疗效不尽人意。近年来,随着对恶性心包积液产生机制的深入研究,抗血管生成治疗有可能成为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新策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是我国学者自主研发的抗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生物新药。国内已有多篇文献报道,采用恩度单药或者联合化疗药物心包腔内灌注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发现其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控制心包积液的作用强、耐受性好,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恶性心包积液论文参考文献

[1].徐钊,黄惠英.心电监护下恶性心包积液引流并灌注化疗药物的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2].魏蕾,秦叔逵.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研究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9

[3].谭成维,夏蜀凤,杨江涛,唐璐,王乙.浅谈急诊状态下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4].成佳,郑伍红.心包腔置管灌注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

[5].吴梅花.恶性心包积液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化疗的护理方法探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8

[6].李晓,李忠佑,昃峰,马玉良,伍满燕.心包积液检查对良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8

[7].曹玉婵,黄金昶.隔药艾灸辅助治疗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心包积液1例[C].第叁届肿瘤阳光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创新共同体第二届会议论文集.2018

[8].刘鹏.超声引导下恶性心包积液置管引流并腔内化疗临床价值[J].智慧健康.2018

[9].刘煜.复方苦参联合顺铂心包内注射治疗恶性心包积液[J].辽宁中医杂志.2018

[10].毕名森,曹军英,张筠,里子彧,高越.超声引导下恶性病患者心包积液置管引流穿刺点的选择[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

标签:;  ;  ;  ;  

恶性心包积液论文-徐钊,黄惠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