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演化论文-鲁瑞洁,王亚军,张登山

沙漠演化论文-鲁瑞洁,王亚军,张登山

导读:本文包含了沙漠演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15ka以来,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沙漠演化

沙漠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鲁瑞洁,王亚军,张登山[1](2010)在《毛乌素沙地15ka以来气候变化及沙漠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叁道沟剖面进行沉积学分析,结合常规14C和光释光测年结果,并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将毛乌素沙地15ka以来的演化过程分为4个阶段:15ka以前,处于末次冰期极盛期的后期,冬季风活动强烈,气候干冷、风蚀强烈,沙漠处于活化扩张阶段;15~6.33kaBP,气候逐渐回暖,风力减弱,但沙丘仍处于活化状态,期间可能有气候的暖湿波动;6.33~3.5kaBP,夏季风活动较强,冬季风活动较弱,气候总体温暖湿润,沙丘固定、沙漠退缩,其中又存在一些干冷波动,5kaBP前后气候曾发生突变;3.5kaBP以来,冬季风活动又逐渐增强,夏季风活动减弱,气候寒冷干燥,风沙活动增强。(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0年02期)

郑洪波,贾军涛,王可[2](2009)在《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沉积:对青藏高原北缘隆升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演化的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沉积地层厚达万米以上。研究的叶城和阿尔塔什两个剖面分别厚4500m和7000m,基本代表了塔里木南部的新生代沉积。叶城剖面的底界年龄根据磁性地层测定约为8Ma。阿尔塔什剖面的底界年龄根据海相碳酸盐岩87Sr/86Sr的比值与全球Sr同位素曲线对比,约为30~35Ma。从岩性地层分析,剖面的下部为中新统乌恰群,主要由泥岩和粉砂岩组成,沉积相为低能环境的辫状河和曲流河。剖面的中部是上新统阿图什组,由红色泥岩、砂岩夹薄层砾岩以及埋藏风成黄土构成,沉积环境为冲-洪积扇的中远端。剖面的上部是上新统—下更新统西域组,由中粗砾岩夹块状粉砂岩透镜体(埋藏风成黄土)组成,主要是近源洪积扇沉积和风成沉积,以上地层层序可以进行很好的区域对比。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沉积由新近纪红层向上变化为逆粒序砾岩和碎屑流沉积,记录了青藏高原北缘隆升造成的沉积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干旱化气候的阶段性演化。在约8Ma时,叶城和阿尔塔什两个剖面都发育了风成沙丘沉积。而在阿尔塔什剖面,沙丘沉积之下还发育了一套厚层的膏盐沉积,指示了塔里木盆地南缘在此前后已经相当干旱,只是仅凭这些证据还难以判断沙漠发育的规模。而上新世—更新世阿图什组和西域组中发育的埋藏风成黄土沉积,则指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此时已经发育到了相当规模,极度干旱的气候条件(可能类似于现在)已经形成。(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09年06期)

黄龄[3](2007)在《闪电熔岩揭开撒哈拉沙漠演化史》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日前从撒哈拉沙漠中采集到了一些闪电熔岩样本。通过分析密封在这些岩石中的空气的成分,研究人员确定出了有关这一地区远古时候的气候和植被特征。 来自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拉法埃尔·纳瓦罗一(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报》期刊2007-02-27)

李琼,潘保田,高红山,徐树建[4](2006)在《腾格里沙漠南缘末次冰盛期以来沙漠演化与气候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现代季风区边缘的沙漠黄土边界带,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末次冰盛期以来历经多次北进南退移动和暖湿、冷干变化。依据对腾格里沙漠南缘白岩沟剖面的黄土古土壤风成砂序列的年代测定,建立了腾格里沙漠南缘末次冰盛期以来沙漠演化的时间序列,并结合剖面各地层的粒度分析、色度分析和CaCO3分析结果,认为末次冰盛期该区主要经历了两次沙漠强烈扩张、两次退缩以及一次小幅度扩张的阶段。而全球变化所导致的东亚冬、夏季风变化是沙漠正、逆过程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06年06期)

杨东,方小敏,董光荣,金炯,彭子成[5](2006)在《1.8 Ma BP以来陇西断岘黄土剖面沉积特征及其反映的腾格里沙漠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六盘山作为青藏高原的东北构造边界,东西两侧有着明显的风成沉积差异。通过对陇西盆地六盘山西侧山麓剥蚀面上厚约223 m的断岘黄土-古土壤剖面的古地磁、磁化率和粒度分析,该剖面具有1.8 Ma BP以来完整的风成沉积旋回。主要应用砂粒百分含量(>63μm)作为指示风成物质来源区沙漠范围和气候干旱的直接指标,初步发现腾格里沙漠自1.8 Ma BP以来至少有2次大的扩张与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1.1和0.8 Ma BP前后。研究表明腾格里沙漠的扩张与变化可能同全球性的冰量增加和冬季风增强以及区域性的青藏高原隆升有成因上的联系。(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06年01期)

陈惠中,金炯,董光荣[6](2001)在《全新世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演化和气候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隅的莫索湾全新世地层剖面年代学、气候代用指标以及地层沉积相分析 ,认为全新世以来该沙区气候历经多次温湿 (凉湿 )和冷干变化 ,沙漠也相应地历经多次固定、缩小的逆过程和活化、扩大的正过程。与全球及区域对比结果表明 ,本区气候的温湿 (凉湿 )、冷干波动和沙漠的正、逆过程变化 ,与全球及我国东部季风区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但由于纬度较高、距海遥远以及深受西风环流影响 ,温度总的较低 ,降水总的较少 ,沙漠总的以半固定、固定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01年04期)

高尚玉,王贵勇,哈斯,苏志珠[7](2001)在《末次冰期以来中国季风区西北边缘沙漠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季风区西北边缘的沙漠是全球中纬度敏感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区内的毛乌素沙地、共和沙地和腾格里沙漠,通过对末次冰期以来地层年代学、沉积相和地层空间分布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时期两个特征时段的沙漠演化。其中末次冰期是沙漠的持续发展、扩张期,奠定了沙漠的空间格局;全新世早期沙漠总体趋于固定、缩小,中期沙漠大部处于固定、缩小状态,晚期沙漠有所扩大,但未达到末次冰期的最大规模。(本文来源于《第四纪研究》期刊2001年01期)

强明瑞,李森,金明,陈发虎[8](2000)在《60ka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风成沉积与沙漠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风成沉积相典型剖面 (中卫南山剖面 )年代的测定 ,建立了 60 ka以来腾格里沙漠演化的时间序列 ,并结合各地层粒度组分分析结果认为 60 ka以来腾格里沙漠演化共经历了 5个阶段。 60~ 2 0 ka B.P.,腾格里沙漠的范围远没有到达现在的位置 ;2 0~ 10 ka B.P.,沙漠向东南方向大规模扩展 ,奠定了东南缘现代沙漠环境的格局 ;8.1~ 5 .2 ka B.P.,沙漠东南部得到固定 ,沙漠范围缩小 ;11~ 8.1ka B.P.与 5 .2 ka B.P.至现代两阶段和现代沙漠环境接近。(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00年03期)

冯起,苏志珠,金会军[9](1999)在《塔里木河流域12kaBP以来沙漠演化与气候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 1 2kaBP以来地层沉积相特征研究和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测试分析 ,从时空的角度讨论了该流域沙漠演化过程、发育模式与气候变迁的关系 .认为从 1 2kaBP以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回升 ,在 1 2~ 1 0kaBP期间 ,气候温凉偏干旱、泛洪堆积明显、风沙活动弱 ;1 0~ 8kaBP期间 ,气候干冷、风沙活动强烈 ,是沙漠大规模扩展时期 ;8~ 3kaBP期间的全新世高温期 ,气候干燥炎热 ,塔里木河流域周围和山区冰雪融水增多 ,河流水量增加 ,河流泛洪沉积十分活跃 ,但流沙规模的缩小、沙丘固定仅限制在河湖沿岸和沙丘低洼地区 ;从 3kaBP至今 ,在新冰期作用下 ,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流域环境恶化、风沙活动盛行、沙尘暴频繁 .地层沉积相的古气候证据提示 :1 2kaBP以来该流域在全球气候波动的影响下迭加了内陆干旱盆地的环境效应 ,是总体干燥气候条件下 ,具有暖干与冷干交替变化规律 .(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期刊1999年S1期)

阎满存,董光荣,李保生,李华梅,杨龙江[10](1998)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漠演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不同地貌单元地层沉积相组合、典型剖面热释光和14C测年以及粒度、孢粉和化学元素等资料分析,重建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漠演化的过程。进而讨论了沙漠演化与冰期气候波动和东亚季风环流盛衰变化的耦合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1998年02期)

沙漠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沉积地层厚达万米以上。研究的叶城和阿尔塔什两个剖面分别厚4500m和7000m,基本代表了塔里木南部的新生代沉积。叶城剖面的底界年龄根据磁性地层测定约为8Ma。阿尔塔什剖面的底界年龄根据海相碳酸盐岩87Sr/86Sr的比值与全球Sr同位素曲线对比,约为30~35Ma。从岩性地层分析,剖面的下部为中新统乌恰群,主要由泥岩和粉砂岩组成,沉积相为低能环境的辫状河和曲流河。剖面的中部是上新统阿图什组,由红色泥岩、砂岩夹薄层砾岩以及埋藏风成黄土构成,沉积环境为冲-洪积扇的中远端。剖面的上部是上新统—下更新统西域组,由中粗砾岩夹块状粉砂岩透镜体(埋藏风成黄土)组成,主要是近源洪积扇沉积和风成沉积,以上地层层序可以进行很好的区域对比。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沉积由新近纪红层向上变化为逆粒序砾岩和碎屑流沉积,记录了青藏高原北缘隆升造成的沉积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干旱化气候的阶段性演化。在约8Ma时,叶城和阿尔塔什两个剖面都发育了风成沙丘沉积。而在阿尔塔什剖面,沙丘沉积之下还发育了一套厚层的膏盐沉积,指示了塔里木盆地南缘在此前后已经相当干旱,只是仅凭这些证据还难以判断沙漠发育的规模。而上新世—更新世阿图什组和西域组中发育的埋藏风成黄土沉积,则指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此时已经发育到了相当规模,极度干旱的气候条件(可能类似于现在)已经形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沙漠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1].鲁瑞洁,王亚军,张登山.毛乌素沙地15ka以来气候变化及沙漠演化研究[J].中国沙漠.2010

[2].郑洪波,贾军涛,王可.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沉积:对青藏高原北缘隆升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演化的指示[J].地学前缘.2009

[3].黄龄.闪电熔岩揭开撒哈拉沙漠演化史[N].中国石油报.2007

[4].李琼,潘保田,高红山,徐树建.腾格里沙漠南缘末次冰盛期以来沙漠演化与气候变化[J].中国沙漠.2006

[5].杨东,方小敏,董光荣,金炯,彭子成.1.8MaBP以来陇西断岘黄土剖面沉积特征及其反映的腾格里沙漠演化[J].中国沙漠.2006

[6].陈惠中,金炯,董光荣.全新世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演化和气候变化[J].中国沙漠.2001

[7].高尚玉,王贵勇,哈斯,苏志珠.末次冰期以来中国季风区西北边缘沙漠演化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1

[8].强明瑞,李森,金明,陈发虎.60ka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风成沉积与沙漠演化[J].中国沙漠.2000

[9].冯起,苏志珠,金会军.塔里木河流域12kaBP以来沙漠演化与气候变化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9

[10].阎满存,董光荣,李保生,李华梅,杨龙江.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漠演化的初步研究[J].中国沙漠.1998

标签:;  ;  ;  ;  

沙漠演化论文-鲁瑞洁,王亚军,张登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