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耻感论文-陈彩霞,罗丽华,莫雪兰,黄燕贞

病耻感论文-陈彩霞,罗丽华,莫雪兰,黄燕贞

导读:本文包含了病耻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积极心理干预,银屑病,病耻感,生活质量

病耻感论文文献综述

陈彩霞,罗丽华,莫雪兰,黄燕贞[1](2019)在《积极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治疗的97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病耻感[采用病耻感内在体验量表(ISMI)]、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ISMI、WHOQOL-BREF评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银屑病患者给予积极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病耻感,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张灿芝,陈美,刘腊梅[2](2019)在《胃肠外科造口患者的病耻感及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胃肠外科造口患者引发病耻感的原因,探讨其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使用社会影响量表(the social impact scale, SIS)和一般量表对122例胃肠外科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引发患者病耻感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的调查问卷:SIS得分为(67.05±13.32)分,其中90.16%的患者受社会因子影响。患者的性别、学历、收入、护理能力是影响病耻感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胃肠造口患者普遍处于病耻感觉状态,与社会因子联系紧密。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生活知识指导,对减低胃肠造口患者病耻感水平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9年12期)

秦淑君,杨冬梅[3](2019)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s,CP)是中青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躯体表现为骨盆区或会阴部疼痛或不适,极易产生病耻感~([1])。病耻感是指由于患病患者内心产生的一种的耻辱感觉,是一种负性的心理应激反应,感觉被标签化、被疏远、被歧视,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困惑,而且会对疾病的治疗产生负面影响~([2])。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病耻感的严重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治疗CP和减轻患者痛苦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华男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马壹,张梅燕,王涛,毕怀梅[4](2019)在《乳腺癌病人病耻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病耻感的相关概念、乳腺癌病人病耻感的测量工具及病耻感来源、不良影响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对国内外乳腺癌病人病耻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乳腺癌病人病耻感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9年32期)

虞飞儿,林晶晶,姜玲燕[5](2019)在《述情障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耻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耻感和述情障碍现状,分析述情障碍对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浙江省某医院的1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分别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病耻感和述情障碍水平。结果 1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耻感总分(67.34±15.06)分,多伦多述情障碍总分(52.35±8.2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述情障碍、病程和性别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明显的病耻感,述情障碍、病程和性别为其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护理与康复》期刊2019年11期)

袁雪娇,武静,宗薇,赵悠[6](2019)在《团体正念减压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团体正念减压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80例)进行医学心理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80例)同时给予团体正念减压训练。两组在入院后及出院前测评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和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贬低-歧视感知、睡眠质量、抑郁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均P<0.01);积极应对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应用团体正念减压训练可以降低抑郁症患者病耻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邓翠玉,李丽雅,张丽丽,王雨露,赵岳[7](2019)在《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8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8(SSCI-8)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信效度。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204名社区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项目分析显示中文版SSCI-8能够鉴别高分组和低分组(P<0.01),各条目得分与SSCI-8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611~0.843;与抑郁、日常生活能力、SF-12心理维度及生理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537、-0.440、-0.450、-0.441(P<0.01)。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39%,各条目在其相应维度上有较高的因子负荷,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拟合指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SSCI-8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2,重测信度为0.809。结论:中文版SSCI-8在脑卒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在脑卒中及神经系统疾病病耻感的相关研究中使用。(本文来源于《天津护理》期刊2019年05期)

朱毅,肖汉仕[8](2019)在《心理疾病患者病耻感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WHO数据显示,我国约有4 300万例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而这些患者多存在疾病病耻感,这不仅会给心理疾病患者带来苦恼,对其社会功能的恢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社会工作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其综合介入手段可有效消除或缓解心理疾病患者的病耻感。社会工作针对心理疾病患者病耻感的介入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的介入方法运用了社区社会工作的方法;微观上的介入方法分为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和小组社会工作方法。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对心理疾病患者病耻感的社工介入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亢昕,汪芹,宋丽秀,张晓[9](2019)在《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对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对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82例抑郁症患者,采取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调查表(ISMI)、Beck抑郁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患者进行评价,另取18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对病耻感水平与一般资料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各领域评分的差异,分析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对临床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结果有病耻感的患者占所有抑郁症患者的91.2%,其中轻度病耻感68例,中度病耻感79例,重度病耻感19例;病耻感中度以上患者年龄、住院次数与病耻感≤轻度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抑郁症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及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的刻板因子、歧视因子、病耻抵抗因子得分与Beck抑郁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抑郁症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与ISMI标准分、疏远因子、刻板印象因子等呈负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具有较高的病耻感水平,病耻感会加重患者临床症状,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韦聪云,姜毅,高佳晨,陈露,黄嘉琳[10](2019)在《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病耻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病耻感得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不同的性别、年龄、工作情况、自觉形象改变、漏味以及是否参加造口人活动病耻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身体形象改变程度、是否参加造口人活动是病耻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的病耻感处于中等水平,且影响因素较多,应给予高度重视,针对可控影响因素制定干预策略,以减轻患者的病耻感。(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病耻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调查胃肠外科造口患者引发病耻感的原因,探讨其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使用社会影响量表(the social impact scale, SIS)和一般量表对122例胃肠外科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引发患者病耻感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的调查问卷:SIS得分为(67.05±13.32)分,其中90.16%的患者受社会因子影响。患者的性别、学历、收入、护理能力是影响病耻感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胃肠造口患者普遍处于病耻感觉状态,与社会因子联系紧密。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生活知识指导,对减低胃肠造口患者病耻感水平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耻感论文参考文献

[1].陈彩霞,罗丽华,莫雪兰,黄燕贞.积极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

[2].张灿芝,陈美,刘腊梅.胃肠外科造口患者的病耻感及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

[3].秦淑君,杨冬梅.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9

[4].马壹,张梅燕,王涛,毕怀梅.乳腺癌病人病耻感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9

[5].虞飞儿,林晶晶,姜玲燕.述情障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耻感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9

[6].袁雪娇,武静,宗薇,赵悠.团体正念减压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9

[7].邓翠玉,李丽雅,张丽丽,王雨露,赵岳.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8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天津护理.2019

[8].朱毅,肖汉仕.心理疾病患者病耻感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

[9].亢昕,汪芹,宋丽秀,张晓.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对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

[10].韦聪云,姜毅,高佳晨,陈露,黄嘉琳.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9

标签:;  ;  ;  ;  

病耻感论文-陈彩霞,罗丽华,莫雪兰,黄燕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