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孙彩霞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孙彩霞

平度市妇幼保健院山东青岛266700

摘要:目的:阐述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各项评分、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23.20±0.74)分、SDS(22.18±1.25);对照组SAS(30.06±0.18)分、SDS(32.57±1.46),两组差异显著。观察组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97.73%、满意度97.73%,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心理状态;新生儿护理知识

前言

临床研究表明,产妇分娩后,及早使母婴接触,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为产科新型护理模式的一种。要求实施母婴同室保健,提高护理的人性化水平。为评估该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产妇中,随机选取88例作为样本,阐述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方法,并观察了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共44例,年龄最高34岁,最低21岁,平均(27.46±1.52)岁。对照组产妇共44例,年龄最高33岁,最低24岁,平均(28.95±1.06)岁。两组产妇可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产前护理方法以健康宣教为主,产中护理方法以分娩指导、心理护理为主。产后护理方法,以出血量的观察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为主。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护理方法如下:(1)胎儿娩出后,护理人员应立即挤压羊水,并将新生儿置于产妇腹部,使母婴接触。待脐带无搏动后,需在产妇床旁,为新生儿断脐,并完成臀部护理。(2)新生儿沐浴、更换尿布等护理工作,同样应在产妇身边进行。如产妇身体允许,可允许其参与其中,使其感受到为人母的喜悦。(3)护理人员应从喂养、新生儿护理等角度,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确保产妇能够及早以母乳喂养新生儿,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各项评分,包括焦虑评分、抑郁评分2项指标,分别采用SAS与SDS量表评分。观察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

2结果

3讨论

作为产科新型护理模式的一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延长了母婴接触的时间,为母婴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了空间[1]。胎儿娩出后,使其及早与母婴接触,并在产妇床前,为新生儿换尿布。能够使产妇通过对护理人员护理方法的观察,掌握更多与新生儿护理有关的知识[2]。要求产妇参与到新生儿护理过程中,能够使产妇感受到新生命美好,感受到为人母的喜悦。对产妇围产期焦虑与抑郁情绪的缓解,具有积极意义。本组产妇护理后,SAS(23.20±0.74)分、SDS(22.18±1.25)分。与常规护理相比,产妇的心理状态更佳。由助产士为产妇宣传新生儿护理知识,可使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得以提升。加之母乳喂养较早,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同样能够有所提高。本文研究发现,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97.73%、满意度97.73%,较常规护理相比,产妇的护理能力更高,优势显著。提示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临床应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到围产期护理中,在改善母婴健康状态的基础上,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高海红,贺孝良.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和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影响[J].西藏医药,2017,38(03):73-74.

[2]赵秀丽.母婴床旁护理对新生儿早期发育、产妇泌乳量及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0(04):6-7.

标签:;  ;  ;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孙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