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能和损伤论文-任建伟

耗能和损伤论文-任建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耗能和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EPS混凝土,冲击荷载,动力学响应,冲击耗能性能

耗能和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任建伟[1](2019)在《冲击荷载下聚苯乙烯骨料混凝土缓冲耗能及动态损伤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轻骨料混凝土作为废弃破泡沫塑料与水泥砂浆的复合材料,其不仅可以减轻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丰富建筑材料种类。由于轻骨料优异的变形能力极大地改善了水泥砂浆整体的动力学服役性能,包括冲击缓冲性能和动态损伤。在SHPB冲击试验的基础上建立该材料的数值模型,分析了材料属性与冲击荷载加载制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骨料掺量的增加使得在相同工况下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失效类型从准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及挤压流动破坏演化;同时,材料内部的裂缝从占优裂缝逐渐向弥散裂纹转变。(2)引入能够反映缓冲材料缓冲性能的参数—缓冲加速度。运用该参数定量表征轻质骨料对整体材料的缓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轻骨料混凝土的骨料尺寸效应和缓冲性能与骨料的级配类型与骨料粒径有关。当骨料为单级配时,材料的尺寸效应随着粒径增加而显着;当骨料采用复合级配时,骨料平均粒径的增加对于尺寸效应的影响并不显着。材料整体的缓冲加速度与骨料的掺量呈非线性正相关,即整体材料的缓冲加速度与掺量之间的导数随着骨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以骨料界面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与材料的缓冲加速度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无论骨料掺量和级配类型如何变化,整体材料的缓冲性能符合骨料界面和越大材料的缓冲性能越好这一宏观规律。(3)在冲击势能一致的前提下,冲击峰值越大,材料的损伤程度越严重;峰值发生节点越早,材料的平均损伤速率越大,其粘结势能损失约严重。整体而言,提高冲击速度,缩减冲击时程和提前峰值荷载发生节点对于轻骨料混凝土的缓冲性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对于该材料的承载能力将产生极大的破坏。(4)在分形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分形影响系数,运用该系数可以对多因素耦合工况下的复杂问题进行解耦分析。同时,借助灰度理论来分析多因素自变量对于应变量的映射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在骨料层面上,骨料掺量是材料缓冲性能的占优变量,即掺量对于缓冲性能的影响最大;在冲击加载制度方面,冲击峰值荷载对于材料的损伤及服役性能的相关性最强,冲击时程及荷载峰值发生节点稍欠于前者。(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期刊2019-05-21)

杨小彬,程虹铭,吕嘉琦,侯鑫,聂朝刚[2](2019)在《叁轴循环荷载下砂岩损伤耗能比演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循环载荷下岩石能量演化特征,引入耗能比η,开展砂岩不同围压下轴向循环加卸载试验,探究全应力-应变过程中η值演化特征,进而探讨岩石试样循环加卸载作用下损伤变形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应全应力-应变曲线的5个阶段,η值演化过程可划分为线性下降、稳定发展、缓慢增加、突然增加和平缓变化5个阶段,在η值整个演化过程呈现"勺"演化特征,该特征充分反映了试样变形演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及损伤演化程度;随着围压的增大,η值整体呈现减小趋势;同一应变水平下,不同围压下η值在线性下降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差值逐渐减小,在缓慢增加阶段、突然增加阶段差值逐渐增大,在平缓变化阶段差值减小并趋于一个稳定值;分析循环加载下岩石材料参数演化特征,考虑围压作用及耗能比演化规律,建立岩石试样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演化理论公式,并进行了试验曲线拟合,验证了该理论公式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10期)

伍凯,陈峰,徐方媛,徐佳楠,徐超[3](2019)在《型钢与钢纤维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及损伤耗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型钢混凝土结构中型钢与钢筋相互干扰、混凝土浇筑困难等施工难题,将构件中钢筋笼替换成钢纤维,形成型钢-钢纤维混凝土组合结构。型钢与钢纤维混凝土间的黏结性能是保证两种材料共同工作的基础,通过8个圆形截面试件与8个方形截面试件的标准推出试验,研究在不设置钢筋笼的情况下型钢与钢纤维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获得了荷载-滑移曲线、黏结强度、界面耗能等重要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加载端与自由端的荷载-滑移曲线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并且当荷载达到峰值承载力时,曲线的差异性表现的最为明显。圆形试件总体表现出较方形试件更好的界面黏结效果,其名义黏结强度最大可达到1.913MPa,残余黏结强度最大为0.707MPa,而方形试件相应的指标最大值分别为1.496MPa和0.609MPa。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黏结长度越大,受力过程中界面能够储存的黏弹性变形能越大。(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福剑,王国新[4](2019)在《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动作用下RC框架结构损伤耗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强震发生后通常伴随着余震,余震的发生会加重结构损伤甚至引发倒塌。为了量化研究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动对结构损伤的影响,以一栋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0条实际的主余震记录作为地震动输入,采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该框架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并依据结构局部和整体损伤耗能指标来评价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动对框架结构累积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序列地震会加剧结构底层柱的局部损伤耗能,特别是对底层中柱的影响更加明显;序列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整体损伤耗能平均值相对于单主震作用下增加约30%;当余震与主震的第一周期谱加速度指标的比值Sa(T_1)_(余震)/Sa(T_1)_(主震)较大时,序列地震对结构损伤需求的影响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陈聪,吕西林,陈云[5](2019)在《带有耗能连梁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震损伤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估目前广泛研究的新型带有耗能连梁的剪力墙结构损伤程度,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结构的损伤模型,并通过低周反复试验结果对损伤模型进行验证。提出了该结构的地震性能等级及相应的损伤指数范围,并通过地震作用的增量动力分析得到该结构的易损性曲线,对该结构进行地震损伤评估。结果表明:提出的损伤模型能较好描述带有耗能连梁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损伤发展,地震性能等级及相应的损伤指数范围能较好反映该种结构的破坏等级,得到的易损性曲线能较为有效评估该种结构的损伤程度,为基于性能的新型带有耗能连梁的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及损伤评估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孙梦成,徐卫亚,王苏生,王如宾,王伟[6](2018)在《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连续损伤理论框架下引入最小耗能原理,将岩石统一能量屈服准则作为耗能约束条件,基于各向同性基本假定构建一种新型损伤本构模型。假定以岩石初始屈服点作为损伤阈值,模型考虑损伤阈值对损伤演化规律的影响;推导岩石叁轴压缩强度和变形参量与模型参数的理论关系。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对角砾熔岩进行不同围压下的常规叁轴压缩试验,并分析破坏过程中岩石变形各阶段的能量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岩石材料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非线性力学行为,且考虑损伤阈值影响的模型对岩石后屈服段的拟合精度更高,对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岩石工程安全分析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8期)

柯小刚,王萌[7](2018)在《可更换损伤耗能连接组件的钢框架结构体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以及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理念的转变(由预防结构倒塌向震后可快速恢复结构功能转变),可恢复功能结构符合发展趋势,特别是利用震后可更换构件来迅速恢复结构使用功能的结构体系。本文全面总结国内外可更换组件的钢框架节点的研究现状,提出采用高延性、高耗能能力的低屈服点钢材代替传统钢材来制作连接组件的钢框架结构体系,实现"预制装配、保险丝、震后可更换"叁重功能的迭加。(本文来源于《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6届(ISSF-2018)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5)

何浩祥,陈奎,范少勇[8](2018)在《基于弹塑性耗能差率的地震损伤评估模型及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地震损伤模型的不足,从能量耗散角度认为损伤的形式和程度与结构理想弹性变形能和实际弹塑性变形能之间的差异相关,可以用该差值的变化率表征损伤演变。从静力和动力耗能角度分别阐述地震损伤模型的力学机理和计算方法,提出了利用多次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计算理想弹性变形能、整体屈服初始时刻,进而获得结构损伤演变过程的方法。通过对比各种损伤模型特性和不足,论证该模型的优越性,并进而定义结构不同破坏等级的损伤性能目标。最后,通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框架结构静动力弹塑性分析验证了该能量损伤模型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徐龙河,颜欣桐[9](2017)在《基于变形与耗能的钢筋混凝土柱双参数损伤模型参数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钢筋混凝土柱Park-Ang双参数损伤模型的边界收敛性及变量离散性缺陷提出修正.通过理论推导,得出P-Δ效应对构件侧移的影响.利用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数据,根据构件的抗侧刚度、箍筋间距及横向箍筋约束类型等指标,运用对数拟合及贝叶斯参数更新法,得到对应的修正模型表达式,并给出变量参数的建议取值.研究表明,相对于原模型而言,修正后模型边界收敛性提高,且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修正形式更能体现不同构件间的差异性,更具统计意义.根据试验现象,验证了修正模型对损伤演化过程预测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7年12期)

杜永峰,黄小宁,李慧[10](2017)在《基于变形及滞回耗能的RC框剪结构地震损伤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RC框剪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通过引入基于结构广义刚度的构件重要性指标,提出考虑构件重要程度的地震损伤评估方法.首先,利用Perform-3D对RC框剪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RC框剪结构的耗能分布模式.在此基础上,以地震变形、滞回耗能为基本参数,采用双参数构件损伤模型得到构件的损伤指数,利用基于构件重要性指标的楼层损伤模型得到楼层的损伤指数.最后,结合不同地震峰值加速度下结构的损伤指数、结构损伤程度与损伤指数范围的关系,评估结构在不同地震峰值加速度下的损伤程度.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构件重要程度的地震损伤评估法,可以同时体现构件损伤程度与构件重要程度对楼层损伤的影响,可用于RC框剪结构的损伤评估.(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11期)

耗能和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循环载荷下岩石能量演化特征,引入耗能比η,开展砂岩不同围压下轴向循环加卸载试验,探究全应力-应变过程中η值演化特征,进而探讨岩石试样循环加卸载作用下损伤变形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应全应力-应变曲线的5个阶段,η值演化过程可划分为线性下降、稳定发展、缓慢增加、突然增加和平缓变化5个阶段,在η值整个演化过程呈现"勺"演化特征,该特征充分反映了试样变形演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及损伤演化程度;随着围压的增大,η值整体呈现减小趋势;同一应变水平下,不同围压下η值在线性下降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差值逐渐减小,在缓慢增加阶段、突然增加阶段差值逐渐增大,在平缓变化阶段差值减小并趋于一个稳定值;分析循环加载下岩石材料参数演化特征,考虑围压作用及耗能比演化规律,建立岩石试样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演化理论公式,并进行了试验曲线拟合,验证了该理论公式的合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耗能和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任建伟.冲击荷载下聚苯乙烯骨料混凝土缓冲耗能及动态损伤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9

[2].杨小彬,程虹铭,吕嘉琦,侯鑫,聂朝刚.叁轴循环荷载下砂岩损伤耗能比演化特征研究[J].岩土力学.2019

[3].伍凯,陈峰,徐方媛,徐佳楠,徐超.型钢与钢纤维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及损伤耗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9

[4].杨福剑,王国新.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动作用下RC框架结构损伤耗能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9

[5].陈聪,吕西林,陈云.带有耗能连梁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震损伤评估[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9

[6].孙梦成,徐卫亚,王苏生,王如宾,王伟.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柯小刚,王萌.可更换损伤耗能连接组件的钢框架结构体系研究进展[C].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6届(ISSF-2018)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8

[8].何浩祥,陈奎,范少勇.基于弹塑性耗能差率的地震损伤评估模型及分析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2018

[9].徐龙河,颜欣桐.基于变形与耗能的钢筋混凝土柱双参数损伤模型参数修正[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7

[10].杜永峰,黄小宁,李慧.基于变形及滞回耗能的RC框剪结构地震损伤评估[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标签:;  ;  ;  ;  

耗能和损伤论文-任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