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像装置论文-金梦

录像装置论文-金梦

导读:本文包含了录像装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当代艺术,视觉符号,比尔维奥拉,录像装置

录像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金梦[1](2019)在《视觉符号:当代艺术创作理念的传递纽带——以美国艺术家比尔·维奥拉的录像装置作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比尔·维奥拉录像装置作品中的视觉符号运用研究中,重点分析并阐述了视觉符号在作品创作中不可忽视的地位,不仅是构成作品画面元素的重要基石,而且也是形成艺术家个性魅力和传递作品的精神内涵核心的重要纽带。(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02期)

文律[2](2017)在《录像与录像装置的时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是从“时间”的角度重新看待录像与录像装置这两种艺术形式的作品,梳理出不同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时间逻辑,以“时间类型”对录像和录像装置作品进行分类,探究录像以装置的形式呈现所具有的“时间性”差异,以及当录像装置这种形式在以显示屏、投影呈现给观众时作品的“时间性”是否有新的延展?本文将以“实验电影到录像再到录像装置”这一发展过程为线索,并结合具体案例来论述“时间性”在此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尤其是当录像以装置的形式呈现之后,是如何编织出更为复杂精致的时间网格,以创造出不同时间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湖北美术学院》期刊2017-06-01)

杨国柱[3](2016)在《装置时间与游牧的观看者——中国录像艺术中的多屏影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屏影像是录像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别,在其中,艺术家将时间作为一种富于变化的材质来使用,时间不仅从对影像的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而且时间成为影像的本质,成为作品的主要表现内容。多屏影像对时间的配置可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复调时间,同一时间的多视角呈现;第二种是晶体时间,真实与虚假、现实与潜在的不可辨识性,时间在这里是脱节的,时间不再从属于运动。多屏影像面前的是自我移动的观看者,他们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时间线,他们都是游牧的观看者。(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6年11期)

李巨川[4](2014)在《身体,空间,影像——“录像与录像装置”教学笔记》一文中研究指出"录像与录像装置"是影像媒体专业叁年级的一门专业方向课。在今天的艺术创作中,录像媒介已经被广泛地运用,通常被称为"录像艺术"(video art)的"录像"(video)与"录像装置"(video installation),早已是两种十分成熟甚至"古典"的艺术形式了。这门课程就是让学生学习这两种形式的作品创作,也就是录像艺术的创作。录像艺术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一方面是自二十世纪初开始的各种重新定义艺术的激进实验发展到六十年代的一个结果;另一方面,它也是艺术试图对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与媒体环境(电视对大众日常生活的控制)作出回应的结果。而它(本文来源于《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5](2014)在《我执——彭韫录像、摄影、装置作品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彭韫以她独有的视角于2013年12月14日在全艺社为观众展现了一场关于"女性"话题的探讨展览。本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本年度创作的五组录像作品和十叁幅摄影作品。"我执"展延续了艺术家对女性的关注,不同的是,本次展览是对女性心理更深层次的挖掘,她以一种看似美好、甜蜜、柔软又平静的形式把女性所面临的心理、情感等成长问题"揭露"出来,正如艺术家所说"真正的痛苦你无法宣泄,却要笑着假装很幸福"。(本文来源于《东方艺术》期刊2014年01期)

傅中望[6](2012)在《前言《阿涅斯·瓦尔达的海滩在中国,1957~2012艺术创作全回顾,电影、摄影、录像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显然,法国电影艺术家阿涅斯·瓦尔达女士在中国拥有大批的支持者,这位素有"新浪潮之母"美誉的艺术家,是新浪潮运动中唯一一位造诣深厚、影响深远的女性导演,其作品所传达出的创作观念曾深刻地影响着许多电影人。(本文来源于《美术文献》期刊2012年03期)

姬容[7](2012)在《阿涅斯·瓦尔达的海滩,1957-2012艺术创作全回顾,摄影、录像、装置、电影在中国》一文中研究指出1957年,作为中国政府邀请的代表团正式成员,阿涅斯·瓦尔达应邀来华拍摄了一系列摄影作品。这些从未面世的彩色与黑白照片,是她在华旅行期间走遍大江南北的珍贵记录。55年之后,这位法国文化巨匠与新浪潮运动的代表(本文来源于《电影》期刊2012年03期)

王中杰[8](2008)在《智能门载监控录像防盗装置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叙述了智能门载监控录像防盗装置的技术方案和构成、工作原理及技术特征创新点、技术成熟度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指出该装置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主动防卫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期刊2008年34期)

刘畅[9](2008)在《录像装置的接受美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借用“召唤结构”的理论框架,从空间环境、物质材料、观念手法、观众参与和意义的综合这五个层面对录像装置的接受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录像装置的历史,及其与先前艺术接受方式的考察,我认为,录像装置的接受一方面继承了先锋艺术运动创造的许多概念和追求,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自身的审美接受特点。总的来说,因为它综合了装置艺术和录像艺术的双重特点,所以在时间、空间和叙事等多个层面上,它的召唤结构都具有复杂性。本文认为,录像装置作为艺术的成立,其基础在于通过把影像叙事碎片和装置的空间语境进行并置和拼贴,使视觉体验陌生化,并激活观众的记忆或想象力。这些在本质上是与经典的艺术品种没有区别的。录像装置的技术之新不等于艺术之新,其根本的价值仍在于传达观念。(本文来源于《中央美术学院》期刊2008-05-01)

青化[10](2007)在《红外传感自动录像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装置不分昼夜,能自动将来人的图像录入磁带。装置的结构见图1,其中摄像机及录像机(含遥控器)为市售品。 该装置对来人的检测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控制电路采用PIC单片机及其相关软件。当(本文来源于《电子报》期刊2007-07-01)

录像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课题是从“时间”的角度重新看待录像与录像装置这两种艺术形式的作品,梳理出不同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时间逻辑,以“时间类型”对录像和录像装置作品进行分类,探究录像以装置的形式呈现所具有的“时间性”差异,以及当录像装置这种形式在以显示屏、投影呈现给观众时作品的“时间性”是否有新的延展?本文将以“实验电影到录像再到录像装置”这一发展过程为线索,并结合具体案例来论述“时间性”在此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尤其是当录像以装置的形式呈现之后,是如何编织出更为复杂精致的时间网格,以创造出不同时间的可能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录像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1].金梦.视觉符号:当代艺术创作理念的传递纽带——以美国艺术家比尔·维奥拉的录像装置作品为例[J].大众文艺.2019

[2].文律.录像与录像装置的时间性[D].湖北美术学院.2017

[3].杨国柱.装置时间与游牧的观看者——中国录像艺术中的多屏影像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6

[4].李巨川.身体,空间,影像——“录像与录像装置”教学笔记[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4

[5]..我执——彭韫录像、摄影、装置作品展[J].东方艺术.2014

[6].傅中望.前言《阿涅斯·瓦尔达的海滩在中国,1957~2012艺术创作全回顾,电影、摄影、录像装置》[J].美术文献.2012

[7].姬容.阿涅斯·瓦尔达的海滩,1957-2012艺术创作全回顾,摄影、录像、装置、电影在中国[J].电影.2012

[8].王中杰.智能门载监控录像防盗装置的开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

[9].刘畅.录像装置的接受美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

[10].青化.红外传感自动录像装置[N].电子报.2007

标签:;  ;  ;  ;  

录像装置论文-金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