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受众论文-梁萍,张茵

解说受众论文-梁萍,张茵

导读:本文包含了解说受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解说受众,解说需求,解说媒介,解说内容

解说受众论文文献综述

梁萍,张茵[1](2016)在《基于信息利用的解说受众类型及解说需求研究——以北京植物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解说需求研究是构建及优化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基础。从解说受众角度研究解说需求以优化解说系统,能更有效地将环境知识传达给受众,从而激发受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北京植物园解说受众的类型及其解说需求。对于解说受众类型,以Stewart等人提出的4类解说受众,即信息搜寻者、信息受阻者、信息从属者和信息避让者为依据,通过调查得出北京植物园解说受众近1/2为信息搜寻者,约1/3为信息受阻者,信息从属者和信息避让者占比例最少。与此同时,从解说媒介、解说内容和解说活动3方面对北京植物园不同解说受众的解说需求及其需求差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合不同受众的解说需求与北京植物园解说系统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说系统优化建议。(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吴艺娟,郑向敏,林绍华,李月调[2](2015)在《校园解说标识系统受众满意度的实证分析——以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校园为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解说标识系统是校园文化的承载体,构建完善的校园解说标识系统能有效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运用扩展的期望差异模型,以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校园为案例,从受众感知角度,以道路牌、楼宇牌、警示牌、导览图、逃生图、宣传栏和景物牌7个解说因子为切入点,调查分析校园解说标识系统的受众满意度。发现受众对校园各标识解说因子的感知实绩普遍低于期望值,整体满意度水平一般。提高受众满意度,应以提升受众感知实绩为重点,丰富解说标识系统的内涵,形成一个综合的、功能完备且覆盖面广的解说标识系统。(本文来源于《厦门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张红梅[3](2013)在《科学的生态旅游解说系统为受众传递正能量》一文中研究指出踏入一个从未去过的生态旅游区,很多人都会心怀一种新奇感,带着想去探知一切的冲动。此时,游者除了自行在区内游览外,一个科学的解说系统,想必能提供更令他们满意的服务。 解说,就是把游客想获取的任何信息,以灵活的、颇具美感和艺术性的方式传递出来。试想(本文来源于《中国绿色时报》期刊2013-03-05)

肖宁[4](2010)在《从受众理论出发提高我国体育解说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奥运会的解说,是对我国体育解说水平的一次综合检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国体育解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后奥运时代的来临,我国观众对体育解说的水平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受众更多的需求,本文针对以往我国体育解说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总结北京奥运会体育解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受众理论的"五W"传播模式,对如何持续提高我国体育解说水平进行一个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新闻爱好者》期刊2010年06期)

张丹凤,庄小丽[5](2009)在《我国地质公园解说系统与解说受众交流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质公园解说系统是地质公园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地质公园解说系统;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到解说受众对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一些感知,站在解说受众的角度对我国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进行了评价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本文来源于《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十六集》期刊2009-10-12)

杜江,李悦铮,皮婉姝[6](2006)在《从向导式旅游解说的受众与对象研究反思旅游教育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旅游学术探究旅游解说系统主要涉及解说受众、解说对象、解说者、解说活动和解说语言等。旅游解说不仅对旅游经历、体验有着有效的作用,而且还是旅游区的一种有效管理工具。鉴于国外对其理论与实践皆十分重视,而我国研究相对薄弱,试图在国内理论研究中有所创新。欲通过对向导式旅游解说受众与对象的共振模型研究,对我国现行旅游教育给予有效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解说受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校园解说标识系统是校园文化的承载体,构建完善的校园解说标识系统能有效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运用扩展的期望差异模型,以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校园为案例,从受众感知角度,以道路牌、楼宇牌、警示牌、导览图、逃生图、宣传栏和景物牌7个解说因子为切入点,调查分析校园解说标识系统的受众满意度。发现受众对校园各标识解说因子的感知实绩普遍低于期望值,整体满意度水平一般。提高受众满意度,应以提升受众感知实绩为重点,丰富解说标识系统的内涵,形成一个综合的、功能完备且覆盖面广的解说标识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解说受众论文参考文献

[1].梁萍,张茵.基于信息利用的解说受众类型及解说需求研究——以北京植物园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2].吴艺娟,郑向敏,林绍华,李月调.校园解说标识系统受众满意度的实证分析——以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校园为案例[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5

[3].张红梅.科学的生态旅游解说系统为受众传递正能量[N].中国绿色时报.2013

[4].肖宁.从受众理论出发提高我国体育解说水平[J].新闻爱好者.2010

[5].张丹凤,庄小丽.我国地质公园解说系统与解说受众交流效果研究[C].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十六集.2009

[6].杜江,李悦铮,皮婉姝.从向导式旅游解说的受众与对象研究反思旅游教育现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标签:;  ;  ;  ;  

解说受众论文-梁萍,张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