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心理定势论文-王娟

受众心理定势论文-王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受众心理定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受众心理定势,观众,电视,电信

受众心理定势论文文献综述

王娟[1](2010)在《电视受众心理定势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视是大众传播的载体,其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视率,取决于受众的反应,因而必须要考虑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揣摩媒介特性与观众心理需求的契合点。研究受众心理定势,对于把握受众的心态,增强观众的参与性和节目的互动性,提高电视节目制作水平和国际化交流有着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传媒观察》期刊2010年03期)

张芳瑜[2](2009)在《基于受众心理定势探讨当代影视节目色彩应用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当色彩作为一种特殊的银幕语言在影视作品中广泛应用的时候,人们对于色彩的认知也由最初的“客观呈现世界”转变为“对艺术世界的再创造”。色彩凭借其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在影像的世界中纵横驰骋,引得“经典”浩如烟海,“佳作”灿若繁星。之所以称为“经典佳作”,不仅仅在于影视作品情节的生动、画面的唯美、思想的深刻……更多的是得到了受众的青睐和认可。纵观现阶段影视业的发展,无论电影还是电视都表现出了对受众的极大依赖。把握受众视觉规律,科学合理的运用影视画面视觉元素来顺应受众心理定势的形成和发展是时下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色彩便是这众多视觉要素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从心理学角度看,受众心理定势的形成与其内部的双层结构有关,其一是作为深层结构的人体特有气质,这是先天的动力因素,会影响到个体的一切认知活动之中;其二是表层结构中的认知,在后天的现实环境中按照一定的社会准则和个人经历逐渐形成的。我们要培养受众形成的心理定势正是建立在顺应其深层气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表层认知的重新塑造。对于色彩而言,在实际的应用当中,既要满足不同气质类型下受众不同的视觉心理需要,又要在认知层面通过色彩的联觉性、象征性所带来的情感意义引导受众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视知觉体验,最终形成受众相对稳定的心理定势。本文立足于生活和艺术实践的感悟,将通过六个章节分别对影视色彩与受众心理定势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并结合视觉心理学中的理论观点,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该作品利用色彩在迎合受众心理定势上取得成功的一般性规律。之后将以当代大学生受众为例展开问卷调查,结合“受众心理定势二维定性法”最终确立一套满足大学生受众心理定势的影视色彩应用方案。由于受众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群体,因此在对其心理定势进行分析时要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本文的研究仅仅提供了一种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在具体的实践中,还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鲍海波[3](1997)在《受众心理定势与新闻价值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通常认为.决定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及时性、接近性、显着性、重要性和人情味。这些要素一方面内化为新闻事实的内涵,一方面又外化为新闻事实的检验尺度,即成为新闻传者取舍新闻事实的重要标准。但是,新闻价值的实现,不仅包含着新闻事实本身的各种特殊的素质,也包含(本文来源于《新闻知识》期刊1997年11期)

王琪泰[4](1995)在《论广播电视受众的心理定势》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广播电视的受众,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就是受众的心理定势。所谓心理定势,就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和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心理态势。这种心理态势一经形成,就以强烈的趋向作用驱使人的思维活动向着规定的方向发展。研究受众心理定势形成因素、特点及内在关系,对于把握受众视听心态,改进(本文来源于《视听界》期刊1995年04期)

高鑫[5](1992)在《受众审美心理定势的突破与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视特别节目《望长城》,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领域里,作出了多方面的、整体性的突破与创新,值得认真加以理论的总结和探讨。这里,仅就它对观众的接受心理、审美心态的冲击和影响,谈些不成熟的意见,以供大家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期刊1992年02期)

受众心理定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色彩作为一种特殊的银幕语言在影视作品中广泛应用的时候,人们对于色彩的认知也由最初的“客观呈现世界”转变为“对艺术世界的再创造”。色彩凭借其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在影像的世界中纵横驰骋,引得“经典”浩如烟海,“佳作”灿若繁星。之所以称为“经典佳作”,不仅仅在于影视作品情节的生动、画面的唯美、思想的深刻……更多的是得到了受众的青睐和认可。纵观现阶段影视业的发展,无论电影还是电视都表现出了对受众的极大依赖。把握受众视觉规律,科学合理的运用影视画面视觉元素来顺应受众心理定势的形成和发展是时下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色彩便是这众多视觉要素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从心理学角度看,受众心理定势的形成与其内部的双层结构有关,其一是作为深层结构的人体特有气质,这是先天的动力因素,会影响到个体的一切认知活动之中;其二是表层结构中的认知,在后天的现实环境中按照一定的社会准则和个人经历逐渐形成的。我们要培养受众形成的心理定势正是建立在顺应其深层气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表层认知的重新塑造。对于色彩而言,在实际的应用当中,既要满足不同气质类型下受众不同的视觉心理需要,又要在认知层面通过色彩的联觉性、象征性所带来的情感意义引导受众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视知觉体验,最终形成受众相对稳定的心理定势。本文立足于生活和艺术实践的感悟,将通过六个章节分别对影视色彩与受众心理定势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并结合视觉心理学中的理论观点,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该作品利用色彩在迎合受众心理定势上取得成功的一般性规律。之后将以当代大学生受众为例展开问卷调查,结合“受众心理定势二维定性法”最终确立一套满足大学生受众心理定势的影视色彩应用方案。由于受众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群体,因此在对其心理定势进行分析时要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本文的研究仅仅提供了一种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在具体的实践中,还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受众心理定势论文参考文献

[1].王娟.电视受众心理定势探析[J].传媒观察.2010

[2].张芳瑜.基于受众心理定势探讨当代影视节目色彩应用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鲍海波.受众心理定势与新闻价值的实现[J].新闻知识.1997

[4].王琪泰.论广播电视受众的心理定势[J].视听界.1995

[5].高鑫.受众审美心理定势的突破与重建[J].现代传播.1992

标签:;  ;  ;  ;  

受众心理定势论文-王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