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客家唢呐论文-樊坤,方观音

于都客家唢呐论文-樊坤,方观音

导读:本文包含了于都客家唢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众媒介,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于都客家唢呐论文文献综述

樊坤,方观音[1](2014)在《大众媒介与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以于都唢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客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当前学术界探讨的重要课题。于都唢呐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于都唢呐日益得到保护和发展,这与大众媒介的普遍化是密切相关的。文化传播的媒介化,是于都唢呐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将成为未来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总体形态和典型特性。(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张晓艳[2](2014)在《赣南客家民间仪式中吹打乐形态研究——以于都唢呐“公婆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葛垇乡婚嫁仪式及吹打乐在仪式中的运用为例,解析赣南客家民间吹打乐在民间仪式中的形态特征、形成原因、发展及对社会的影响力,为进一步研究赣南客家文化提供实例。(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4年07期)

王秋珺[3](2012)在《于都客家唢呐》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于都的客家唢呐历史悠久,早在一千六百多年以前就盛行于民间,"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丹棱县志》)于都唢呐一般配以锣、鼓、钹等打击乐,所以俗称"吹打"。当地唢呐手就有这么四句顺口溜:(本文来源于《客家文博》期刊2012年01期)

陈小平[4](2009)在《于都客家唢呐艺术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于都客家唢呐艺术是流传于赣南于都乃至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其运用范围非常广泛,流传年代极其久远,当地老百姓中有很高的知名度。本文选取于都客家唢呐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自身历史渊源,音乐本体形态以及生存文化意蕴等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主要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来获取第一手资料,以求更加准确和全面地考察和研究。第一章对我国近期唢呐音乐的研究成果做了初步的整理和归纳。其中包括唢呐艺术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唢呐的源流以及唢呐的传承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对于都客家唢呐艺术自身的源流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在进行客家唢呐艺术研究之前,对与之密切相关的客家人迁移情况做了详细的梳理。另外,本章对于都客家唢呐在当代的存在状态做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和整理。第叁章对于都客家唢呐艺术的音乐本体形态做了全面的研究。笔者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十二首曲牌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于都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人文习俗等归纳出于都客家唢呐艺术的独特风格。第四章对于都客家唢呐艺术的文化意义进行了探究。本章试图通过对于都客家人的信仰习惯、以及风俗礼仪等方面对其进行文化学意义的追问。最后,笔者对于都客家唢呐艺术今后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几点个人浅显的见解和希望。结语部分主要对于都客家唢呐艺术当前整体的生存状况做了概括,对其以后的发展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提出殷切希望。(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杨鲁平,温桂生[5](2009)在《赣南于都客家唢呐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于都,当年中央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也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它地处赣州市东部,贡水中游。素有"闽、粤、湘"叁省往来之冲和赣州河东"六县之母"之称。自西晋"五胡乱华"时起,一批批陆续南迁的汉人辗转进入于都等地,他们不仅带来了中原文明,更与当地土着畲族人相濡以沫,共同(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09年03期)

于都客家唢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葛垇乡婚嫁仪式及吹打乐在仪式中的运用为例,解析赣南客家民间吹打乐在民间仪式中的形态特征、形成原因、发展及对社会的影响力,为进一步研究赣南客家文化提供实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于都客家唢呐论文参考文献

[1].樊坤,方观音.大众媒介与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以于都唢呐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

[2].张晓艳.赣南客家民间仪式中吹打乐形态研究——以于都唢呐“公婆吹”为例[J].四川戏剧.2014

[3].王秋珺.于都客家唢呐[J].客家文博.2012

[4].陈小平.于都客家唢呐艺术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5].杨鲁平,温桂生.赣南于都客家唢呐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艺海.2009

标签:;  ;  ;  ;  

于都客家唢呐论文-樊坤,方观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