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竹论文-荣俊冬,刘娜翠,高楠,陈礼光,郑郁善

观音竹论文-荣俊冬,刘娜翠,高楠,陈礼光,郑郁善

导读:本文包含了观音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沿海沙地,观音竹,干旱胁迫

观音竹论文文献综述

荣俊冬,刘娜翠,高楠,陈礼光,郑郁善[1](2015)在《干旱胁迫对沿海沙地引种观音竹的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福建省东山赤山国有防护林场沿海沙地引种的观音竹,进行正常供水、中度干旱胁迫、强度干旱胁迫3种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观音竹的质膜透性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强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胁迫强度越大,细胞膜受破坏越强,质膜透性也就越大;强度胁迫下叶绿体受到破坏,叶绿素含量下降明显,中度胁迫下竹子的叶绿体也受到破坏但程度较强度胁迫低;随胁迫强度增大,叶失水率也有增大的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大、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水分饱和亏缺则与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反。(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期刊2015年05期)

吴幼容,郑郁善[2](2014)在《观音竹蛋白激酶基因BmPti1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观音竹(Bambusa multiplex var.riviereorum)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蛋白激酶基因BmPti1的启动子片段,长度为1 466 bp,通过PlantCARE启动子预测工具分析表明:该序列中除含有TATA-box、CAAT-box等基本顺式作用元件外,还发现1个参与生理周期调控的元件、1个厌氧诱导的顺式元件,1个干旱诱导的MYB结合位点、1个光诱导MYB位点、1个水杨酸响应元件、1个赤霉素响应元件、1个低温响应元件、2个ABA与VP1响应元件和2个激素响应元件.表明BmPti1基因的表达可能受干旱、光照、氧气、低温等环境因子以及脱落酸、水杨酸、赤霉素等激素的调控.此外,推测BmPti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植株的生理周期相关.(本文来源于《闽江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李惟七,陈锋[3](2012)在《要命的观音竹》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块建筑工地上,鲁贵根扛起一袋黄沙,刚走了几步,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鲁师傅。"鲁贵根回过头来,发现面前(本文来源于《今古传奇(故事版上半月版)》期刊2012年06期)

吴幼容[4](2012)在《观音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与基因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观赏竹不仅被用于城市居民小区的园林绿化上,而且被广泛应用于河边、海边的绿化中,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沿海地区缺水严重,河边和海边的土壤盐化和次生盐渍化加剧,不利于观赏竹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给园林绿化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耐盐竹子种质资源的筛选及品种选育尤为重要。迄今,对竹子盐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及分子机制的研究少有报道,本研究以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盆栽观音竹(Bambusadea multiplex var. riviereorum)进行胁迫,测定竹叶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各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阐明观音竹盐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在此基础上,以NaCl溶液胁迫的观音竹的幼叶为试验材料,构建竹叶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并进行大量测序,对测序获得的ESTs进行同源性分析和功能预测,找出一些与盐胁迫相关的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这些基因的表达动态,以水稻为模式植物,将这些基因转化水稻,获得转基因植物,对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行初步鉴定,探讨观赏竹应答盐胁迫可能的分子机制,为采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观赏竹耐盐性提供有应用价值的基因。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NaCl胁迫试验,植株材料选择1年生的观音竹苗,NaCl浓度梯度设置为:0、0.1、0.3、0.5和0.8%(质量分数),以不同浓度NaCl胁迫盆栽观音竹,在胁迫第5、9、13、17、21、25 d采样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并在胁迫25天后测定植株生长指标。对不同盐浓度及不同胁迫时间下观音竹的生理生化特征和植株生物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观音竹茎叶鲜重、茎叶干重、根系鲜重、根系干重、根冠比显着降低,特别是NaCl浓度大于0.3%后,这些生长指标下降加快,表明观音竹的生长受到高盐的抑制,且根系对盐的敏感程度大于茎叶部分,但从外观来看,叶片没有出现明显的可见伤斑。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及胁迫时间的延长,观音竹叶片相对含水量显着降低而水分饱和亏缺显着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含量显着降低,但叶绿素a/b比值增加,表明盐胁迫对观音竹叶片水分及光合色素含量造成了不利影响。本研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增加后减少,充当渗透调节物质的游离脯氨酸与可溶性蛋白质也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表明盐胁迫下的观音竹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积累渗透调节物质来抵御盐害,但随着胁迫的加剧,它们对细胞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观音竹电导率及丙二醛(MDA)含量的逐渐增加表明了盐胁迫破坏了观音竹细胞膜的完整性,使脂质过氧化和电解质外渗加剧。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所测定的13个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得出观音竹耐受盐胁迫的盐浓度与胁迫时间的节点为0.5%NaCl胁迫第13 d,表明观音竹不宜在NaCl浓度大于0.5%(质量分数)的土壤中长期生长,否则其生长受到抑制。2.以0.5% NaCl胁迫盆栽观音竹第12 d的幼叶为材料,应用DSN均一化与SMART建库技术相结合,构建幼叶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并对文库质量进行鉴定。经检测该原始文库滴度为1.7×106 cfu·mL-1文库重组率达97%,插入片段平均长度为1.5 kb,可以满足后续大规模测序等要求。从原始文库中随机挑取600个克隆子,从5'端单向测序获得574个有效且高质量的ESTs,序列长度最短为403 bp,平均长度为975 bp。用Phrap软件进行拼接共获得543个非重复序列(unigene),其中,30个为片段重迭群(contigs),513个为单基因(singletons),文库冗余率仅为5.4%。运用Blast同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水稻、玉米、高梁3个物种的基因库进行库内比对以及WEGO注释,结果显示,324个unigenes(59.7%)相似于已知或推定功能的蛋白,94个(17.3%)相似于未知功能的蛋白,125个(23.0%)没有比对上任何蛋白,推定为新基因。将编码已知或推定功能蛋白的unigenes进一步分类显示,324个unigenes共获得1442个GO terms,这些GO terms归为3类:生物学过程、细胞组件、分子功能。其中生物学过程所占的GO terms最多(539),占37.4%,其次是细胞组件(518)和分子功能(385),分别占35.9%和26.7%。324个unigenes中参与对外界刺激的应答的GO terms有80个,占24.7%。这些EST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过氧化物酶、蛋白激酶、热激蛋白、锌指蛋白、脱水响应相关蛋白、GTP结合蛋白、转录因子等防御反应相关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3.在对ESTs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8个推定的耐盐相关基因,利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设计荧光定量特异引物,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这些基因在盐处理组(经0.5%NaCl溶液胁迫)与对照组中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显示:蛋白激酶基因(Ptil)、RNA解旋酶基因(DRH3)、热激蛋白基因(HSP)和脱水应答蛋白基因(DRP)在盐处理8d的表达量受到盐胁迫的诱导;离子转运体基因(AATP)和抗氧化酶基因(Cu/Zn-SOD)的表达量在处理组的4-12 d增加明显,NADPH氧化还原酶基因(NADPH-DO)在处理组与对照组中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而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CAB)的mRNA受到盐胁迫的负调控,根据基因表达与功能的相关性,推测这些基因(除NADPH-DO外)参与了观音竹对盐胁迫的应答,可能与观音竹的盐适应性相关。4.蛋白激酶在植物的抗盐途径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观音竹幼叶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中获得一个类Pti1的蛋白激酶基因,命名为Bmptil(GeneBank:JQ907320)。该基因序列长1283 bp,包含一个1092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有364个氨基酸的蛋白。利用PlantsP在线分析显示,BmPtil蛋白的第65-346位氨基酸代表一个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其中包含1个酪氨酸(Tyr)蛋白激酶特异活性位点,1个ATP结合区,还显示第68-342位氨基酸之间是一个酪氨酸蛋白激酶。Pti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表明,BmPtil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玉米、水稻、苜蓿、大豆等植物的Pti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同样具有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的11个亚结构域,存在一个Pto-Ptil结合所必需的保守的Thr残基,推测BmPtil基因可能编码一个有功能的Ser/Thr/Tyr蛋白激酶,通过与其它Pti蛋白类似的机制来参与信号传导途径,行使相似的功能。BmPtil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表明Bmptil基因的表达可能受到水杨酸(SA)、赤霉素、低温、干旱及脱落酸(ABA)等条件的调控。荧光定量分析显示该基因的表达受到盐胁迫条件的强烈诱导,本研究以水稻为模式植物,将Bmptil基因转化水稻,获得T0代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阳性率达100%,RT-PCR检测扩增出清晰的单条带,证明Bmptil基因已整合入水稻的基因组中,并能在转录水平实现表达。对这些To代转基因植株应用250 mmol·L-1 NaCl溶液胁迫进行转基因植株抗盐性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0代转基因株系在表型上有更少的盐害症状,生理上具有更高的SOD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初步判断转Bmptil基因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2-04-01)

吴幼容,潘瑞,郑郁善[5](2012)在《观音竹盐胁迫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与EST测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DSN(duplex-specific nuclease)均一化技术与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RNA transcript)建库技术相结合,构建观音竹(Bambusa multiplex var.riviereorum)盐胁迫幼叶的均一化cDNA文库.经检测该原始文库滴度为1.7×106 cfu.mL-1,文库重组率达97%,插入片段的平均长度为1.5 kb.同时对文库中随机的600个单克隆进行测序,获得543个非重复序列,包括30个片段重迭群和513个单基因;文库冗余率为5.4%.表明观音竹盐胁迫幼叶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构建成功.(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吴幼容,郑郁善[6](2012)在《观音竹对盐胁迫的生长及生理生化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含不同浓度(0、0.1%、0.3%、0.5%、0.8%)NaCl的1/4改良Hoagland营养液处理1年生观音竹盆栽苗,测定胁迫后第5、9、13、17、21、25天后叶片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及植株生物量。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增强,观音竹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提高,茎叶和根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b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观音竹适宜在NaCl浓度低于0.5%的土壤中生长,否则其生长会受到抑制。(本文来源于《福建林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陈定如,冯学琳[7](2008)在《粉箪竹、青皮竹、大佛肚竹、黄金间碧竹、观音竹》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竹类栽培历史悠久,在园林中应用源远流长。它以其固有的特性和风韵,表现自然美和风格美,不仅是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而且成为我国古今诗词书画家写作称颂的题材,从而形成华夏竹文化,在园林、文学、书画艺术领域中发展,影响深远。竹类在园林应用中的具体表现特点是:在形态上,苍翠挺拔,清新典雅,枝叶细密,风姿秀逸,有风过(本文来源于《广东园林》期刊2008年06期)

许本汉[8](1983)在《芒允观音竹》一文中研究指出盈江县芒允公社住地,有一种少有的而极富观赏价值的竹子,当地群众称之为观音竹。这种观音竹,直竿青叶,萧影袅姿,独具情趣,受人喜爱。秆丛生,高3至5米,顶端弯曲弧度大,直立或倾向生长的根颈以上部位一般高一米左右;秆中空,壁厚一厘米,无斑纹;秆嫩时为碧绿色,老基呈褐黄色,秆环不隆起。秆箨有脱落性,其纸质为淡褐色,上部密被近于直立的褐色茸毛;箨叶叁角形,箨耳半新月形。节间随生年而日渐短缩肿胀,一般长12厘米;每一节间呈波状起(本文来源于《云南林业》期刊1983年04期)

唐来春[9](1981)在《观音竹的矮化栽培》一文中研究指出观音竹(Bambusa multiplex),竹丛可高达8米,秆密叶浓,株形优美,是华南与西南地区广泛栽培的庭园观赏植物之一,也是传统的盆景植物。其小叶变种凤尾竹(B. multiplex var. nana),叶片仅长2.5—7厘米,在小枝上排列如羽状,也很美丽。它的另一变型花凤尾竹(B. multiplex f. alphonsokarri),竹秆鲜黄色,间有绿色纵纹,形似弦丝,被称为小琴丝竹。经过特殊的矮化栽培,这些竹种可以在盆景中“缩龙成寸”,再现潇洒清丽的南国竹林风光。观音竹类一般用分株方法繁殖。但用于矮化栽培的竹株,则还有它自己的一些分株特点。在2月下旬至4月中旬,观音竹,凤尾竹,花凤尾竹秆基上的芽眼,已逐渐解除休眠状态,准备发笋成竹。(本文来源于《植物杂志》期刊1981年03期)

观音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观音竹(Bambusa multiplex var.riviereorum)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蛋白激酶基因BmPti1的启动子片段,长度为1 466 bp,通过PlantCARE启动子预测工具分析表明:该序列中除含有TATA-box、CAAT-box等基本顺式作用元件外,还发现1个参与生理周期调控的元件、1个厌氧诱导的顺式元件,1个干旱诱导的MYB结合位点、1个光诱导MYB位点、1个水杨酸响应元件、1个赤霉素响应元件、1个低温响应元件、2个ABA与VP1响应元件和2个激素响应元件.表明BmPti1基因的表达可能受干旱、光照、氧气、低温等环境因子以及脱落酸、水杨酸、赤霉素等激素的调控.此外,推测BmPti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植株的生理周期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观音竹论文参考文献

[1].荣俊冬,刘娜翠,高楠,陈礼光,郑郁善.干旱胁迫对沿海沙地引种观音竹的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J].福建林业.2015

[2].吴幼容,郑郁善.观音竹蛋白激酶基因BmPti1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闽江学院学报.2014

[3].李惟七,陈锋.要命的观音竹[J].今古传奇(故事版上半月版).2012

[4].吴幼容.观音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与基因表达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2

[5].吴幼容,潘瑞,郑郁善.观音竹盐胁迫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与EST测序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6].吴幼容,郑郁善.观音竹对盐胁迫的生长及生理生化响应[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2

[7].陈定如,冯学琳.粉箪竹、青皮竹、大佛肚竹、黄金间碧竹、观音竹[J].广东园林.2008

[8].许本汉.芒允观音竹[J].云南林业.1983

[9].唐来春.观音竹的矮化栽培[J].植物杂志.1981

标签:;  ;  ;  

观音竹论文-荣俊冬,刘娜翠,高楠,陈礼光,郑郁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