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根尖周炎论文-唐碧茹

难治性根尖周炎论文-唐碧茹

导读:本文包含了难治性根尖周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难治性根尖周炎,显微根尖手术,iRoot,BP,Plus,根尖周指数

难治性根尖周炎论文文献综述

唐碧茹[1](2019)在《iRoot BP Plus结合显微根尖手术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iRoot BP Plus结合显微根尖手术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行显微根尖手术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iRoot BP Plus倒填充,对照组30例采用银汞合金倒填充,观察两组术后肿痛情况及肿痛率、根尖周指数。结果实验组术后肿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肿痛率为3.3%,对照组为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前O-PA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实验组O-PA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难治性根尖周炎采用iRoot BP Plus结合显微根尖手术治疗,减轻了术后肿痛,根尖骨组织恢复良好,值得采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周皓琳,汪育娟,江义笛[2](2019)在《显微外科根尖手术在20例难治性根尖周炎中的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显微外壳根尖手术治疗在难治性根尖周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难治性根尖周炎病例进行显微外科根尖手术治疗。于术后3,6,9,12,24月复诊,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片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20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例1年后随访的治疗成功率为95%,其中治愈病例为84.2%.好转病例为15.8%。结论显微外科根尖手术对治疗非手术根管治疗无法治愈的根尖周炎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贵州医药》期刊2019年09期)

郭强[3](2019)在《探讨非手术根管再治疗与根尖手术联合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非手术根管再治疗与根尖手术联合治疗难治性根尖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实验组(非手术根管治疗联合根尖手术),各50例,对照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根尖周炎治疗中,非手术根管再治疗联合根尖手术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8期)

郑金国[4](2019)在《显微根尖手术联合iRoot BP Plus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显微根尖手术与iRoot BP Plus方案联合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诊治的62例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为回顾分析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者以显微根尖手术配合iRoot BP Plus治疗,对照组患者以显微根尖手术配合MTA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30/31),对照组为93.55%(29/31),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肿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旧根尖周指数(O-PAI)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新根尖周指数(N-PAI)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以显微根尖手术配合iRoot BP Plus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患者术后发生肿胀风险较低,有助于促进根尖周组织的恢复,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刘洋[5](2019)在《根尖刮治术在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根尖刮治术在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根尖刮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根尖周炎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根尖周炎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分别为(5.02±1.02)、(8.32±1.65)d,对照组患者根尖周炎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分别为(7.49±1.21)、(11.29±2.30)d,观察组患者根尖周炎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中使用根尖刮治术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促进根尖周炎症状消失,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09期)

闫虹,董囡囡[6](2019)在《非手术根管再治疗与根尖手术联合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非手术根管再治疗与根尖手术联合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科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08例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54例。A组行常规治疗,B组行非手术根管再治疗与根尖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1个月,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 7%(49/54),高于A组的74. 1%(40/5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患者满意度为94. 4%(51/54),高于A组的81. 5%(44/5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非手术根管再治疗与根尖手术联合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可作为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方案之一。(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张岩[7](2019)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在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在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根管治疗失败、牙龈瘘管长期不愈、临床疼痛持续、常规根管换药(甲醛甲酚、樟脑酚)无效的患者,改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用药,观察其效果。结果门诊病例57人57颗患牙,有效48颗,患者临床症状消退,完成根管充填。无效9颗,有效率84.21%。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难治性根尖周炎治疗,具有可靠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孙红蕾[8](2018)在《iroot BP plus结合显微根尖手术对难治性根尖周炎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iroot BP plus结合显微根尖手术对难治性根尖周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iroot BP plus作为倒充填材料,对照组患者采用银汞合金作为倒填充材料,对患牙行显微根尖手术,比较两组术后1周时的肿痛率、术前及术后6、12个月的旧根尖周指数。结果观察组的肿痛率为20%显着低于对照组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前旧根尖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时,两组旧根尖周指数较术前均有改善,术后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的旧根尖周指数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oot BP plus结合显微根尖手术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术后肿痛率较低,根尖周骨组织恢复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35期)

王洪伟,王浩,王欣,孙磊磊,任伟[9](2018)在《叁氧化矿物凝聚体在显微根尖术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显微根尖手术(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DOM)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时应用叁氧化矿物凝聚体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扬州友好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89例(89颗患牙,每人1颗患牙)患者,行DOM同时应用叁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作为倒填充材料,术后3个月、半年、一年定期随访复查,以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价患者根尖周病损的愈合情况,其中临床检查以患者主诉疼痛和视诊、扪诊及咬诊对患牙进行判断,并根据影像学及临床检查分为治愈、改善和失败3个等级,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分析性别、年龄、患牙牙位分布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1年后随访复查结果显示治疗成功率达95.51%,性别、年龄及患牙牙位分布均未对DOM治疗效果产生明显影响,4例治疗失败患者中1例磨牙因根折被拔除,2例前牙因根折或重度牙周炎症造成术后再次出现瘘管,1例因牙周袋较深被拔除。结论 DOM治疗难治性慢性根炎周炎时应用MTA封闭技术是一种较为可靠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口腔材料器械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袁莎莎,何金枝,徐欣,周学东[10](2018)在《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相互作用在难治性根尖周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经过反复多次常规根管治疗,根尖周病变仍迁延不愈的病例称为难治性根尖周炎,表现为复发性根尖周脓肿和进行性骨质破坏,是牙髓病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对难治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微生物的认识从强调粪肠球菌为绝对优势致病菌,转变为自生态学角度出发研究粪肠球菌在内的多种微生物在生物膜中的共同作用。作为再感染根管中最常与粪肠球菌共检出的真核生物,白色念珠菌与粪肠球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尚未可知。(本文来源于《2018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2)

难治性根尖周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显微外壳根尖手术治疗在难治性根尖周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难治性根尖周炎病例进行显微外科根尖手术治疗。于术后3,6,9,12,24月复诊,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片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20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例1年后随访的治疗成功率为95%,其中治愈病例为84.2%.好转病例为15.8%。结论显微外科根尖手术对治疗非手术根管治疗无法治愈的根尖周炎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难治性根尖周炎论文参考文献

[1].唐碧茹.iRootBPPlus结合显微根尖手术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9

[2].周皓琳,汪育娟,江义笛.显微外科根尖手术在20例难治性根尖周炎中的疗效评价[J].贵州医药.2019

[3].郭强.探讨非手术根管再治疗与根尖手术联合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疗效[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4].郑金国.显微根尖手术联合iRootBPPlus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效果[J].临床医学.2019

[5].刘洋.根尖刮治术在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

[6].闫虹,董囡囡.非手术根管再治疗与根尖手术联合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9

[7].张岩.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在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8].孙红蕾.irootBPplus结合显微根尖手术对难治性根尖周炎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

[9].王洪伟,王浩,王欣,孙磊磊,任伟.叁氧化矿物凝聚体在显微根尖术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中的应用研究[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8

[10].袁莎莎,何金枝,徐欣,周学东.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相互作用在难治性根尖周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C].2018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8

标签:;  ;  ;  ;  ;  ;  

难治性根尖周炎论文-唐碧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