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质吸附论文-郭钟群,赵奎,金解放,张春华,刘凌峰

溶质吸附论文-郭钟群,赵奎,金解放,张春华,刘凌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溶质吸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溶质运移,对流

溶质吸附论文文献综述

郭钟群,赵奎,金解放,张春华,刘凌峰[1](2019)在《离子吸附型稀土原地浸矿溶质运移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型稀土开采先后经历了池浸、堆浸和原地浸出,目前广泛采用原地浸矿法,预测和适时调控原地浸矿中溶质运移过程是实施离子型稀土科学化和精准化开采的重要内容。总结了近年来土壤溶质运移几何模型,包括活塞流模型、单毛管模型、毛管束模型,归纳了土壤溶质迁移数学模型,包括对流弥散方程(CDE)、动水—不动水(MIM)模型、随机模型和传递函数模型(TFM),分析了各种模型的特点及其在离子型稀土溶质运移过程的适用性;探讨了色谱塔板理论模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人工神经网络分析离子型稀土溶质运移的可行性,为揭示离子型稀土浸取过程的溶质迁移规律提供思路,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理论体系。最后提出了离子型稀土溶质运移研究可能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曹小晶,卞焕[2](2017)在《均质土的一维溶质运移及吸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重叙述了非饱和带地下水中溶质运移理论,具体到非饱和带内溶质运移的对流运移弥散。依据质量守恒得出溶质运移的确定性模型,介绍了随机过程方法和不确定性模型,介绍了溶质运移中吸附的影响,对叁种吸附模式的相关系数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最后比较得到Langmuir等温吸附模式更加适合稀土提取过程中非饱和均质土一维对流弥散方程的吸附模型,和适用的一种溶质运移模型。(本文来源于《城市地理》期刊2017年14期)

黄颖[3](2017)在《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稀土离子的吸附特性及其溶质运移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体的吸附特性,以及浸矿过程中稀土离子在浸矿液中的溶质运移规律,对于提高原地浸矿稀土浸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筛分获得不同粒径的稀土矿样,测试各粒径矿样的离子相稀土品位、比表面积、表面形貌以及矿物成分等,分析稀土离子在矿体中的吸附特性;然后对不同孔隙比矿样进行室内常水头柱浸试验,分析孔隙比对资源浸取率和浸矿周期的影响,并依据穿透曲线计算滞留因子、水动力弥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1)矿样所含的主要矿物质有高岭石、电气石、钾长石、石英、白云母、石榴子石等,六种矿物总含量高达94.82%;不同矿物成分的粒度有明显的差异,随着矿样粒径的减小,高岭石和白云母的含量增加,矿样的稀土离子吸附量与高岭石等黏土矿物的含量成正相关。(2)基于稀土离子在矿体颗粒表面凹坑的单位面积吸附量与孔径和粒径成对数正态分布,建立了稀土离子吸附量与矿体颗粒表面凹坑孔径之间关系的分析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得到赣南信丰某矿山矿样的有效吸附孔径为2.0~20.0 nm。(3)不同孔隙比矿样的稀土资源浸取率均在90%左右;孔隙比较大的矿样较易穿透,浸矿周期较短,尾矿中铵根离子的残留率较高;延长顶水注液时间,可有效降低铵根离子残留率。(4)不同孔隙比矿样的溶质穿透曲线延迟性不同:孔隙比较大,矿样较易穿透,穿透曲线明显左移;无反应的硫酸根离子的穿透曲线较参与离子交换与吸附解吸作用的铵根离子的左移。在水力梯度为1.1的条件下,当采用第一种注液方式时,不同孔隙比矿样的滞留因子计算值均为1.16。(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魏峰,王全九,秦新强[4](2015)在《考虑弥散尺度效应的两点吸附溶质运移模型及半解析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考虑弥散尺度效应,建立了有限土柱中溶质运移的两点吸附降解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和数值反演方法求得了模型的半解析解,并应用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应用半解析解模拟分析了弥散尺度效应、平衡吸附点位所占比例及边界条件对溶质运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弥散尺度效应越强土壤溶质运移锋面越远,分布范围越广,溶质浓度峰值越小。平衡吸附点位所占比例越小溶质运移锋面越远,但对溶质分布范围与浓度峰值影响不大。当经验常数a为1.0 m-1时,有限土柱和半无限土柱中溶质浓度几乎一致,出口附近处有限土柱中浓度模拟结果较高;当经验常数a小于1.0 m-1时,模拟结果恰好相反。(本文来源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期刊2015年05期)

刘洋[5](2014)在《土壤中吸附性溶质Cr(Ⅵ)的地表径流流失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环境污染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并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其中农业非点源污染是目前较为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之一。在暴雨径流的冲刷和淋溶作用下,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和入渗水带入地表和地下水体,从而导致面源污染。要开展浅层土壤污染监测和治理工作,需要研究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本文通过室内模拟降雨实验来研究吸附性溶质Cr(VI)的地表径流流失规律,同时进行等温吸附实验和土壤水分特征实验,建立非饱和土壤中吸附性溶质迁移的预测模型,利用Hydrus-1D软件来求解预测模型,验证实验数据,探求模型参数对于土壤中吸附性溶质Cr(VI)迁移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降雨试验中,土壤中吸附性溶质Cr(VI)向地表径流中迁移的浓度随时间逐渐变小。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得出,地表径流溶质流失浓度随初始含水率的提高而增大;土壤表面最大积水深度越大,Cr(VI)向地表径流迁移的浓度越小;底部排水条件越好,溶质向土壤下层迁移的浓度越大,向地表径流迁移的浓度越小。根据土样对Cr(VI)的等温吸附实验,并用线性等温方程、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得出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有较高的拟合度,相关系数达到显着水平,分别为99.17%和98.81%。通过Hydrus-1D求解地表径流溶质流失浓度模型,模拟值与地表径流溶质浓度观测值较好的吻合,地表径流溶质迁移浓度最初为1e-5mg/L,降雨经过300分钟后浓度下降一个数量级,经过540分钟后浓度降为1e-10mg/L(全部流失)。通过对最大积水深度、初始含水率、饱和水力传导度和等温吸附系数等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等温吸附系数的变化对降雨前期地表径流溶质流失浓度的影响最大,地表径流溶质流失浓度对初始含水率和土壤饱和水力传导度较敏感,但都影响降雨后期且前期影响很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4-05-01)

任长江,白丹,周蓓蓓,梁伟,陈燕[6](2013)在《吸附性土壤溶质运移参数识别的粒子群-差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非饱和土壤水分和溶质运移参数(导水率、扩散率、水动力弥散系数)的识别是进行数值模拟的关键。基于垂直一维非饱和吸附性土壤水分-溶质运移方程,以溴化钾为入渗溶液,分别以土壤含水率和溶质溶度的实测值与计算值标准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水分-溶质运移参数识别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应用权重系数法,将这一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采用动态权重、异步时变学习因子的粒子群算法对模型求解。通过土柱实验,测定了220、380和780 min叁组时刻的土壤含水率以及钾离子浓度的空间分布值,以前两组数据识别参数,第叁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入渗780 min权重系数为0.5时含水率以及钾离子浓度的计算值和实测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和0.952,标准差分别为0.007 4、2.369,实测值和计算值吻合较好,这表明粒子群识别水分和溶质运移参数是可行的。数值模拟表明,权重越大含水率实测和计算值的相关系数越大而浓度实测值和计算值的相关系数越小。(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张志红,许照刚,杜修力[7](2013)在《吸附模式及固结变形对溶质运移规律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关于溶质在变形土体中运移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荷载作用又是实际工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基于比奥固结理论和溶质运移理论,建立渗流场、应力场和浓度场耦合的溶质运移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溶质在变形土体中的运移规律进行研究。此外,许多学者在研究溶质运移规律时,多数情况下采用线性吸附模式,但是细粒土对金属离子、有机物或者高浓度溶质的吸附多表现出较强的非线性,因此研究了不同吸附模式作用下溶质的运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固结变形对溶质的运移过程具有持久性的阻滞作用,导致了溶质运移深度的减小;吸附模式对溶质运移规律没有本质的影响,但是吸附模式对溶质运移的快慢有较大影响,并且随着运移时间的增加,吸附模式对溶质运移快慢的影响不断增大。(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王静[8](2012)在《基于吸附定律的溶质运移模型及参数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及地下水中的溶质运移行为,一般可由对流弥散-反应扩散方程(组)模型来描述.而对于具有复杂物理/化学过程的非线性运移现象,模型中表示运移特征及物理/化学作用的参数大都是难以通过直接测量得到的.这就使得对流弥散-反应扩散方程(组)的相关参数反演及识别方法在土壤及地下水溶质运移问题研究中获得广泛地应用.本文主要讨论基于叁种吸附定律的溶质运移模型构建、数值求解及参数反演问题.基于叁种吸附定律的溶质运移模型构建工作主要在第二章中进行,除此以外第二章还简单介绍了数值求解的方法和进行反演计算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溶质运移模型所考虑的边界条件为第一类边界条件和第二类边界条件,本文第叁章讨论了通量边界条件即第叁类边界条件的情形.对于基于不同吸附定律的模型,分析比较了通量边界条件对溶质运移行为过程的影响.对于平衡态溶质运移的研究已经较成熟,但溶质在含水土层渗流时,土壤的吸附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所以非平衡态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第四章中对于非平衡态线性吸附模型进行了反演研究,借助Matlab软件,采取一种增加微小扰动构成偏微分方程组的新方法进行求解.第五章主要考虑吸附为非线性Fredunlich吸附,利用Crank-Nioslon差分格式将非平衡态吸附模型进行离散求解,在进行离散求解时,非线性部分用上一层已知离散值代替,然后应用最佳摄动量算法进行数值模拟.特别的当Fredunlich经验常数n=1时非平衡态Frendunlich非线性吸附变为线性吸附,对于正问题的数值求解结果与第四章中的线性求解结果基本一致.应用最佳摄动量进行反演计算时,正则参数的选取很关键,本文对平衡态模型选取Sigmoid传递函数作为正则参数进行反演计算,进一步将这种选取方法应用于非平衡态模型中,并与通常的正则参数先验选取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期刊2012-04-25)

曹艳华,王丽珍[9](2011)在《一类带溶质吸附的混溶驱动问题的粘性分离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带溶质吸附的混溶驱动问题,给出其粘性分离格式并对这种分离格式进行误差估计。(本文来源于《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张德生,张建丰,沈冰[10](2009)在《考虑吸附和降解时溶质在土壤中运移的对流-弥散模型及其准解析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吸附性溶质在土壤中的运移规律,为土壤溶质运移机理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溶质运移的对流-弥散理论、Laplace变换、超几何方程和特征有限元法,对溶质在土壤中的运移规律进行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给出了稳定流条件下,考虑随深度变化的一阶降解和随深度变化的线性平衡吸附时,一维溶质运移的对流-弥散方程;在初始浓度为0,半无限一维空间内第一类边界条件下,推导出了溶质相对浓度的准解析表达式;用特征有限元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结论】对比数值解和准解析解的计算数据可以看出,本研究所得准解析解是正确的;同时,数值计算所产生的误差很小,所得数值模型能满足实际工作对计算精度的要求,可用于实际工作。(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溶质吸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着重叙述了非饱和带地下水中溶质运移理论,具体到非饱和带内溶质运移的对流运移弥散。依据质量守恒得出溶质运移的确定性模型,介绍了随机过程方法和不确定性模型,介绍了溶质运移中吸附的影响,对叁种吸附模式的相关系数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最后比较得到Langmuir等温吸附模式更加适合稀土提取过程中非饱和均质土一维对流弥散方程的吸附模型,和适用的一种溶质运移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溶质吸附论文参考文献

[1].郭钟群,赵奎,金解放,张春华,刘凌峰.离子吸附型稀土原地浸矿溶质运移基础研究[J].有色金属工程.2019

[2].曹小晶,卞焕.均质土的一维溶质运移及吸附作用[J].城市地理.2017

[3].黄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稀土离子的吸附特性及其溶质运移规律[D].江西理工大学.2017

[4].魏峰,王全九,秦新强.考虑弥散尺度效应的两点吸附溶质运移模型及半解析解[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5

[5].刘洋.土壤中吸附性溶质Cr(Ⅵ)的地表径流流失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6].任长江,白丹,周蓓蓓,梁伟,陈燕.吸附性土壤溶质运移参数识别的粒子群-差分算法[J].土壤学报.2013

[7].张志红,许照刚,杜修力.吸附模式及固结变形对溶质运移规律的影响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3

[8].王静.基于吸附定律的溶质运移模型及参数反演[D].山东理工大学.2012

[9].曹艳华,王丽珍.一类带溶质吸附的混溶驱动问题的粘性分离方法[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10].张德生,张建丰,沈冰.考虑吸附和降解时溶质在土壤中运移的对流-弥散模型及其准解析解[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标签:;  ;  ;  ;  

溶质吸附论文-郭钟群,赵奎,金解放,张春华,刘凌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