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调控论文-任丽华,贾天会,李凤鸣,计保全,王昕

径流调控论文-任丽华,贾天会,李凤鸣,计保全,王昕

导读:本文包含了径流调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地果园,径流调控,水土流失,面源污染

径流调控论文文献综述

任丽华,贾天会,李凤鸣,计保全,王昕[1](2019)在《坡面径流调控措施对山地果园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物阻控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山地果园水土流失及无机化肥大量投入导致面源污染日益加剧的问题,于2016—2018年在兴城市头道沟坡面径流观测场对果树梯田、台田、水平槽整地及果园生草、间作等径流调控措施的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物阻控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果树梯田、台田、水平槽整地时间为2011年秋季,苗木栽植时间为2012年春季。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无工程果园、果园清耕相比,径流调控措施均显着降低了山地果园的产流量、产沙量、全氮流失量和全磷流失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9年11期)

张乐涛,董俊武,袁琳,朱雅琴,黄增玉[2](2019)在《黄土区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径流调控工程措施的减沙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定量分析减少径流和改变水沙关系在泥沙调控中的不同作用,对于深刻理解径流调控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区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36°)为例,探讨了野外模拟径流冲刷试验条件下,不同工程措施及其组合调控坡面径流的水沙效应及其作用效率。结果表明:1)不同工程措施均能较好地调控坡面径流侵蚀过程,不同情形下的产流时间控制比为2~20,径流量控制比为0.45~0.78,产沙量控制比为0.20~0.59;平均含沙量控制比为0.38~0.79;2)减流控沙作用是工程措施调控坡面侵蚀产沙的主要原因,水沙关系调沙作用则受减流控沙作用的制约;3)水平阶类措施的水沙关系调沙量与减流控沙量呈线性正相关,当减流控沙量超过一定临界值时,水沙关系才开始发挥调沙作用;水平沟类措施的水沙关系调沙量与减流控沙量呈二次函数关系,水沙关系调沙量存在极大值;4)水平沟类措施调控泥沙的作用效率高于水平阶类措施,水平沟+鱼鳞坑的组合可很好地发挥减流控沙和水沙关系调沙作用的潜力(55%),使二者在较高的水平上维持相对平衡;因此,不同工程措施与组合的实际应用应以具体的水土保持效益和防治目标为布设依据。研究可为堆积体陡坡治理的工程措施优化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5期)

印定坤,宫永伟,王文海,师洪洪,余春松[3](2019)在《简单式绿色屋顶对径流水量水质调控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长历时天然降雨监测以及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了不同基质层及排水层材料对简单式绿色屋顶径流滞留、峰值削减、污染物浓度及负荷削减能力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使用改良土作为绿色屋顶基质层材料时径流滞留能力与峰值削减能力均优于超轻量基质,而使用陶粒作为绿色屋顶排水层材料时仅会降低其峰值削减能力。3类装置对悬浮物(SS)的污染物浓度削减能力相似,但改良土装置的SS负荷削减能力更高;径流中COD负荷均高于雨水,故认为本研究中绿色屋顶是COD的源。(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齐文超[4](2019)在《径流调蓄设施对洪涝调控作用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下由极端降雨等诱因导致洪涝过程频发,雨水本身作为资源现如今却变成了一大安全隐患,我国作为水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因此,解决洪涝问题是中国当下的重大社会需求。调蓄设施作为一种可以减轻洪涝灾害,控制面源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已被广泛使用。实践证明,调蓄设施具有显着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是叁者的有效统一。目前对于调蓄设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理确定适合具体地方调蓄设施的容积和调蓄设施经济效益的研究;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调蓄设施对于地表径流的影响,从而做到调蓄设施的优化。本文通过模拟分析了调蓄设施的调蓄能力对理想河道的坡度、降雨强度、位置变化的响应规律;同时,选择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核心示范区与王茂沟流域对调蓄设施位置排布的优化分析,以期所得结果对城市湖泊对城市内涝灾害的调蓄作用、海绵城市雨水调蓄池理论、流域洪水的削减有所启发。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在西安理工大学开发的 GAST 模型(GPU Accelerated Surface Water Flow and Transport Model)的基础上,耦合了径流调蓄设施模块,通过输入高分辨率地形数据以表征土地利用类型的基本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显卡实现加速运算,借助此模型模拟分析影响调蓄设施调蓄能力的因素。2.采用GAST模型模拟分析了调蓄设施对于降雨形成的地表产汇流过程的影响;采用城市雨洪实验平台和已发表研究成果的解析解进行了模型验证;建立“V”型理想流域模型,在此基础分析影响调蓄设施调蓄能力的因素;在本文设计的调蓄设施和降雨工况下,不同调蓄设施类型可缓解最大洪峰流量的1.86%~~15.91%;而调蓄设施的位置变化可减少最大洪峰流量的1.64%~20.29%。并由模拟结果得出:(1)不同类型的调蓄设施对于流域洪水过程的调蓄能力大小影响不同,通过添加径流分水槽的调蓄效果从滞洪流量和调节峰现时间来说效果均优于河道滞洪设施(2)随着设计降雨强度增大,调蓄设施的调蓄能力逐渐增加,(3)当调蓄设施位于整个流域的下游时,其调蓄能力最大,(4)当主河道的坡度越小时,调蓄设施的调蓄能力越强。3.以王茂沟流域的实际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降雨数据以及形成洪水时出口断面的流量为基础;采用2012年7月15日降雨场次下形成的实测洪水流量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以此验证了模型可用于王茂沟流域洪水演进模拟。模拟了两种方案在2012年7月15日场次降雨条件下的洪水演进过程,通过与断面出口处的实测流量进行对比。由此得出在添加调蓄设施的两种方案下,可削减洪峰流量的8.3%和27.5%。4.采用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3.68km2核心示范区作为研究区域,根据实测降雨形成的城市内涝面积和积水水深与本文模型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量化验证本文模型的合理性。根据研究区域的地形高程将区域划分为上、中,下游,并在区域的不同位置处设置了不同面积的湖泊,通过模拟大、中、小叁种设计降雨,对比分析了各种工况下的内涝积水总量,内涝积水面积和重度积水面积叁种量化数据结果。由此得出研究区域内湖面面积由0.5024km2减少到0.00785km2时,其积水总量峰值增加12.71%~18.21%,重度内涝面积增加11.71%~25.66%;不同位置处的湖泊对区域内涝的影响程度各异,如当降雨重现期为100年、湖泊面积为0.5024km2时,湖泊位于研究汇水面上游、中游、下游处对应的重度内涝面积分别为173460m2、169160m2、162628m2,即当湖泊位于流域下游时的调蓄能力远远高于上游和中游。(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蔡欢欢,张书函,刘丽丽,王尔菲耶,程帅[5](2019)在《绿色屋顶及滞蓄屋顶的径流水量调控效果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屋顶及滞蓄屋顶是海绵城市建设中较为经典的单项调控措施。为研究绿色屋顶及滞蓄屋顶相对于平面屋顶的径流水量调控效果,通过对天然降雨量、3种试验屋顶的雨量及径流过程的监测,计算3种试验屋顶的雨量径流系数、径流峰值削减率、径流延长时间及时段洪峰滞后时间。计算结果显示:由于各试验屋顶的结构及作用的不同,在中雨以下的降雨等级条件时,绿色屋顶及滞蓄屋顶的雨量径流系数均不超过0.1,二者相对于平面屋顶的削减率分别可达到70%及90%以上;在中雨条件下,绿色屋顶及滞蓄屋顶相对于天然降雨的径流峰值削减率均达到90%以上,二者相对于平面屋顶的径流峰值削减率最高分别可达85.23%及73.46%;3个试验屋顶的时段洪峰滞后时间控制效果排序为:滞蓄屋顶>绿色屋顶>平面屋顶。该研究可为后期硬化屋面改造类型的选择及改造前后的径流调控效果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郭瀛莉,张守红,陈明秀,阿娜尔,姜宇晨[6](2019)在《北京西山砂壤土绿地雨水断接径流调控效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定量评估雨水断接系统的径流调控效应,探寻影响其径流调控效应的主要因素,为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雨水断接系统水文设计和效益评估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参考。【方法】于2017年4—10月,取北京西山砂质壤土填充土槽(4 m长×0.6 m宽×0.25 m高),构建雨水断接试验系统并开展人工降雨试验,采用产流和峰现延迟时间及径流和洪峰削减率4个指标,定量分析绿地面积比例(25%、50%和75%)、绿地建设方式(平式绿地和深5 cm下凹式绿地)及绿地土壤前期含水量(26%~30%和35%~38%)对雨水断接系统径流调控效应的影响。【结果】本试验9组雨水断接系统的平均产流和峰现延迟时间分别为18和8 min,平均径流和洪峰削减率分别为38.9%和28.3%;雨水断接系统的径流调控效应随绿地面积比例增大而增强,绿地面积比例为25%、50%和75%的雨水断接系统的平均产流延迟时间分别为15、23和24 min,峰现延迟时间分别为5、5和15 min,径流削减率分别为29.4%、35.1%和52.2%;绿地下凹可增强雨水断接系统的径流调控效应,绿地下凹深度为0 cm和5 cm雨水断接系统的平均径流削减率分别为20.3%和52.3%,平均洪峰削减率分别为12.8%和35.4%;绿地土壤前期含水量越低(26%~30%),雨水断接系统的产流延迟时间越长(17 min),径流和洪峰削减率越高(分别为44.1%和39.1%)。【结论】雨水断接系统具有较好的径流调控效应,能有效滞蓄地表径流,降低流速,延迟产流时间和峰现时间,削减径流总量和洪峰流量。(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葛德,张守红[7](2019)在《基质类型及厚度对绿色屋顶径流调控效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屋顶作为海绵城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重要的径流调控和生态修复功能,近年来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作者基于在北京市对3种生长基质(轻质基、改良土和田园土)和2个基质层厚度(10 cm和15 cm)共6种佛甲草(Sedum lineare)绿色屋顶在2017年22场降雨径流过程的监测数据,定量对比分析基质类型及厚度对绿色屋顶径流调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土和田园土绿色屋顶的平均径流削减率、洪峰削减率和产流延迟时间均优于轻质基绿色屋顶。轻质基、改良土和田园土绿色屋顶的平均径流削减率分别为82. 2%、88. 4%和89. 4%,平均洪峰削减率分别为55. 9%、65. 6%和63. 9%,平均产流延迟时间分别为48. 8、106. 2和163. 9 min;但因密度偏高、导水性较差,田园土不宜用于屋顶绿化。基质层厚度为15 cm的绿色屋顶的径流调控效益高于10 cm厚度的同种基质绿色屋顶。基质类型和厚度对绿色屋顶径流调控效益的影响随降雨条件而改变。小雨(<10 mm)条件下因各绿色屋顶几乎都不产流而无明显差异,中到暴雨条件下不同基质类型和厚度绿色屋顶的径流削减率差异显着(P <0. 05)。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北方城市绿色屋顶的水文设计及径流调控效益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潘岱立[8](2019)在《黄土坡面牧草植被过滤带降雨径流调控效应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坡面牧草植被过滤带通常沿坡线垂直方向分段布设。不仅可阻止坡面径流、泥沙、污染物下移,且其生物量还可作为饲料、燃料、生物质能源等原材料,是一种兼顾生态与经济双重功能的水土保持措施。揭示坡面牧草植被过滤带降雨调控效应及其机理,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施该项措施的理论基础,对提升其综合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黄绵土为供试土壤,选取黄土高原四种典型牧草品种(白叁叶、鸡脚草、小冠花和百脉根),构建牧草植被过滤带,采用土箱人工降雨—放水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初步取得以下进展:(1)阐明了牧草植被过滤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牧草植被过滤带对其土壤物理性质有显着影响,牧草品种及其生长阶段是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生长3年的牧草植被过滤带(2014-2016年)为例,4种牧草植被过滤带土壤持水性能均有所改善,土壤有效水含量提高1.7-2.4%;土壤残余含水量、饱和含水量均无规律性变化;白叁叶、鸡脚草和小冠花处理土壤容重降低2.9-4.4%,百脉根处理土壤容重提高0.7%。叁年内百脉根处理土壤饱和导水率连续下降,幅度达1.3 cm h~(-1),白叁叶和小冠花处理则连续提高,幅度分别达1.8 cm h~(-1)和1.1 cm h~(-1),鸡脚草处理在2016年返青期(5月份)土壤饱和导水率最大,为4.3 cm h~(-1)。(2)考虑土壤物理参数,对植被过滤带物质迁移模型(VFSMOD)进行了修正,模型可信度较高。以往植被过滤带坡面减流减沙效益研究多从植被形态和植被过滤带几何尺寸角度展开,未考虑植被过滤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本文基于试验观测,修改模型参数,构建了考虑土壤物理性质的坡面牧草植被过滤带减流减沙数值模拟新方法。模拟结果可信,决定系数在0.80以上,纳什系数在0.85以上。PAWN和EET敏感性分析一致表明牧草植被过滤带坡面减流主要受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初始含水量和牧草植被过滤带宽度影响,敏感性系数为0.67、0.31和0.17;坡面减沙主要受土壤饱和导水率,植被茎秆间距和牧草植被过滤带宽度影响,敏感性系数为0.16、0.17和0.84。饱和导水率等土壤物理性质参数对坡面径流、泥沙输出有显着影响。(3)初步揭示了坡面牧草植被过滤带降雨径流调控效应机理,发展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提出将一定时段内,降雨径流调控后土壤储水下降量减去调控前(裸地)土壤储水下降量作为土壤储水损失量(Ws)。以调控后泥沙输出减少量(Sr)为分母,以调控后蒸散增量(Wet)、截留增量(Wint)、径流减少量(Wr)和土壤储水损失量(Ws)为分子,分别得到蒸散增量减沙比(WSet)、截留增量减沙比(WSint)、用水减沙比(WSr)和储水损失减沙比(WSs)。相较以往WSr等指标,WSs考虑了降雨间隔时期降雨径流调控效应。WSs将调控前后土壤储水变化和减沙效益结合起来,其土壤储水变化由土壤水补给变化和消耗变化共同决定,即:WSs=WSet+WSint-WSr,为同步缓解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提供了新评价指标。基于模拟试验得出:2016年生长季4种牧草植被过滤带和裸地土壤储水量均下降。相对裸地,4种牧草植被过滤带2016年生长季径流减少88.2-144.9 mm,其幅度小于蒸散增量与截留增量之和,导致4种牧草植被过滤带处理土壤储水下降量大于裸地土壤储水下降量16.0-50.8 mm。4种牧草植被过滤带WSs为9.4-36.5 m~3 t~(-1),即相比裸地,牧草植被过滤带每拦蓄1 t泥沙需多消耗9.4-36.5 m~3土壤水,不同牧草品种WSs值差异明显。(4)建立了综合考虑生态与经济指标的牧草植被过滤带综合效益评价模型。2014-2016年生长季内牧草植被过滤带植被叶片净光合速率在6-24μmol CO_2 m~(-2) s~(-1)之间波动,鸡脚草平均值最大,为17.4μmol CO_2 m~(-2) s~(-1)。随土壤水分降低,白叁叶光合作用受胁迫最为明显且发生非气孔胁迫,这主要与根系分布和土壤水利用来源有关。鸡脚草、百脉根、小冠花和白叁叶植被过滤带2014-2016年生长季平均生物量分别为:0.88、0.39、0.35和0.30 kg m~(-2)。在结合牧草植被过滤带植被生理生态特征基础上,综合考虑坡面减流量、坡面减沙量、土壤蓄水量、生物量及光合作用等5类观测指标,以牧草植被过滤带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构建多目标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白叁叶、鸡脚草和小冠花综合效益为“良”,百脉根为“差”,4种牧草品种中,白叁叶生态效益最优,鸡脚草经济效益最优。建议在黄土坡面构建牧草植被过滤带时优先考虑白叁叶、鸡脚草和小冠花叁个牧草品种。(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侯精明,李东来,王小军,郭凯华,同玉[9](2019)在《建筑小区尺度下LID措施前期条件对径流调控效果影响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咸新区天福和园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构建含低影响开发(LID)措施调控作用的城市雨洪过程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重现期降雨下LID措施和传统开发情况在不同前期条件下的径流控制及峰值削减效果。结果表明:①LID措施自然状态、半饱和与饱和状态在不同重现期降雨下径流控制率分别为64. 3%~83. 2%、56. 3%~76. 5%和48. 7~68. 1%,与自然状态相比,半饱和与饱和情况径流控制率分别减少了6. 7%~9. 1%和15. 1%~15. 8%,且皆随重现期增大径流控制率减少值先增大后减小。②径流峰值分别为23. 3~189. 4 L/s、25. 9~198. 4 L/s和28. 8~290. 7 L/s,与自然状态相比,半饱和与饱和状态径流峰值分别增加了4. 5%~20. 9%和22. 9%~53. 4%,表明LID措施在饱和状态下的调控效果远不如自然状态。③相较于传统开发,LID条件下自然状态和半饱和状态对径流峰值削减显着,但饱和情况在降雨重现期20年时径流峰值反而升高,表明LID措施饱和状态在大暴雨情况对下游管网造成更大压力。④在相同前期条件下有LID措施对径流控制率有明显提升。(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1期)

李美玉,张守红,王玉杰,王云琦[10](2018)在《透水铺装径流调控效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透水铺装作为一种从源头控制雨水径流的低影响措施,具有降低地表径流量和洪峰流量、改善雨水径流水质、补给地下水等功能,因而,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文章从透水铺装结构与分类、透水铺装径流调控机理、透水铺装水量削减与水质净化效益、透水铺装堵塞机理及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透水铺装径流调控研究进展,并从透水铺装流域/区域尺度径流调控效益、透水铺装维护方法、冬季透水铺装的径流调控效果、透水铺装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和透水铺装全生命周期效益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和重点,以期为透水铺装径流调控效益研究及透水铺装设计、建设和维护等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径流调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定量分析减少径流和改变水沙关系在泥沙调控中的不同作用,对于深刻理解径流调控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区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36°)为例,探讨了野外模拟径流冲刷试验条件下,不同工程措施及其组合调控坡面径流的水沙效应及其作用效率。结果表明:1)不同工程措施均能较好地调控坡面径流侵蚀过程,不同情形下的产流时间控制比为2~20,径流量控制比为0.45~0.78,产沙量控制比为0.20~0.59;平均含沙量控制比为0.38~0.79;2)减流控沙作用是工程措施调控坡面侵蚀产沙的主要原因,水沙关系调沙作用则受减流控沙作用的制约;3)水平阶类措施的水沙关系调沙量与减流控沙量呈线性正相关,当减流控沙量超过一定临界值时,水沙关系才开始发挥调沙作用;水平沟类措施的水沙关系调沙量与减流控沙量呈二次函数关系,水沙关系调沙量存在极大值;4)水平沟类措施调控泥沙的作用效率高于水平阶类措施,水平沟+鱼鳞坑的组合可很好地发挥减流控沙和水沙关系调沙作用的潜力(55%),使二者在较高的水平上维持相对平衡;因此,不同工程措施与组合的实际应用应以具体的水土保持效益和防治目标为布设依据。研究可为堆积体陡坡治理的工程措施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径流调控论文参考文献

[1].任丽华,贾天会,李凤鸣,计保全,王昕.坡面径流调控措施对山地果园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物阻控效果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9

[2].张乐涛,董俊武,袁琳,朱雅琴,黄增玉.黄土区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径流调控工程措施的减沙效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9

[3].印定坤,宫永伟,王文海,师洪洪,余春松.简单式绿色屋顶对径流水量水质调控能力研究[J].环境工程.2019

[4].齐文超.径流调蓄设施对洪涝调控作用模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5].蔡欢欢,张书函,刘丽丽,王尔菲耶,程帅.绿色屋顶及滞蓄屋顶的径流水量调控效果试验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郭瀛莉,张守红,陈明秀,阿娜尔,姜宇晨.北京西山砂壤土绿地雨水断接径流调控效应试验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

[7].葛德,张守红.基质类型及厚度对绿色屋顶径流调控效益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

[8].潘岱立.黄土坡面牧草植被过滤带降雨径流调控效应模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9].侯精明,李东来,王小军,郭凯华,同玉.建筑小区尺度下LID措施前期条件对径流调控效果影响模拟[J].水科学进展.2019

[10].李美玉,张守红,王玉杰,王云琦.透水铺装径流调控效益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

标签:;  ;  ;  ;  

径流调控论文-任丽华,贾天会,李凤鸣,计保全,王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