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场泥沙试验中悬浮物和泥沙输运计算方法的探讨

径流场泥沙试验中悬浮物和泥沙输运计算方法的探讨

一、径流场泥沙测验中悬移质输沙量计算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张耀南,赵国辉,苏广旭,蒋志简[1](2021)在《1987–201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罗玉沟流域径流场观测数据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径流场监测与试验是认识不同侵蚀形态水土流失特征与规律,揭示水土流失与其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蚀严重,过程复杂多样,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劣。为综合分析黄土丘陵水沙特征,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天水站")自1943年以来,先后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建立了100余个径流场,进行坡面水土流失观测,主要观测降水、径流、泥沙等参数,截至2018年已累计观测了476场年的径流场数据成果。本数据集涵盖了1987–2018年期间罗玉沟流域部署的24个径流场的基本信息、径流场逐次径流泥沙测验数据集与土壤含水量观测数据。长期、连续、良好的水土流失观测记录,可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万柳明[2](2018)在《三澳核电厂港池海域泥沙冲淤试验研究》文中提出三澳核电厂港口是为核电厂的建设和运行提供物资的重要场所,对核电厂的运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许多已建港口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泥沙淤积问题,需要通过整治和疏浚来保持足够的水深供船舶通行。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模拟三澳核电厂港口附近海域的地形冲淤,探讨波浪、潮流与工程因素对冲淤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介绍了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的设计方法和制作过程,通过对模型进行不同潮位、测点流速、流向和含沙量的验证后,对核电厂附近海域做地形冲淤验证和暴风潮作用下的航道试挖槽验证,验证结果满足规范要求。(2)分析了厂址附近海域涨急、落急流场,常浪下的港池呈微冲微淤状态,风暴潮作用下使港池出现大范围的淤积,波浪掀沙对该海域泥沙淤积的作用尤为显着。(3)港池内泥沙的冲淤形态与港池内水流流态有关。港池内流场在防波堤和排水明渠的影响下出现环流,环流中心部位流速较慢并逐渐向周边加快,泥沙在港池中心淤积强度最大然后逐渐向周围减弱。(4)常浪作用下港池内的平均淤强为0.26m/a,年淤积量约为40.3万m3;一周风暴潮作用下港池的淤积量约为23.6万m3,比工程前减少了35.5万m3,减淤率为60%,而减少防波堤长度后相应港池内的减淤率达到79%,证明这种带有排水明渠的港池可以提供一种动力作用,防波堤较短时排水对口门的进港泥沙冲击稀释作用较强,对港池防沙减淤效果较好。

王玲玲[3](2017)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水沙耦合机制》文中指出尺度问题普遍存在于土壤侵蚀整个过程,研究土壤侵蚀的尺度问题在水土流失过程模拟中具有重要意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侵蚀类型多且相互耦合,流域系统能耗过程的非线性特征非常突出,使得“坡面沟道流域”系统中不同地貌单元的含沙水流对土壤侵蚀、泥沙输移与沉积的影响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水沙搭配关系的差异性尚不清晰,因此,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水沙耦合关系机制亟待深入研究。本论文采用野外定位监测、室内模拟降雨试验、水文分析与地统计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野外观测以黄土丘陵区裴家峁沟典型小流域的梁峁坡、沟坡不同地形部位径流小区、全坡面径流场及桥沟、裴家峁沟水文站1986-2008年实测径流泥沙资料为基础,系统分析“坡面沟道流域”系统不同时空尺度下各地貌单元侵蚀输沙系特征,阐明不同时空尺度下各地貌单元水沙关系特征及其差异性;室内降雨模拟试验按照水平比尺1:60、垂直比尺1:50,并构筑具有二级沟网的桥沟流域概化模型,分析了不同地貌单元(坡面、支沟、流域)产流产沙及其水动力过程。从水动力学和地貌形态演化方面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产沙机制。对黄土丘陵水土保持措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生产应用价值。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下,不同地貌单元侵蚀输沙特征不同。全坡面不同微地貌单元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表现为:梁峁坡上半坡<梁峁坡下半坡<梁峁坡<沟谷坡<坡沟系统,比例为1:1.2:1.7:2.4:2.9。在“坡面沟道流域”系统内,坡面尺度输沙模数大于流域尺度的各个流域,随流域尺度增大,输沙模数呈减小趋势。而次降雨输沙模数峰值可能发生在流域内的任一地貌单元,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流域尺度均存在非平衡输沙现象。(2)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其侵蚀输沙动力条件不同。在坡面尺度,输沙率和径流剪切力呈线性关系,地表径流剪切力能较好地描述坡面尺度侵蚀产沙关系。在流域尺度,侵蚀产沙不仅取决于地表径流深,还要取决于洪峰流量,径流侵蚀功率能较好地描述流域尺度侵蚀产沙关系,输沙率和径流侵蚀功率呈幂函数关系。(3)“坡面沟道流域”系统内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输沙能力差异显着,且随着地貌单元空间尺度的增加,次洪输沙能力减小。以单位水流功率含沙量表征不同地貌单元输沙能力,全坡面径流场、桥沟一支沟、桥沟和裴家峁沟单位水流功率含沙量比值为186:77:58:1。全坡面径流场的沟坡部位很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因而物质分离速率很大,使得全坡面地貌单元单位水流功率含沙量最大。在流域尺度,沟道输沙能力与高含沙水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高含沙水流起主导作用的河床一般均较窄深,高含沙水流在宽浅的断面将失去稳定,从而导致水流挟沙能力减小。统计表明桥沟一支沟、桥沟和裴家峁沟流域断面宽深比分别为8.15、15.86和38.09。(4)不同时空间尺度下,各地貌单元水沙关系特征不同。不同地貌单元多年平均降雨径流、径流泥沙关系变化趋势一致,多年平均输沙模数和径流深呈线性关系,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水沙关系差异不显着。基于次洪水事件,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输沙模数与径流量的水沙关系都呈线性关系,但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输沙模数和径流量水沙关系曲线的斜率急剧减小,说明由集流坡面至流域汇流系统,洪水径流过程的复杂性随尺度的增加而降低,流域系统泥沙输出过程的主要驱动因素趋于单一,多变的水沙关系也愈趋于稳定。在次洪过程时间尺度下,受洪水起涨消退的影响,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流量含沙量关系在起涨和消退阶段不同,相同流量下,消退阶段水流含沙量明显高于起涨阶段,且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差距越大。(5)室内模拟降雨试验表明,降雨强度为1.0mm/min时,仅坡面水流表现为层流,大于1.0mm/min后,各地貌单元水流流态均为紊流。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地貌部位的径流流态均由缓流变为急流,由坡面尺度增加到流域尺度时,不同地貌单元的径流弗劳德数呈增加趋势。坡面尺度不同地貌部位的阻力系数总是大于流域尺度的阻力系数。(6)坡面尺度不同地貌部位径流剪切力大于流域沟道不同断面的径流剪切力。在坡面尺度,剪切力与降雨强度呈显着线性关系。在流域尺度,沟道不同断面平均径流剪切力与降雨强度呈幂函数关系。梁峁坡部位径流功率与降雨强度呈显着线性关系,沟坡部位和流域不同断面的径流功率与降雨强度呈显着幂函数关系。坡面尺度比流域尺度沟道变化剧烈,尤其以沟坡地貌部位变化最为剧烈。当从坡面尺度增加到流域尺度时,单位径流功率呈减小趋势。(7)把分形理论与熵值相结合,研究了不同地貌单元沟网分形结构、地貌信息熵以及流域地貌发育演化之间的关系。地貌分形维数能准确反映不同地貌单元沟网的平面形态,而熵值的变化可以反映不同地貌单元沟网的纵深发展。(8)随着径流剪切力的增加,来沙系数增加,来沙系数与径流剪切力之间呈密切的幂函数关系(P<0.01)。随着地貌分形维数和地貌信息熵的增加,不同地貌单元来沙系数总体呈增加趋势,指数函数能较好地拟合来沙系数和地貌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

梁志权[4](2015)在《径流小区分流装置的误差分析及校正试验》文中研究指明土壤侵蚀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的土壤流失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径流小区作为土壤侵蚀领域中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研究方法被应用于世界各地,其水沙测量是定量研究土壤侵蚀的重要内容,提高小区集流系统中分流装置的径流泥沙测验精度,是准确猎取土壤侵蚀量的关键。本文开展的径流小区分流装置误差分析及校正试验,通过室内模拟分流过程,研究两种柱状的分流装置在不同径流流量(10、20、40、60 L/min)、中孔管长(0.1、0.2、0.4、0.6、0.8m)及进水方式(0.2、0.4、0.6m)对分流过程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当分流孔管长相同时,柱状以圆筒形设计的分流装置测验精度较高。两种分流装置的分流系数和分沙系数受流量影响不大,其中立方形装置的分流系数随流量的增大而略有减少,表明流量大小的改变对立方形分流装置的分流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两种装置的变异系数及泥沙沉降率均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少,并在流量范围为1040 L/min时减少幅度较大;分流孔与进水点的距离越大,则通过分流孔的径流含沙量越小,两者的关系可通过线性函数表示。2.随着中孔管长的增大,分流系数和分沙系数也随之增大,中孔收集的水量及泥沙量逐渐减少,造成较大的测验误差;测验误差最大处均出现在中孔管长为0.8m处;分流过程的时段含沙量接近一个常数,未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较大的变化,伴有较小的波动直到试验结束;中孔剩余泥沙量受管长及流量共同影响,当管长大于0.4m时,此规律性较为显着。3.单个分流孔进口总水头与流量的关系可以通过幂函数方程表示。随着进口总水头的增大,理论计算与实验所测得曲线的差异性越来越小,说明沿程阻力损失带来的影响逐渐减小;中孔管长与进口水头的比值是分流装置设计中较为关键的参数,由径流小区设计的中孔管长和径流流量共同决定。4.根据试验结果,柱状设计为圆筒形较为合理,除了可减少流量对分流系数波动,获得较高测验精度之外,圆筒形装置各分流孔与圆心距离相同,选择圆心作为进水位置能有效减少泥沙沉降对分流孔含沙量的影响。其次,延长中孔管长设计对水沙测验有很大的影响,此类设计缺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导流管的设计中,应保证中孔管长与其它分流管长度相同,使得分流过程的水流流态、水头损失等水力参数相等,在不溢流的原则下,可通过增加分流孔数目或者减少孔径的方式增大管内水流充满度,缩短分流管长度,减少水流阻力和水头损失带来的影响,提高水沙测验精度。

丁访军[5](2011)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很多大型的生态研究网络应运而生,生态系统长期观测标准化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伴随着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的迅速发展,为了提升森林生态站的联网观测与研究能力,加快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与世界生态定位研究网络接轨,防止技术壁垒,提升我国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国际发言权和主导权,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亟待解决的问题。定位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回答林业重大科学问题,采用多过程、多尺度、跨区域的联网观测是定位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由于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相关标准缺乏,造成不同生态站、不同研究人员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理解和表达不统一,生态站建设水平和定位观测研究水平参差不齐,观测数据千差万别,难以进行比较和共享,阻碍了定位研究网络台站的联网研究,无法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及数据服务。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和存在问题,根据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原理,结合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特点,初步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同时,详细阐述了各项标准的研建过程,指标的来源和依据,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作用,为规范和提升森林生态站建设和观测研究水平,积累高质量的数据,实现数据共享,联网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我国开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对国内外生态系统长期观测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化现状,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述与总结。与国外相比,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起步较晚,缺乏整体规划和标准体系,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相关标准缺项,而且对标准的宣贯力度和实施力度不够,已经制约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2)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特点,以系统学和生态学为基础,在“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标准化原理及“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体系原则指导下,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和区域差异,借鉴并参考相关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从森林生态站的建设规范、运行管理、观测指标体系、观测方法、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六个方面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框架。(3)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内容及森林生态站数据采集和传输、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的现状,一方面以生态学、生态系统学理论为指导,依靠科学的设施、先进的观测和分析仪器,从定位研究站及野外综合实验基地、森林气象观测设施、森林水文观测设施、森林生物定位研究设施、土壤定位观测设施、森林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观测设施、水土资源的保持观测设施和数据管理配套设施等8个方面构建了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要求;另一方面以数字化为思路,从数字化观测和数据采集设备、数字化传输设备、数据处理和分析设备及数字化森林生态站基础设施构建了森林生态站数字化建设规范。同时,编制和阐述了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规范中每个指标的来源及其依据。(4)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长期观测及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指标,充分借鉴吸收其优良指标及相关研究成果中的指标,采用专家分析和频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气象常规指标、森林土壤理化指标、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指标、森林水文指标和森林群落学特征指标五个方面共94个指标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同时,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以及特殊性,建立了热带、暖温带、寒温带、干旱半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编制和阐述了各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来源和依据。(5)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的定位研究方法,为满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发展需求,根据定位观测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等特点,采用系统设计思路,将野外观测系统按照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设置,针对野外观测研究的水、土、气、生及其他方面的28个关键生态问题,把握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充分参考并借鉴国内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研究方法和相关标准,从观测内容、观测与采样方法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系统野外观测方法,编制和阐述了每个观测方法的来源及其依据。(6)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中观测数据的特点,充分吸收和采纳国内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先进经验及国内外相关标准,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体系中各指标的内在联系,科学划分各种观测数据,从管理指标、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三个方面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管理规范,编制和阐述了每项指标的来源、依据及其内涵。(7)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是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应用的具体体现。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中使用的指标和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和频度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水源涵养、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八个方面14项指标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编制和阐述了每项评估指标的来源及其依据。(8)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标准体系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

崔普伟[6](2010)在《基于单元流域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经验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丘陵沟壑区具有极高的土壤侵蚀强度,该地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有关该地区的产流产沙模型比较丰富,但是在产流产沙因子指标的研究上仍是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泥沙输移比模型的研究是揭示黄河泥沙输移状况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泥沙输移比的研究还处于探索性阶段,距离实际应用还有较长一段路。鉴于此,论文以位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子洲岔巴沟径流实验站观测资料为基础,以蛇家沟和团山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次暴雨产流与降雨、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地形地貌的作用关系研究,次暴雨产沙与径流深、洪峰流量的关系研究,以及泥沙输移比与降雨、径流、含沙量、河道泥沙因子作用关系研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蛇家沟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理论框架,最后还探讨了岔巴沟侵蚀产沙模型计算方法。具体得到如下一些结论:(1)对于无水保措施的单元流域(流域面积<1km2),影响次暴雨产流的主要因子是降雨、前期影响雨量,植被覆盖和地形地貌对产流的影响不明显。降雨指标中,次降雨量和10分钟雨强乘积的复合因子与径流深相关性最高,10分钟雨强与径流系数的相关性最强,复合因子和10分钟雨强是最优的降雨指标。前期降雨指标中,前期第11~15天影响雨量与产流的相关性最好,且差异性不明显,前11天影响雨量即可满足产流建模要求。由此构建的单元流域次暴雨产流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和推广应用价值。岔巴沟单元流域侵蚀性降雨雨量标准为12mm,可以把这个作为模型的输入条件,减少模拟计算量。(2)对次洪含沙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次洪洪峰流量和次洪最大含沙量是其重要的影响因子。根据次洪输沙量的定义,可知径流深与流域产沙成正比关系,研究选取径流深、洪峰流量和径流深、最大含沙量,经检验、验证及与其产沙模型的比较说明,论文构建的两个流域产沙模型具有很好的模拟。次暴雨产沙模型的研究中发现,受高含沙水流的影响,对于不同产沙水平的洪水事件,流量-含沙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产沙模数小于300t/km2次暴雨事件,流量的对数函数拟合效果明显优于幂函数拟合;对产沙模数大于1000t/km2次暴雨事件,流量的幂函数拟合效果好于对数函数拟合。(3)蛇家沟多年平均泥沙输移比小于1,次暴雨泥沙输移比变化范围在0.483~1.111。泥沙输移比模型最重要因子是最大水流含沙量,其次是径流系数、泥沙存储天数(相邻两次洪水事件间的时间)、降雨历时,且泥沙存储天数指标对次暴雨泥沙输移比的作用大于降雨量、降雨历时、平均雨强。由此构建的模型具有很好的实用性。(4)比较研究了岔巴沟侵蚀产沙计算的嵌套外推模型法和降雨-产流-产沙法,表明嵌套外推法是较好的一种计算方法,并且通过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和因子贡献性分析,检验了嵌套模型的各模拟因子的重要性。其次阐述了岔巴沟流域的半分布式侵蚀产沙理论模型。

李林育[7](2009)在《四川盆地丘陵区降雨侵蚀与输沙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盆地丘陵区是长江上游人口稠密的农业区之一,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强度大,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产沙区之一,其入河泥沙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中下游长江三峡库区的使用年限和安危,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四川盆地丘陵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多年实测降雨资料分析了降雨量及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径流小区及小流域观测站实测资料,研究了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并结合水文站实测输沙量资料分析了河流输沙变化特征及河道冲淤情况,并估算了流域泥沙输移比。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四川盆地丘陵区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空间分布总体上是盆周多于盆底,由外而内逐渐减少;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衡,主要集中于5~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8%以上;年际变化也较大,且变化幅度为北部大于中部和南部,西北部大于东南部。顺坡休闲农耕地的侵蚀性雨量标准为11.3mm,多年平均总降雨量中有60%以上属于侵蚀性降雨,7、8两个月年均侵蚀性降雨量和土壤侵蚀量最大。年均降雨侵蚀力R值介于5000~6500MJ·mm·ha-1·h-1之间,主要由≥15mm降雨构成,其时空分布特征与降水量相似。(2)多年平均条件下,顺坡农耕地径流小区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均随坡度与坡长的增加而增大;在次降雨条件下,随着降雨量、降雨强度及降雨能量的增加,坡度的变化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明显,而坡长变化的影响则不显着。(3)横坡垄作与顺坡垄作相比,减流率相对稳定,变化在35.1%~74.7%之间,而减蚀率变化趋势起伏较大,在8.5%~96.8%之间;林草措施相对于自然坡面的减流效益平均为48.6%和32.3%,减沙效益平均为54.4%和73.8%;梯地多年平均减流量为1.94×104m3/km2,减沙量为2151.0t/km2;淤地坝单坝年均拦沙量为143.7t;小型蓄用水工程平均每年汛期减少地表径流量13650m3,减少输沙量44.2t。(4)休闲裸地年侵蚀量为753.2t/km2,农耕地种植不同作物条件下年均侵蚀模数变化在9.2~15567.7t/km2之间,不同草地径流小区的多年平均侵蚀量变化在45.3~710.8t/km2,不同林地类型下多年平均侵蚀量变化在3.25~620.5t/km2。无论哪种土地利用类型,随着植被覆盖度或郁闭度的不断增大,降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逐渐减弱,土壤侵蚀就会减轻。考虑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种植条件、侵蚀产沙特征等因素,归纳出四川盆地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多年平均侵蚀模数:旱地为5424.8t/km2,水田为714.8t/km2,裸岩为12428.0t/km2,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经济林地的侵蚀模数分别为240.7t/km2、392.9t/km2、2326.7t/km2、514.9t/km2,高盖度草地、中盖度草地和低盖度草地的侵蚀模数分别为139.3t/km2、710.8t/km2、2038.9t/km2。(5)在嘉陵江中游干流流域以武胜~(亭子口、红岩、赵家祠、清泉乡)区段的水土流失最严重,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1060.4t/(km2·a),渠江流域则为为罗渡溪~(苟渡口、静边)区段,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2158.4t/(km2·a),而涪江流域为将军石~甘溪区段,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1730.6t/(km2·a)。在1957~1987年间,嘉陵江中游干流流域输沙模数呈下降趋势,涪江流域有略微降低趋势,与流域内降水量的逐年减少及水利工程的拦沙有关;而渠江流域则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主要是降雨量的增加。(6)1983年与1965年相比,涪江干流河段除涪江桥站断面萎缩外,平武站、射洪站和小河坝站断面均以冲刷为主;支流平通河河床以冲刷为主,梓潼河、安昌河、凯江及魏城河河床均以淤积为主;涪江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文站控制流域的SDR值变化范围在0.04~0.87之间,其中梓潼河流域SDR值变化于0.04~0.2之间,凯江流域SDR值为0.07,平通河流域SDR值为0.6,涪江流域干流不同控制区间内的SDR值变化于0.1~0.87之间。各水文站控制流域的SDR大小与流域控制断面的冲淤情况基本一致。

祁有祥[8](2009)在《若干生态参数数字图像测量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为增加森林公益效能及其相关研究某些因子的测量方法类型,节约研究成本,提高常用办公设备使用效率,本文提出了应用计算机、数码相机和扫描仪等常用办公设备测量年轮宽度、郁闭度和侵蚀速率的数字图像测量方法,采用公认的测量仪器对各方法进行了精度检验和测试,并完成了各方法的初步应用。与年轮分析系统相比,年轮宽度数字图像测量方法(FSDI法)的精度可达94.28%以上,能满足年轮宽度相关研究的精度要求,测量效率比年轮分析系统低1.1~1.5倍,设备成本是年轮分析系统的1/10~1/15。在冀北山地对该方法进行了初步应用,研究表明:5~9月份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是该地区树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与研究区域所属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高原山地气候区的气候特点相吻合,5~9月份平均气温和总降雨量的重建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7、0.822,利用年轮指数重建了冀北山地1940~1955年5~9月份平均气温和降雨量。采用冠层分析仪对郁闭度数字图像测量法(FLDI法)进行了精度检验,研究表明:鱼眼镜头获取的冠层图像能准确记录林冠信息,Photoshop软件用于郁闭度计算无系统偏差,精度可达95%以上;距地面90~130cm高度范围内其测量结果稳定,且在该范围内便于设备操作;从林冠测量选区中分离林木主干影像后,仅对针叶林和存有明显林冠空隙的林分测郁闭度测量影响较大;郁闭度数字图像测量方法的效率是冠层分析仪的1/3,设备成本是冠层分析仪的1/9~1/15;经不同人员测试,该方法稳定系数可达到92.86%。应用该法完成了方山土桥沟流域各固定样地郁闭度测量,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半干旱区水土保持抗旱造林及径流林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积累了基础数据。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对侵蚀速率近景摄影测量方法(CREP法)进行了实验研究,该方法测量侵蚀针出露(掩埋)高度的精度可达到97%以上,土壤侵蚀量解算精度可达到92.77%。在北京市延庆水土保持科技园区内对该方法进行了初步应用研究,在5次降雨观测试验中,其最低测量精度为89.35%,侵蚀针布设密度对测量精度有明显影响,侵蚀针用于土壤侵蚀速率监测,每行不少于5根,间距不应大于1m。

黄荣珍[9](2005)在《南京市水土保持GIS研制及其在规划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南京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汛期(6-9 月)降雨集中。汛期高强度降雨和岩石的强烈风化,使土壤侵蚀的潜在危险性大大增加。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给南京市的生态环境和市容景观造成严重的威胁,还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Arc/Info、ArcView 和VB 等软件的支持下,进行南京市水土保持GIS 研制及其规划。研究结果为南京市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为市域水土保持GIS 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借鉴。 南京市水土保持GIS 基本数据由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组成,空间数据库储存了水土流失因子图类,水土流失图类,水土保持防治分区图,交通图类,水域图类,行政图类和基本数据图类等。属性数据库包括了各矢量数据对应的属性数据表。关系型数据库包括了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实测资料等。 利用南京市水土保持GIS,结合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数学模型,得到南京市1997-2000年平均水土流失状况,其中轻度(>500t/km2·a)以上(含轻度)水土流失面积1288km2,年土壤侵蚀总量335 万t,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2603t/km2·a。 运用监测结果与中等尺度区域界线相套合,将水土流失定量成果定点到具体区域,得到其水土流失详细状况,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应用建立的系统数据库,根据区县界、地形和水系状况将全市划分为332 个小流域,并将水土流失量及面积定位到各个小流域,同时,论述了系统在典型小流域规划和治理中的应用。 根据系统监测结果和规划区内土地的功能用途、水土流失特征、防护和治理对象的类型,将南京市水土保持防治区分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预防保护区,提出各自的防治范围、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胡少伟[10](2004)在《云南新平大红山铁矿矿区土壤侵蚀预测及防治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土流失是目前我们面临的几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水土流失造成水土资源的损失与破坏,使耕地日愈瘠薄,生产力日愈衰退,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红山铁矿位于云南省新平县戛洒镇,是云南省最大的在建铁矿山,是昆钢未来主要铁矿石生产地。本研究选择新建的、对云南钢铁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大红山铁矿进行矿山水土流失研究,按土壤侵蚀类型建立六个径流场进行观测,利用侵蚀钉对人工堆积边坡、裸露自然边坡和公路边坡侵蚀进行研究,在废石场选择三个点进行覆土实验对废石场覆土的潜移和管状侵蚀量进行观测。经过一个雨季的观测,在3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实际观测结果、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和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三种估算方法对矿区土壤侵蚀量进行估算,得到的结果分别为:矿区侵蚀总量为:1467. 63 t、56320 t和56536. 71 t,平均侵蚀模数:172. 46 t/km2·a、6618. 10 t/km2·a和6730. 56 t/km2·a。并且采用栅格形式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对开采50年后矿区土壤侵蚀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为:未进行土地复垦:侵蚀总量57603. 74 t,平均侵蚀模数:7076. 63 t/km2·a;对基建废石场和南部废石场进行土地复垦:侵蚀总量57076. 33 t,平均侵蚀模数:6952. 05 t/km2·a。经过土壤侵蚀估算和预测,发现矿区原地貌土壤侵蚀呈现出云南松<草地<芒果地<甘蔗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裸地的趋势。矿区人为加速土壤侵蚀呈现出公路边坡>懵蹲匀槐咂?鲜「赐?人工堆积边坡>>原地貌各侵蚀类型的规律。矿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可以大大减小矿区的土壤侵蚀。在土壤侵蚀估算和预测基础上对矿区水土保持进行初步规划,通过对矿区土地利用、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的措施和步骤的规划,为矿山水土流失的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径流场泥沙测验中悬移质输沙量计算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径流场泥沙测验中悬移质输沙量计算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1987–201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罗玉沟流域径流场观测数据集(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1.1 径流场布设
    1.2 观测指标
        1.2.1 降水量
        1.2.2 径流量
        1.2.3 泥沙量
        1.2.4 土壤含水量
    1.3 数据处理
2 数据样本描述
    2.1 径流场基本情况表解析
    2.2 径流场逐次径流泥沙测验成果统计表解析
    2.3 土壤含水量成果统计表解析
3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4 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

(2)三澳核电厂港池海域泥沙冲淤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物理模型试验进展
        1.2.2 国内外泥沙研究进展
        1.2.3 海岸港口泥沙运动规律及防治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港区海域自然环境
    2.1 浙江苍南海域地形概况
    2.2 水文条件
        2.2.1 水动力特征
        2.2.2 风况
        2.2.3 波浪
    2.3 泥沙环境
        2.3.1 泥沙来源
        2.3.2 水体含沙量分布特征
        2.3.3 泥沙的运移特征
        2.3.4 底质与悬沙特征
        2.3.5 海床冲淤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核电厂港池潮流波浪泥沙物理模型
    3.1 物理模型设计
        3.1.1 潮流运动相似
        3.1.2 悬沙运动及其引起的河床冲淤变形相似
        3.1.3 模型几何比尺
        3.1.4 波浪运动相似
        3.1.5 模型沙选择
    3.2 模型制作介绍
        3.2.1 模型范围
        3.2.2 生潮控制系统
        3.2.3 模型测量系统
        3.2.4 加沙系统
    3.3 模型验证
        3.3.1 潮位、流速、流向验证
        3.3.2 含沙量验证
        3.3.3 地形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港池泥沙运动规律分析
    4.1 模型试验内容
    4.2 试验成果分析
        4.2.1 工程前潮流运动规律
        4.2.2 潮流作用下泥沙冲淤结果
        4.2.3 风暴潮作用下试验结果分析
        4.2.4 港区泥沙运动规律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工程对港口海域泥沙冲淤影响
    5.1 工程因素影响
        5.1.1 方案一实施后潮流运动规律
        5.1.2 方案一对港池海域泥沙冲淤的影响
        5.1.3 方案二对港池海域泥沙冲淤的影响
    5.2 港池泥沙冲淤量计算
        5.2.1 计算方法
        5.2.2 计算成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3)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水沙耦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3.1 不同空间尺度侵蚀产沙过程研究
        1.3.2 侵蚀产沙尺度效应研究
        1.3.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1 裴家峁沟流域
        2.1.2 桥沟流域
    2.2 研究内容
        2.2.1 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侵蚀输沙特征
        2.2.2 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水沙关系特征
        2.2.3 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水沙关系耦合机制
    2.3 研究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室内外试验布设、数据观测与处理
    3.1 野外原型定位监测
        3.1.1 定位观测设施情况
        3.1.2 数据采集
        3.1.3 数据处理
    3.2 室内概化小流域模拟试验
        3.2.1 概化小流域模型建设
        3.2.2 试验下垫面条件和试验雨型
        3.2.3 仪器设备安装
        3.2.4 数据采集
        3.2.5 数据处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侵蚀输沙特征
    4.1 坡沟系统不同微地貌单元产流产沙特征
        4.1.1 产流特征
        4.1.2 产沙特征
    4.2 “坡面—沟道—流域”系统产流产沙
        4.2.1 多年平均时间尺度
        4.2.2 次降雨时间尺度
    4.3 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产沙动力机制分析
        4.3.1 坡面尺度
        4.3.2 流域尺度
    4.4 “坡面—沟道—流域”系统输沙能力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水沙关系特征
    5.1 多年平均时间尺度下的水沙关系
        5.1.1 基于年时间尺度的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水沙特征
        5.1.2 基于年时间尺度的不同空间尺度水沙关系
    5.2 基于次洪事件的水沙关系
        5.2.1 基于洪水事件的不同空间尺度水沙特征
        5.2.2 基于洪水事件的不同空间尺度水沙关系
    5.3 基于次洪过程的不同空间尺度水沙关系
        5.3.1 基于次洪过程的不同空间尺度水沙关系特征
        5.3.2 基于次洪水过程的不同空间尺度水沙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水沙关系耦合机制
    6.1 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水沙过程
        6.1.1 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产流、产沙过程
        6.1.2 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流量~含沙量过程特征
    6.2 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水流流态及水力学参数特征
        6.2.1 流速变化特征
        6.2.2 雷诺数(Re)变化特征
        6.2.3 弗劳德数(Fr)变化特征
        6.2.4 阻力系数(f和n)变化特征
        6.2.5 不同地貌单元径流水力学参数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6.3 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侵蚀产沙水动力学参数特征
        6.3.1 水流剪切力(τ)
        6.3.2 径流功率(ω)
        6.3.3 单位径流功率(U_p )
    6.4 不同尺度水沙关系与动力学参数耦合特征
    6.5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过程与水沙耦合关系
        6.5.1 流域地貌形态演变与量化方法
        6.5.2 地貌形态演变与水沙关系耦合特征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侵蚀输沙特征
        7.1.2 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水沙关系特征
        7.1.3 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水沙关系耦合机制
    7.2 特色与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径流小区分流装置的误差分析及校正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概述
    第二节 径流小区及集流系统的应用及发展
        一、国内外径流小区的发展及不足
        二、集流系统的设计及原则
    第三节 国内外分流装置现状及调查
    第四节 分流孔水力特征及泥沙运动规律
        一、分流孔水力特征
        二、泥沙运动规律
    第五节 拟解决问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一、拟解决问题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第六节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试验设计
    第一节 配流装置的基本设计
        一、配流装置的固-液悬浮操作的设计
        二、配流装置外形尺寸参数的设计
        三、配流装置桨叶参数的设计
        四、配流装置挡板及出口阀门的设计
        五、配流装置拟配径流的设计
    第二节 分流装置的基本设计
        一、柱体、分流孔参数、进水方式的设计
        二、分流级数的设计
    第三节 试验流程
    第四节 样品处理方法
        一、径流样处理方法的选择
        二、处理步骤及泥沙量的计算
第三章 柱状及进水方式对分流过程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不同柱状对分流过程的影响分析
        一、不同柱状下分流系数及分沙系数的变化规律
        二、不同柱状下分流均匀性的变化规律
        三、不同柱状下泥沙沉降率的变化规律
    第二节 不同进水方式对各分流孔含沙量的变化规律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中孔管长对分流误差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不同中孔管长对分流过程的影响分析
        一、不同中孔管长下分流系数及分沙系数的变化规律
        二、不同中孔管长下测验误差的变化规律
        三、不同中孔管长下含沙量的变化规律
        四、不同中孔管长下中孔剩余泥沙量的变化规律
    第二节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宽顶堰流的误差分析
    第一节 分流管水力计算
        一、宽顶堰流基本理论
        二、基于宽顶堰流的水力计算
    第二节 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的分析对比
    第三节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试验结论
        一、柱状及进水方式对分流过程的影响
        二、中孔管长对分流误差的影响
        三、误差水力分析
        四、改进方法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际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的标准化现状
    2.2 国内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
        2.2.1 国内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现状
        2.2.2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的标准化现状
    2.3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概念
        2.3.1 标准化及其相关概念
        2.3.2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标准化概念
第三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框架
    3.1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特点
    3.2 标准体系的构建
        3.2.1 标准体系和标准化原则
        3.2.2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过程分析
        3.2.3 标准体系的构建步骤
        3.2.4 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
第四章 森林生态站建设规范的标准化
    4.1 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规范的标准化
        4.1.1 目的和意义
        4.1.2 标准化依据
        4.1.3 森林生态站建设技术规范研建
    4.2 森林生态站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化
        4.2.1 目的和意义
        4.2.2 数字化建设标准研建
第五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标准化
    5.1 目的和意义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方法
    5.3 国内外标准和指标的分析
    5.4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5.4.1 指标体系的范畴
        5.4.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5.4.3 指标体系的研建
    5.5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5.5.1 指标体系的范畴
        5.5.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5.5.3 指标体系的研建
    5.6 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5.6.1 指标体系的范畴
        5.6.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5.6.3 指标体系的研建
    5.7 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5.7.1 指标体系的范畴
        5.7.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5.7.3 指标体系的研建
    5.8 干旱半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研建
        5.8.1 指标体系的范畴
        5.8.2 指标体系研制依据
        5.8.3 指标体系的研建
第六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野外系统观测方法标准化
    6.1 目的和意义
    6.2 野外系统观测方法的范畴
    6.3 研建思路与方法
    6.4 野外系统观测方法的研建
        6.4.1 森林水文
        6.4.2 森林土壤
        6.4.3 森林气象
        6.4.4 森林生物
        6.4.5 其他
第七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管理的标准化
    7.1 目的和意义
    7.2 数据管理指标体系的研建
        7.2.1 数据管理的范畴
        7.2.2 标准化思路和方法
        7.2.3 数据管理指标体系研建
第八章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应用的标准化
    8.1 目的和意义
    8.2 指标体系的范畴界定
    8.3 评估指标及方法构建
        8.3.1 国内外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研究综述
        8.3.2 指标体系研制的思路和方法
        8.3.3 评估规范研建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致谢

(6)基于单元流域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经验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经典土壤侵蚀模型介绍
        1.2.2 流域侵蚀产沙模型研究进展
        1.2.3 泥沙输移比模型研究进展
    1.3 流域侵蚀产沙模型研究展望及研究设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案
    2.1 岔巴沟流域
        2.1.1 流域概况
        2.1.2 地质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及植被情况
    2.2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2.2.1 单元流域概念
        2.2.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2.2.3 技术路线图
    2.3 数据来源
    2.4 野外考察
第三章 单元流域次暴雨产流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降雨、前期影响雨量对产流的影响
        3.1.1 资料和方法
        3.1.2 各降雨指标与产流的关系
        3.1.3 不同天数前期影响雨量(P_(an))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分析
        3.1.4 团山沟次暴雨产流模型的建立
        3.1.5 结论
    3.2 植被覆盖对产流的影响
        3.2.1 资料与方法
        3.2.2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2.3 结论
    3.3 地貌特征对产流的影响
        3.3.1 资料与方法
        3.3.2 流域面积(A)与产流关系
        3.3.3 主沟比降(J)对单元流域产流的影响
        3.3.4 结论
    3.4 单元流域次暴雨产流统计模型的建立
    3.5 年内最大一次降雨侵蚀对全年侵蚀贡献的分析
    3.6 岔巴沟侵蚀性降雨标准的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元流域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研究
    4.1 资料与方法
    4.2 次洪含沙量影响因素分析
    4.3 团山沟次暴雨产沙模型的建立
    4.4 模型模拟分析
        4.4.1 不同模型模拟精度
        4.4.2 各模型的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分布变化规律
        4.4.3 模型的选择及其适用条件分析
    4.5 模型推广应用
        4.5.1 模型在水旺沟上的应用
        4.5.2 同其他模型在水旺沟上应用的比较
    4.6 无资料地区单元流域产沙模型的建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泥沙输移比的计算及模型研究
    5.1 资料与方法
    5.2 泥沙输移比的计算
    5.3 影响泥沙输移比的因素分析
    5.4 次暴雨泥沙输移比模型的建立
    5.5 蛇家沟流域次暴雨产沙模型理论框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侵蚀产沙计算模型
    6.1 岔巴沟产沙与蛇家沟产沙关系研究
        6.1.1 资料与方法
        6.1.2 岔巴沟与蛇家沟间的产沙关系
    6.2 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流、产沙计算
        6.2.1 资料与方法
        6.2.2 岔巴沟产流模型建立
        6.2.3 岔巴沟产沙计算
    6.3 岔巴沟次暴雨侵蚀产沙计算方法比较
    6.4 岔巴沟嵌套模型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贡献性分析
        6.4.1 灵敏度分析
        6.4.2 贡献性分析
        6.4.3 结论
    6.5 岔巴沟次暴雨侵蚀产沙半分布式计算方案探讨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新意之处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1 时段雨强的宏计算
    附2 团山沟1963-1969年72场降雨、径流数据
    附3 团山沟1961-1969年95次洪水文泥沙数据
    附4 蛇家沟1960-1969年34次暴雨降雨、径流、泥沙数据
    附5 岔巴沟次暴雨产沙嵌套外推模型基础数据
作者简历
论文发表/完成情况

(7)四川盆地丘陵区降雨侵蚀与输沙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紫色丘陵区土壤侵蚀影响因素研究
        1.2.2 紫色丘陵区土壤侵蚀规律研究
        1.2.3 紫色丘陵区土壤抗蚀性研究
        1.2.4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在紫色丘陵区研究中的应用
        1.2.5 核素示踪技术在紫色丘陵区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
        1.2.6 河流输沙与泥沙输移研究
    1.3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区的划分
    2.3 研究区概况
        2.3.1 气候
        2.3.2 植被
        2.3.3 地质地貌
        2.3.4 土壤
        2.3.5 社会经济
    2.4 资料来源
        2.4.1 降雨资料
        2.4.2 图件资料
        2.4.3 水文泥沙及径流小区资料
    2.5 技术路线
    2.6 小结
第三章 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特征
    3.1 降雨量特征
        3.1.1 降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1.2 降雨量的年内分配
        3.1.3 降雨量的年际变化
        3.1.4 不同量级降雨的出现次数
    3.2 侵蚀性降雨
        3.2.1 侵蚀性雨量标准的确定
        3.2.2 侵蚀性降雨的年内分布与侵蚀特征
        3.2.3 侵蚀性降雨的量级分布与侵蚀特征
    3.3 降雨侵蚀力
        3.3.1 R值的空间分布特征
        3.3.2 R值的年内分布
        3.3.3 R值的年际分布
        3.3.4 R值的雨量分布
    3.4 小结
第四章 土壤侵蚀特征
    4.1 不同降雨条件下地形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1.1 坡度
        4.1.2 坡长
        4.1.3 降雨、坡度与坡长的综合作用
    4.2 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2.1 耕作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2.2 林草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2.3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3 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特征
        4.3.1 休闲地
        4.3.2 农耕地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4.3.3 草地
        4.3.4 林地
    4.4 小结
第五章 河流输沙特征
    5.1 水文控制站的分布
    5.2 输沙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5.2.1 嘉陵江干流中游流域
        5.2.2 渠江流域
        5.2.3 涪江流域
    5.3 输沙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5.3.1 嘉陵江中游干流流域
        5.3.2 渠江流域
        5.3.3 涪江流域
    5.4 涪江流域河段典型断面冲淤变化
    5.5 涪江流域泥沙输移比分析
        5.5.1 土壤侵蚀量的获取
        5.5.2 涪江流域水文站控制区的泥沙输移比
        5.5.3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
    6.2 坡面土壤侵蚀特征
    6.3 河流输沙特征
    6.4 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若干生态参数数字图像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立题缘由
    1.2 研究综述
        1.2.1 森林公益效能研究现状
        1.2.2 数字图像技术发展现状
        1.2.3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发展现状
        1.2.4 树木年轮资料及其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1.2.5 郁闭度测量方法的发展与革新
        1.2.6 土壤侵蚀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1.3 数字图像和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2.相关软件简介
    2.1 Adobe Photoshop软件简介
        2.1.1 Adobe Photoshop研发历程
        2.1.2 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2.1.3 用于本研究的主要功能
    2.2 Auto CAD软件简介
        2.2.1 Auto CAD研发历程
        2.2.2 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2.2.3 用于本研究的主要功能
3.树木年轮宽度数字图像测量方法研究
    3.1 树木年轮宽度数字图像测量方法(FSDI法)
        3.1.1 样本处理
        3.1.2 样本录入
        3.1.3 年轮宽度测量
    3.2 FSDI法精度检验
        3.2.1 检验材料
        3.2.2 检验内容与方法
    3.3 检验结果
        3.3.1 精度检验
        3.3.2 测量效率分析
        3.3.3 成本费用比较
    3.4 FSDI法在冀北山地的初步应用
        3.4.1 研究区域概况
        3.4.2 理论基础
        3.4.3 材料与方法
        3.4.4 生长量订正和年轮指数计算
        3.4.5 气候重建
    3.5 本章小结
4.林分郁闭度数字图像测量方法研究
    4.1 林分郁闭度数字图像测定法(FLDI法)
        4.1.1 设备组成
        4.1.2 设备安装
        4.1.3 图像获取与处理
        4.1.4 郁闭度计算
    4.2 FLDI法检验
        4.2.1 检验材料
        4.2.2 检验内容与方法
    4.3 检验结果分析
        4.3.1 FLDI法测量精度及影响分析
        4.3.2 FLDI法测量效率分析
        4.3.3 FLDI法成本费用比较
        4.3.4 FLDI法稳定性测试
        4.3.5 坡地林分郁闭度测量点设置
    4.4 本章小结
5.基于侵蚀针的土壤侵蚀速率近景摄影测量方法研究
    5.1 原理与模型
        5.1.1 直接线性变换解算模型(DLT)
        5.1.2 直接线性变换解法的解算过程
        5.1.3 DLT二维解法
    5.2 基于侵蚀针的土壤侵蚀速率近景摄影测量方法(CREP)
        5.2.1 设备和材料
        5.2.2 控制系和侵蚀针布设
        5.2.3 数据采集
        5.2.4 侵蚀量计算
    5.3 CREP方法试验研究
        5.3.1 试验研究方法
        5.3.2 试验研究内容
        5.3.3 实验研究结果分析
    5.4 CREP法的初步应用
        5.4.1 示范区自然概况
        5.4.2 示范区建设概况
        5.4.3 应用研究
        5.4.4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关于FSDI法
        6.2.2 关于FLDI法
        6.2.3 关于CREP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发表和已收录论文
致谢

(9)南京市水土保持GIS研制及其在规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土保持的发展及其现状
        1.1.1 国内外水土保持
        1.1.2 国内外城市水土保持
    1.2 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2.1 地理信息系统的创立
        1.2.2 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概念
        1.2.3 国外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回顾
        1.2.4 我国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1.2.5 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一篇 南京市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研制
    第二章 南京市水土保持GIS概述
        2.1 系统目标
        2.2 系统设计原则
        2.2.1 原型模型
        2.2.2 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完整性
        2.2.3 系统设计的流畅性
        2.2.4 系统设计的可扩展性
        2.2.5 系统设计的安全性
        2.2.6 面向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
        2.3 系统体系结构
        2.4 系统功能设计
        2.5 系统软硬件配置
        2.5.1 硬件配置
        2.5.2 软件组成及系统开发语言
        2.6 系统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系统数据库建立
        3.1 数据分类与编码
        3.1.1 文件编码
        3.1.2 南京市小流域编码
        3.2 数据字典
        3.3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3.4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3.4.1 数字化及其前期准备工作
        3.4.2 图形编辑
        3.4.3 图幅拼接
        3.5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3.6 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联接
        3.7 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
    第四章 系统界面设计与功能
        4.1 地图的主题与显示
        4.2 属性数据的浏览
        4.3 地理信息的查询
        4.3.1 从图到表的查询
        4.3.2 从表到图的查询
        4.4 地理信息的分析
        4.5 专题地图的编制和输出
        4.6 系统安全性设计
    第五章 水土流失的监测和预测
        5.1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建立
        5.2 降雨侵蚀力因子R的计算
        5.3 土壤可蚀性因子K的计算
        5.4 地形因子SL的计算
        5.5 植被覆盖因子C和保土措施因子P的计算
        5.6 水土流失量监测
        5.7 水土流失预测
        5.8 小结
    第六章 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监测应用研究
        6.1 小流域水土流失数量化指标
        6.2 付家边小流域自然经济状况
        6.3 付家边小流域的地形状况分析
        6.4 付家边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分析
        6.5 付家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状况分析
第二篇 南京市水土保持GIS在规划中的应用
    第七章 南京市自然经济条件及水土保持现状
        7.1 南京市自然和社会概况
        7.1.1 自然地理
        7.1.2 水文水利
        7.1.3 自然资源
        7.1.3.1 矿产资源
        7.1.3.2 地下水和地热资源
        7.1.3.3 植物资源
        7.1.4 社会经济
        7.2 南京市水土保持现状
        7.2.1 水土流失现状
        7.2.2 水土流失成因和特点
        7.2.2.1 水土流失成因
        7.2.2.2 水土流失的特点
        7.2.3 治理现状与成效
        7.2.3.1 治理现状
        7.2.3.2 治理成效和经验
        7.2.4 存在问题
    第八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8.1 指导思想
        8.2 规划原则
        8.3 规划目标
        8.4 规划水平年
        8.5 规划依据
    第九章 水土保持防治区划分
        9.1 水土保持防治区划分依据
        9.2 划分原则
        9.3 分区结果
        9.4 水土保持防治区法律法规规定
    第十章 水土保持“三区”规划
        10.1 重点治理区规划
        10.1.1 重点治理区范围
        10.1.2 重点治理区水资源工程规划
        10.1.2.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0.1.2.2 丘陵山区水资源工程规划
        10.1.2.3 节水灌溉工程
        10.1.3 水土流失治理规划
        10.1.3.1 坡耕地改造
        10.1.3.2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10.1.3.3 农耕地治理
        10.1.3.4 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综述
        10.2 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规划
        10.2.1 重点预防保护区范围
        10.2.2 规划目标及任务
        10.2.3 预防保护措施
        10.3 水土保持重点监督区规划
        10.3.1 重点监督区范围
        10.3.2 规划目标及任务
        10.3.3 监督管理措施
    第十一章 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与监测规划
        11.1 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与推广规划
        11.2 水土流失监测规划
        11.2.1 监测网络
        11.2.2 监测站网管理
        11.2.3 监测内容
    第十二章 水土保持投入估算和效益分析
        12.1 投入估算
        12.2 分期投入
        12.3 近期规划实施意见
        12.4 水土保持效益预测与经济评价
        12.4.1 生态效益
        12.4.2 经济效益
        12.4.3 社会效益
        12.4.4 经济效益评价
    第十三章 水土保持保障措施
    第十四章 总结与展望
        14.1 结论
        14.2 展望
附件一 规划依据
附件二 植物拉丁名
附表一南京市小流域名称及编码
附表二 全市1997~2000年平均水土流失面积及流失量表
附表三 全市丘陵山区1997-2000年平均水土流失面积及流失量
附表四 南京市丘陵山区小流域水土流失近期治理汇总表
附表五 南京市丘陵山区小流域水土流失远期治理汇总表
附表六 南京市自然保护区名录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图一 南京市水土流失分区图
    附图二 南京市1997-2000 年平均水土流失定量监测图
    附图三 南京市水土流失治理规划图
    附图四 南京市小流域分布图
    附图五 南京市水系流域分布图

(10)云南新平大红山铁矿矿区土壤侵蚀预测及防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云南矿业的支柱地位
        1.1.2 云南矿业对环境的破坏
        1.1.3 云南铁矿资源开发现状
        1.1.4 云南可持续矿业之路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选点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主要内容
        1.3.2 本研究的特点及研究范围界定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矿区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理论与方法综述
    2.1 土壤侵蚀的内涵
        2.1.1 国内外土壤侵蚀状况
        2.1.2 采矿业对土地的破坏及造成的土壤侵蚀
        2.1.3 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
        2.1.4 土壤侵蚀的危害
        2.1.5 土壤侵蚀的研究与防治规划
    2.2 矿区水土保持理论与实践
        2.2.1 基本原理
        2.2.2 国内外矿区水土保持发展现状
        2.2.3 矿区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2.4 本研究在该领域中的切入点
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
    3.1 项目区自然环境及地理位置
    3.2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3.3 大红山铁矿开发建设状况
    3.4 项目区土壤侵蚀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3.4.1 项目区土壤侵蚀现状
        3.4.2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
        3.4.3 土壤侵蚀的危害
    3.5 矿区沉降、崩塌和滑坡状况
        3.5.1 地下开采对地表变形沉降
        3.5.2 地下开采对地表崩落
        3.5.3 矿区边坡、斜坡崩塌现状
第四章 矿区土壤侵蚀估算和预测
    4.1 实测法进行矿区土壤侵蚀估算
        4.1.1 原地貌土壤侵蚀
        4.1.2 矿区人为加速侵蚀的测定
        4.1.3 实测法进行矿区土壤侵蚀量估算
    4.2 用土壤侵蚀分级标准进行估算
        4.2.1 估算方法
        4.2.2 结果与讨论
    4.3 利用土壤侵蚀模型进行矿区水土流失估算与预测
        4.3.1 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进行矿区土壤侵蚀的估算
        4.3.2 基于USLE模型的矿区土壤侵蚀长期预测
    4.4 三种方法估算结果比较
    4.5 结论
第五章 矿区水土保持防治初步规划
    5.1 土地利用趋势与规划
    5.2 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的措施及步骤
    5.3 矿区生态恢复的总体布局
    5.4 水土保持基础效益分析
第六章 综合讨论
    6.1 关于侵蚀模数合理性的讨论
    6.2 矿区原地貌侵蚀探讨
    6.3 矿区加速侵蚀规律探讨
    6.4 水土保持措施的积极作用
    6.5 对通用流失方程的探讨
        6.5.1 关于估算结果
        6.5.2 关于坡度因子
        6.5.3 关于坡长
        6.5.4 关于栅格方法
        6.5.5 关于修正系数
    6.6 本研究对其它矿区的借鉴作用
    6.7 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图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径流场泥沙测验中悬移质输沙量计算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1987–201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罗玉沟流域径流场观测数据集[J]. 刘晓,张耀南,赵国辉,苏广旭,蒋志简.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1(03)
  • [2]三澳核电厂港池海域泥沙冲淤试验研究[D]. 万柳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8(01)
  • [3]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水沙耦合机制[D]. 王玲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1)
  • [4]径流小区分流装置的误差分析及校正试验[D]. 梁志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5(11)
  • [5]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D]. 丁访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 [6]基于单元流域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经验模型研究[D]. 崔普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
  • [7]四川盆地丘陵区降雨侵蚀与输沙特征[D]. 李林育.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9(S2)
  • [8]若干生态参数数字图像测量方法研究[D]. 祁有祥.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9]南京市水土保持GIS研制及其在规划中的应用[D]. 黄荣珍. 南京林业大学, 2005(03)
  • [10]云南新平大红山铁矿矿区土壤侵蚀预测及防治规划研究[D]. 胡少伟. 昆明理工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径流场泥沙试验中悬浮物和泥沙输运计算方法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