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生型集群论文-胡新华

外生型集群论文-胡新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生型集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外生型集群,合法性,信任机制,关系传递

外生型集群论文文献综述

胡新华[1](2018)在《本土中小企业如何嵌入外生型集群网络?——基于序贯博弈的过程勾画》一文中研究指出嵌入外生型集群网络是本土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和提升竞争优势的捷径。借助企业博弈的序贯模型,本文勾画了本土中小企业通过关系传递路径,经由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逐步嵌入外生型集群网络的动态过程。研究表明:在完全理性视角下,仅满足功能合法性的本土企业可依赖信任机制突破关系合法性障碍,从而深层嵌入集群网络;而在考虑互惠偏好视角下,不完全满足功能合法性的企业,在集群内合作企业的互惠敏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也可依赖信任机制借助关系传递行为嵌入集群网络,进而通过网络学习行为逐步满足功能合法性。(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陆辉,陆雪纯[2](2014)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外生型产业集群升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外生型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根植性弱、逐底竞争以及集群迁移等诸多挑战。它具有与创新型集群不同的形成机制,应置于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框架中加以认识。外生型产业集群可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与行业协会"运营"的联合行动和治理,实现其升级。(本文来源于《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郭晓彤,韩炜,张英华[3](2013)在《外生型产业集群异变机理系统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生型产业集群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其运行机制需与外部环境进行互动。在产生外部作用的同时,系统内存在着正负反馈机制的交互作用,从而使系统的异变格局潜存多种可能。鉴于这种特性,运用系统动力学对外生型产业集群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以探索其动力学机制。一方面,从宏观上考察集群系统与外部制度环境、市场环境等系统间的相互影响;另一方面,从微观角度探讨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13年19期)

卞显红,闫雪[4](2012)在《内生与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空间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内生型、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基本特征、空间演化过程、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较为明显的演化阶段与过程,每一个过程都具有鲜明的特征,而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很难划定明显的演化阶段,较多地受到政府及旅游投资者的影响;内生型、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虽然不同的空间演化阶段特征与主导动力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均具有空间创生、空间自我增强、空间扩散、空间一体化的空间演化特征。(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2年08期)

赵骅,白睿[5](2012)在《外生型集群企业非集聚性迁移及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本地产业布局与两地竞争性招商两种背景下企业向外生型企业集群的迁移,通过将园区所在地政府与园区企业合并作为分析主体,对影响企业作出不同迁移决定的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治理非集聚性迁移的具体应对方式以促进工业园区集聚化发展。(本文来源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期刊2012年03期)

戴勇,温思雅,毛蕴诗[6](2011)在《系统观视角下的外生型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以大岭山家具集群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集群升级的研究多从单个角度来考量,缺乏一个系统的视角和整合性框架。全球价值链的相关文献大多重视外部联系而忽视集群内部网络的构建,地方集群的文献重视集群内部网络而较少关注外部联系。事实上,产业集群的升级是内治外功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从系统观的视角,选取大岭山家具集群升级作为案例研究,详细分析了家具集群中核心企业的主动升级、集群系统结构的优化升级、集群通过与外界的联系获取升级所需资源和市场等叁个层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提高集群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从单纯的竞争导向转变为竞合互动,促进集群内知识分享以实现升级;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是外生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1年08期)

韩炜[7](2010)在《外生型产业集群异变路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特殊的集群类型,外生型产业集群从企业的一般集聚,到吸引外部跨国公司进入、根植,促进集体学习和协同创新,进而获得集群乃至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而在外生的主导企业的战略导向下,产业集群会发生相互继起的阶段性渐进异变,且随着开放性和根植性的变化,集群会呈现出不同的异变特征。因此,沿着根植性和开放性两个维度剖析外生型产业集群异变的阶段与过程,有助于建构外生型产业集群的异变模型,从而深入探讨集群异变的多维路径。(本文来源于《华东经济管理》期刊2010年10期)

韩炜[8](2010)在《基于扎根理论的外生型产业集群异变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生型产业集群是在作为"外生核"的跨国公司的驱动下,相关企业在地理上集聚而形成交互关联与竞争互动关系的产业集群。因此,其异变的独特性即在于跨国公司战略行为特征对产业集群异变的影响。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程序,沿着根植性和开放性两个维度,剖析了外生型产业集群异变的均衡转换过程与机理,深入探讨了集群异变的多维路径。(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10年12期)

戴勇[9](2009)在《外生型集群企业升级的影响因素与策略研究——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外生型集群企业升级的主要因素包括集群嵌入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集群产业特征与价值链驱动模式、企业竞争能力及其在集群中的地位等几个方面。根据这个叁维框架,该文提出集群企业的主要升级策略选择,包括实施OEM、ODM及OBM的动态组合;从单纯组装到模块化的升级策略;从制造外包向服务外包的升级;通过产业融合,同时实现工艺、产品、功能和链的升级。对于政府来说,应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有针对性地制定集群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各种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培育和扶植本国品牌的市场基础,并放松对相关行业的管制,促进企业升级。(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景秀艳[10](2008)在《权力关系视角下外生型产业集群的生成与演进——以福建东南汽车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跨界投资时,大企业可凭借其在原生产网络中的权力优势影响其配套企业跟随其迁移,并促使地方政府发挥政权力量满足其对优惠政策及公共产品方面要求,使母地的生产联结模式在投资地复制或迁移,快速形成"飞地型"轮轴式产业集群。集群优势又将吸引其它异地大企业进入,集群可能逐渐演变成多核型网络结构。这其中,主要配套企业对核心大企业权力行为的应对措施可促使集群根植性增强,当地政府在权力对比中的地位也将逐渐提高。(本文来源于《闽江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外生型集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外生型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根植性弱、逐底竞争以及集群迁移等诸多挑战。它具有与创新型集群不同的形成机制,应置于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框架中加以认识。外生型产业集群可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与行业协会"运营"的联合行动和治理,实现其升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生型集群论文参考文献

[1].胡新华.本土中小企业如何嵌入外生型集群网络?——基于序贯博弈的过程勾画[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8

[2].陆辉,陆雪纯.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外生型产业集群升级[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3].郭晓彤,韩炜,张英华.外生型产业集群异变机理系统动力学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

[4].卞显红,闫雪.内生与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空间演化研究[J].商业研究.2012

[5].赵骅,白睿.外生型集群企业非集聚性迁移及应对[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

[6].戴勇,温思雅,毛蕴诗.系统观视角下的外生型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以大岭山家具集群为例[J].学术研究.2011

[7].韩炜.外生型产业集群异变路径探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

[8].韩炜.基于扎根理论的外生型产业集群异变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

[9].戴勇.外生型集群企业升级的影响因素与策略研究——全球价值链的视角[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0].景秀艳.权力关系视角下外生型产业集群的生成与演进——以福建东南汽车城为例[J].闽江学院学报.2008

标签:;  ;  ;  ;  

外生型集群论文-胡新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