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长三角、渤海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珠三角、长三角、渤海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一、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论文文献综述)

焦英俊[1](2020)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经济增长规模令世人瞩目,基本成绩不容否定。但是,当前国内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传统增长红利空间日趋紧缩,后发优势逐渐消退,实体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仍旧明显,经济下行风险依然较大。单纯依靠要素驱动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变。历史和现实表明,创新是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源动力,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创新高地不仅能够直接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而且具备很强的外部性,对于提高经济技术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已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产业增加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作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载体,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发展日新月异,创新产出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然而,高新技术产业是否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起了良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需要进一步验证。鉴于此,本文基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层面和国家高新区层面的双重研究视角,剖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外部市场绩效,这种外部市场绩效在本文集中体现为区域技术效率的提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从理论上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进行阐释;其次,从中国省级、地级市视角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协同分布特征;再次,利用中国省级、地级市和国家城市群数据实证剖析了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在不同环境变量约束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主要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启示。第一,通过理论论证,本文阐释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与特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具有较强的外部性,能够带来显着的技术效率溢出效应,同时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对于本地区而言,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通常能够产生直接技术效率溢出,提高本地区技术效率;另一方面,长期内,高新技术产业也有可能带来路径依赖和技术锁定效应,阻碍本地技术效率进步。另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集聚倾向性,因此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带来规模效应,但是若其集聚程度过高,则可能会引发拥塞效应,导致负向技术效率溢出。对于邻近地区而言,一方面,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可能带来回波或极化效应,导致邻近地区发展环境恶化,不利于技术效率提升;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也可能带来扩散或涓滴效应,使得邻近地区的发展环境得到优化,促进技术效率提升。第二,基于中国省级层面数据,利用传统数理统计模型、随机前沿模型以及地统计模型考察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两者的空间相关关系。从空间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大部分省份以及陕西、四川等地的高新技术产业整体集聚程度较高;东部沿海大部分省份以及四川、安徽、湖北等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程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的专业化集聚程度较高;除河北以外,广大东部沿海省份的技术效率较高,其他地区相对较低。另外,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重心整体上均向南移动,且近十年以来,技术效率空间分布重心整体上朝东南方向移动,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重心朝西南方向移动,两者空间分布重心相向而动,呈空间收敛态势。此外,技术效率与高新技术产业区位商、多样化集聚指数显着正相关,与专业化集聚指数显着负相关。第三,基于中国省级层面数据,应用地统计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不同集聚形式下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各省级地区的技术效率呈显着空间正相关关系;技术效率和高新技术产业区位商的“热点-冷点”区域重叠范围较大,且近年来两者的“热点”区域大致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而“冷点”区域位于青海及其周边省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集聚和多样化聚集均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的提升,且技术效率溢出呈“倒U型”特征;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化聚集未能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的提升。第四,基于中国地级市和国家高新区层面数据,采用传统数理统计和地统计模型刻画了国家高新区和城市技术效率的空间协同演进和空间耦合状况。研究发现,样本城市的技术效率整体上不断提高,同时,设有国家高新区的城市技术效率明显高于未设国家高新区城市,且2007年后差距更大。从整体上看,地级城市技术效率和国家高新区产值的空间分布格局皆是以南-北方向为主,东-西方向较弱,空间分布平均中心均位于浙江省境内,二者地理距离较近。近年来,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主趋势明显地向国家高新区产值的空间分布主趋势方向偏移,同时,二者在空间发展上呈现出高度耦合状态,而且在2017年两者的空间耦合系数更是高达93.58%,说明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第五,基于中国地级市和国家高新区层面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揭示了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异质性特征及其空间衰减边界。研究发现,2000-2017年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技术效率提升,但不利于邻地技术效率提升。然而,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提升。就不同阶段而言,2000-2010年国家高新区未能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提升。但在2010-2017年,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提升,同时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溢出随地理距离的增大而衰减,且衰减区域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一是160公里以内,此范围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密集区域,且溢出系数未明显下降;二是160-260公里以内,此范围内溢出系数仍显着为正,但其数值快速下降,同时260公里也是技术效率外溢的半衰距离;三是大于260公里地区,此时空间溢出系数不再显着,且当地理距离达到440公里时下降为0。事实上,对于大部分省份而言,以省份中心为圆心,以260公里为半径的圆弧基本上能够辐射一省绝大部分区域,大于260公里的区域极有可能超出了省界。因此,可以认为,省界对于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国家高新区更倾向于提供“本地化服务”,尤其在省级层面上表现得更加突出。第六,基于中国城市群和国家高新区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剖析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段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2000-2017年全部10个样本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都能够显着促进本地技术效率的提升。但是,在京津冀内部的本地国家高新区不利于邻地技术效率提升,而海峡西岸、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内部的本地国家高新区却能够促进邻地技术效率提升。从整体上看,山东半岛、中原、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等7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的提升,而东三省、京津冀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未能对整个地区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从不同时段来看,2000-2010年,除了关中城市群外,其他城市群内部的本地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技术效率提升,同时在京津冀和成渝城市群内部,本地国家高新区能够积极促进邻地技术效率的提升。从整体上看,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和和成渝等4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的提升。然而,东三省、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珠三角、中原和关中平原等6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未能对整个地区的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2010-2017年,全部样本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都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技术效率提升。但是,京津冀城市群内的本地国家高新区不利于邻地技术效率提升,而海峡西岸、珠三角和关中平原等3个城市群的本地国家高新区却能够显着地促进邻地技术效率提升。此外,东三省、山东半岛、中原、海峡西岸、珠三角、关中平原和和成渝等7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提升。但是,京津冀、长三角和长江中游等3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未能对整个地区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第七,利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影响因素。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不仅取决于内部创新效率,而且与地区间“发展距离”有关。研究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的创新效率总体上呈不断上升趋势,同时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和西部次之,东北地区最低;拥有较多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地区不仅具有更高的创新效率,而且创新效率波动较小;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对其创新效率水平和波动都没有显着影响;在国有高新技术企业比重较大的地区,虽然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创新效率波动较小;政府干预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水平的提升,同时对创新效率的波动没有显着影响;开放程度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水平和波动均无显着影响;地区间的“工资距离”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高度相关,工资水平差异越小,技术效率空间溢出越大。本文论证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基于空间视角实证剖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本研究预期能够为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国家高新区和国家城市群战略规划等提供科学的理论和经验依据。

贺玉德[2](2018)在《承接产业转移下四川省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际国内产业分工的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四川省作为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省份,在承接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新的产业集群,即重点产业。而物流系统作为承接产业主体,融合运输、装卸、包装、货代、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整合等多项工作的复合系统,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重点产业发展与物流系统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是一个协同发展的耦合系统。虽然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四川省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重点产业发展不均衡、物流运作模式老旧及物流服务水平较低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是否匹配,两者之间协同发展程度如何,逐渐成为本文研究的方向。因此,系统的分析承接产业转移下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的协同发展现状,分析重点产业中的不同行业与物流投入产出系统之间存在的问题,对于指导承接产业转移、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提升,推动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四川省及西部地区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承接产业转移下的四川省重点产业选择。第一,从产业转移的动因入手分析,以产业转出地和产业转入地为研究对象,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两地在面对产业转移时,产业转出地和产业转入地的动因。第二,在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动因之后,作为产业转入地的四川省面临应该如何确定重点产业,依照什么样的标准等问题,本文以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行业为突破口,以产业规模和产业梯度作为两个维度层面,基于定量定性方法相结合,充分考虑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综合分析,在产业转移下的形势下,确定本地重点承接和选择的产业,同时也为本文最终的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发展提供重点产业的数据指标。物流系统指标的筛选及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的形成。首先,以定性的方式,分析产业演进对物流系统指标的影响,以产业类型和产业结构为切口,分析物流系统指标的变化。第二,以定量的方式,对文献中初步选取的物流系统指标做主成分分析,通过SPSS软件进行指标筛选,确定物流系统的指标,最终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的指标体系构建完成。协同发展评价模型的选择及架构。首先对当下主流的五种协同发展模型进行基本阐述,在分析上述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以TOPSIS思想和灰色综合关联度模型为主体的距离协同发展模型,总结了系统间拉动因子的具体算法,将CRITIC法与距离协同发展模型组合,最终构建出一套完成的多系统协同发展模型,提高整体模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以四川省的数据为例,进行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首先对四川承接产业转移下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包括重点产业和物流系统方面。然后对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进行协同发展评价,通过产业发展度、拉动因子、CRITIC权重、子系统协同度、综合协同度、综合协同发展度6个方面的计算结果,对四川省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唐书林,肖振红,苑婧婷[3](2016)在《网络模仿、集群结构和产学研区域协同创新研究:来自中国三大海洋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说明现有研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来解释产学研主体的个体网络现象,但已有经验证据并不稳定甚至相互矛盾。本文试图引入空间计量模型来发现我国企业集群的社会网络结构存在空间模仿现象的证据,并利用新的网络特征——空间集聚结构修正社会网络分析结果后考察网络嵌入对产学研区域协同创新的真实影响。结果表明:(1)关系联结规模和中介中心度有助于提高区域协同创新水平,在部分集群内协同距离对协同创新的影响呈"S"型曲线,在控制空间效应后仅在波纹状集聚结构的环渤海集群存在结构洞与协同创新的负向关联;(2)三大海洋装备集群的集群结构存在明显的空间模仿效应,在连续性知识空间内更多的表现为邻近效应,在间断性知识空间则表现为异质效应,说明我国海工装备产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已初见成效;(3)集群内空间模仿效应强于集群间,说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存在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4)整体上企业产权性质对网络结构特征没有显着影响,但具有高新技术资质和年轻企业的协同创新行为更容易受到网络结构的影响,不具有高新技术资质的企业和非年轻企业更容易产生网络模仿现象。

华正伟[4](2012)在《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形态,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起,创意产业开始席卷全球,并全面影响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创意产业集群作为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创意产业兴起的背景着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意产业的基本理论和西方几大代表性的产业集群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为逻辑起点,深入剖析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功能、主要模式及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并通过我国六大创意产业区域板块和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对比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创意产业发展差异性,阐述创意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借鉴西方发达的国家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从本文的结构上看,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主要是对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外延、产业属性与特征进行界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点,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支撑,剖析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主要模式、空间功能与经济效应。第二部分为第四章,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以期得到有益的经验借鉴。第三部分包括第五、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以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西部黄金三角区、中部三角区和滇海地区六大创意产业区域板块为创意产业集群的重点区域,以六大区域板块中的中心城市为典型,详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及不平衡发展的趋势,集中阐述了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对城市功能转换、产业升级及城市形象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第四部分为第七章,面临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市场扩展的大趋势,我国已把发展创意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此,本文分析了各地区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并规划出创意产业集群区域性发展路线图,提出八大发展战略。

马超[5](2012)在《我国三大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以其高附加值、低污染、市场潜力大等优点,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竞相发展的产业。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甚至决定着该国当前以及未来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晚,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启动“863”计划和“火炬”计划后才有了较快发展。在地域分布上,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个经济区。且不同的高新技术行业在这三个经济区中的分布各有侧重,在区域间的相对竞争力也各有不同。2010年,这三大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分别高达60608亿元和34053亿元,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81%,出口交货总值的92%。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当前对我国三大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十分有限,尤其是缺少用完整的指标体系来定量分析不同高新技术行业竞争力的研究。本文针对三大经济圈内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基本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因子分析模型,选取了医药、航空航天、电子及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和医疗设备五个制造类行业为代表,通过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分析对五个行业各自在三个经济圈之间的竞争力优势进行了比较研究。长三角的高新技术产业拥有产出效率方面的优势,珠三角则具有投入和创新力方面的优势,环渤海区具有政策和技术支持优势。电子及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航空航天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医疗设备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医药制造业则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医药制造行业中,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竞争力是最强的。长三角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生产效率和研发能力两方面,而渤海经济区的优势只来源于生产效率。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中,环渤海经济圈的竞争力最强;渤海经济区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生产效率。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这两个行业都是珠三角经济圈的竞争力最强,且远远强过其他两个经济圈,这两个行业在在珠三角的竞争优势同样都主要来自于生产效率。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中,长江三角洲的竞争力是最强的。该行业在长三角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生产效率、产业规模和研发投入。本文对五个高新技术行业在三大经济圈之间相对竞争优势的研究,对于分析不同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战略都具有参考作用。区域产业发展应当着重于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做强做大使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韩笑妍[6](2012)在《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全球经济一体化继续推进,带动了商品与资本、技术、信息和服务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加深。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最为显着的表现形式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正方兴未艾。而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促进了要素自由流动和区域大市场的形成,无论国际间还是国内区域合作,都是以分工利益和专业化利益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在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产业对接。产业对接其实是区域间产业竞争与合作的结果,如何进行产业对接对于我国欠发达地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对接”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国内呼声较高的有:泛珠三角其他地区与珠三角产业对接、京津唐产业对接等;闽台产业对接、粤港产业对接等;国际间比较热的对接有:中国沿边省份与东盟产业对接、山东半岛与日韩产业对接等。就现实情况看,相对落后的地区是产业对接的发动者和支持者,发达地区对产业对接有所呼应,但实际行动并不积极,也没有具体抓手。可以说,产业对接的规模和效率并没有理论预计的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及各种壁垒的存在都是产业对接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同处华北,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具有悠久的合作历史。随着内蒙古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与国内外经贸合作频繁,尤其是与环渤海五省市在对口支援、能源工业、商贸和社会事业方而的合作更加密切。但从繁体上看,这种产业合作主要停留在能源、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层面上,还处于产业对接的初级阶段,缺少统一分工和协调机制。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关系主要是选择合适的产业分工模式,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合力。如何优化区域内部的资源配置,使之形成区域竞争力,实现双方的共赢,是环渤海五省市和内蒙古而对的重要问题。“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也对内蒙古重点开发区做了明确规定。困家规划的出台为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对接提供了巨大市场潜力和题材。内蒙古与环渤海五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的多层次性使得两区域今后存在着广阔的产业合作空间。本文从产:业对接的视角,探讨如何发挥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要素合理组合的基础上,加强产业合作,沿着观察-实证-分析-判断的研究路线,借助于区位熵等计量方法,分析出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对接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双方产业对接的对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注重提出产业对接既要符合自身利益,保障自身产业对接中利益最大化,也要建立符合对接方的利益的合作机制,保障对接方在产业对接中的利益,达到双赢的局面,降低合作的风险与交易费用,提高合作各方的投资回报率和合作项目的成功率。避免陷入围绕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来论述。论文主要内容为:导论:本部分为全文的总括性章节。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特别是论述了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内蒙古如何与相对发达的环渤海地区产业对接的重要价值。接下来做了系统的文献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进行了布局。第一章:产业对接的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对产业对接、产业转移、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产业对接与区域间相互作用等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并对产业对接概念进行界定,提炼出与本文具体研究对象有重叠和可运用的相关理论及规律,并探讨其在内蒙古与环渤海产业对接下应用的可行性。第二章:主要论述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通过对内蒙古经济和环渤海地区在历史上的经贸往来及合作基础进行深入的挖掘,并结合当前两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各自的优势,探讨了产业对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通过对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产业对接的现状和问题的剖析,从供求层面、政策层面和企业成长层面,对双方产业对接的潜力进行挖掘和论证。第四章:重点阐述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原则和内容。通过修正后的区位熵方法确定产业对接的内容,其对接内容包括:工业对接、农牧业对接和第三产业对接。在确定了对接的内容后,就工业、农牧业和服务业对接的重点领域和方式进行详尽的剖析和阐述,提出可操作性的路径参考。第五章: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政策建议,在前儿章研究基础上,结合中东欧国家融入欧盟经济圈的实践,提出加快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对策建议。

孙可奇[7](2012)在《基于动态均衡理论的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包括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区域经济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即知识经济时代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思想。其次,介绍了改革开放30年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阐述了改革开放30年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最后对山东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第三,从苏、沪、浙、粤、京、津几个较发达的省市入手,运用偏离份额分析等数量方法,选取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有关指标,对山东及以上省市的产业发展状况及竞争力作了详尽的对比研究,为后面山东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有关战略的提出作了铺垫。第四,从省内17个地市的对比出发,运用基尼系数、相对变异系数和泰尔系数等数量方法,选取山东17个地市30年的人均GDP统计数据作为指标,对山东30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山东省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后面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关战略的提出作了铺垫。第五,对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进行对比,从影响城市群发展的内部功能出发,对各大城市群的特点做了归纳,为以城市群作为空间载体的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构建做了铺垫。第六,依据前面详细的分析论证,构建了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四大战略,即山东半岛城市群创新发展战略、鲁南经济带科学跨越发展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特色发展战略,以及适合各大区域发展特点的子战略,形成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战略体系。最后对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论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第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当前山东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加速期、信息化融合期、市场化完善期、国际化拓展期的崭新阶段,理应对以往山东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进行转型。所以对山东新的历史时期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意义,其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本文基本上是根据山东30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目前比较综合的计量经济模型,从时间跨度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是改革开放30年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总结,可以为政府、企业家或者学者提供参考,其研究价值和分析过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三,构建了四大战略和十几个子战略的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战略体系,提出了不同于以往其他学者的一些新思路和新建议,既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又符合山东省情,其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杨大海[8](2009)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在2003年提出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这为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阵地,在东北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正在建设中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必将成为拉动东北地区快速发展的引擎。论文从区域经济学中有关互动发展的理论入手,分析国内外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在深入论述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地区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在互动发展方面的情况,深入挖掘双方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开展互动的现实依据、空间与产业等互动优势,以及在互动合作中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时机,探索和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地区进一步互动发展模式,并提出推进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分八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论文的内容和技术路线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二部分是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对相关理论进行了评述。区域互动发展的理论主要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港口与腹地互动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共生理论等。这些理论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国内外区域互动发展的经验借鉴。对国内外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指出了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的启示。明确了一是城市群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二是一个经济区或城市群必须有一个或两个龙头城市,通过龙头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互动协调发展;三是制定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四是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五是建立区域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六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第四部分是互动现状分析。运用城市流方法对东北地区各城市的城市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沿海地区与东北腹地各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状况。同时,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指出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第五部分是互动效应分析与评价。应用logistic模型,通过对沿海港口货运量与腹地GDP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对沿海与腹地互动所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指出沿海与腹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互动方式由单向向双向转变,互动模式也由单一模式(港口和腹地)转向多种模式(混合)互动。第六部分是进一步互动的模式构想。明确提出了产业互动、港口与腹地互动、功能互动、区域互动、要素互动、基础设施一体化等六种模式。产业互动主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展开,并就海洋产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现代金融业等互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进一步明确港口分工和互动层次,提升腹地经济水平等方面提出港口与腹地互动的构想。从明确沿海与腹地各自功能为突破口,提出推进沿海地区与腹地功能互动的构想。从加强沿海地区与辽宁中部城市群、辽西经济区、长吉城市群、哈大齐城市群等重点区域互动,提出了区域互动的构想。从加强沿海与腹地资本、人才、项目、信息、市场等要素互动,提要了沿海与腹地要素互动构想。从加强交通、通讯、能源、水资源、环境保护一体化,提出沿海与腹地基础设施一体化模式构想。第七部分是互动的对策措施。从推进全面创新、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全域谋划东北区发展、建立东北各大中城市战略联盟、培育区域利益共同体、发挥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作用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第八部分是结论与努力方向。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林坚[9](2009)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科技产业对接为切入点,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台湾产业转型、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从博弈的研究视角来揭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范式。通过规范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区域演进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并在两岸学界研究成果和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环境需求、风险顾虑进行深入的解构分析。研究中,重点选取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两个方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大陆其他三大台商聚集地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内外制约因素,并结合区域内福建、浙南、赣东南、粤东各地区的情况论述了各自的具体约束性条件。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国家关于海峡西岸发展的相关战略指向,本研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梯次、区域布局、产业定位和承接战略、承接模式进行了规划性论述,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硬环境”、“软环境”和“竞争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投资环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科技产业转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海西区与台湾区域经济整合的必由之路,而将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作为整体来描述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研究仅止于对海西区(尤其是区内各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定位和承接重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作为整体的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张冀新[10](2009)在《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机理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城市群主导经济发展的世纪。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决定未来世界竞争格局。城市群的作用大小是通过衡量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在国家中的作用,产业体系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来体现的。纵观美国纽约城市群、日本东京城市群等世界主要城市群,其产业结构呈现出服务业成为中心城市主导产业,同时都市型工业取代中心城市的传统制造业,城市群的不同城市形成不同产业特色和职能分工,进而形成整体的强大竞争力。与世界主要城市群相比,我国城市群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城市群内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城市群资源不能有效整合,资源配置效率低。城市群产业结构是否优化、产业布局是否合理、产业国际竞争力高低关系到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强弱。构建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是解决城市群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群产业国际竞争力,应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竞争的有效途径。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2008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主体框架、重点载体和保障措施。2009年1月《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本文在分析现代产业体系与城市群的互动机理基础上,研究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融合机理、集聚扩散机理和三力平衡机理,通过建立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提出对策建议及实施方案。对于加快转变城市群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生态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一些理论与方法,主要采用系统分析、动态分析、模型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把城市群发展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将定量研究与调查工作、制度分析与推理分析相结合。以我国三大城市群为切入点,分析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程度,找出各自制约因素,为三大城市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不同推进模式提出对策建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九章:第1章说明了本课题的来源和研究背景,明确了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比较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简述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章阐明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和组成,建立了现代产业体系的三维模型,归纳了基本原理和设计原理;第3章在分析城市群结构与功能基础上,探讨了现代产业体系与城市群的互动机理;第4章、第5章和第6章共三章分别从融合机理、集聚扩散机理、三力平衡机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机理;第7章构建了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评价方法;第8章以我国三大城市群为例,从协调度、集聚度和竞争度三方面对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程度进行评价,计算出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指数:珠三角城市群27分、长三角城市群23分、环渤海城市群18分,同时运用DEA的CCR模型对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三维度的六种组合进行分类比较,得出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模式:竞争度导向的珠三角模式,集聚度导向的长三角模式,协调度导向的环渤海模式:最后一章总结了研究结论和创新点,指出了所存在的不足,并对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技术效率测度相关研究
        1.2.2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研究
        1.2.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研究
        1.2.4 现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结构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新技术
        2.1.2 高新技术产业
    2.2 技术效率及其空间溢出概述
        2.2.1 技术效率内涵
        2.2.2 技术效率测度
        2.2.3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内涵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技术创新理论
        2.3.2 新经济增长理论
        2.3.3 新经济地理理论
        2.3.4 区域经济空间均衡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分析
    3.1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正向溢出机理分析
        3.1.1 技术效率正向溢出机制理论分析
        3.1.2 技术效率正向溢出具体路径
    3.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负向溢出机理分析
        3.2.1 累积因果过程机制
        3.2.2 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差异机制
        3.2.3 双边贸易机制
    3.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机理分析
        3.3.1 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现实分析
        3.3.2 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理论分析
    3.4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模型构建
        3.4.1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理论模型
        3.4.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演进分析
    4.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述
        4.1.1 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状况统计分析
        4.1.2 高新技术产业投入水平空间收敛性分析
        4.1.3 高新技术产业产出水平空间收敛性分析
    4.2 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状况
        4.2.1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整体集聚
        4.2.2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多样化集聚
        4.2.3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专业化集聚
    4.3 省级地区技术效率测度
        4.3.1 随机前沿模型设定
        4.3.2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4.3.3 技术效率估计与结果分析
    4.4 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统计分析
        4.4.1 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分布重心演变轨迹
        4.4.2 整体集聚水平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3 多样化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4 专业化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5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相关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5.1 空间计量经济学概述
        5.1.1 空间计量经济学简述
        5.1.2 空间相关性检验方法
        5.1.3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简介
    5.2 变量空间相关性实证检验
        5.2.1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5.2.2 莫兰指数空间相关检验
        5.2.3 空间冷点—热点分析
    5.3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5.3.1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
        5.3.2 高新技术产业整体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3.3 高新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3.4 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城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分析——基于国家高新区层面
    6.1 国家高新区发展统计分析
        6.1.1 国内外高新区发展概述
        6.1.2 国家高新区基础性统计分析
        6.1.3 国家高新区空间地统计分析
    6.2 地级城市技术效率测度与统计分析
        6.2.1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6.2.2 随机前沿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6.2.3 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地统计分析
    6.3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城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分析
        6.3.1 基础性统计对比分析
        6.3.2 空间耦合分析统计模型原理
        6.3.3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6.3.4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系数测度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基于国家高新区层面实证分析
    7.1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分析
        7.1.1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性分析
        7.1.2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不确定性分析
        7.1.3 相关理论对比分析
    7.2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基于地级市层面
        7.2.1 变量空间相关性检验
        7.2.2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与估计
        7.2.3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结果分析
        7.2.4 分时段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2.5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溢出空间衰减边界实证分析
    7.3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基于城市群层面
        7.3.1 国家级城市群发展概况
        7.3.2 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发展和技术效率统计
        7.3.3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7.3.4 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3.5 分时段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8.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8.1.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界定
        8.1.2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8.1.3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技术效率实证模型设定
        8.1.4 模型估计与实证结果分析
    8.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分析
        8.2.1 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实证案例介绍
        8.2.2 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经验分析
        8.2.3 研究结论与启示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2)承接产业转移下四川省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理论依据
        1.3.1 产业转移理论
        1.3.2 产业增长极理论
        1.3.3 商物分离学说
        1.3.4 协同发展理论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与评论
    2.1 产业转移经典理论回顾及脉络分析
        2.1.1 国外经典理论总结
        2.1.2 国内现有理论述评
    2.2 承接产业转移对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的影响分析
        2.2.1 产业转移概念的多维度分析
        2.2.2 承接产业转移对重点产业及物流系统的影响
    2.3 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关系研究分析
        2.3.1 重点产业与物流产业概念界定
        2.3.2 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文献梳理
    2.4 协同发展模型研究及方法评述
        2.4.1 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
        2.4.2 DEA协同发展模型
        2.4.3 TOPSIS协调系数模型
        2.4.4 距离协同度模型
        2.4.5 灰色关联协同度模型
        2.4.6 协同发展模型的评述
    2.5 论文研究相关文献总体论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承接产业转移下重点产业选择
    3.1 产业转移动因
        3.1.1 产业转出地
        3.1.2 产业转入地
    3.2 产业转移下重点产业选择路径
        3.2.1 基于产业集聚度的自身优势行业确定
        3.2.2 基于转移梯度理论的相对优势行业确定
        3.2.3 计算结果分析
        3.2.4 重点产业的确定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点产业下的物流系统指标的确定
    4.1 产业演进对物流系统指标的影响
        4.1.1 产业类型对物流系统的影响
        4.1.2 产业结构对物流系统的影响
        4.1.3 重点产业对物流系统的影响分析
    4.2 物流系统指标的选取和筛选
        4.2.1 物流系统指标的初步选取
        4.2.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物流系统指标的筛选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协同发展机理分析和模型构建
    5.1 协同发展机理分析
        5.1.1 协同发展的涵义
        5.1.2 产业转移前物流系统机理分析
        5.1.3 产业转移后物流系统机理分析
        5.1.4 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5.2 评价模型的构建
        5.2.1 模型计算步骤
        5.2.2 权重方法评述及选择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四川省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发展分析
    6.1 四川省产业转移下区域发展现状
        6.1.1 承接产业转移下四川省重点产业介绍
        6.1.2 四川省物流系统发展现状
    6.2 四川省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发展实证
        6.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6.2.2 确定正负理想点并计算发展度
        6.2.3 计算综合协同度和综合协同发展度
        6.2.4 总系统协同发展结果分析
    6.3 四川省五大重点产业与物流投入产出系统协同发展实证
        6.3.1 高新技术产业与物流投入产出系统的协同发展
        6.3.2 先进制造业与物流投入产出系统的协同发展
        6.3.3 能源矿产开发及加工业与物流投入产出系统的协同发展
        6.3.4 农产品加工业与物流投入产出系统的协同发展
        6.3.5 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物流投入产出系统的协同发展
    6.4 子系统协同发展的结果分析及对策保障
        6.4.1 存在问题分析
        6.4.2 对策及保障措施
    6.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1 四川省重点产业指标原始数据
附录2 四川省物流系统指标原始数据

(4)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基本内容与主要方法
第一章 创意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第一节 创意产业概述
        一、 创意产业的发展轨迹
        二、 创意产业的定义与产业范畴
        三、 创意产业的特征与产业属性
        四、 创意产业与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概述
        一、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三、 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区别
    第三节 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与劳动分工理论
        二、 国外经典产业集群理论
第二章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主体模式
    第一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与构成主体
        一、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
    第二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一、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力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时空演变规律
    第三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一、 根据推动主体与机制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二、 根据形成要素和功能特征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三、 根据区域空间结构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四、 根据依托区域空间功能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第三章 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空间效应
    第一节 创意产业集群区域空间效应的一般分析
        一、 创意产业集群的“经济马赛克”现象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模式与经济特征
        三、 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空间效应表现
    第二节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二、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
        三、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四、 创意产业集群对城市功能转化的影响
        五、 创意产业集群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第四章 创意产业集群模式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欧美发达国家创意产业集群模式与经验借鉴
        一、 美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二、 英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三、 澳大利亚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第二节 亚洲国家创意产业集群模式与经验借鉴
        一、 日本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二、 韩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第三节 港台地区创意产业集群模式与经验借鉴
        一、 香港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二、 台湾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第五章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格局与区域发展比较
    第一节 我国创意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一、 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
        二、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格局
        三、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与基本态势
    第二节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比较
        一、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发展
        二、 创意产业发展综合实力的区域比较
        三、 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发展格局的区域比较
        四、 创意产业集群非均衡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第三节 我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差异性
        一、 我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群的总体状况
        二、 东部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集群发展
        三、 中西部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集群发展
        四、 我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总述
第六章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空间
    第一节 环渤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一、 环渤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二、 环渤海创意产业集群的特点与布局
    第二节 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一、 长三角创意产业的区域发展状况
        二、 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和布局特征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二、 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布局特点和发展优势
    第四节 中三角地区创意产业群的区域性分析
        一、 中三角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二、 中三角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特点与态势
    第五节 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一、 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情况
        二、 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特点和发展态势
    第六节 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一、 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情况
        二、 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态势
第七章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形势
        一、 国内外创意产业集群的总体趋势
        二、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机遇
    第二节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的实施战略
        一、 实施创意人才开发战略,激发创意产业区域活力
        二、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抢占创意产业发展高地
        三、 实施多元化投资战略,发挥民间资本市场作用
        四、 实施集团化战略,实现创意产业规模化经营
        五、 实施品牌化战略,形成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
        六、 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创意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七、 实施法制化战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八、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创意产业集群的贡献度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存在问题和未来期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主持项目情况
后记

(5)我国三大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 论文的研究架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概念的界定
        2.1.1 高新技术产业概念及分类
        2.1.2 竞争力的概念、来源和测量
        2.1.3 区域产业竞争力内涵
    2.2 产业竞争力基本理论
        2.2.1 早期的比较优势理论
        2.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2.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3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2.3.1 区域产业竞争力相关文献研究
        2.3.2 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文献研究
        2.3.3 我国三大经济圈相关文献研究
    2.4 本文的切入点
第三章 我国三大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分析
    3.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
    3.2 我国三大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分析
        3.2.1 三大经济圈简介
        3.2.2 长三角经济圈
        3.2.3 珠三角经济圈
        3.2.4 环渤海经济圈
    3.3 我国三大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分析
        3.3.1 产业投入能力
        3.3.2 产业产出能力
        3.3.3 产业创新能力
        3.3.4 产业政策环境
        3.3.5 技术支持环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选择
    4.1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1.1 产业内生竞争力因素
        4.1.2 产业外生竞争力因素
    4.2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3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4.4.1 目前常用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方法
        4.4.2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4.5 因子分析方法介绍
        4.5.1 因子分析数学模型
        4.5.2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大经济圈五个高技术子行业的竞争力分析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 医药制造业分析
    5.3 航天航空器制造业分析
    5.4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结果分析
    5.5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分析
    5.6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析
    5.7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建议
    6.1 重点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6.2 对于核心行业进行优先的资金支持
    6.3 针对性地为行业人才的引进创造条件
    6.4 从整体上完善区域内的创新环境,并对重点行业进行着重支持
    6.5 其它建议
第七章 结论及不足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附件

(6)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五、创新与不足
六、论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产业对接与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产业对接概念界定
    一、产业对接的内涵与外延
    二、产业对接的分类
    三、产业对接的策略
第二节 产业转移理论
    一、产业转移的含义
    二、产业转移的分类
    三、产业转移的特点
第三节 产业承接理论
    一、产业承接的含义
    二、产业承接的类型
    三、产业承接点的选择
第四节 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一、发达与欠发达区域产业对接基础理论
    二、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第五节 产业对接与区域间相互作用
    一、产业对接的区域间相互关系
    二、产业对接中区域间的决策博弈
    三、产业对接的区域效应 第二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历史条件及现实基础
第一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历史条件
    一、自然环境与地理区位
    二、延续几千年的部族冲突与融合
    三、历史上的交流与互利
    四、同处新中国成立后的“华北区”及经济上密切联系
第二节 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经济发展状况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因素和优势产业
第三节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状况分析
    一、环渤海经济圈概况
    二、环渤海经济圈结构与比较优势
    三、“十一五”期间环渤海经济圈的特点
第四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必要性
    二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链的互补性和对接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与区域合作现状
    一、总体现状
    二、主要领域和形式
第二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特征
    一、对接的自发性与低层次性
    二、重政府轻企业
    三、低效率
    四、各种壁垒因素的存在
    五、政策与法律体系的差异性
第三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潜力分析
    一、供求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二、政策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三、企业成长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第四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原则和内容
第一节 产业对接的原则
    一、发挥比较优势与互利共赢
    二、实现内蒙古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四、企业为主、政府引导
第二节 产业对接的总体构想
    一、内蒙古的区位功能定位
    二、产业对接的阶段性
第三节 产业对接的内容确定
    一、区位熵模型与修正
    二、农业产业对接
    三、工业产业对接
    四、第三产业对接
第四节 内蒙古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一、内蒙古工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二、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三、内蒙古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第五节 内蒙古农牧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一、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二、环渤海经济圈农牧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三、内蒙古农牧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第六节 内蒙古服务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一、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二、环渤海服务业发展情况
    三、内蒙古服务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第五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中东欧国家融入欧盟经济圈的经验借鉴
    一、欧盟成员国的产业对接经验
    二、对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启示
第二节 培育区域共同市场
    一、要素市场对接
    二、消费市场对接
    三、市场管理体制对接
第三节 产业规划对接
    一、规划体系合理对接
    二、规划流程与制定方式对接
    三、规划协调机制保障
第四节 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一、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二、总体上加快构建区域物流业发展格局
    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对接
第五节 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一、地方政府间的密切合作与有序引导
    二、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三、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四、推动企业优化重组与合理兼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后记

(7)基于动态均衡理论的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1.3.1 国外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
        1.3.2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践回顾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4.1 主要内容
        1.4.2 结构安排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数据与资料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综述
    2.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内容界定
        2.1.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
        2.1.2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2.1.3 知识经济时代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思想
    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流派
    2.3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2.3.1 均衡发展理论(Isostatic Development Theory)
        2.3.2 非均衡发展理论
        2.3.3 动态均衡发展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 30 年山东区域经济发展与 SWOT 分析
    3.1 改革开放 30 年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
        3.1.1 开发开放战略(1978 年—1984 年)
        3.1.2 “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战略(1985 年—1991 年)
        3.1.3 “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度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展”战略(1992 年 —2002 年)
        3.1.4 “龙头带动,重点突破,促强扶弱,协调发展”战略(2003 年—2007 年)
        3.1.5 重点区域带动战略(2008 年—)
    3.2 改革开放 30 年山东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态势
        3.2.1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2.2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3.2.3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3.2.4 市场化改革成效显着
        3.2.5 可持续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3.2.6 开放型经济的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
        3.2.7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3.3 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遇分析
        3.3.4 挑战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内比较
    4.1 各区域经济总量比较分析
        4.1.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4.1.2 各区域比较的结果分析
    4.2 各区域产业经济比较分析
        4.2.1 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4.2.2 产业结构效应的一般分析
        4.2.3 主要产业比较分析
    4.3 各区域空间经济比较分析
        4.3.1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4.3.2 浙江省区域经济空间发展战略
        4.3.3 广东省区域经济空间发展战略
        4.3.4 启示
    4.4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内比较
        4.4.1 苏南模式
        4.4.2 温州模式
        4.4.3 珠江模式
        4.4.4 山东“旗舰经济”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 30 年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
    5.1 区域差异的研究现状
    5.2 研究思路和资料来源
    5.3 山东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变动分析
    5.4 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的地区分解
        5.4.1 泰尔系数计算公式
        5.4.2 衡量指标的选取
    5.5 近期山东省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经济总量差距的现状
        5.5.1 近期山东区域经济总量差距的现状
        5.5.2 近期山东区域经济质量差距的现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群发展分析
    6.1 城市群、都市圈、经济带概念辨析
    6.2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比较
        6.2.1 空间范围
        6.2.2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特征比较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构建
    7.1 依托城市、创新半岛——山东半岛城市群创新发展战略
        7.1.1 山东半岛城市群创新发展的战略意义
        7.1.2 山东半岛城市群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与制约因素
        7.1.3 山东半岛城市群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
    7.2 区域协调、科学跨越——鲁南经济带科学跨越发展战略
        7.2.1 鲁南经济带科学跨越发展的战略意义
        7.2.2 鲁南经济带科学跨越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7.2.3 鲁南经济带科学跨越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7.3 循环经济、生态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发展战略
        7.3.1 黄河三角洲发展回顾
        7.3.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发展的战略意义
        7.3.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
        7.3.4 黄河三角洲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内容
    7.4 重视海洋、突出蓝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特色发展战略
        7.4.1 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回顾
        7.4.2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意义
        7.4.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
        7.4.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特色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已有研究基础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3.1 研究意义
        1.3.2 学术价值
        1.3.3 应用价值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总体评价
    1.5 主要创新点
2 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基础理论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1.1 世界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
        2.1.2 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明显
    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点轴开发理论
        2.2.3 网络开发理论
        2.2.4 核心—边缘理论
        2.2.5 梯度推移理论
    2.3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2.4 港口与腹地互动理论
    2.5 比较优势理论
    2.6 竞争优势理论
    2.7 产业集群理论
    2.8 共生理论
    2.9 小结
3 国内外沿海地区与腹地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3.1 国外实证分析
        3.1.1 世界五大都市圈
        3.1.2 都市圈的特点
        3.1.3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3.2 国内实证分析
        3.2.1 我国三大经济区
        3.2.2 三大经济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做法
    3.3 对东北经济区的启示
    3.4 小结
4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现状分析
    4.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的历史沿革
        4.1.1 阶段划分
        4.1.2 综合评述
    4.2 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地位与作用
        4.2.1 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地位
        4.2.2 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
    4.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现状分析
        4.3.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
        4.3.2 东北地区发展现状
        4.3.3 基于城市流理论的东北地区各城市空间联系定量测度
        4.3.4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现状及SWOT分析
    4.4 小结
5 辽宁沿海港口与东北腹地互动的效应评价
    5.1 Logistic模型
    5.2 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
    5.3 相关模型的建立
    5.4 对计算结果的分析
    5.5 小结
6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模式构想
    6.1 产业互动模式
        6.1.1 互动基础
        6.1.2 产业互动的思路及原则
        6.1.3 产业互动构想
        6.1.4 主要产业互动
    6.2 港口与腹地互动模式
        6.2.1 沿海港口与腹地互动发展现实基础
        6.2.2 推进港口与腹地互动策略
    6.3 功能互动模式
        6.3.1 发挥大连保税港区对东北腹地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辐射带动作用
        6.3.2 进一步提升东北腹地产业承接能力
    6.4 区域互动模式
        6.4.1 沿海地区与辽宁中部城市群互动
        6.4.2 沿海地区与辽西地区互动
        6.4.3 沿海地区与长吉城市群互动
        6.4.4 沿海地区与哈大齐城市群互动
        6.4.5 沿海重点工业园区与腹地互动
    6.5 要素互动模式
        6.5.1 资金(本)互动
        6.5.2 人才互动
        6.5.3 项目互动
        6.5.4 信息互动
        6.5.5 市场互动
    6.6 基础设施一体化模式
        6.6.1 交通一体化
        6.6.2 通讯一体化
        6.6.3 能源一体化
        6.6.4 水资源一体化
        6.6.5 环境保护一体化
    6.7 小结
7 推进沿海与东北腹地互动的对策措施
    7.1 推进区域全面创新
    7.2 建立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7.3 全域谋划东北经济区发展大计
    7.4 建立东北各大中城市战略联盟
    7.5 大力培育区域互动利益共同体
    7.6 发挥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作用
    7.7 小结
8 结论及努力方向
    8.1 结论
    8.2 今后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图表一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完成课题研究情况
致谢

(9)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分析架构
第三节 研究创新和局限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局限 第一章 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有关理论
    一、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国际(区域)竞争力理论
    二、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位理论
    三、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域分工理论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一、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二、产业集群理论及与相关研究成果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
    一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二、产业转移理论
第四节 博弈论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二、博弈视角看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转型
第五节 两岸学者关于台商投资区位和模式选择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大陆对台商投资区位的研究
    二、台湾对企业投资大陆动机、区位选择和进入模式的研究 第二章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演进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海峡两岸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
    一、国际上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方法
    二、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分类标准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概况和基本评价
    一、产业规模——世界前列
    二、重点产业——两兆双星
    三、产业形态——科技制造
    四、台湾科技产业的优劣势
第三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结构和形态
    一、产业结构
    二、投资形态和关联形态
第四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区域分布、演进和发展趋势
    一、区域分布
    二、区域演进
    三、发展趋势及对海西区的展望 第三章 台商投资大陆的环境需求和投资风险分析——基于大陆台商的视角
第一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中国大陆的动因分析
    一、台商对外投资的驱动
    二、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动因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资本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投资环境偏好
    一、GDP总量大
    二、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完善
    三、市场经济环境好、经济开放程度高
    四、投资成本低
    五、人才储备多
    六、产业集聚度高、信息成本低
    七、政策环境好
    八、区位条件优越
第三节 大陆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风险——对TEEMA历年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一、总体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二、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三、城市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
    四、海西区历年受调查城市推荐评级排名情况概述
    五、台商大陆布局统计结果分析——依城市、产业别 第四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产业对接的正和博弈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建设意义与发展进程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意义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理论基础——产业升级和生命周期
    一、产业升级
    二、科技产业的生命周期和产业转移
    三、科技产业的动态特征
第三节 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正和博弈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二、“零和博弈”观念误区下的台湾科技产业管制
    三、海西区与台湾在科技产业上的正和博弈
第四节 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以福建为例
    一、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分工
    二、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合作 第五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基于福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比较
第一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济环境比较
    一、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二、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
第二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营环境比较
    一、教育和科技发展概况
    二、科技产业经营环境比较分析
第三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科技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二、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三、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空间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
    一、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海西区各区域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约束条件分析 第六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定位和模式选择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定位
    一、基本格局
    二、区域定位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类别定位
    一、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已有亮点——以福建为例
    二、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应把握的原则
    三、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路径选择:科技创新、环保节能
    四、对接重点和对接空间
第三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研究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差异化(竞争)战略
    三、产业集群战略
    四、科技人才战略
    五、科技园区战略
    六、科技企业联盟战略
    七、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模式
    一、产业链转移模式
    二、合作生产模式
    三、良性竞争模式
    四、资源整合模式
    五、委托招商、登岛招商模式 第七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政策取向
第一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政策现状——以福建省为代表
    一、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
    二、福建省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
第二节 海西区区域政策协调和产业机制整合
    一、海西区各市域的合作和联动机制
    二、海西区各次区域产业机制整合和协同发展
    三、政府在科技产业对接中的调控、协调作用
第三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硬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一、构建区域联动网络,推动海西协调发展
    二、培育科技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三、借鉴两岸发展经验,推进科技园区建设
    四、促进科技人才聚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第四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软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一、营造有利于产业对接的服务环境
    二、采取适当的政策优惠,提升海西吸引力
    三、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融资环境
    四、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台商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自创品牌
    五、倡导社会商业伦理、妥善解决涉台贸易纠纷,降低台商投资风险
    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构建科技服务平台
第五节 提升海西区竞争性环境的政策取向
    一、争取国家特殊政策扶持
    二、“先行先试”创造政策空间
    三、发挥对台政策的集成效应
    四、完善海西区市场经济环境
    五、推动金融服务创新
    六、科技园区对接促进产业对接
    七、“以台引台”扩大合作
    八、强化对台农业科技产业合作优势
    九、着力解决域内台湾科技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10)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机理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2章 现代产业体系的原理
    2.1 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和组成
    2.2 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原理
    2.3 现代产业体系的三维模型
    2.4 现代产业体系的设计原理
第3章 现代产业体系与城市群的互动机理
    3.1 城市群的结构与功能
    3.2 现代产业体系与城市群的链链互动
    3.3 现代产业体系与城市群的链网互动
    3.4 现代产业体系与城市群的网网互动
第4章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融合机理
    4.1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全球化融合机理
    4.2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机理
    4.3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融合机理
    4.4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网络融合机理
第5章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集聚扩散机理
    5.1 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
    5.2 城市群产业布局与产业集聚效应
    5.3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链集聚效应
    5.4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链扩散效应
第6章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三力平衡机理
    6.1 产业自主创新力推动机理
    6.2 产业效益贡献力拉动机理
    6.3 产业国际竞争力导向机理
    6.4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三力协同旋进
第7章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7.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指标选择
    7.3 评价指标结构与构成
    7.4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评价方法
第8章 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评价
    8.1 我国三大城市群发展现状
    8.2 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协调度评价
    8.3 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集聚度评价
    8.4 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竞争度评价
    8.5 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评价与推进模式
第9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9.1 主要研究内容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活动及所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 焦英俊. 吉林大学, 2020(03)
  • [2]承接产业转移下四川省重点产业与物流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 贺玉德.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4)
  • [3]网络模仿、集群结构和产学研区域协同创新研究:来自中国三大海洋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经验证据[J]. 唐书林,肖振红,苑婧婷. 管理工程学报, 2016(04)
  • [4]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华正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5]我国三大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D]. 马超. 上海交通大学, 2012(12)
  • [6]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D]. 韩笑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7]基于动态均衡理论的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孙可奇. 天津大学, 2012(05)
  • [8]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 杨大海. 辽宁师范大学, 2009(11)
  • [9]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 林坚. 厦门大学, 2009(11)
  • [10]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机理及评价研究[D]. 张冀新.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珠三角、长三角、渤海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