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方测证论文-周瑶

以方测证论文-周瑶

导读:本文包含了以方测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肌纤维化,TGF-β,Smad通路

以方测证论文文献综述

周瑶[1](2019)在《基于TGF-β/Smad通路探讨高血压心衰心肌纤维化机制及“以方测证”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以方测证”理论,运用Dahl盐敏感大鼠复制高血压心衰模型~([1-3]),通过比较参麦注射液与参附注射液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干预心纤维化、改善大鼠心功能的作用,探讨高血压心衰心肌纤维化的病理机制和高血压心衰大鼠模型的证候本质。方法:1.50只Dahl/SS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和模型组(44只),10只SS-13BN盐敏感对照大鼠为盐敏感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予低盐饮食,盐敏感对照组和模型组予高盐饮食,喂养20周,建立和验证盐敏感高血压心衰大鼠模型。将已成高血压心衰模型的40只Dahl/S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麦注射液组、参附注射液组、吡非尼酮抑制剂组,各10只,腹腔注射结合灌胃给药15天。给药结束后,超声检测各组大鼠EF及FS值,ELISA法检测血清NT-proBNP及TGF-β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组织Ⅰ型胶原纤维蛋白(Col I)含量变化,Western B lot法检测组织纤维化蛋白TGF-β表达量、Smad2/Smad3磷酸化程度,RT-qPCR法检测组织Smad2、Smad3、TGF-β、Col I的mRNA相对表达量。2、30只Dahl/SS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参麦注射液组、参附注射液组3组,连续腹腔注射6.0mL/kg药物5天,每日1次,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将5%/10%/20%的参麦血清/参附血清/空白血清、2.5μg/L/5μg/L/10μg/L TGF-β1、0.25g/L/0.5g/L/1g/L吡非尼酮作用于原代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48h,CCK-8法检测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确定给药浓度和干预时间。设置空白对照组、TGF-β1组、参麦血清联合TGF-β1组、参附血清联合TGF-β1组、空白血清联合TGF-β1组、吡非尼酮联合TGF-β1组,CCK-8法检测各组药物作用细胞48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Smad2/Smad3磷酸化程度,RT-qPCR法检测细胞Smad2、Smad3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1、造模结束后,与盐敏感对照组大鼠和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在精神状态和行为体征上出现明显变化,血压持续上升,收缩压最高达212mmHg;造模后模型组大鼠EF、FS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盐敏感对照组,也明显低于本组造模前测量值,血清NT-proBNP明显增高,各指标较空白对照组、盐敏感对照组大鼠均有显着差异,说明模型组大鼠高血压心衰模型初步成模。2、给药后,与参附组大鼠相比,参麦组大鼠EF、FS值明显升高;血清NT-proBNP、TGF-β1含量明显降低;心肌细胞结构清晰、肌纤维排列整齐、细胞无水肿等病理变化;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胶原容积分数降低;心肌组织胶原纤维含量明显下降,Col I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和吡非尼酮均能抑制大鼠心肌组织Smad2和Smad3蛋白磷酸化程度及mRNA表达、TGF-β的mRNA和蛋白表达、Col I的mRNA表达,参麦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附组。3、TGF-β1、参麦血清、参附血清、空白血清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作用,吡非尼酮有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剂量依赖性不明显,确定10%含药血清、10μg/L TGF-β1、1g/L吡非尼酮和48h为最佳给药浓度和干预时间;各药物与TGF-β1联合作用后,参附联合组和空白联合组细胞进一步增殖,参麦联合组和吡非尼酮联合组细胞生长明显抑制,参麦联合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他组。4、各含药血清、吡非尼酮与TGF-β1联合孵育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后,参麦联合组细胞Smad2和Smad3的蛋白磷酸化程度、Smad2和Smad3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参附联合组、空白联合组、吡非尼酮联合组均明显降低。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利用Dahl/SS盐敏感大鼠建立高血压心衰大鼠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改善高血压心衰大鼠各项心功能指标,能通过调节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高血压心衰大鼠心肌组织和原代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途径,效果显着优于参附注射液,基于“以方测证”确证了高血压心衰大鼠为“心气阴虚证”动物模型,并初步揭示了高血压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的病理机制和参麦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心衰的关键作用靶点。(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奕,沈照波[2](2019)在《从逻辑关系角度考察“以方测证”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方测证"是中医传统研究方法,其理论基础是"方证相应""方证相对",主要用于经方研究,现代亦将此法应用于实验研究。若是从形式逻辑关系推理的角度考察,方与证未必是"一一关系",所以方证对应未必可靠,故而"以方测证"的移植应用应予以反思,应当设置类似方的对照组,重视观测指标的多样性以及各项指标间的关联,提高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曾梅艳,宋厚盼,陈小娟,陈新怡,蔡雄[3](2019)在《基于以方测证理论法探讨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实验模型的构建及模型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以方测证理论构建可靠、稳定的十二指肠溃疡(DU)脾胃虚寒证候大鼠实验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6.56g/kg组(非方证对应组)和黄芪建中汤9.27g/kg组(方证对应组)。采用苦寒泻下加劳倦过度法构建脾胃虚寒证候,运用阿司匹林加无水乙醇建立DU模型。观测大鼠的整体状态、体质量、进食量和肛温变化,计算溃疡指数(UI),HE染色观察十二指肠黏膜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PGE、NO、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TLR-2、MyD88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进食量、肛温均明显降低。给予黄芪建中汤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整体状态恢复正常,体质量增加、进食量增多、肛温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UI明显增加,小肠绒毛受损严重;给予黄芪建中汤治疗后,大鼠UI较模型组显着降低,黏膜形态恢复正常。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血清NO、PGE含量显着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TLR-2及MyD88蛋白表达显着上调;给予黄芪建中汤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清NO、PGE含量明显增加,MDA含量显着降低,TLR-2及MyD88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种稳定、可重现的脾胃虚寒型DU病证结合大鼠实验模型,该模型可为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实验研究提供新的载体。(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9年01期)

郭春荣,施旻昱,庄怡娴,赵杏,李福凤[4](2018)在《基于以方测证的肾阳虚哮喘大鼠模型建立与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并评价哮喘大鼠肾阳虚病证结合模型。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模型组、肾阳虚哮喘模型组、肾阳虚哮喘+金匮肾气汤组(简称金匮肾气汤组)、肾阳虚哮喘+六味地黄汤组(简称六味地黄汤组)5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利用卵蛋白诱发哮喘。肾阳虚哮喘模型组、金匮肾气汤组、六味地黄汤组灌胃地塞米松混悬液2周制作肾阳虚哮喘模型,2周后金匮肾气汤组、六味地黄汤组分别灌胃金匮肾气汤和六味地黄汤治疗。末次给药12h后处死大鼠取材固定,病理切片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荧光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肺支气管壁RhoA、Rock2蛋白表达。结果:病理切片显示正常组支气管管壁完整,无炎性渗出。哮喘模型组、肾阳虚哮喘模型组大鼠支气管壁塌陷,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渗出,且肾阳虚哮喘模型组的病理变化重于哮喘模型组;金匮肾气汤组支气管壁结构塌陷程度较肾阳虚哮喘组明显减轻,周围有少量炎性细胞渗出;六味地黄汤组的病变程度与肾阳虚哮喘模型组无明显差别。荧光免疫组化法显示RhoA、Rock2在各组大鼠支气管壁和肺泡壁均有表达;哮喘模型组RhoA、Rock2蛋白表达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肾阳虚哮喘模型组明显高于哮喘模型组(P﹤0.05),金匮肾气汤组与肾阳虚哮喘模型组比较,RhoA、Rock2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基于以方测证的实验室指标的结果分析判定地塞米松灌胃结合卵蛋白诱发哮喘制造肾阳虚哮喘模型成功。(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张昕洋,傅延龄,傅晨[5](2018)在《中医“以方测证”认识方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方测证"认识方法,是从方药性味、功效出发,针对症状,观察临床应用该方药后药效反应,推知病变本质,以更准确地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以方测证"认识方法可帮助解读中医经典,全面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继而指导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中医研究方法,在中风病等诸多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其运用过程中,仍因中医方药多效性,人体复杂性、整体性,个体医家经验局限性等因素而存在着偏差分歧。应用大数据模式,完善对照组,借助其他学科优势等手段,可进一步完善此认识方法。(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期刊2018年09期)

陈楚珺[6](2018)在《基于“以方测证”探讨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气道组织形态及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实验研究在中医病因学说理论指导下,模拟云南春燥环境因素并施加于实验小鼠,遵循以方测证的法则,采用治燥经典方桑杏汤、沙参麦冬汤、以及桑杏汤与沙参麦冬汤合方进行药物干预。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燥胜则干”、“燥邪伤人,首先犯肺”的临床特点,观察实验小鼠一般体征表现,并选择观察气管和肺组织形态的改变,以及检测实验小鼠气道免疫指标IgG、s IgA、SP-A、SP-D含量的变化。以期从功能、结构及分子叁个层次,初步探讨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的影响,为云南春燥证动物模型研制提供方法及客观指标。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阴性组、桑杏汤组、沙参麦冬汤组、合方组(即桑杏汤合沙参麦冬汤)。正常组小鼠置于人工气候箱内进行常温常湿环境干预,喂以正常饲料;模型组、阴性组、桑杏汤组、沙参麦冬汤组以及合方组5组小鼠,置于人工气候箱内进行春燥气候环境干预,并喂以香燥饲料,每组每日分别灌饮不同液体。其中,阴性组每日灌以白开水,桑杏汤组每日灌以桑杏汤,沙参麦冬汤组每日灌以沙参麦冬汤,合方组每日灌以桑杏汤与沙参麦冬汤的合方。每日观察各组小鼠一般体征,于第15天进行动物组织取材处理观察小鼠气管及肺组织形态、以及IgG、s IgA、SP-A、SP-D含量的变化。结果:1.实验小鼠一般体征的变化正常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尿液质清,大便质地正常,被毛色泽良好,有光泽;模型组小鼠与正常组相比,施加因素干预以后,逐渐出现,精神烦躁之象,常见打斗,尾部见抓痕血痕。体重减少,食量减少,饮水量波动较大。同时表现出爪甲干枯,尿色发黄,大便干硬,被毛槁枯,少量脱落等征象。与模型组相比,其余4组小鼠分别表现为:(1)阴性组表现为精神尚可,有爬盖现象,偶见打斗,饮食量大致相当,饮水量波动大,尿液色黄,大便质地和缓少许干燥,被毛仍干燥,未见脱落;(2)桑杏汤组表现为精神尚可,前期见打斗,后期未见,体重增加,饮食饮水量平稳,尿液清晰仅微黄,大便和缓略干燥,被毛仅略干燥;(3)沙参麦冬汤组表现为精神尚可,偶见打斗,体重增加,尿液微黄,大便正常,被毛少许干燥;(4)合方组表现为精神尚可,未见打斗,体重增加,饮食增加,尿色清,大便质软,被毛仅略干燥。2.实验小鼠气管、肺组织形态的变化正常组小鼠,气管形态规则,肺部支气管清晰,肺泡壁完整。模型组小鼠与正常组相比,气管黏膜层部分上皮细胞增生严重,部分损伤,脱落、变薄、缺失,黏膜层断裂不完整,部分纤毛损伤伴脱落,黏膜下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肺部支气管壁增厚,肺泡壁增厚,毛细血管扩张,部分肺泡壁肺间质充血瘀血,见红细胞、炎性细胞及肺大泡。与模型组相比,其余4组小鼠分别表现为:(1)阴性组,小鼠气管黏膜层部分上皮轻度增生,纤毛脱落,偶见炎性细胞,肺部仍见血管扩张,肺泡壁增厚,有炎性细胞,仅有少许肺大泡;(2)桑杏汤组,小鼠气管仅见纤毛少量脱落,肺部仅见支气管上皮些许脱落,肺泡壁些许增厚;(3)沙参麦冬汤组,小鼠气管黏膜层纤毛脱落,黏膜下层偶见炎性细胞,肺部支气管上皮轻度增生伴脱落,肺泡壁断裂,见少量红细胞和炎性细胞;(4)合方组,小鼠气管黏膜层部分轻度增生,黏膜下层仍可见炎性细胞,肺部仅见些许少部分支气管壁断裂,见少量红细胞。3.实验小鼠气道免疫指标的变化3.1小鼠气道IgG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气道IgG含量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小鼠气道sIgA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气道sIgA含量显着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阴性组与桑杏汤组小鼠气道sIgA含量极显着下降(P<0.001);沙参麦冬汤组与合方组小鼠气道sIgA含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小鼠气道SP-A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气道SP-A含量显着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阴性组与合方组小鼠气道SP-A含量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桑杏汤组小鼠气道SP-A含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参麦冬汤组小鼠气道SP-A含量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小鼠气道SP-D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气道SP-D含量显着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阴性组、沙参麦冬汤组、合方组小鼠气道SP-D含量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桑杏汤组小鼠气道SP-D含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云南春燥环境下,小鼠一般体征、气管及肺组织形态都发生了相应改变,同时小鼠气道sIgA、SP-A以及SP-D含量也有上升趋势。说明云南春燥环境下,风、燥之邪侵袭小鼠,影响了小鼠的生理功能,从而表现出一系列干燥症状。同时,微观层面上,对小鼠肺及气管组织结构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影响了小鼠气道免疫功能。2.治燥方剂干预下,各组实验小鼠的体征、气管及肺组织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气道液sIgA、SP-A、SP-D也均有改善。根据方证对应原则,可初步判断本实验除去正常组外各组动物,基本符合燥证动物模型,即云南春燥证候模型。小鼠一般体征观察、气道组织病理形态观察、以及气道液sIgA、SP-A、SP-D含量可作为该模型的客观检测指标。3.桑杏汤组动物在多方面的改善优于沙参麦冬汤及合方组。提示云南春燥证外燥表现明显。这与前期临床研究所得出的,云南春燥证具有“外燥与内燥并存,外燥多于内燥”的结果相一致。(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学院》期刊2018-04-01)

周梓鑫[7](2018)在《基于“以方测证”探讨云南春燥动物模型建立的相关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在云南春燥环境下给药前后小鼠生物表征和肺系(皮肤、肺脏、大肠)组织形态的变化情况,基于“以方测证”法探讨构建云南春燥动物模型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春燥组、春燥加水组、桑杏汤组、沙参麦冬汤组及合方组,利用人工气候箱及香燥食物模拟云南春燥环境并作用于各组实验小鼠,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生物表征的变化,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皮肤组织,肺组织,大肠组织形态学改变,记录各组小鼠背部皮肤、肺、大肠组织和大便的干湿重计算其各组织的含水率及日常体重、饮食、饮水量的变化。结果:(1)正常对照组小鼠饲养期间无打斗现象,毛发光泽,便质略湿润;春燥组及春燥加水组小鼠从施加因素第5天起出现打斗现象,尾部可见明显伤痕,并逐渐表现出烦躁易怒,毛发逐渐稀疏,缺少光泽,便质略显干燥;桑杏汤组小鼠在施加因素后皮毛光泽,前期偶有打斗现象,后期趋于平静,便质略湿润;沙参麦冬汤组及合方组小鼠饲养期间无打斗现象,毛发光泽,便质略湿润。(2)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1)春燥组小鼠体重降低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降低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升高有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出现病理形态学改变,肺组织含水率下降(P<0.01),大肠组织含水率下降(P<0.01),背部皮肤含水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疑出现应急反应干扰无法统计,大便含水率下降(P<0.01);(2)春燥加水组小鼠体重降低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降低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升高有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肺组织含水率下降(P<0.01),大肠组织含水率下降(P<0.05),背部皮肤含水率下降(P<0.05),大便含水率下降(P<0.01);(3)桑杏汤组小鼠体重上升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降低有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降低无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轻微病理形态学改变,肺组织含水率下降(P>0.05),大肠组织含水率下降(P>0.05),背部皮肤含水率下降(P>0.05),大便含水率下降(P>0.05);(4)沙参麦冬汤组小鼠体重下降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降低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降低无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轻微病理形态学改变,肺组织含水率下降(P>0.05),大肠组织含水率下降(P>0.05),背部皮肤含水率下降(P>0.05),大便含水率下降(P>0.05);(5)合方组小鼠体重下降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降低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降低无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轻微病理形态学改变,肺组织含水率下降(P>0.05),大肠组织含水率下降(P>0.05),背部皮肤含水率下降(P>0.05),大便含水率下降(P>0.05)。(3)与春燥组小鼠相比:(1)春燥加水组小鼠体重略微降低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降低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略微上升无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含水率略微上升(P>0.05),大肠组织含水率略微上升(P>0.05),大便含水率略微下降(P>0.05);(2)桑杏汤组小鼠体重略微上升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上升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降低无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含水率上升(P<0.01),大肠组织含水率上升(P<0.05),大便含水率上升(P<0.05);(3)沙参麦冬汤组小鼠体重略微上升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上升有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降低无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含水率上升(P<0.01),大肠组织含水率上升(P<0.05),大便含水率上升(P<0.05);(4)合方组小鼠体重略微上升但无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食量降低有明显差异性(P<0.05),每10g体重饮水量降低无明显差异性(P>0.05),肺组织含水率上升(P<0.01),大肠组织含水率上升(P<0.05),大便含水率上升(P<0.05)。结论:1、云南春燥环境下的各组实验动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燥表征,且经治燥方剂干预后的小鼠干燥表征较轻。提示小鼠感受燥邪,燥胜则干,故小鼠表现出外燥证的临床表现。润燥药物可以改善小鼠燥征,以方测证,也提示小鼠模型具备外燥证临床特点。2、云南春燥环境下的各组实验动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含水率下降及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提示小鼠感受燥邪,燥伤肺胃,故小鼠出现外燥证或内外兼燥的临床表现。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阴性组,提示润燥药物可以改善小鼠燥征且春燥环境下单纯性饮水无法有效缓解燥伤肺胃。以方测证,提示小鼠模型具备外燥证或内外合燥的临床特点。3、根据方证对应原则,对比春燥环境下小鼠生物表征及肺系(皮肤、肺、大肠)在给药前后的变化,从宏观体征和微观组织结构两个层面,初步可推断云南春燥环境下各组动物基本符合燥证动物模型,即云南春燥证候模型。(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学院》期刊2018-04-01)

卢林竹,李欣春,胡志希,李琳,黄鑫玲[8](2016)在《“以方测证”法在动物模型研究中的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以方测证"法广泛运用于实验动物证型研究中,对中医药研究发展有重要意义。现从建立动物模型的以下方面进行综述:基于"以方测证"建立实验动物模型的理论基础;"以方测证"在动物实验中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案与设想。(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7-22)

王文萍[9](2016)在《以方测证分析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胡桂枝干姜汤专治少阳枢机不利兼有水饮内结,但其方证并不统一。笔者通过总结历代医家对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理论研究及治疗经验,以方测证,提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应用"胆热脾寒"理论解释,总结出胸胁不适、口苦、便溏叁个临床主证。(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6年08期)

黄晶晶,陈炜,赵琼,黄勤挽,张玉[10](2016)在《腹泻病气阴两虚证病证结合模型构建及以方测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研究以高浓度苦寒泻下、劳倦力竭复合因素构建气阴两虚证病证结合腹泻动物模型。方法:40只KM小鼠随机抽取10只为空白组,其余用作腹泻模型制备。采用25%高浓度番泻叶灌胃使其重泻伤其阴液,加以负重游泳使其力竭致气虚的复合因素造模,参照文献判定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加味人参乌梅汤、蒙脱石散及生理盐水,5 d后采集样本作相应检测。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D-木糖、丙二醛(MDA)、乳酸(LD)浓度与空白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结肠病理评分与空白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模型组结肠病变程度高;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西药组P<0.05,中药组P<0.01),病变程度有明显的改善;中药组在治疗恢复期有其明显优势。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重降低明显(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小鼠体重较模型组体重显着增加(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动物的稀便数和稀便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的稀便数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差异(中药组P<0.01或西药组P<0.05),稀便率均显着降低(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D-木糖、丙二醛(MDA)、乳酸(LD)浓度与正常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西药组和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更接近于正常组;结肠病理评分,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提示模型组结肠病变程度高;中药组和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西药组P<0.05,中药组P<0.01),说明药物干预后,病变程度有明显改善,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有其明显优势。结论:高浓度苦寒泻下、劳倦力竭复合因素构建的气阴两虚证病证结合腹泻模型是较为可行、稳定的造模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以方测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方测证"是中医传统研究方法,其理论基础是"方证相应""方证相对",主要用于经方研究,现代亦将此法应用于实验研究。若是从形式逻辑关系推理的角度考察,方与证未必是"一一关系",所以方证对应未必可靠,故而"以方测证"的移植应用应予以反思,应当设置类似方的对照组,重视观测指标的多样性以及各项指标间的关联,提高可靠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以方测证论文参考文献

[1].周瑶.基于TGF-β/Smad通路探讨高血压心衰心肌纤维化机制及“以方测证”干预[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9

[2].李奕,沈照波.从逻辑关系角度考察“以方测证”法[J].中医学报.2019

[3].曾梅艳,宋厚盼,陈小娟,陈新怡,蔡雄.基于以方测证理论法探讨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实验模型的构建及模型评价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

[4].郭春荣,施旻昱,庄怡娴,赵杏,李福凤.基于以方测证的肾阳虚哮喘大鼠模型建立与评价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

[5].张昕洋,傅延龄,傅晨.中医“以方测证”认识方法初探[J].北京中医药.2018

[6].陈楚珺.基于“以方测证”探讨云南春燥环境对小鼠气道组织形态及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8

[7].周梓鑫.基于“以方测证”探讨云南春燥动物模型建立的相关实验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8

[8].卢林竹,李欣春,胡志希,李琳,黄鑫玲.“以方测证”法在动物模型研究中的进展[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

[9].王文萍.以方测证分析柴胡桂枝干姜汤证[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

[10].黄晶晶,陈炜,赵琼,黄勤挽,张玉.腹泻病气阴两虚证病证结合模型构建及以方测证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标签:;  ;  ;  ;  ;  

以方测证论文-周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