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盐论文-王晓华,周瑶,张婧

钛酸盐论文-王晓华,周瑶,张婧

导读:本文包含了钛酸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波水热法,钛酸盐纳米管,二氧化碳,甲烷

钛酸盐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华,周瑶,张婧[1](2019)在《微波水热法合成钛酸盐纳米管用于CO_2/CH_4吸附分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波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发达孔结构的钛酸盐纳米管(TiNTs),并用浸渍法将二乙烯叁胺(DETA)、叁乙烯四胺(TETA)、四乙烯五胺(TEPA)负载至钛酸盐纳米管上,用以吸附分离CO_2和CH_4。利用扫描电镜(SEM)、低温氮吸附仪(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吸附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贝士德吸附仪研究其CO_2和CH_4的吸附性能,并对CO_2/CH_4的分离系数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60%TEPA改性的TiNTs分离因子最大,能很好地分离CO_2和CH_4;胺修饰的TiNTs除具有较高的CO_2吸附能力外,还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在煤层气CO_2脱除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12期)

王俞迪,李晔,黄晶,蒋玉萌[2](2019)在《水热合成钛酸盐纳米材料吸附水中放射性核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钛酸盐纳米材料因其原材料储量较多、来源广泛,合成方法较为简单,表面离子交换位点多等特点被用作水中放射性核素离子的吸附材料。综述了材料的水热合成方法与钛酸盐纳米管的形成机理,总结了材料对水中放射性核素的吸附效果、机理、影响因素等一系列研究进展。展望了材料的水热合成方法、改性方法在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与实际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7期)

贾昆仑,刘世凯,王韶川,陈双辉,董航[3](2019)在《添加钛酸盐纳米线对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aO-Na_2O-B_2O_3-Al_2O_3-SiO_2体系为基础陶瓷结合剂,将水热温度150℃、保温24 h制备的一定量的钛酸盐纳米线加入其中,制得纳米陶瓷结合剂。通过电子多功能试验机、洛氏硬度计等对纳米陶瓷结合剂的抗折强度、硬度和流动性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当纳米陶瓷结合剂中钛酸盐纳米线添加质量分数为1.0%、其烧结温度为610℃时,纳米陶瓷结合剂的抗折强度和硬度最大,分别为92.54 MPa和86 HRB,相比于基础陶瓷结合剂的61.09 MPa和53 HRB分别提高了51.5%和62.3%;且纳米陶瓷结合剂的流动性显着改善,气孔相对较少,生成的物质分布较为均匀,综合性能提高。(本文来源于《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张伟[4](2019)在《氧化物/钛酸盐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乙硫醇(EM)是一种典型的恶臭有机硫气体,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都有危害。不仅如此,乙硫醇对催化剂也有毒害作用。因此,在使用或燃料化学品之前,必须将其去除。本文选用钛酸正丁酯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合成的方法合成钛酸纳米管材料,以制备的钛酸纳米管为主体的钛基催化材料,选择合适的客体材料构建二元钛酸纳米复合材料,从而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光谱响应能力,实现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有效分离,从而实现对太阳光的有效利用。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制备Na_2Ti_3O_7纳米材料,通过质子交换的方式制备H_2Ti_3O_7纳米管(H_2Ti_3O_7-NT),选择ZnO和NiO金属氧化物为客体材料,构建ZnO/H_2Ti_3O_7-NT和NiO/H_2Ti_3O_7-NT二元纳米复合催化剂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光谱响应能力进行表征,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的形貌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LRS)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的骨架结构进行分析。以EM为目标气体,通过对催化剂样品表面的滞留物进行分析,对材料的光催化脱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ZnO/H_2Ti_3O_7-NT和NiO/H_2Ti_3O_7-NT复合材料依然保留原始纳米管的管状结构,氧化物纳米粒子分布在纳米管的表面或者纳米管的内部。NiO/H_2Ti_3O_7-NT与主客体前驱物相比光谱响应曲线明显的向可见光范围移动,有效的延伸了光谱响应范围,提高了对太阳光中可见光的利用。由于主客体之间的协同作用,NiO/H_2Ti_3O_7-NT对EM有一定的光催化氧化降解效果。ZnO/H_2Ti_3O_7-NT复合物与前驱物H_2Ti_3O_7-NT相比有效的延伸了对光的吸收范围,提高了对太阳光的利用。但是与NiO/H_2Ti_3O_7-NT相比,其对可见光的响应明显减弱。通过复合改性后得到的二元纳米复合材料,依旧保留着原有的管状结构,客体材料的引入没有改变主体材料的原有结构,复合后的金属粒子主要分布在主体材料的表面,主客体材料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在光催化降解EM的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催化效果。该工作为设计和构建二元异质结材料的理论探索和实际应用提供了简单的可行的思路。图20表8参79(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5)

王辉,孙美丽,姜瑞,殷雄,贺蒙[5](2019)在《钛酸盐空心纳米球作为介孔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低成本、高效率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其氧化物半导体电子传输层影响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1-3])。TiO_2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合适的带隙宽度等优点,被广泛用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其电子迁移率的变化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影响很大~([1-3])。因此,提高电子迁移率至关重要。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简便的离子交换的方法合成了多种钛酸盐空心纳米球,并将其作为介孔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4])。以Zn~(2+)和H~+作为交换离子得到钛酸盐(Ti-Zn-O)和TiO_2空心纳米球。结果表明离子的种类影响着电子传输层的电导率、带隙以及价带和导带的位置;以Ti-Zn-O空心纳米球作为电子传输层的器件最优效率为17%(平均效率为16.4%),优于TiO_2空心纳米球(15.9%,平均效率为15.1%)~([4])。电化学阻抗谱结果表明器件PCE的增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Zn~(2+)的引入提高了电子传输层的载流子传输性能;(2)Zn~(2+)的引入调节了电子传输层的带隙,使其与钙钛矿层有更好的能级匹配。本研究工作为开发高质量的无机电子传输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5-25)

陈宏[6](2019)在《碱土金属钛酸盐掺杂(K_(0.5)Na_(0.5))NbO_3陶瓷的烧结特性与电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标准电子陶瓷制备工艺制备了Na_(0.5)K_(0.5)NbO_3陶瓷和高组分碱土金属钛酸盐0.06AETiO_3(AE=Mg、Ca、Sr和Ba)掺杂(K_(0.5)Na_(0.5))NbO_3陶瓷,研究了不同的碱土金属离子对NKN陶瓷的烧结特性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130℃烧结成瓷的NKN-CaT和NKN-SrT陶瓷获得了高的相对密度(>96%);室温下,XRD图谱显示,NKN-CaT、NKN-SrT和NKN-BaT陶瓷均为四方钙钛矿结构;介电温谱显示NKN-CaT、NKN-SrT和NKN-BaT陶瓷的正交-四方相变温度T_(o-t)移到了室温以下;室温下NKN-CaT、NKN-SrT陶瓷表现出了明显的"软"性掺杂的性能,并获得了高的压电系数d_(33)(171 pC/N和135 pC/N)与机电耦合系数k_p(0.275和0.240)。(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9年05期)

贾帆豪,陈姝,郝锐杰,许少文,任伟[7](2019)在《钛酸盐ATiO_3钙钛矿的铁电和反铁畸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钛酸盐钙钛矿氧化物体系的研究对理解具有铁电极化的功能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对ATiO_3(A=Ca,Sr,Ba,Pb,Cd)体系的低温相、结构相变、及其对应的位移模式进行综述.我们着重比较了该体系存在的两类不稳定声子模式,即铁电极化模式(Ferroelectric,FE)和反铁畸变模式(Antiferrodistortive,AFD),在不同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我们举例阐述了晶格失配应变、人工构造超晶格和化学掺杂等方法对这两种模式的调控思路.最后我们给出本文的总结讨论及研究展望.(本文来源于《低温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赵旭东,翁汉钦,盛六四,于国兵,林铭章[8](2019)在《用硅钛酸盐快速高效清除水中低浓度铅离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热法合成了水合结晶硅钛酸钠(Na-CST)和25%铌取代水合结晶硅钛酸钠(Na-Nb/CST),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BET氮气吸附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这两种材料对铅开展了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在pH值为4.00~6.50时两种材料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吸附过程在60 min内达到平衡,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70.1 mg·g~(-1)和70.7 mg·g~(-1).两种吸附剂均表现出良好的水体除铅性能,在质量浓度为10~(-9)kg·L~(-1)量级的铅溶液中对铅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4%以上,吸附后水中铅残留量降至3×10~(-9)kg·L~(-1)以下,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铅含量标准.(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冯彦梅[9](2019)在《钙钛矿型铌/钛酸盐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性能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能源危机和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如何低能耗地对各种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是环境治理的关键。近年来,以半导体材料作为光催化剂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在众多的半导体材料中,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以其结构稳定、来源丰富、光活性高等渐受青睐。但是,大多数的钙钛矿光催化材料具有宽禁带,仅对紫外光响应强和几乎不吸收可见光的缺点,造成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低,阻碍了该类材料的发展。本文以铌酸钠(NaNbO_3)和钛酸镧(La_2Ti_2O_7)两种钙钛矿材料为基体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上述两种钙钛矿材料的表面通过原位法分别复合其它半导体纳米颗粒制备复合光催化剂,通过调节微观结构进而控制其宏观光催化性能,并分析了可见光下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机制和提出了协同光催化机理,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五氧化二铌(Nb_2O_5)为铌源、氢氧化钠(NaOH)为钠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得NaNbO_3立方块,采用原位复合法制备了Ag_2SO_3/NaNbO_3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对Ag_2SO_3/NaNbO_3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重点研究了NaNbO_3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了降解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种以及催化降解机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在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RhB)和甲基橙(MO)溶液来评估。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aNbO_3添加量的增加,复合光催化材料降解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当Ag_2SO_3与NaNbO_3的摩尔比为1:0.7时,禁带宽度由3.15 eV减小为3.04 eV,光催化材料降解效果最优,对于RhB溶液在30 min内降解效率达96.4%,对于MO溶液在60 min时其降解效率最大值为97.1%且比纯样的降解效果明显好。此外,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空穴(h~((10)))起主要作用,超氧自由基(?_2O~-)和羟基自由基(?OH)起辅助作用。(2)以硫酸钛(Ti(SO_4)_2)为钛源、硝酸镧(La(NO_3)_3)为镧源,采用一步水热法探究不同的工艺参数制得前驱体二维La_2Ti_2O_7(2D-LTO);以此为基础,利用原位复合法制备了AgI/2D-LTO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RD、FE-SEM、UV-Vis DRS、EIS、XPS等手段对AgI、2D-LTO以及AgI/2D-LTO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较为详细地讨论了降解RhB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种以及光催化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D-LTO经过负载AgI纳米颗粒后,光响应范围明显得到拓宽。两种材料的成分组成明显影响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且随着2D-LTO用量的增加光催化降解效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2D-LTO用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禁带宽度由2D-LTO纯样的3.36 eV减小至2.53 eV,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得到明显抑制,光催化效果最好,在60 min内达到93.1%,比纯样2D-LTO高44.3倍;另外,超氧自由基(?_2O~-)为催化降解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4-02)

王冰冰[10](2019)在《负载利福平/CuO的钛酸盐纳米网格的制备及其成骨与抗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骨缺损是由感染、肿瘤、创伤等清创术及各种先天性疾病导致的骨骼结构破坏,其不同程度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预防二次手术,制备多功能的骨植入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对钛金属表面进行结构改性、涂层修饰以及药物负载制备兼具成骨和抗菌功能的骨修复材料,研究了材料对细胞以及细菌生长情况的影响,并对其骨整合性能和抗菌活性进行评估。具体内容如下:(1)本研究以金属钛片(Ti)作为基底材料,通过两次阳极氧化的方式在钛表面制备二氧化钛(TiO_2)纳米网格,然后采用水热法将其转化为钛酸锌(ZnTiO_3)纳米网格,再在表面修饰羟基磷灰石和利福平。体外细胞实验表明所制备的材料无明显的细胞毒性,涂覆羟基磷灰石的材料有明显的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生长和迁移。抗菌实验显示含Zn或负载利福平的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并且同时含Zn和负载利福平的材料的抗菌性能最好。结果表明,Zn-NG-HA-RIF可以同时促进骨整合和抑制细菌生长,Zn和利福平具有协同抗菌的作用。(2)本研究以金属Ti片为基底,通过两次阳极氧化的方法在表面制备一层均匀的TiO_2纳米网格,然后利用水热法将其转化为钛酸钙(CaTiO_3)纳米网格,再在表面负载氧化铜(CuO)颗粒得到含Cu的纳米网格(Cu/Ca-NG)。生物学实验结果表明,钛酸钙纳米网格阵列有利于MC3T3-E1细胞的粘附与增殖,对骨整合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含Cu的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起到显着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Cu/Ca-NG可以同时有效促进新骨生成和抑制细菌生长。综上所述,我们以金属纯Ti片为基底材料,通过元素掺杂、仿生涂层制备和药物负载得到两种双功能骨缺损修复材料,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新生骨整合,而且能够同时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对骨缺损修复的治疗具有潜在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钛酸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钛酸盐纳米材料因其原材料储量较多、来源广泛,合成方法较为简单,表面离子交换位点多等特点被用作水中放射性核素离子的吸附材料。综述了材料的水热合成方法与钛酸盐纳米管的形成机理,总结了材料对水中放射性核素的吸附效果、机理、影响因素等一系列研究进展。展望了材料的水热合成方法、改性方法在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与实际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钛酸盐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华,周瑶,张婧.微波水热法合成钛酸盐纳米管用于CO_2/CH_4吸附分离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2].王俞迪,李晔,黄晶,蒋玉萌.水热合成钛酸盐纳米材料吸附水中放射性核素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9

[3].贾昆仑,刘世凯,王韶川,陈双辉,董航.添加钛酸盐纳米线对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9

[4].张伟.氧化物/钛酸盐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

[5].王辉,孙美丽,姜瑞,殷雄,贺蒙.钛酸盐空心纳米球作为介孔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C].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6].陈宏.碱土金属钛酸盐掺杂(K_(0.5)Na_(0.5))NbO_3陶瓷的烧结特性与电学性能[J].中国陶瓷.2019

[7].贾帆豪,陈姝,郝锐杰,许少文,任伟.钛酸盐ATiO_3钙钛矿的铁电和反铁畸变[J].低温物理学报.2019

[8].赵旭东,翁汉钦,盛六四,于国兵,林铭章.用硅钛酸盐快速高效清除水中低浓度铅离子[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9

[9].冯彦梅.钙钛矿型铌/钛酸盐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性能及机理研究[D].中北大学.2019

[10].王冰冰.负载利福平/CuO的钛酸盐纳米网格的制备及其成骨与抗菌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标签:;  ;  ;  ;  

钛酸盐论文-王晓华,周瑶,张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