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科研机构论文-张婧一

公共科研机构论文-张婧一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共科研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益类科研院所,绩效评价体系,体系构建分析

公共科研机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婧一[1](2019)在《公益类科研机构公共职能的绩效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科研事业发展背景之下,公益类科研院所承担了较为重要的公共职能,本文对其绩效指标评价体系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公共职能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案和相应的原则规范,希望可以为公益类科研院所公共职能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9年21期)

李哲,韩军徽[2](2019)在《中国技术开发类公共科研机构的建立、转制意义及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共性技术兼具竞争性和公益性的特征,政府如何推动此类技术的发展,一直是公共科技治理中一个颇具争议的命题。在这方面,中国在70年左右的科技创新实践中,通过技术开发类公共科研机构建立、发展、改革(转制)等过程,依托财政、税收、国有资本管理、保险、非营利机构、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政策组合,探索形成了将技术要素建制化地扩散到工业化进程中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投放"模式。(本文来源于《科学学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赵伟,吴思,王弋波[3](2017)在《公共科研机构信息公开的动力要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概述公共科研机构定义及职能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公开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对影响其信息公开的动力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到公众需求推动力、政策法规压力等外部动力要素,以及利益追求驱动力、组织管理建设支撑力、信息资源保障力、网络信息技术支持力等内部动力要素。进一步分析得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提升动力水平、提高公共科研机构信息公开水平和效率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资源导刊》期刊2017年06期)

娄亚莉[4](2016)在《高校图书馆嵌入科研机构重大项目的信息跟踪服务实践——以广东警官学院珠叁角公共安全研究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嵌入式图书馆服务成为图书馆一项新型的服务方式,笔者结合参加广东警官学院珠叁角公共安全研究所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共安全体系构建下流动高危人口突发事件的防控与处置研究"(项目编号14BGL134)的实践研究,阐述高校图书馆嵌入科研项目的信息跟踪服务方式。(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学刊》期刊2016年07期)

王弋波,赵伟[5](2015)在《美国、英国、日本的公共科研机构信息公开政策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高新科技对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深入,科研机构信息公开已经成为科研活动和创新创业的迫切要求和必然趋势。相关政策及实践因此受到学术界以及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英国、美国、日本的科研机构信息公开政策开展整理与分析,揭示其发展历程和理论支撑,解析其政策体系和实践特点,归纳各国政策实践经验和管理措施,为我国公共科研机构信息公开政策的建设与改进提供借鉴,最终为推动我国公共科研机构信息公开提供决策支持。(本文来源于《情报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张雅群[6](2015)在《公共科研机构技术商业化能力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化阶段是所有新兴技术得以发展的必经阶段,只有通过商业化手段才能搭建起连接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这叁者间的桥梁,才得以将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呈现在世人面前,进而创造社会价值。对于国家或政府部门设立的公共科研机构来说,商业化阶段同样必不可少。而在实现技术商业化的进程中,商业化能力显得至关重要,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技术商业化的速度、技术的宽度以及拓展的市场范围、创造的市场需求等。因此,对技术商业化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公共科研机构新技术商业化的顺利进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本文在已有的技术商业化能力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兴技术商业化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选择以公共科研机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系统结构因素为自变量,以技术商业化能力为因变量,并以各影响因素和技术商业化相关能力指标为量表设计了问卷。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中国科学院的各个院所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公共科研机构的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对回收的173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在检验研究假设的同时,揭示了新兴技术商业化过程中政策法律、社会环境、市场及用户、技术特性、研发能力及商业化时点选择这六个因素对商业化能力的影响作用。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公共科研机构的外部环境因素(政策法律、社会环境、市场及用户因素)以及内部系统结构因素(技术、研发能力、商业化时点选择因素)均和其商业化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并且根据回归分析可知,社会环境、技术、研发能力和商业化时点选择这四个因素对技术商业化能力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完善了公共科研机构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与技术商业化能力关系的研究,也为公共科研机构切实提升自身商业化能力提供了有益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06-01)

刘娅[7](2015)在《英国公共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英国多家公共科研机构技术转移的管理模式、组织模式、商业模式、运行成效以及配套政策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英国公共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制中,集中管理模式与分散管理模式并存,实施主体多元化、商业模式多样化,激励政策多层次化,但不同机构取得的成效存在差异性。(本文来源于《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期刊2015年02期)

郑霞,吴新玲[8](2014)在《公共科研机构异化研究——广东省科研机构问卷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科研机构以突出公共性原则为特征服务大众、服务社会。但近年来,我国公共科研机构异化现象日渐明显。通过对广东省内114名科研机构科研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电话访谈,获得部分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资金来源、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资料,分析出叁大异化现象,表现为公共科研机构经营性收入扩大、企业委托项目增多、科研成果"内循化"现象加大等。(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4年22期)

刘斌,李政刚[9](2014)在《公共行政视野下地方公益类科研机构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公益类科研机构是国家为履行其公共行政职能,依照国家公法设立的公共服务组织。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转型发展破局之策的背景之下,地方公益类科研机构如何更好地明晰发展定位,发挥政府赋予的公益服务职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中地方公益科研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内在特性对其功能定位进行了重构并据此设计了发展路径。(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李佰承[10](2014)在《基于纵向分析的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和公共图书馆机构合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在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和公共图书馆分属不同类别机构,大体上,如高校图书馆和高校院系隶属教育部,各级公共图书馆隶属文化部,科研院所如科技情报研究所隶属科技部等。本文中高校科研院所包括除公共图书馆外的高校院系、高校图书馆、中科院和科技情报研究所等在内的专业科研机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指包括国家图书馆和省、市、县、区级图书馆在内的各级公共图书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图书馆馆员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不仅在一个系统内的机构人员合作紧密,不同系统之间的机构人员的合作也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加强。(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14年卷)》期刊2014-10-10)

公共科研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产业共性技术兼具竞争性和公益性的特征,政府如何推动此类技术的发展,一直是公共科技治理中一个颇具争议的命题。在这方面,中国在70年左右的科技创新实践中,通过技术开发类公共科研机构建立、发展、改革(转制)等过程,依托财政、税收、国有资本管理、保险、非营利机构、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政策组合,探索形成了将技术要素建制化地扩散到工业化进程中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投放"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共科研机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婧一.公益类科研机构公共职能的绩效评价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19

[2].李哲,韩军徽.中国技术开发类公共科研机构的建立、转制意义及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9

[3].赵伟,吴思,王弋波.公共科研机构信息公开的动力要素分析[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7

[4].娄亚莉.高校图书馆嵌入科研机构重大项目的信息跟踪服务实践——以广东警官学院珠叁角公共安全研究所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6

[5].王弋波,赵伟.美国、英国、日本的公共科研机构信息公开政策综述[J].情报杂志.2015

[6].张雅群.公共科研机构技术商业化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7].刘娅.英国公共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制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5

[8].郑霞,吴新玲.公共科研机构异化研究——广东省科研机构问卷调查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

[9].刘斌,李政刚.公共行政视野下地方公益类科研机构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探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0].李佰承.基于纵向分析的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和公共图书馆机构合作研究[C].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14年卷).2014

标签:;  ;  ;  

公共科研机构论文-张婧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