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陆过渡带论文-姜素华,张雯,李叁忠,汪刚,曹伟

洋陆过渡带论文-姜素华,张雯,李叁忠,汪刚,曹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洋陆过渡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北太平洋,洋陆过渡带,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

洋陆过渡带论文文献综述

姜素华,张雯,李叁忠,汪刚,曹伟[1](2019)在《西北太平洋洋陆过渡带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北太平洋洋陆过渡带发育众多新生代盆地,盆地的起源、发生、发展受控于大陆边缘不同时期的构造过程。本文基于板块运动对盆地形成发展和演化的控制作用,分析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洋、陆板块的相互作用,重新厘定了该区地壳的反演厚度和地热场特征,进一步证实洋陆过渡带盆地的地壳厚度从陆缘区到深海洋盆区具有递变减薄的规律,而地热值向洋盆区具有逐渐升高的特征,并发现盆地伸展强度与热流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演化对洋陆过渡带沉积盆地的沉降及充填具有控制作用,沉降沉积中心由陆向海迁移导致烃源岩及油气具分带性,并受控于盆地的古地温及地温梯度。盆地类型和沉积充填厚度控制了油气的分布规律:陆内(陆缘)走滑-拉分盆地(渤海湾盆地和珠江口盆地等)油、气共生;陆缘走滑-伸展盆地(琼东南盆地等)和伸展-走滑盆地(莺歌海等盆地)以成气为主。日本已发现的油气主要围绕着日本岛弧分布,弧后盆地和弧前盆地均具有油气分布。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在高压低地温场的稳定带区域,无机CO2气藏的分布与深大断裂和岩浆活动有关。(本文来源于《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期刊2019年04期)

黎雨晗,黄海波,丘学林,张浩宇,杜峰[2](2018)在《广角地震揭示的中沙地块及其洋陆过渡带地壳结构——OBS2017-2测线数据处理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西北部陆缘中-西沙地块是华南陆缘中-新生代伸展减薄、印支地块碰撞挤出、南海海盆多期扩张作用下伸展裂解形成的微陆块(刘海龄等,1991)。对西沙地块地壳结构的研究表明:西沙地块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陆壳减薄特征,其在西沙海槽发育之前应与北侧华南大陆相连(Qiu et al., 2001;黄海波等,2011)。岛礁钻井结果显示,西沙基底在晚中生代时期(152.9-96.3Ma)经历了区域变质(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二)——专题45:海洋地球物理、专题46: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期刊2018-10-21)

李叁忠,索艳慧,李玺瑶,王永明,曹现志[3](2018)在《西太平洋中生代板块俯冲过程与东亚洋陆过渡带构造-岩浆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生代期间,华北与华南地块受西太平洋的板块俯冲过程、东亚大陆边缘深浅部过程的影响,其构造、岩浆、成矿、地貌演化趋势表现出一些共性,但也存在显着差异,其动力机制一般认为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致,但是它们是如何关联的,长期未得到解决,是地质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存在巨大争论.本文系统评述了近十年来已有东亚大陆边缘的构造变形分析、岩浆岩年代学、层析成像等多学科成就,简要探讨了前燕山期的中国陆块的最终聚合、统一陆缘的形成,随后主要侧重综述侏罗纪、白垩纪东亚洋陆过渡带燕山期地质过程的新认识.本文将浅部构造变形规律、岩浆岩年龄分带和迁移、地形巨大反转,与深部过程紧密结合,提出: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总体受深部岩石圈早幕向西的分层回卷拆沉、减薄制约,导致早期构造、岩浆作用伴随西迁,中幕多向拆沉,晚幕拆沉向东回撤;同时,北部鄂霍茨克洋闭合与南部班公湖-怒江俯冲系统的同期联合作用使得东亚洋陆过渡带总体处于挤压背景下,且深部上涌的软流圈不断向东跃迁,带动岩石圈不断向东、幕式、交替性伸展和挤压.华南深部早期则经历了向西平板俯冲,导致变形和岩浆作用西迁;后期发生两幕拆沉,导致构造-岩浆作用向东跃迁.总之,华北与华南构造-岩浆差异的内因是深部过程,外因是东亚大汇聚的差异所致.(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8年16期)

聂国权[4](2017)在《被动大陆边缘洋陆过渡带构造数值模拟及成因机制:开平凹陷例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平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珠Ⅱ拗陷的西部,处于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过渡带的位置。构造特征极为复杂,研究程度较低。本文基于最新的钻井和地震资料,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分析了开平凹陷及邻区地质结构和构造演化;运用盆地模拟手段,计算了开平凹陷及邻区不同构造单元构造沉降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壳幔伸展因子,以此来探讨开平凹陷及邻区的伸展模式和伸展机制。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利用高精度叁维地震剖面及钻井资料,通过不整合面分析表明开平凹陷发育多个不整合面,其中主洼和北洼发育六个大的不整合面;西洼和西南洼发育五个大的不整合面,由此将开平凹陷划分为七套(或六套)构造层:基底构造层、断陷一幕构造层、断陷二幕构造层、断陷叁幕构造层、断拗期构造层、拗陷期构造层及加速沉降期构造层。不同构造单元不整合面特征存在差异,构造-地层层序特征也存在差异。2.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结合断层解释及△T0图的编制,认为开平凹陷受控于大型伸展拆离断层,是典型的拆离盆地。根据拆离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将断层分为西南段、中段和东北段。西南段断层主要为犁式、座椅式和勺状形态,中段断层主要为座椅式和勺状,东北段断层为犁式。断层在下文昌组中段沉积期开始活动,在恩平组沉积末期近乎停止活动,叁段断层并在这一时期发生硬连接作用。西洼和西南洼主要表现为北断南超的半地堑结构,而主洼和北洼受控于南部和北部断层的控制,表现为双向旋转的特征,具有地堑结构。3.结合人工井点,通过盆地模拟手段,恢复了盆地的沉降史,结果表明开平凹陷及邻区49-39Ma构造沉降速率最大,在39-30Ma开始显着减小,在30-17.5Ma有小幅度的增大,在17.5Ma也有增大现象。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17.5Ma构造沉降速率小幅度增大与海底扩张停止有关。30Ma左右南海扩张形成的破裂不整合面分割了裂陷期和裂后期地层,之后盆地进入区域性热沉降阶段。4.在构造沉降史的基础上,利用非均匀伸展模型,计算了不同人工井的壳幔伸展因子,由此绘制了剖面的伸展因子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岩石圈地幔伸展因子明显大于地壳伸展因子,岩石圈地幔伸展因子在1.28-1.45之间变化,地壳伸展因子在1.08-1.3之间变化。地壳伸展因子的分布曲线与新生界沉积基底面大体呈镜像关系。综合前人研究及本次研究的结果认为,开平凹陷及邻区上地壳属于简单剪切伸展模式,具有不对称结构;下地壳及岩石圈地幔属于纯剪切伸展模式。岩石圈整体表现出非均匀差异伸展变形的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7-05-01)

邵济安,唐克东[5](2015)在《东北亚中生代洋陆过渡带的研究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中生代起,亚洲大陆作为一个统一的大陆岩石圈板块,开始了大陆边缘的组建和改造。本文采用构造地层-地体观点,依据生物地层学和碰撞造山带的不同特征,将东北亚洋陆过渡带从西到东分成了7个带:(1)受郯庐断裂系改造的华北克拉通东缘带;(2)以近陆缘物质为主的增生带I;(3)以异源混杂堆积为主的增生带II;(4)新西伯利亚-楚科奇-阿拉斯加陆缘增生带III;(5)陆缘火山-深成岩带;(6)科里亚克增生带IV;(7)堪察加-萨哈林-东北日本增生带V。其中自早白垩世末至古新世初形成的楚科奇海-东锡霍特阿林的火山-深成岩带作为太平洋板块开始正向俯冲并导致弧岩浆活动的重要标志。此前晚叁迭世至早白垩世末,在转换大陆边缘活动背景下,大量低纬度的外来地体以左旋平移断裂作用向北迁移并斜拼贴在陆缘。时空格局的分带性和阶段性清晰地展示了东北亚大陆边缘洋陆演化的关系。作者基于上述研究,并结合其他学科近期研究成果,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中国东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的高峰期正值东北亚洋陆过渡带转换大陆边缘活动和地体拼贴增生的阶段。然而太平洋板块正向俯冲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此时我国东部的大规模岩浆活动业已结束。因此难以将中国东部的岩浆活动与太平洋板块的正向俯冲作用相联系。以年轻陆壳组成的大兴安岭为例,作者提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不同深度的两种地质作用同时控制着中国东部岩浆活动的源区特征和侵位的空间:即深部软流圈底辟上涌与中-上部地壳受到的洋陆之间的剪切走滑作用形成的变形。(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高金尉[6](2015)在《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洋陆过渡带构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比于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的特征,南海北部陆缘具有特殊的构造和地层特征。这种差异可归因于由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印澳板块相互作用引起的南海多幕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基于多条穿过南海北部陆缘高质量的深反射多道地震剖面和最新的卫星重力数据,本文分析了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过渡带内的构造、岩浆活动和深部反射特征,以研究南海北部陆缘的张裂类型和伸展机制。研究区的构造演化明显可分为裂陷期和拗陷期两大阶段。在晚渐新世期间,整个南海北部陆缘都发生裂陷期的延迟现象,其表现是部分构造单元内的沉积速率未显着减小甚至有所增加和早中新世生物礁和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的发育。岩浆活动始终贯穿南海形成演化的过程中,南海北部陆缘强烈的火山活动发生于海底扩张末期或海底扩张停止以后。相比西北缘陆坡微弱的岩浆活动,与其相邻的西北次海盆、夭折裂谷以及西沙、中沙海区的岩浆活动却非常强烈,其主活动期为裂陷期(29.3-23.3Ma)。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过渡带向陆一侧边界位于陆架坡折或上陆坡向下陆坡转折处,向海一侧一般以围限前缘掀斜断块的向海倾的铲状正断层为界与洋壳区分,而局部地区(如西段Line07剖面)则以火山为界与洋壳区分,总体上呈NE-SW向展布,其范围由东向西逐渐收窄。洋陆过渡带在陆缘东段以受岩浆混染的裂陷期断陷和火山带(埋藏火山带)为特征,其范围超过200km;在中段一般以裂陷期断陷、受铲式正断层围限的构造低凸起和向海倾的掀斜断块带为特征,向西则以裂陷期断陷、受岩浆活动影响的构造低凸起、火山带和向海倾的掀斜断块带为特征,范围在220-265km之间;至陆缘西段,其范围收窄至69km左右,以裂陷期断陷为特征。重震联合反演结果表明,南海北部陆缘下地壳高速层厚度在下陆坡之下厚达0.8-5km,而在东沙隆起附近地壳之下其厚度达到了6-10km,之后向两侧逐渐减薄,向西消失于白云凹陷之下,向东随过渡壳俯冲于吕宋岛弧之下。下地壳高速层广泛展布于南海北部陆缘东半部分的陆架和陆坡,这表明其范围与洋陆过渡带的范围并不重合,也意味着下地壳高速层并不是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过渡带的必要标志。而陆架-陆坡区的火成岩和下地壳高速层的起源可能与被动上涌的软流圈的减压熔融有关,这种减压熔融作用导致了裂后期岩浆底侵和对地壳的侵位。相比于两端元类型的岩浆匮乏型被动大陆边缘和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南海北部陆缘是一个中间过渡的张裂模式,而且该模式更接近于岩浆匮乏型被动大陆边缘的特征。通过对南海南北共轭陆缘进行特征对比发现,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过渡带大型控凹断层极为发育,而南部陆缘洋陆过渡带铲状断层可归并于主滑脱面或莫霍面上,这种构造差异现象可能是由南海新生代演化过程中地壳的随深度变化的差异伸展造成的,而导致这种差异伸展的深源机制很可能就是地幔岩石圈的破裂要早于陆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5-05-01)

王晶[7](2015)在《专家力推将“透明西太”纳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王晶)3月21日~3月22日,“西太平洋洋陆过渡带壳幔—海洋系统、过程与动力学”高峰论坛在青岛举行,来自中、美、英、澳、俄等国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与会的中国专家达成了推动“透明西太”成为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共识。 西太平洋(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5-03-26)

呼双双,王建高[8](2015)在《中外专家聚焦“洋陆过渡带”物质与能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青岛3月21日电(通讯员呼双双 王建高)21日,“西太平洋洋陆过渡带壳幔—海洋系统、过程与动力学”高峰论坛在青岛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的着名学者专家出席。 此次高峰论坛以西太平洋“洋—陆地质过程”(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5-03-22)

张毅,何丽娟,汪集旸[9](2009)在《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的新生代火成岩分布与热流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流是认识大陆边缘热状态的直接窗口,大陆边缘的热状态是其张裂作用、岩浆作用等构造演化的结果,同时也是现今大陆边缘发生拉伸或增厚、沉降或抬升等与流变相关问题的重要边界条件。活跃的岩浆作用及高热流对大陆边缘盆地油气成熟度、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带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洋陆过渡壳作为(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2009》期刊2009-10-10)

Yu,B,Gladenkov,萧庆玉[10](1994)在《洋—陆过渡带的地层和古生态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20年以来,地质工作已获得了有关大陆和大洋的极重要的新知识。深海钻探和新的地球物理技术使我们能够再次解释洋底的地质构造和为反思有关大洋演化的许多假设打下了基础。洋-陆过渡带之所以引起地质学家的关注,是因为这些地区蕴藏着矿物资源,主要是油气,还有煤和许多金属物质。(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译丛》期刊1994年03期)

洋陆过渡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海西北部陆缘中-西沙地块是华南陆缘中-新生代伸展减薄、印支地块碰撞挤出、南海海盆多期扩张作用下伸展裂解形成的微陆块(刘海龄等,1991)。对西沙地块地壳结构的研究表明:西沙地块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陆壳减薄特征,其在西沙海槽发育之前应与北侧华南大陆相连(Qiu et al., 2001;黄海波等,2011)。岛礁钻井结果显示,西沙基底在晚中生代时期(152.9-96.3Ma)经历了区域变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洋陆过渡带论文参考文献

[1].姜素华,张雯,李叁忠,汪刚,曹伟.西北太平洋洋陆过渡带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9

[2].黎雨晗,黄海波,丘学林,张浩宇,杜峰.广角地震揭示的中沙地块及其洋陆过渡带地壳结构——OBS2017-2测线数据处理进展[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二)——专题45:海洋地球物理、专题46: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2018

[3].李叁忠,索艳慧,李玺瑶,王永明,曹现志.西太平洋中生代板块俯冲过程与东亚洋陆过渡带构造-岩浆响应[J].科学通报.2018

[4].聂国权.被动大陆边缘洋陆过渡带构造数值模拟及成因机制:开平凹陷例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5].邵济安,唐克东.东北亚中生代洋陆过渡带的研究及启示[J].岩石学报.2015

[6].高金尉.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洋陆过渡带构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

[7].王晶.专家力推将“透明西太”纳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N].中国海洋报.2015

[8].呼双双,王建高.中外专家聚焦“洋陆过渡带”物质与能量[N].科技日报.2015

[9].张毅,何丽娟,汪集旸.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的新生代火成岩分布与热流分布[C].中国地球物理·2009.2009

[10].Yu,B,Gladenkov,萧庆玉.洋—陆过渡带的地层和古生态系统研究[J].海洋地质译丛.1994

标签:;  ;  ;  ;  

洋陆过渡带论文-姜素华,张雯,李叁忠,汪刚,曹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