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性状论文-李光奇,孙从佼,吴桂琴,石凤英,刘爱巧

壳性状论文-李光奇,孙从佼,吴桂琴,石凤英,刘爱巧

导读:本文包含了壳性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鸡蛋,褐壳性状,转录组

壳性状论文文献综述

李光奇,孙从佼,吴桂琴,石凤英,刘爱巧[1](2017)在《利用转录组测序筛选鸡蛋褐壳性状相关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褐壳鸡蛋在许多国家深受消费者喜爱,消费者通常把蛋壳褐色深浅作为评价鸡蛋品质的重要指标。褐壳鸡蛋蛋壳颜色形成受多基因共同调控,但是具体候选基因及调控机理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以纯系褐壳蛋鸡为实验材料,筛选调控褐壳鸡蛋颜色深浅的候选基因。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产深褐壳鸡蛋和浅褐壳鸡蛋的母鸡蛋壳腺组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计有8461个基因在蛋壳腺组织表达,其中34个基因在两组之间差异表达。功能分析发现,卵转铁蛋白(ovotransferrin,TF)基因、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基因以及氧化磷酸化通路均与原卟啉Ⅸ合成通路相关,可能影响褐壳鸡蛋蛋壳色素原卟啉Ⅸ的合成和积累。(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17年11期)

王中霞,孟晶,陈树荣[2](2017)在《小刀蛏壳性状与活体质量、软体部重的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小刀蛏的壳长、壳高、壳宽、铰合线长、壳顶到后缘线长5个性状之间对活体质量和软体部重影响,并分别计算了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和以表型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和软体部重作因变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各表型性状与体质量、软体部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本文中总决定系数为0.921和0.816,大于0.8,说明已找到自变量。本文分别以活体质量、软体部重为依变量,壳长X1、壳宽X2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为:Y_活=-24.670+4.900X_1+2.582X_2;Y_软=-8.976+2.223X1+0.956X2。(本文来源于《水产养殖》期刊2017年10期)

王欢欢,陈美玲,楼立峰[3](2016)在《鸡蛋绿壳性状与候选基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绿壳蛋是蛋鸡壳色的一个重要表型,也是最直观的品种特征。绿壳蛋颜色是由一个主效基因和多个微效基因控制的综合性状。目前国内外针对鸡绿壳蛋品质与遗传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简要介绍鸡绿壳蛋形成机理、蛋品质分析与绿壳分子遗传研究进展,以期促进鸡蛋绿壳性状的研究与应用。(本文来源于《杭州农业与科技》期刊2016年06期)

陈黎,黄学涛,田勇,陶争荣,卢立志[4](2016)在《利用转录组测序筛选与鸭青壳性状形成相关的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壳性状是鸭(Anas platyrhynchos domesticus)重要的经济性状,但其遗传机制尚未揭晓。为研究鸭青壳性状形成的转录组基础,本研究通过测交法选育出基因型为纯合青壳以及纯合白壳绍兴鸭,并对两种基因型个体子宫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本研究共获得288 008 582个高质量数据,组装出64 587个转录本,其中包括19 589个新转录本。鉴定20 302次可变剪切事件,其中外显子跳跃是最主要的可变剪切类型。表达分析发现1 768个基因在两种基因型个体间差异表达,其中包括与蛋壳主要色素物质(原卟啉、胆绿素及其螯合物)相关的基因,例如胆绿素还原酶A基因(biliverdin reductase A,BLVRA)、尿卟啉原Ⅲ合酶基因(uroporphyrinogenⅢsynthase,UROS)、血红蛋白α亚基基因(hemoglobin subunit alpha-1,HBA1)以及血红素绑定蛋白1基因(heme binding protein 1,HEBP1)等。差异基因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注释以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表明这些基因涉及广泛的生物功能及通路,其中与蛋壳颜色形成密切相关的有血红素代谢功能(例如,血红素绑定以及四吡咯绑定)及胆汁代谢通路(例如,胆汁酸合成通路,胆汁分泌通路)。本研究首次探索了鸭蛋壳颜色形成的转录组基础,获得了一批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为进一步研究鸭蛋壳颜色形成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张瑞天,沈明钢,张立,张振山,张延威[5](2016)在《钢成分对沟槽结晶器初生坯壳性状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铸坯表面质量与连铸初生坯壳热传导方式有密切关系。本文建立沟槽结晶器初生坯壳数学模型,计算钢成分对沟槽结晶器初生坯壳的传热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含碳量对沟槽结晶器初生坯壳传热状况有影响,包晶钢凝固收缩率大,初生坯壳形成时间延迟,温度不均匀度和应力均增加。形成初生坯壳时间低碳钢最早、中碳钢次之、包晶钢最晚:包晶钢初生坯壳表面应力最大、中碳钢次之、低碳钢最小。(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2016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及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5-19)

段立柱,黄显雅,胡婉彬,刘敏博,湛垚垚[6](2015)在《不同壳性状虾夷扇贝体腔液叁种酶活力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对不同壳性状虾夷扇贝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贝壳形态的虾夷扇贝,其体腔液中SOD、CAT和POD 3种酶活力不存在着性差异(P>0.05);不同壳色虾夷扇贝体腔液中,SOD和CAT酶活力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POD酶活力差异并不显着。研究结果显示,虾夷扇贝的贝壳形态与其体腔液中抗氧化酶活力高低不存在相关性,而虾夷扇贝贝壳的壳色性状与其体腔液中抗氧化酶SOD和CAT活力高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扇贝贝壳性状积累一定的理论数据,同时也对扇贝的良种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5年02期)

郝伟,徐国成,庞作宽,徐加涛,许星鸿[7](2012)在《毛蚶壳性状对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机选取136只壳形完整的3龄池塘底播养殖毛蚶(雌性71只,雄性65只),测定其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分别计算相关系数以及以壳性状为自变量对质量性状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结果表明:毛蚶壳性状与质量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壳长、壳高、壳宽是影响雌性与混合组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壳长、壳宽是影响雄性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影响毛蚶软体部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壳长、壳高,壳宽的作用不显着;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壳性状对体质量、软体部质量的回归方程,为毛蚶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想的测度指标。(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王丹华[8](2012)在《卢氏鸡绿壳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卢氏鸡是我国唯一片羽型的可产绿壳蛋的地方鸡种,壳色有绿壳和褐壳两种颜色。自然状态下约有2~3%的个体产绿壳蛋。由于决定绿壳蛋鸡壳色的Oocyan(O)基因座位位于鸡一号染色体上,所以本研究从鸡1号染色体上筛选出与Oocyan基因座位紧密连锁的两个标记位点:微卫星AY493302位点和内源病毒因子EV1位点。通过采集150只卢氏绿壳蛋鸡,50只卢氏褐壳蛋鸡及18只白壳地方蛋鸡的血液,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分析探讨了这叁种壳色的基因型差异,进一步分析了叁种壳色的基因型与卢氏鸡的蛋壳颜色相关性,为今后进行禽类绿壳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微卫星AY493302在卢氏绿壳蛋鸡、褐壳蛋鸡以及白壳地方蛋鸡之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着,基因型AA(225bp/225bp)在卢氏鸡中的频率为0.3969,且只在卢氏绿壳蛋鸡中出现。通过测序发现:卢氏绿壳蛋鸡AA基因型在19bp处碱基和217bp处碱基均为G;但卢氏绿壳蛋鸡AB基因型在19bp处碱基却为C,在217bp处碱基为G。卢氏褐壳蛋鸡AB基因型和白壳地方蛋鸡的AB基因型则表现为在19bp处碱基为C,217bp处碱基为T。绿壳蛋鸡AA基因型测序后得到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进行同源序列比对,达99%同源的序列有V00425.1、J02015.1和NW_003763484.1,均位于鸡的1号染色体上。2. EV1标记在卢氏绿壳蛋鸡、褐壳蛋鸡以及白壳地方蛋鸡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着,基因型AA(251bp/251bp)在卢氏鸡中的频率为0.4348,且只在卢氏绿壳蛋鸡中出现。通过测序发现:卢氏绿壳蛋鸡AA基因型在52bp处碱基为T,54bp处碱基为T,129bp处碱基为A;卢氏绿壳蛋鸡AB基因型在52bp处碱基为T,54bp处碱基为T,129bp处碱基却为T。卢氏褐壳蛋鸡AB基因型和白壳地方蛋鸡AB基因型在52bp处碱基为G,54bp处碱基为G,129bp处碱基为T。将绿壳蛋鸡AA基因型测序后得到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进行同源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同源性最高达到89%,为序列NW_003763686.1,位于鸡的2号染色体上。3.卢氏绿壳蛋鸡、褐壳蛋鸡和白壳地方蛋鸡群体在微卫星标记AY493302位点和EV1标记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值分别为0.3325、0.3750、0.3750和0.3233、0.3750、0.3750,都属于中度多态性位点。其基因座位杂合度值分别为0.4212、0.5000、0.5000和0.4055、0.5000、0.5000,表明卢氏绿壳蛋鸡、褐壳蛋鸡和白壳地方蛋鸡均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样性。4.卢氏绿壳蛋鸡、褐壳蛋鸡和白壳地方蛋鸡群体在微卫星标记AY493302位点和EV1标记位点经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微卫星AY493302位点和EV1标记位点上的不同基因型与绿壳基因位点的基因型之间经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存在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期刊2012-05-01)

连森阳,王光瑛,吴旭,李昂[9](2010)在《番鸭蛋壳性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番鸭白壳蛋、青壳蛋、砂壳蛋的失重率,蛋壳的矿物成分、厚度和气孔数进行测定,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蛋壳结构,研究它们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番鸭白壳蛋的孵化率(89.1%)显着高于青壳蛋(67.4%)(P<0.05),极显着高于砂壳蛋(48.7%)(P<0.01).青壳蛋孵化率低于白壳蛋的原因不在于壳厚(P>0.05),而在于青壳蛋的蛋壳气孔数明显低于白壳蛋(P<0.05).砂壳蛋蛋壳结构异常与蛋壳的磷含量显着高于白壳蛋有关.对番鸭蛋壳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番鸭白壳蛋、青壳蛋、砂壳蛋不仅外观有差别,而且在超微结构上也有差别.(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张宝乐,李国勤,章鹤,沈军达,李进军[10](2010)在《鸭BLVRA基因cDNA克隆及其在输卵管子宫部的mRNA表达量与青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胆绿素还原酶A(BLVRA)基因的结构功能,探索其与鸭青壳性状的相关性,根据鸭BLVRA基因部分已知编码序列(CDS),采用RT-PCR和5′RACE方法扩增缙云麻鸭BLVRA基因mRNA的3′和5′末端未知序列,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鸭输孵管子宫部BLVRA基因表达量,用反射系数法测定蛋壳颜色。结果表明:鸭BLVRA基因cDNA由1071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02个氨基酸,等电点为7.15,分子量为34.3ku,分别将已有编码区序列向5′和3′端延伸238和199bp,与鸡、珍珠鸟、蟾蜍、牛、人和小鼠的相应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5.3%、95.0%、70.0%、61.1%、60.5%和59.5%。白壳蛋缙云麻鸭输孵管子宫部BLVR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约是深青壳蛋鸭相对表达量的3倍(P<0.01),蛋壳颜色的反射系数与BLVRA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呈显着的正相关(r=0.719,P<0.05)。初步推断BLVRA基因可作为青壳蛋鸭分子选育的候选基因。(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壳性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小刀蛏的壳长、壳高、壳宽、铰合线长、壳顶到后缘线长5个性状之间对活体质量和软体部重影响,并分别计算了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和以表型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和软体部重作因变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各表型性状与体质量、软体部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本文中总决定系数为0.921和0.816,大于0.8,说明已找到自变量。本文分别以活体质量、软体部重为依变量,壳长X1、壳宽X2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为:Y_活=-24.670+4.900X_1+2.582X_2;Y_软=-8.976+2.223X1+0.956X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壳性状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光奇,孙从佼,吴桂琴,石凤英,刘爱巧.利用转录组测序筛选鸡蛋褐壳性状相关基因[J].遗传.2017

[2].王中霞,孟晶,陈树荣.小刀蛏壳性状与活体质量、软体部重的相关分析[J].水产养殖.2017

[3].王欢欢,陈美玲,楼立峰.鸡蛋绿壳性状与候选基因研究进展[J].杭州农业与科技.2016

[4].陈黎,黄学涛,田勇,陶争荣,卢立志.利用转录组测序筛选与鸭青壳性状形成相关的基因[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6

[5].张瑞天,沈明钢,张立,张振山,张延威.钢成分对沟槽结晶器初生坯壳性状的影响研究[C].第十九届(2016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及论文摘要集.2016

[6].段立柱,黄显雅,胡婉彬,刘敏博,湛垚垚.不同壳性状虾夷扇贝体腔液叁种酶活力的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15

[7].郝伟,徐国成,庞作宽,徐加涛,许星鸿.毛蚶壳性状对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王丹华.卢氏鸡绿壳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

[9].连森阳,王光瑛,吴旭,李昂.番鸭蛋壳性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10].张宝乐,李国勤,章鹤,沈军达,李进军.鸭BLVRA基因cDNA克隆及其在输卵管子宫部的mRNA表达量与青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10

标签:;  ;  ;  

壳性状论文-李光奇,孙从佼,吴桂琴,石凤英,刘爱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