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保育论文-颜明艳,李琼珍,宋洁,王振华,王有基

种群保育论文-颜明艳,李琼珍,宋洁,王振华,王有基

导读:本文包含了种群保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鲎,圆尾鲎,最大熵模型,生境适宜性

种群保育论文文献综述

颜明艳,李琼珍,宋洁,王振华,王有基[1](2019)在《基于MAXENT模型评估北部湾潮间带中国鲎和圆尾鲎稚鲎的潜在地理分布及种群保育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鲎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意义。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受损等原因,亚洲鲎种群数量正急剧下降。鲎漫长的生命周期使得鲎资源的保护和增殖迫在眉睫。生态位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物种的潜在地理分布预测。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和公开发表的北部湾中国海域中国鲎和圆尾鲎地理分布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得到中国鲎和圆尾鲎在广西北部湾(中国部分)的栖息地适宜度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确定了这两种稚鲎在北部湾中国海域潜在适生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潮间带坡度和地形指数是影响中国鲎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而潮间带底质的有机物含量和植被指数是影响圆尾鲎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两种稚鲎适生区建立保护区,进行人工放流稚鲎,加强对海草和红树林的生态建设,进而促进鲎资源种群恢复和发展。(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郭妍妍,周杨,施奇静,孟秀祥[2](2018)在《濒危野牦牛的分布、种群、致危因素及保育》一文中研究指出野牦牛是濒危资源性动物,特产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及印控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野生种群估计为24000~30000头,中国的青海、西藏和新疆等西部地区是其核心分布区,有野牦牛22000头左右。中国的野牦牛有祁连山型和昆仑山型两个生态类型,两型牦牛从外形、生理、生化等方面均体现出对高寒生活的良好适应。野牦牛的最喜好生境为高寒草甸,其喜好食物主要含禾本科及莎草科植物。过度利用和盗猎、生境变化、同社区的冲突及与家牦牛的食物和生境竞争是导致野牦牛种群下降和濒危的最主要因素。为保护濒危野牦牛种群及生境,在现行的保护措施基础上,应加强相关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优化保护政策、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野牦牛保护的矛盾、构建野牦牛种质资源库和关于生境、种群动态的数据库。(本文来源于《野生动物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苏建荣,缪迎春,刘万德[3](2018)在《集合种群理论及其在野生植物保育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集合种群理论研究现状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育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对集合种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育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集合种群概念产生于1970年,主要指占据非连续生境斑块、局域种群间存在个体或繁殖体交流的复合体。集合种群主要包含5种结构类型,不同的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动态特征及保护主体。目前,国外集合种群理论已在生态学研究方面形成较完善的体系,但在遗传学与适应性进化研究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的集合种群研究以文献研究为主,基于数学模型的集合种群动态、生态位、Allee效应等纯理论的研究较多,经验性、实证性研究案例较少。植物集合种群的研究还存在植物种子散播、定居等移殖过程分析难题,制约着植物集合种群研究的发展。将数学方法、相关软件与传统生态学手段结合是解决以上难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集合种群理论能够很好的分析濒危物种的空间分布、局域种群间的基因流强度、散布、定居等种群动态,从而为濒危物种保护策略制订和保护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结论]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集合种群理论在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和濒危物种保育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姜海波[4](2016)在《白鹤(Scirpus planiculmis)东部种群迁徙停歇区湿地生境保育与恢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鹤(Grusleucogeranus)是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CR(极危)级物种,全球数量约为4000只。目前对白鹤及其停歇地的保护和研究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白鹤东部种群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中转停歇地,停歇的数量超过整个种群的95%。近几年,由于该区域环境变化和某些保护策略的不科学,致使停歇地有些泡沼补水过剩,而有些却面临着干涸,影响了白鹤的正常停歇和有效栖息面积的增加。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实现白鹤停歇地的保育,已经成为白鹤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环境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针对莫莫格保护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收集了1983~2013年间白鹤现今及历史停歇地水文条件变化、白鹤食物(扁秆藨草Scirpusplaniculmis)的生长情况、白鹤数量变化及其他资料,采用水文模型模拟方法,对现今停歇地已有的恢复工程进行了评价,并对不合理的补水方案提出了调整建议,以此为基础计算了现今停歇地的白鹤环境容纳量,说明了对白鹤历史停歇地补水恢复的必要性。应用生态需水量计算和叁维动态模拟方法,模拟两种情景下白鹤历史停歇地不同补水量的栖息地水环境状况并提出补水的实施建议。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研究白鹤停歇习性、白鹤主要食物扁秆藨草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与地表水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扁秆藨草正常生长的水位范围为-0.05m~0.3m。当水位为0.1m左右时,扁秆藨草地上、地下生物量达到最大值。白鹤多数在水位为0m~0.5m的区域范围内停歇、取食,活动数量能够达到整个研究区停歇白鹤种群数量的92.70%。因此,确定停歇地生境适合白鹤种群活动和扁秆藨草生长的最适水位范围为0m~0.3m。这些水位参数的确定能够为白鹤停歇地补水量的计算提供科学的依据。(2)应用水文模型模拟了白鹤现今停歇地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后的日水位变化情况,分析了恢复工程实施前后水文、植被和白鹤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工程建设初期3年,白鹤生境恢复效果显着,具有适宜白鹤种群停歇的水位,扁秆藨草分布面积增加,盖度达到55%~65%,白鹤种群累计停歇数量最大时达到恢复前的4倍,湿地恢复工程的建设对白鹤现今停歇地保护和生境提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证实了因补水管理方案的不科学,工程建设3年之后白鹤生境质量下降,平均水位达到了0.6m,扁秆藨草分布面积锐减,白鹤数量下降;采用恢复初期白鹤最佳停歇时段的水位变化作为恢复标准,提出了两阶段、叁梯度且精确到日补水量的管理方案,即夏初和植被生长季节按照不同需水情况采取两个梯度持续供水,保证白鹤秋季停歇水位及扁秆藨草生长水位;秋末采取大水量快速供水,满足翌年春季白鹤停歇要求的管理建议。(3)依据基础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对白鹤取食行为观察及现今停歇地合理恢复后的食物储量,估算了现今停歇地的白鹤环境容纳量。研究结果表明,一只白鹤一年在莫莫格进食大约1.49×105个扁秆藨草球茎,白鹤现今停歇地理论上能够承载大约2765只白鹤停歇。近些年的白鹤实际停歇数量已经达到并超过了这一阈值。为了减小白鹤现今停歇地的压力,防止停歇环境恶化并满足其食物需求,加快对白鹤历史停歇地的恢复以扩大适宜停歇面积,成为对该种群进一步保育应采取的必要措施。(4)根据白鹤历史停歇地1988~2007年白鹤数量和湿地面积等指标的动态分析,估算了历史停歇地适宜白鹤停歇的最小和最适生态需水量分别为2.47×108m~3~3.66×108m~3和4.96×108m~3~10.36×108m~3;建立研究区叁维静态模型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并按照不同阈值下的生态需水量和β值进行补水模拟,校正后的最小和最适生态需水量分别为3.75×108m~3和5.21×108m~3。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实际来水量、来水途径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出了恢复白鹤历史停歇地的叁种生态补水方案:一是水量充足时根据嫩江的水文规律和补水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全年持续供水方式。二是根据丰水年、枯水年周期模拟洪水过境情况进行补水。叁是来水量不足时可实施的分区补水。基于研究的分析结果,得出既适宜白鹤种群活动又有利于扁秆藨草生长的最适水位范围为0 m~0.3 m。据此评估的白鹤现今停歇地恢复工程初期有利于白鹤的停歇,而后期对停歇造成了较大影响,为此提出了两阶段,叁梯度的补水模拟方案。现今停歇地的白鹤环境容纳量已经超过其阈值,需要对历史停歇地进行生态恢复。校正后的历史停歇地最小和最适生态需水量分别为3.75×108m~3和5.21×108m~3。本文对该区域白鹤停歇地的恢复方法和管理方案可为松嫩平原大型水禽停歇地的恢复提供有应用价值的参照,同时也为中国其他地区大型涉禽栖息地的恢复与管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尹航,金慧,赵莹,秦立武,代玉红[5](2016)在《长白山珍稀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种群现状及保育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朝鲜崖柏(Thuja koraiensis)属狭窄地域分布种,由于生态环境变化、人类过度采挖,导致其种群呈衰退状态.通过对朝鲜崖柏生境条件、土壤特性、伴生树种等调查,分析其种群退化机理;建议采取就地保护、人工引种栽培等措施,保护这一珍稀濒危物种.(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郭恢财,胡斌华,李琴[6](2014)在《堑秋湖渔业模式对鄱阳湖南矶湿地越冬候鸟种群数量的影响和保育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堑秋湖"是当地老百姓根据鄱阳湖夏涨秋落的规律,在湖底低洼处堑壕沟、围矮堤,以便在秋季退水时截留更多的鱼和水,最后将鱼类资源一网打尽的渔业方式;也是长江流域中下游湖区以及鄱阳湖流域老百姓利用季节性浅水蝶形湖泊中渔业资源最主要的捕鱼和管理方式。采用PRA方法对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堑秋湖"历史及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样线样点结合方法对越冬候鸟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蝶形湖泊26个,均已承包给个人管理并存在养鱼虾蟹等行为,为典型的"堑秋湖"渔业模式;不同月份越冬候鸟数量变化呈"M"型,不同样线候鸟数量差异较大,而候鸟种类在月份和样线方面差异不大;"堑秋湖"渔业模式对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种群数量、分布及栖息地生态功能的发挥存在明显正负面影响。对于建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堑秋湖"经营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利于越冬候鸟栖息的保育对策。(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4年01期)

张玉荣[7](2009)在《资源冷杉的濒危机制与种群保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冷杉(Abies ziyuanensis L.K.Fu et S.L.Mo)系我国南岭山地新发现的冷杉植物。在《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中被定为濒危种,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被列为一级保护植物(含大院冷杉A.dayuanensis Q.H.Li)。从已发表的资料看,自资源冷杉定名以来,没有人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在《中国植物志》、《湖南植物志》和《湖南树木志》中都将大院冷杉作为资源冷杉的变种。因此,本研究将大院冷杉并入资源冷杉进行研究。本论文是在野外试验、样地调查、定点观测和室内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形态解剖、生长规律、生物生态、种群生态、遗传分化等方面进行了资源冷杉的濒危机制和种群保育策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气候变迁致使资源冷杉成为现代濒危种。资源冷杉在明竹老山、大院和都庞岭的分布呈纬向断续连带性,处于南岭的北侧,冷杉在北迁上移中在这里找到了适宜的繁衍地。如果气温继续上升,现有我国亚热带东南部的冷杉群落还会被其它阔叶树种代替。2、资源冷杉的分布呈星散的岛屿状分布。由于环境变迁和地理隔离,资源冷杉只残存于局部生境,形成孤立的残遗分布区。且在不断分化,在湖南几个地段发现的种群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分化现象。如大院冷杉与资源冷杉在形态特征解剖构造上有显着差异,拟定名为变种。3、资源冷杉是冷杉植物向东南方向扩展的替代分布种。一个物种逐步分化为不同的近缘种,呈现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地理替代现象,有时部分分布区又表现重迭,形成了种间演化的进程和生态习性的差异。百山祖冷杉、资源冷杉及元宝山冷杉在系统发育上都表现出强烈的亲缘性,可能均由一共同的祖先分化而来。4、资源冷杉的温度适应性敏感。温度是直接影响资源冷杉的生存和生长的因子,而降雨、湿度、日照是影响其生长快慢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树液流动要求日平均温8.4℃以上,芽膨大要求日均温13℃,最适宜生长的日均温是16-19℃左右,昼夜温差8-10℃左右。月均温超过20℃以上时,资源冷杉的高生长缓慢或基本停止生长。5、资源冷杉生长时间短,速生期只40-50天,从树液流动到停止生长仅为80天左右。5—6月生长快,6月下旬至7月初生长明显缓慢,到7月中下旬基本停止生长。6、资源冷杉的种子发芽率很低,一般在2%-4%。种子萌发时需低温层积1个月左右以打破休眠,恒温25℃和光照条件下有利于种子萌发。苗期和幼树期,资源冷杉对光照的要求有差异,在幼树期对光照的要求比苗期大大增加,虽然在遮阴70%条件下幼树的长势比全光和林下(近于全荫蔽,郁闭度0.95以上)都要好,株高和地径的增加也比其他两种条件下快,但是优势(差异)没有在幼苗期那样明显。资源冷杉在幼树期生长开始进入旺盛阶段,对日照的要求也增加了,各种生境下的差异开始变小。资源冷杉属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雄花一般开在树冠的中上部较向阴的侧枝上,下部稀少。雌花则开在树主梢附近或健壮的主侧梢上或附近叁盘枝条上,五盘枝以下着生少,雌花数量极少,这与结实数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雌花受粉后,约十天左右,形成圆柱形的绿色幼果。资源冷杉结实率低,种子饱满度仅有5.9%。7、资源冷杉群落主要有3个类型:①资源冷杉-褐叶青冈-多脉青冈群落(FormAbies ziyuanensis-Cyclobalanopsis stewardiana-Cy.mutinervis community);②资源冷杉-亮叶水青冈群落(Form Abies ziyuanensis-Fagus.lucida community);③资源冷杉、毛竹、银木荷落群(Form Abies ziyuanensis-Phyllostachyspubesoens-Schima argentea community)。群落特征是:古老成分混生,多为第叁纪或更远古的残遗属;暖性植物混生,许多喜暖阔叶树种侵入,冷杉被挤为次要树种;阔叶植物混生,常绿壳斗科植物优势种更新好,稳定性好,资源冷杉成为伴生种。8、种群年龄结构差异很大。存在幼龄个体严重不足、老龄化加剧的现象。资源冷杉种群在180a范围内的死亡(q_x)趋势:在1-30龄的死亡率较低,仅为0.224;30-50龄和50-70龄的死亡率增大到0.675和0.673;70-90龄已进入壮龄期晚期,死亡率较30-70两个龄段略有降低;90-110龄者处在壮龄晚期和老年早期,植株的死亡危险降低;110-130龄的植株,生理机能开始衰弱,形成死亡高峰;130-150龄的植株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其死亡率维持在0.444,较死亡高峰期有所下降。种群的生命期望(e_x)在90-110龄时达到最大,表明此阶段资源冷杉的生存质量最高,是资源冷杉的生理活动旺盛期;在1-30龄的e_x值也较高,这主要是在林窗更新方式下资源冷杉个体受到竞争压力小所致;在110~130龄及130龄以上时,资源冷杉种群的平均生命期望陡降,未及90-110龄的50%,显示着资源冷杉种群的生理衰退。9、种群分布具有较强的集聚性,各种格局尺度上都有集群分布倾向,聚块指数较大;集群分布也较多,林窗形成异龄群聚,上层空间生态位的竞争强烈;随机分布是在植株生长旺盛、自然干扰抵抗力强的群落中发生:光因子是影响其生长,进而影响其分布格局的主导因子。10、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7.78%,大院冷杉和资源冷杉分别为50.54%和40.3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344,Shannon信息指数为0.3764。从多态位点百分比来看,大院冷杉种群高于资源冷杉种群,其中香菇棚居群最高,舜皇山居群最低。11、资源冷杉自然居群的遗传分化。总基因多样度H_t=0.2346,种群内的基因多样度H_s=0.146,表明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多于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_(st)=0.3779,即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了总遗传变异的37.79%,而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量的62.21%。说明资源冷杉自然居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是总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群体内部。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群体间遗传变异所占比率为39.68%,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达60.34%,也说明遗传分化来自群体内部。12、Nei's遗传距离。6个居群UPMGA聚类分析表明,大院冷杉的4个居群聚在一起,而资源冷杉的2个居群聚在一起,对个体和居群的聚类都表明两个种群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可以基本确定大院冷杉已成为资源冷杉生殖隔离而分化的变种。13、遗传分化系数G_(st)=0.3779,略高于Nybom(2004)所统计的植物ISSR遗传分化系数的平均值(G_(st)=0.34),表明资源冷杉自然居群间存在相当程度的遗传分化,居群间可能已经形成异质居群结构。资源冷杉的基因流Nm=0.6231,表明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严重的遗传漂变,群体之间的基因流受阻,导致群体分化。群体规模的不断缩小必然会导致遗传漂变,种群的适应能力变差,进化潜力衰弱,处于极度濒危状态。14、资源冷杉种群的濒危是受内外因相互作用而造成的,外因包括气候变迁、人类活动和群落环境影响,内因则主要是开花与结实少、种子发芽率和幼树竞争力低等方面的原因。15、资源冷杉的解危措施:加强对资源冷杉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的研究,突破技术难关,实现迁地保护,提供种苗保障;适度的人为干扰,对阔叶树和楠竹进行适当的疏伐,使其郁闭度保持在0.4-0.5,对下木盖度偏高的林分进行林地抚育伐,促进冷杉自然更新,扩大种群数量;重视周围生境的保护,停止森林破坏,保护濒危植物的栖息生境。对于尚未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广西资源县明竹老山、湖南双牌县打鼓坪林场等有冷杉分布的地方尽快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湖南炎陵县桃源洞、湖南新宁县舜皇山与湖南江永县都庞岭及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防止资源冷杉这一珍稀濒危种的灭绝。(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9-04-01)

张玉荣,罗菊春,桂小杰[8](2004)在《濒危植物资源冷杉的种群保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濒危植物保护是全球范围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资源冷杉是极度濒危的物种,其保护现状令人堪忧。长期的人为干扰,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目前调查地区仅存不到600株。因此,应针对资源冷杉的濒危现状,从种群生态学、生殖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研究,从种群生活史的途径和分子水平揭示种群生态机理,以及在自然状态下的濒危过程和致危机制,通过基础研究和生境管理,使生态环境恢复,种群数量扩大,达到保护资源冷杉的目标。(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2004年06期)

徐汝梅[9](2004)在《集合种群的结构、动态与保育》一文中研究指出集合种群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是在20世纪后期逐渐趋向成熟并迅速发展的。许多经验性例证已经证明集合种群理论比较适于研究在破碎化景观中生存的种群的空间结构及动态。可以认为,集合种群生态学是近年来生态学理论中的最为重大的理论发展之一。此外,集合种群生态学在保护生物学中也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自2000年至今,检索到的主题词为metapopulation的SCI文章有1141篇。其中,蝴蝶在集合种群生态学研究中占有最高的比例。集合种群的类型分别为经典集合种群、大陆—岛屿集合种群、源—汇集合种群和非平衡(本文来源于《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04-06-30)

种群保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野牦牛是濒危资源性动物,特产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及印控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野生种群估计为24000~30000头,中国的青海、西藏和新疆等西部地区是其核心分布区,有野牦牛22000头左右。中国的野牦牛有祁连山型和昆仑山型两个生态类型,两型牦牛从外形、生理、生化等方面均体现出对高寒生活的良好适应。野牦牛的最喜好生境为高寒草甸,其喜好食物主要含禾本科及莎草科植物。过度利用和盗猎、生境变化、同社区的冲突及与家牦牛的食物和生境竞争是导致野牦牛种群下降和濒危的最主要因素。为保护濒危野牦牛种群及生境,在现行的保护措施基础上,应加强相关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优化保护政策、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野牦牛保护的矛盾、构建野牦牛种质资源库和关于生境、种群动态的数据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群保育论文参考文献

[1].颜明艳,李琼珍,宋洁,王振华,王有基.基于MAXENT模型评估北部湾潮间带中国鲎和圆尾鲎稚鲎的潜在地理分布及种群保育对策[J].生态学报.2019

[2].郭妍妍,周杨,施奇静,孟秀祥.濒危野牦牛的分布、种群、致危因素及保育[J].野生动物学报.2018

[3].苏建荣,缪迎春,刘万德.集合种群理论及其在野生植物保育中的应用[J].林业科学研究.2018

[4].姜海波.白鹤(Scirpusplaniculmis)东部种群迁徙停歇区湿地生境保育与恢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5].尹航,金慧,赵莹,秦立武,代玉红.长白山珍稀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种群现状及保育对策[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6].郭恢财,胡斌华,李琴.堑秋湖渔业模式对鄱阳湖南矶湿地越冬候鸟种群数量的影响和保育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

[7].张玉荣.资源冷杉的濒危机制与种群保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

[8].张玉荣,罗菊春,桂小杰.濒危植物资源冷杉的种群保育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4

[9].徐汝梅.集合种群的结构、动态与保育[C].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

标签:;  ;  ;  ;  

种群保育论文-颜明艳,李琼珍,宋洁,王振华,王有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