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野生大熊猫种群监测期生境动态分析

卧龙野生大熊猫种群监测期生境动态分析

一、卧龙野生大熊猫种群监测期间的生境动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侯金[1](2021)在《野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化学通讯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一种典型的濒危独居动物,由于人为因素、气候变化等原因,目前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彼此隔离的六大山系,个体间交流严重依赖于化学通讯,了解其化学通讯特征有利于促进该物种更好地生存、繁衍。为此,本研究以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为研究对象,开展其化学通讯研究,通过长期调查与监测,分析野生大熊猫化学通讯在行为生态和化学信号物质组成方面的特征,以期系统地了解野生大熊猫化学通讯,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更科学的保护管理建议。本研究综合利用野外样线、样方调查、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方法开展数据收集工作,从气味标记树选择的影响因素、气味通讯行为特征及气味标记物中化学成分组成等三方面综合分析了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化学通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气味标记树更多地位于山脊之上,主要分布区域的植被类型为针叶林(54.8%),乔木郁闭度为0.45±0.19,优势树种为冷杉(Abies faxoniana Rehd.et Wils.)(49.9%),灌丛的平均高度为3.2 m±0.6 m、盖度为38%±14%。大熊猫偏好标记胸径大于50 cm或高度大于5 m的树,树皮粗糙度、坡向、环境中乔木平均高度、坡度、树种、标记树胸径和海拔均是影响大熊猫进行重点气味信号点标记的生态因素。(2)红外相机监测结果显示,野生大熊猫更多地使用侧抬腿式和后退式进行气味标记,气味标记和调查的时间通常在30 s之内。在行为节律方面,气味通讯行为最频繁发生的月份为10月、12月和3月(最高峰),最频繁发生的时间段为18:00-20:00,呈现季节性变化特点,春季的标记活动从早晨5:00开始出现,早于其它两个季节,有三个明显的高峰(5:00-8:00,11:00-14:00及17:00-19:00);夏秋季的气味标记活动高峰主要集中于下午(15:00-16:00)和傍晚(18:00-20:00),同时傍晚的峰值在三个季节中最高;在冬季,气味标记活动从早晨7:00开始出现,在傍晚18:00左右达到顶峰。气味标记物使用也随着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变化而变化,在繁殖季节,肛周腺分泌物比尿液标记物使用得更多(P=0.018),在非繁殖季节没有显着差异(P=0.396)。(3)通过对大熊猫气味标记物进行GC-MS分析,共得到91种化学成分,包括76种挥发性成分和15种半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化合物17种,烷烃类化合物15种,羧酸类化合物15种,烯烃类化合物10种,酮类化合物9种,杂环类化合物7种,环类化合物6种,醛类化合物5种,胺类化合物3种,醚类化合物2种,芳烃类化合物1种,酯类化合物1种。Octanal、2,2,4-Trimethyl-1,3-pentanediol diisobutyrate、Hexanal、Nonanal等四种化合物出现频率较高,在其它研究中也曾发现,可能是大熊猫化学信息素的重要组成来源。

王晓[2](2020)在《放牧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及其栖息地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作为我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其生存状况及其栖息地的状况均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大熊猫保护区内放牧活动愈发普遍,其相关研究已成为大熊猫保护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在此,本研究以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开展放牧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影响调查研究,通过长期的调查与监测,分析放牧对大熊猫主食竹的长期的影响,以及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对放牧的行为响应等,以期全面了解放牧带来的影响,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更具科学性和实践性的保护管理建议。本研究采用社区入户问卷调查、野外样带、样方调查以及红外相机监测等方式开展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从放牧家畜与大熊猫的空间分布特征、放牧对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主食竹、大熊猫及其同域分布野生动物的活动的影响,以及大熊猫与其同域分布野生动物对放牧的行为响应这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卧龙保护区内放牧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03年至2015年,卧龙自然保护区居民所饲养的家畜的总数量呈上升趋势。2015年家畜数量相较于2003年增长了43.37%。2016年的问卷调查结合ArcGIS数字化的数据显示,卧龙保护区牧民的家畜分布区总面积为467.21 km2,其中,保护区内的面积为417.08 km2,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0.52%;家畜分布区与大熊猫栖息地重叠的面积约为110.78 km2,占卧龙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的12.96%。(2)对比受放牧与未受放牧影响的大熊猫栖息地野外调查结果发现:受放牧影响的大熊猫栖息地内灌木和草本的种类极显着高于未受放牧影响的对照区域;受放牧影响的大熊猫栖息地内的灌木平均胸径极显着大于未受影响区域的,主要原因在于牧民会将容易砍断的、胸径较小的灌木移除,为自己以及家畜开路。此外,本研究发现受放牧影响区域的草本的多样性指数极显着高于未受影响区域的。放牧家畜会采食竹子,研究结果发现受放牧影响区域的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的高度与基茎均极显着低于未受影响区域的。受放牧影响区域及未受影响区域的样带调查的分析结果显示,受影响区域的家畜痕迹数极显着高于未受影响区域,而大熊猫、小熊猫(Ailurus fulgens)的活动痕迹极显着低于未受影响区域。(3)红外相机监测结果显示,监测初期(2012-2013),研究区域家畜较少、分布范围很小,大熊猫及其同域分布的小熊猫、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以及水鹿(Rusa unicolor)的出现频次较高,分布范围也较大;监测中期(2014-2015),即大量家畜进入大熊猫栖息地的初期,家畜的出现频次急剧升高,分布范围也迅速扩大,小熊猫、川金丝猴的出现频次迅速降低,分布范围也迅速缩小,大熊猫与水鹿的出现频次有所降低、分布范围稍有缩减;监测后期(2016-2017),即大量家畜进入研究区域后的两年左右,虽然家畜的出现频次仍较高,分布范围也较大,但是大熊猫、小熊猫的出现频次有所回升,分布范围也较监测中期有所扩大,但未再拍到川金丝猴。对家畜大量增加前后(2013年6月为时间节点)研究对象的活动模式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水鹿外,其他研究对象的活动模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具体上,人类及家畜的活动一直都主要集中于白天,大熊猫的日活动节律也都呈现出多个高峰与低谷交替出现的模式,小熊猫与川金丝猴也一直呈现出三个活动高峰,仅水鹿的日活动节律出现较大的变化,从大量牛羊出现前的多个活动高峰变为了一个活动高峰,且该活动高峰后移到傍晚。

李杨倩[3](2019)在《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生存现状》文中指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同时也是珍贵的世界自然遗产。在经历了漫长的800万年的历史变迁后,现如今的大熊猫仅零星分布于我国的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凉山六大山系;同时由于人类发展,大熊猫还面临着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的威胁,四川省野生大熊猫种群被分割为22个局域种群,其中局部孤立小种群濒临灭绝的风险。为及时准确掌握大熊猫种群动态及现状,科学评估种群续存潜力,有效促进大熊猫保护与管理,我们对小相岭山系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孤立野生大熊猫小种群进行了研究。为了解栗子坪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及生存现状,2016年5月-2017年7月期间,我们首先通过调查大熊猫痕迹点和采集新鲜粪便,分析了该区域大熊猫的分布特征;并通过距离—咬节区分法和微卫星DNA标记法对研究区域内大熊猫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其次,在粪便采集的过程中,收集样线上所遇到的大熊猫同域动物痕迹及人为干扰类型等相关信息,以探讨在大熊猫栖息地内其他野生动物与大熊猫之间的资源利用与竞争关系(天敌、竞食等情况)及人为干扰对大熊猫生存的影响。最后运用微卫星结果分析栗子坪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等。种群数量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大熊猫集中分布于公益海和麻麻地附近,其他区域大熊猫零星分布。痕迹点分布在功能区划上呈现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通过距离-咬节法识别出18只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于麻麻地和阿鲁伦底河区域。运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方法鉴定出23只大熊猫个体(包括2只圈养大熊猫放归个体“淘淘”和“张想”)。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12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共获得68个等位基因,平均观测等位基因(MNA)的值为5.667,有效等位基因(Ne)范围在2.0377.896之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114。栗子坪保护区大熊猫小种群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30;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733,12个微卫星标记的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674,基因座位呈现出高度多态性。SRUCTURE分析表明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遗传基因簇分为三簇。本次调查到大熊猫栖息地同域动物隶属2纲5目12科,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0种: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猕猴(Macaca mulatta)、黑熊(Ursus thibetanus)、小熊猫(Ailurus fulgen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oral)、中华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通过人为干扰因素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研究,人为干扰主要分布于2197-3758m海拔之间,共12种干扰类型。其中干扰类型遇见次数最多的是放牧,其次是附近居民进入保护区挖药。本文对栗子坪保护区大熊猫种群生存现状的研究结果可以评估为栗子坪保护区大熊猫放归成效及保护工作的成效,对该保护区大熊猫种群数量、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结果可为后来其他大熊猫小种群壮大提供科学的参考,同时也有助于科学评估种群续存潜力。大熊猫同域动物和人为干扰的调查研究有助于为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的进一步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李程[4](2019)在《人为干扰下凉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由于人为干扰和自然因素影响,其种群数量曾一度下降。但根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大熊猫的数量呈显着增加的趋势,该结果表明我国数十年的大熊猫保护工作成效显着,也正是如此世界自然保护区联盟(IUCN)将其从“濒危”降级为“易危”。然而,这一决定存在许多争议,主要原因在于尽管大熊猫种群数量增加了,但其仍面临严重的人为干扰(如放牧和采伐)。人为干扰是影响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生存及其栖息地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人为干扰下野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变化的评估对野生动物保护至关重要。本文对凉山山系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两种不同类型(距保护区较近的永红乡和距保护区较远的高卓营乡)社区的居民进行了家庭基本经济情况和是否进行了对大熊猫栖息地产生干扰活动(如放牧、采笋)的访谈和对比,了解不同类型人为干扰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情况。此外对影响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的人为干扰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量化的研究很少见。为填补这一知识空缺,我们以凉山山系为例,利用全国第三次和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中的人为干扰因子(即放牧,采伐,耕种,割竹打笋,采药,道路建设),环境因子(即森林覆盖,海拔,坡度)和大熊猫GPS位点数据来评估大熊猫栖息地的适宜性和空间利用变化情况、人为干扰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及人为干扰随时间变化的分布特征。最后由于凉山山系的保护区大都设立时间较早,以前的保护区功能区划是依据当时的主要保护对象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进行了比较粗略的确定,而时代在发展,很多因素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前的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是否合理是需要根据保护区的各种现实因子进行综合评估,以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贡献。为此,本文以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保护区现有功能区划进行了评估,以探讨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的建议。社区调查的结果表明:(1)永红乡的家庭总收入明显比高卓营乡低;(2)永红乡有多种人为干扰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采笋,伴有少量的挖药和放牧,采笋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较大。高卓营乡仅有采笋活动且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不大,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打工;(3)对于政府实施的各项政策(如退耕还林、天保工程、轮息采笋、禁止放牧等),两个乡的社区居民大部分都了解政策的名称、目的等,而且对有关的补偿方式和补偿金额比较满意。人为干扰对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时空动态变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大熊猫第三次调查(2001年)到全国大熊猫第四次调查(2012年)期间,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稳定(1014.2km2)和增加(173.9km2)的面积较大,仅有少量面积的栖息地适宜性降低(0.3km2)。人为干扰变量在MaxEnt模型结果中对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的贡献值从第三次(93.6%)到第四次(59.5%)调查时大幅下降,尤其是采伐的贡献值大量减少(78%-19%)。而环境变量的贡献百分比大幅增加(6.4%-40.5%),其中植被覆盖呈最大幅度的增长(2.7%-14.2%)。我们的研究结果还发现,从第三次到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大熊猫空间利用的区域在逐渐向外扩张。但令人担忧的是,人为干扰仍然广泛分布在大熊猫栖息地内,尤其是一些人为干扰因素对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的贡献值在增加。例如,从第三次到第四次大熊猫种群调查的放牧贡献值从1.4%上升到13.1%,表明对放牧亟需加强管理。对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评估结果显示,现有功能区划对大部分大熊猫活动的区域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但在缓冲区的北部和南部有一些大熊猫活动的痕迹点,建议纳入核心区;此外放牧的大部分痕迹点位于核心区,其他人为干扰(如采笋、采药等)主要分布在缓冲区和实验区,很少分布在核心区,因此需要加强并重视对核心区内的放牧管理。本文中使用的方法同样可用于评估人为干扰对其他物种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为野生动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支持。

张冬玲[5](2019)在《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现状分析》文中指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备受人们关注和喜爱的珍稀保护物种,是我国的―国宝‖,更是弥足珍贵的世界自然遗产。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点。对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不仅能给其他濒危动物保护提供宝贵经验,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蓬勃发展。大熊猫现存种群分布在我国从北到南的六个山系,依次为秦岭山系、岷山山系、邛崃山系、大相岭山系、小相岭山系和凉山山系,分布范围包括了陕西、四川、甘肃三个省。秦岭山系,素有―动植物王国‖盛誉,是我国南北方气候以及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山系的野生大熊猫种群与其他5个山系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有着明显的遗传分化,是一个独立的保护管理单元。本研究从两方面深入评估秦岭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首先,我们通过对已发表的秦岭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文献进行meta-analysis,总结评估秦岭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状况;然后,我们应用新收集的秦岭山系佛坪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微卫星数据,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模拟其种群历史,进一步验证上述meta-analysis总结结果,并分析其原因,从而为秦岭大熊猫种群针对性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Meta-analysis分析结果显示,在6大山系种群中,秦岭大熊猫种群具有最低的遗传多样性,尽管秦岭大熊猫种群数量不是最低的。本研究使用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和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基于对秦岭山系佛坪自然保护区147份野生大熊猫粪便样品进行分析,使用12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个体识别,成功鉴定出50个个体。佛坪野生大熊猫种群的观测杂合度(Ho)为0.4346,期望杂合度(He)为0.4523;与最隔离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小相岭山系栗子坪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比较显示,秦岭大熊猫种群仍具有最低的遗传多样性。Meta-analysis分析认为导致秦岭山系遗传多样性最低的原因与其种群历史有关。通过对佛坪大熊猫种群的Msvar贝叶斯溯祖分析显示,在大约17 000年间有效种群数量从5218只下降到326只,大概下降了15倍,说明佛坪大熊猫种群经历了长期的种群数量下降。这种长期的种群下降最可能是导致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最低的原因,而这个种群数量长期下降的过程可能与历史上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关。针对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现状,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保护管理措施致力于秦岭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保护。建议应该有效地保护大熊猫栖息地,规划建设生态廊道;在隔离小种群,制定种群复壮计划,引进放归个体来提高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周世强,张晋东,Vanessa HULL,黄金燕,刘巅,周季秋,孙萌萌,张和民[6](2019)在《野生大熊猫与放牧家畜的活动格局比较》文中研究说明活动格局是动物内在机制和环境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昼夜活动节律及其活动水平的行为生态特征,影响着动物的能量代谢能力、觅食行为策略和进化适应。通过内置活动传感器的GPS颈圈,于2010—2012年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桃坪"及其毗邻区域,采集了野生大熊猫和放牧家畜的大量活动数据。分别选择3只成年大熊猫和3个马群的代表性个体作为样本,引入活动强度、活动时间百分率、活动时间片段率和活动片段时长等指标进行了两者之间的比较,以揭示大熊猫和放牧家畜在时间利用方面的内在特征。结果表明:野生大熊猫和放牧家畜在活动强度、活动时间百分率和活动时间片段率等方面都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01),仅两者之间的活动片段时长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4107)。野生大熊猫表现为活动水平低、活动时间少、活动片段率高和活动片段时长短等特征的活动格局,且不同月份(季度)之间变化较大(P<0.0001);放牧家畜则呈现出相异的时间利用规律,即活动水平高、活动时间多、活动时间片段率稍低和活动片段时长略长等特性。不同的时间利用规律和不同的空间利用模式,造成动物之间对栖息地、食物资源和伴生动物的利用方式、影响强度和空间分布的截然不同。因而,合理规划和管控放牧家畜的散养区域与数量,是自然保护管理与社区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有效途径之一。

甄静[7](2018)在《未来气候变化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精细评估与应对》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量观测到的证据表明气候变化和其它压力源共同作用已导致物种分布范围的迁移、野生动植物物候、繁殖行为、种群构成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的改变。这些影响对于分布范围狭窄、食性单一、遗传能力弱、对环境变化耐受性差的物种更甚。大熊猫作为被列入IUCN濒危红色名录内的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目前仅存于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六个孤立山系之中,且栖息地破碎化严重,保护形势严峻。精确的分析和评估大熊猫物种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栖息地的变化趋势并采取主动保护策略来减缓或降低未来气候变化对该物种的不利影响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也是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的研究多聚焦在较大的尺度上,亦即针对整个大熊猫栖息地或者某个山系,这就使得其研究结果难以转换为可行的决策。而且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气候变化背景下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但少有研究对这些可能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为此本研究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技术手段,使用最新的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数据和目前应用广泛的最大熵模型(MaxEnt),在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区域——雅安地区两个尺度开展了大熊猫栖息地现阶段和2050年气候变化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的评估工作。本研究首先对四种应用生态位模型进行物种分布预测时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的数据源进行了比较,包括基准气候数据集的选取(WorldClim气候数据集和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气候数据集)、环境变量的选择方案(相关系数-贡献度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四种全球气候模型(BC、CC、CN以及HE)以及两种典型浓度路径(RCP2.6和RCP4.5)等四个重要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应用优选的实施方案开展了后续精细评估工作。在实施精细评估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6种不同的数据,最新的大熊猫出现点数据和人为干扰因子都基于大熊猫第四次调查报告(2011-2014),高程,坡度,坡向作为物理环境变量,主食竹分布图和距离水源距离作为生物因子,人为干扰因子包括道路、矿山、水电站、输电线路和景点五类研究区内遇见率高的干扰因子,生物气候因子数据来源于WorldClim网站的气候变量,多元遥感数据包括2001至2015年NDVI数据、一致化处理后的12个土地覆盖专题层数据以及GF-1等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影响的趋势和幅度在不同研究尺度下并不相同。就整个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而言,到2050年适宜栖息地面积会减少,减少幅度在10%以内。同时,气候变化对不同山系的影响也不相同,南部的凉山山系和北部的岷山山系东北部会有少量增加,而南部的大相岭山系和小相岭山系东北部会大幅减少。就区域尺度的雅安研究区而言:1)仅考虑气候变化背景下,到2050年该区域适宜栖息地面积将增加,该结论与之前多数预测的由于气温升高导致面积减少的预测不同;2)新增加的大熊猫适宜栖息地呈现向西、向北、向东的扩展趋势,西北部的宝兴县、西部的天全县、东北部的芦山县都有增加,这个预测结果与中国开展的第四次大熊猫栖息地实际调查数据的变化趋势一致;3)虽然气候变化背景下适宜栖息地呈增长趋势,但是综合考虑道路、输电线路、采矿场、水电站等人为干扰因素后,适宜栖息地面积将大幅减少(减小比例约58.56%),且破碎化更加明显;4)当前研究区内的三个保护区目前彼此相距甚远,且不能涵盖未来气候变化后出现的潜在适宜栖息地。在综合分析栖息地变化情况并结合两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在两个研究尺度上均对应给出建议的保护策略,同时在区域尺度上用地理信息系统将GF-1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土地覆盖图以及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叠加分析验证建议的可行性。本研究结果希望为大熊猫保护和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此外,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动植物的分析和评价,以期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邓云霞[8](2018)在《历史时期川陕地区大熊猫生境变迁研究》文中提出环境变迁在学术界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动物作为自然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的质量及其变化都能够通过动物的行为活动反映出来,对动物生境变迁研究有着重要意义。选取我国独有的大熊猫为例,对历史文献中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历史时期大熊猫在四川、陕西地区的时空分布及其变迁,并与目前该地区的大熊猫种群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其中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讨论人类活动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大熊猫的形态、习性是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但并不是完全被动的适应自然环境,同时,它们也会主动去选择最佳的生境作为其生活起居、繁衍后代、娱乐玩耍的地方,这就是大熊猫对生境的选择和利用;大熊猫曾经广泛活动在我国的东南、西南地区,在长期与自然环境、人类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其分布范围逐渐缩小,最终退缩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崇山峻岭之中。影响大熊猫分布的因素主要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原因,主要有气候变迁、竹子开花等外界自然原因,和大熊猫自身的食物结构单一化、繁殖能力弱、自身易受到寄生虫与传染病的侵袭等;二是人类活动,土地垦殖、森林砍伐造成大熊猫生境丧失,人类打猎、采药、旅游活动等影响大熊猫生境,是大熊猫生境破碎化乃至退化;山货经济的发展和扩大,也是造成大熊猫生境变迁的重要原因。

白文科[9](2017)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空间利用与生境选择动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是全球自然保护的旗舰物种。然而,现今大熊猫的野生种群仅分布于六大山系的多个隔离生境单元中,生境的丧失与破碎化直接威胁到大熊猫的生存。进行大熊猫空间利用与生境选择及动态变化研究对于更深入地了解其生存现状及与人类和自然系统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为野生大熊猫种群与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参考。本文在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基于两次全国大熊猫调查、野外大熊猫GPS项圈的位点数据和保护区的DEM图层、植被类型图、竹林分布图,同时结合野外生境样方调查数据,研究了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空间利用与生境适宜性的分布特征、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比较分析了不同水平上的生境特征差异,并探讨了原始林与次生林生境的大熊猫生境选择特征;以期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空间利用分布面积为51 368.22 hm2,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内植被覆盖度较高、竹类资源丰富、人类干扰程度较低的适宜生境区域,位于海拔2 000 m~3 000 m、坡度20°~50°的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中,主要利用的采食竹为拐棍竹(Fargesiarobusta)与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2)与2001年相比,2012年保护区大熊猫的整体空间利用面积变化不大,但在空间上有近40%的区域发生了不同趋向的转移或扩散;在空间利用格局的动态变化上,保护区内高适宜等级区域面积有所增大,而边缘生境区域更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呈现出了斑块数量增加,破碎化加重的特点。(3)与2001年相比,2012年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的生境适宜性略有提高,但不同区域栖息地的生境适宜性变化幅度较大,引起大熊猫空间利用与生境适宜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竹林的恢复、地震的破坏以及生态旅游的开发等;需要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4)保护区内核桃坪区域大熊猫核心与边缘家域的生境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距小路距离、乔木高度、成竹密度和死竹密度4个生境因子上。与边缘家域相比,核心家域具有距小路距离较近、乔木高度偏低、成竹和死竹密度较大等特点。(5)保护区次生林大熊猫生境的恢复状况良好,尤其是竹林资源的生长发育状况较好;部分次生林生境具备了大熊猫生境选择的基本条件,完全可以满足大熊猫的生存需求。但与原始林生境相比,次生林生境在植被类型依然表现为阔叶林比重较大、乔木高度和灌木胸径仍明显小于原始林生境的特征。(6)在不同森林起源水平上,大熊猫对坡度、坡向等15个生境因子的23个类型的选择存在差异;与原始林生境相比,大熊猫在次生林生境中不同程度的扩大或转移了对生境因子类型的选择特征,具备对不同生境类型的适应能力;但整体上表现为更偏好选择原始林生境。

刘兰妹[10](2017)在《秦岭地区大熊猫种群变化及栖息地消长状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熊猫的保护级别虽由濒危降低到易危,但目前大熊猫保护仍存在空间资源分布不均,种群灭绝风险大,人为干扰破坏强烈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全国第三次和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数据,利用空间分析、Maxent模型和景观指数分析等方法开展了种群空间格局变化分析,人为干扰分析及对种群的影响研究,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和栖息地空间格局及保护空缺分析,得到了秦岭地区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的消长状态,确定了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空缺,提高了大熊猫保护效率。大熊猫种群分布面积增加,中心密度减小,有向外扩散的趋势。全国第三次和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期间,以佛坪、长青核心密集区大熊猫种群为中心,种群的空间利用密度西北方向增加,东南方向减少,最高增加达3.05痕迹点/km2,最高减少达2.71痕迹点/km2。两次大熊猫调查期间,研究区干扰强度降低,对种群的影响减弱。从数量上看,秦岭地区主要干扰由采伐、挖竹割笋转变为采药和耕种。对于道路而言,2000m为国道及县道的干扰转折点,3500 m为高速的干扰转折点。两次调查最大干扰强度值由66降低到36,强干扰面积减少74.16 km2,综合干扰对种群的强影响面积下降95.16%,主要分布在两次调查期间新建保护区区域。两次调查结果显示,适宜栖息地范围变大,主要贡献因子存在差异。对栖息地质量影响前六位因子由竹子种类、海拔、挖竹割笋、坡度、树木覆盖度和道路变为竹子种类、海拔、坡度、树木覆盖度、挖竹割笋和放牧。评价结果显示,大熊猫栖息地类型由次适宜、不适宜转为最适宜和适宜。两次大熊猫调查期间,虽然栖息地面积增大,但破碎化程度加大。秦岭地区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增加500.8 km2,潜在栖息地面积减少398.1 km2。林地和草地为大熊猫栖息地优势景观,耕地和草地斑块密度增大,耕地、农村居民点和工矿用地的面积逐渐增大,适宜栖息地内景观连接度降低。结合种群和栖息地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建立成效显着,但存在保护空缺。今后可扩大桑园、摩天岭和牛尾河保护区范围,并在长青西南侧,桑园西侧,天华山、皇冠山保护区之间新增保护区,合理控制居民点扩张、耕种、放牧等干扰,加强保护区边界的管理力度。

二、卧龙野生大熊猫种群监测期间的生境动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卧龙野生大熊猫种群监测期间的生境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野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化学通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动物化学通讯研究概述
    1.2 大熊猫化学通讯研究概述
        1.2.1 大熊猫对化学信号的识别研究
        1.2.2 大熊猫标记物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概述
        1.2.3 野生大熊猫嗅味树选择的特征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拟解决问题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内容
        2.2.1 大熊猫活动与气味标记树选择研究
        2.2.2 大熊猫气味通讯行为特征研究
        2.2.3 大熊猫气味标记物化学成分分析
第三章 大熊猫活动与气味标记树选择特征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调查方法
        3.1.1.1 大熊猫活动区红外相机监测
        3.1.1.2 野外气味标记树样线、样方调查
        3.1.1.3 大熊猫气味通讯区红外相机监测
        3.1.2 分析方法
        3.1.2.1 计算野生大熊猫空间分布情况
        3.1.2.2 筛选影响野生大熊猫气味标记树选择的环境因子
    3.2 研究结果
        3.2.1 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分布情况
        3.2.2 野生大熊猫气味标记树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野生大熊猫气味通讯行为特征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调查方法
        4.1.2 分析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野生大熊猫气味标记物化学成分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野外样品采集
        5.1.2 样品预处理
        5.1.3 上机分析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2)放牧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及其栖息地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放牧对大熊猫影响的研究进展
        1.2.1 放牧家畜对大熊猫食物资源的影响
        1.2.2 大熊猫与放牧家畜的空间分布与利用
        1.2.3 大熊猫与放牧家畜的生境选择
        1.2.4 大熊猫对放牧干扰的行为响应
        1.2.5 畜牧业相关政策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内容
        2.2.1 家畜数量变化、家畜与大熊猫的空间分布特征
        2.2.2 放牧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影响
        2.2.3 大熊猫及其同域分布野生动物对放牧的行为响应
    2.3 研究方法概述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家畜数量的时间动态及与大熊猫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调查方法
        3.1.2 分析方法
    3.2 结果
        3.2.1 卧龙自然保护区家畜数量的时间动态
        3.2.2 卧龙自然保护区放牧家畜的空间分布
    3.3 讨论
第4章 放牧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调查方法
        4.1.2 分析方法
        4.1.2.1 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计算
        4.1.2.2 差异性检验
    4.2 结果
        4.2.1 野生动物出现频次的变化
        4.2.2 放牧对大熊猫主食竹的影响
        4.2.3 放牧对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4.3 讨论
第5章 大熊猫及其同域分布野生动物对放牧的行为响应模式及其特征
    5.1 研究方法
        5.1.1 调查方法
        5.1.2 数据整理与分析
        5.1.2.1 数据整理
        5.1.2.2 家畜及四种珍稀野生动物时空动态分析
        5.1.2.3 人类活动、家畜及四种珍稀野生动物日活动模式分析
    5.2 结果
        5.2.1 人类活动类别、家畜及野生动物物种数与照片数量
        5.2.2 家畜及四种珍稀野生动物照片数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5.2.3 家畜及四种珍稀野生动物的空间变化特征
        5.2.4 人类活动、家畜及四种珍稀野生动物活动模式变化特征
    5.3 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3)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生存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综述
    1.2 野生大熊猫个体识别研究
        1.2.1 距离咬节区分法
        1.2.2 分子生物学方法
    1.3 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3.1 线粒体标记
        1.3.2 DNA指纹图谱
        1.3.3 微卫星DNA标记
    1.4 大熊猫的同域动物和干扰
        1.4.1 同域动物
        1.4.2 干扰因子状况
第2章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内容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3.2 地理位置特殊性
    3.3 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研究现状
    3.4 保护区野生大熊猫同域分布动物与干扰状况
第4章 研究方法
    4.1 样线布设
    4.2 粪便样品采集方法
    4.3 样品的处理和数据分析
        4.3.1 种群数量
        4.3.2 微卫星数据分析
    4.4 野生大熊猫同域动物调查分析方法
    4.5 大熊猫分布区域干扰因子分析方法
第5章 研究结果
    5.1 野生大熊猫种群分布及其数量
        5.1.1 种群痕迹
        5.1.2 基于咬节距离法的大熊猫种群数量
        5.1.3 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大熊猫种群数量
    5.2 大熊猫遗传多样性
    5.3 种群遗传结构
    5.4 同域动物
    5.5 干扰状况
第6章 讨论
    6.1 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
    6.2 大熊猫种群调查两种方法的比较
    6.3 同域动物和人为干扰
第7章 结论与保护管理建议
    7.1 结论
    7.2 保护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4)人为干扰下凉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野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
        1.1.1 栖息地
        1.1.2 3S在野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2 人为干扰对野生动植物影响研究进展
    1.3 人为干扰对大熊猫影响研究进展
        1.3.1 放牧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
        1.3.2 采笋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
        1.3.3 采伐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
        1.3.4 其他人为干扰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
    1.4 凉山山系大熊猫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问题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凉山山系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
        2.1.2 动植物资源
        2.1.3 竹类资源
    2.2 大熊猫数量及分布概况
        2.2.1 大熊猫种群动态概况
        2.2.2 大熊猫保护区分布
        2.2.3 保护大熊猫实施的政策及成效
    2.3 研究区域的选择
第3章 人为干扰变化的动态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参与式乡村评估法 (PRA)
        3.1.2 社区居民自然保护意识调查法(KAP)
        3.1.3 人为干扰活动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3.1.4 数据的处理
    3.2 结果
        3.2.1 社区居民经济对比
        3.2.2 人为活动干扰时空变化
第4章 人为干扰下凉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的时空动态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变化
        4.1.1.1 数据来源
        4.1.1.2 遥感图像预处理
        4.1.1.3 数据的处理
        4.1.1.4 建立栖息地适宜性评价标准
        4.1.2 大熊猫空间利用变化
    4.2 结果
        4.2.1 土地利用分类提取
        4.2.2 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变化
        4.2.2.1 模型预测和ROC结果检验
        4.2.2.2 影响因子贡献值分析
        4.2.2.3 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预测结果
        4.2.3 大熊猫空间利用格局变化
    4.3 讨论
第5章 凉山山系大熊猫功能区划的合理性评估——以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5.1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地形地貌
        5.1.3 地质
        5.1.4 土壤
        5.1.5 气候
        5.1.6 动植物资源
    5.2 保护区周边社区概况
    5.3 研究方法
    5.4 功能区划评价结果
    5.5 功能区划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5)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保护遗传学和遗传多样性
        1.1.1 保护遗传学
        1.1.2 遗传多样性
    1.2 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
        1.2.1 概念和研究状况
        1.2.2 非损伤性取样方法在大熊猫研究中的进展
    1.3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
        1.3.1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及研究现状
        1.3.2 微卫星分子标记在大熊猫研究中的进展
    1.4 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5 研究地概况
        1.5.1 秦岭山系概况
        1.5.2 秦岭山系大熊猫分布状况
    1.6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Meta-analysis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样品采集
        2.2.2 粪便DNA的提取
        2.2.3 微卫星扩增
        2.2.4 性别鉴定
    2.3 数据分析
        2.3.1 基因分型及检测
        2.3.2 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
        2.3.3 STRUCTURE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2.3.4 MSVAR贝叶斯溯祖分析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Meta-analysis
    3.2 个体识别和性别鉴定
    3.3 佛坪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3.4 佛坪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遗传结构
    3.5 佛坪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溯祖分析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4.1 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现状分析
    4.2 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的种群历史及影响因素
    4.3 对野生大熊猫种群的保护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6)野生大熊猫与放牧家畜的活动格局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概述
        1.2.2 定位跟踪技术与工作流程
        1.2.3 活动格局的评估指标及定义
        1.2.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大熊猫与放牧家畜的活动强度
    2.2 野生大熊猫与放牧家畜的活动时间百分率
    2.3 野生大熊猫与放牧家畜的活动时间片段率
    2.4 野生大熊猫与放牧家畜的活动片段时长
3 讨论
    3.1 野生大熊猫与放牧家畜活动的能耗性与周期性
    3.2 野生大熊猫与放牧家畜活动的连续性与持续性
    3.3 野生大熊猫与放牧家畜活动的相关性

(7)未来气候变化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精细评估与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1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与进展
        1.2.1 大熊猫栖息地研究进展(含大熊猫生态学研究进展)
        1.2.2 大熊猫生境适宜度评价研究进展
        1.2.3 大熊猫栖息地评价指标体系
        1.2.4 大熊猫栖息地评价模型
        1.2.5 气候变化背景下大熊猫栖息地预测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1.4.1 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结构
    1.5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大熊猫栖息地自然环境概况
        2.1.1 整体范围介绍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植被
        2.1.4 气候特征
        2.1.5 核心研究区介绍
    2.2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人类活动干扰情况
        2.2.1 生产经营性一般干扰
        2.2.2 设施建设等大型干扰
    2.3 现有保护体系
        2.3.1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2.3.2 大熊猫保护相关生态工程
        2.3.3 大熊猫保护政策和相关规划
第3章 研究方法和数据
    3.1 最大熵模型
        3.1.1 最大熵原理
        3.1.2 公式及说明
        3.1.3 模型结果评价
        3.1.4 优点与局限性
    3.2 大熊猫栖息地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
    3.3 研究数据
第4章 大熊猫生境评价结果不确定性分析与优选方案
    4.1 基准气候数据集比较研究
        4.1.1 传统网格数据集WC(地面观测值内插网格气候数据集)
        4.1.2 遥感方式获取的气候数据集
        4.1.3 气候数据集对比分析
    4.2 环境变量优选方案对比研究
        4.2.1 相关系数/变量贡献度法(CVC)
        4.2.2 主成分分析法(PCA)
        4.2.3 变量优选方案
    4.3 多种气候模型和典型浓度路径预测结果对比研究
        4.3.1 气候模型简介
        4.3.2 模型的选择
        4.3.3 多种气候模型和排放情景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第5章 气候变化情景下未来大熊猫栖息地变化评估
    5.1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变化评估
    5.2 大熊猫栖息地核心区变化评估
    5.3 不同尺度下栖息地变化趋势对比
第6章 人为干扰与气候变化综合影响下大熊猫栖息地评估
    6.1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变化评估
    6.2 雅安研究区大熊猫栖息地变化评估
    6.3 不同尺度下栖息地变化趋势对比研究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建议的保护措施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2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历史时期川陕地区大熊猫生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历史文献记载中的大熊猫形象
    第一节 历史文献中对大熊猫的记载
    第二节 历史文献中反映的大熊猫形象
        一、英勇和仁义的象征
        二、食用铜铁的猛兽或珍兽
        三、与熊、豹相似的动物
    第三节 历史文献中大熊猫形象形成的原因
        一、对大熊猫的认知有限
        二、大熊猫生存范围小增添了神秘感
        三、大熊猫属性的不确定导致认知差异
    第四节 历史文献中大熊猫形象的影响
第二章 大熊猫的生物学属性及对生境的选择
    第一节 大熊猫的生物学属性
        一、大熊猫的形态特征
        二、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第二节 大熊猫对生境的选择和利用
    第三节 生境变迁对大熊猫种群生存繁衍的影响
第三章 历史时期川陕地区大熊猫生境的变迁
    第一节 历史时期大熊猫在川陕地区的分布
        一、史前时期
        二、历史时期
        三、当代格局
    第二节 川陕地区大熊猫生境演变
第四章 大熊猫生境变迁的自然因素
    第一节 自然因素
        一、气候变迁
        二、竹子开花
        三、自然灾害
    第二节 大熊猫自身原因
        一、食物结构单一
        二、繁殖周期长
        三、寄生虫病的影响
        四、受生境变化影响大
    第三节 自然界物种演变灭绝的规律
第五章 大熊猫生境变迁的社会因素
    第一节 土地垦殖与森林砍伐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
    第三节 旅游业的发展
    第四节 山货经济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空间利用与生境选择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大熊猫种群数量与分布
        1.1.1.1 大熊猫的历史分布变迁
        1.1.1.2 大熊猫的现代分布特征
        1.1.2 大熊猫的分布格局与保护
    1.2 大熊猫的空间利用
        1.2.1 空间利用
        1.2.2 大熊猫空间利用的研究
        1.2.2.1 大熊猫空间利用的研究概况
        1.2.2.2 大熊猫空间利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3 大熊猫的生境选择
        1.3.1 生境与生境选择
        1.3.2 大熊猫生境选择的研究
        1.3.2.1 大熊猫生境选择的研究概况
        1.3.2.2 大熊猫生境选择的主要研究方法
    1.4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空间利用与生境选择研究
    1.5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1.1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空间利用格局动态变化
        1.5.1.2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适宜性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
        1.5.1.3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核心与边缘家域生境特征研究
        1.5.1.4 卧龙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起源栖息地生境特征及大熊猫生境选择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地质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1.5 动植物资源
        2.1.6 社会经济状况
    2.2 本研究重点区域
    2.3 研究思路
    2.4 研究方法
        2.4.1 大熊猫空间利用分布格局估算
        2.4.2 野外生境调查方法
    2.5 技术路线
3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空间利用格局动态变化
    3.1 分析方法
        3.1.1 大熊猫空间利用格局分布特征分析
        3.1.2 大熊猫利用格局的空间变化模式分析
        3.1.3 大熊猫空间利用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3.2 结果
        3.2.1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空间利用格局分布特征
        3.2.1.1 保护区地形及生物因子分异格局总体概况
        3.2.1.2 大熊猫空间利用格局分异特征
        3.2.2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空间利用分布变化特征
        3.2.2.1 大熊猫空间利用分布范围分布特征
        3.2.2.2 大熊猫利用分布的空间变化
        3.2.3 大熊猫空间利用格局动态变化特征
        3.2.3.1 大熊猫空间利用格局的生境适宜等级设定
        3.2.3.2 大熊猫空间利用格局的指标变化特征
    3.3 讨论
        3.3.1 大熊猫空间利用的分布格局
        3.3.2 大熊猫空间利用格局的动态变化
    3.4 小结
4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生境适宜性变化及驱动因素
    4.1 分析方法
    4.2 结果
        4.2.1 MaxEnt模型预测结果检测
        4.2.2 生境适宜性的动态变化
        4.2.2.1 大熊猫生境适宜性分布
        4.2.2.2 大熊猫生境适宜性的动态变化
        4.2.3 生境因子变量对生境适宜性的贡献率变化
    4.3 讨论
        4.3.1 不同区域生境适宜性的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
        4.3.2 生境因子变量对栖息地生境适宜性的影响
    4.4 小结
5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重点分布区核心与边缘家域的生境特征
    5.1 分析方法
    5.2 结果
        5.2.1 重点分布区大熊猫的家域划分与样点选择
        5.2.2 大熊猫核心与边缘家域的生境特征
        5.2.2.1 大熊猫核心与边缘家域生境因子的差异性比较
        5.2.2.2 大熊猫核心与边缘家域差异显着生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2.2.3 大熊猫核心与边缘家域的生境特征比较
    5.3 讨论
    5.4 小结
6 卧龙自然保护区原始林与次生林生境特征及大熊猫生境选择
    6.1 分析方法
        6.1.1 原始林与次生林生境特征比较分析
        6.1.2 原始林与次生林生境大熊猫生境选择利用比较分析
    6.2 结果
        6.2.1 原始林与次生林生境的样点统计
        6.2.2 原始林与次生林的生境特征
        6.2.2.1 原始林与次生林生境因子的差异性比较
        6.2.2.2 原始林与次生林生境差异显着生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6.2.2.3 原始林与次生林生境的生境特征比较
        6.2.3 原始林与次生林大熊猫生境选择利用特征比较
        6.2.3.1 大熊猫对非生物因子的选择利用
        6.2.3.2 大熊猫对乔木层各生境因子类型的选择利用
        6.2.3.3 大熊猫对灌木层各生境因子类型的选择利用
        6.2.3.4 大熊猫对竹林各类生境因子类型的选择利用
        6.2.3.5 大熊猫对原始林与次生林选择利用的比较
    6.3 讨论
        6.3.1 原始林与次生林栖息地生境特征差异
        6.3.2 大熊猫对原始林与次生林生境选择的比较
        6.3.3 大熊猫栖息地的破坏与恢复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秦岭地区大熊猫种群变化及栖息地消长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大熊猫种群的濒危性
        1.1.2 大熊猫栖息地资源的局限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熊猫种群研究
        1.2.2 大熊猫栖息地研究
        1.2.3 生境评价方法
        1.2.4 影响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变化原因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及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秦岭的地理位置
        2.1.2 秦岭的气候条件
        2.1.3 秦岭的地形地貌
        2.1.4 秦岭的植物与动物
        2.1.5 秦岭地区保护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
        2.2.1 大熊猫痕迹点分布数据
        2.2.2 干扰数据
        2.2.3 环境数据
        2.2.4 栖息地数据
第3章 秦岭地区大熊猫种群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县域痕迹点密度计算
        3.1.2 种群空间利用密度确定方法
        3.1.3 密度变化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大熊猫种群痕迹点空间格局
        3.2.2 大熊猫种群空间利用密度及分级
        3.2.3 大熊猫种群空间利用密度变化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秦岭地区人为干扰分析及对大熊猫种群变化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道路干扰分析
        4.1.2 干扰点数量分析
        4.1.3 其他类型干扰研究
        4.1.4 综合干扰强度分析及分级
        4.1.5 人为干扰与种群之间的关系
        4.1.6 干扰对种群影响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道路对种群的影响
        4.2.2 两次大熊猫调查干扰点数量
        4.2.3 其他各类型干扰因子分析
        4.2.4 综合干扰强度及分级
        4.2.5 综合干扰强度值变化与种群空间利用密度变化的关系
        4.2.6 人为干扰对大熊猫种群分布的影响分级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秦岭地区大熊猫种群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5.1 研究方法
        5.1.1 数据处理
        5.1.2 大熊猫物种出现概率估算
        5.1.3 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5.2 研究结果
        5.2.1 模型结果及因子评价
        5.2.2 各因子下大熊猫出现概率
        5.2.3 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变化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空间格局变化及保护空缺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栖息地空间格局研究
        6.1.2 景观指数研究
        6.1.3 保护空缺分析及保护对策
    6.2 研究结果
        6.2.1 两次大熊猫调查栖息地分布状态
        6.2.2 两次大熊猫调查栖息地消长格局
        6.2.3 栖息地内土地利用景观指数
        6.2.4 适宜栖息地景观指数
        6.2.5 大熊猫保护空缺分析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卧龙野生大熊猫种群监测期间的生境动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野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化学通讯研究[D]. 侯金.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2]放牧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及其栖息地影响研究[D]. 王晓. 西华师范大学, 2020(12)
  • [3]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生存现状[D]. 李杨倩.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4]人为干扰下凉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时空动态变化特征[D]. 李程.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5]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现状分析[D]. 张冬玲.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6]野生大熊猫与放牧家畜的活动格局比较[J]. 周世强,张晋东,Vanessa HULL,黄金燕,刘巅,周季秋,孙萌萌,张和民. 生态学报, 2019(03)
  • [7]未来气候变化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精细评估与应对[D]. 甄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8(04)
  • [8]历史时期川陕地区大熊猫生境变迁研究[D]. 邓云霞. 云南大学, 2018(01)
  • [9]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空间利用与生境选择动态变化研究[D]. 白文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9)
  • [10]秦岭地区大熊猫种群变化及栖息地消长状态研究[D]. 刘兰妹. 清华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卧龙野生大熊猫种群监测期生境动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