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

一、无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白璐,程光,陈晖,白俊清,刘英杰,刘勇,曹凤宏,王林洪,程爱国[1](2021)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伤病关系分析(附2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与年龄及颈部基础疾病相关联,所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大多涉及到伤病关系的处理问题。现通过2例实际案例,就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伤病关系分析意见介绍如下。1典型案例1.1案例一被鉴定人,男,1965年12月14日,鉴定意见书:唐华【2021】临鉴字第0598。

穆春宇[2](2021)在《快速康复外科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单开门椎管减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究快速康复理念(ERAS)应用于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单开门椎管减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09月期间因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术的住院患者58例,根据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不同,将58位患者分成ERAS组及对照组,ERAS组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处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脊柱损伤分级(ASIA)、术后患者疼痛评分(VAS评分)、患者JOA评分、门轴愈合率、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两组患者住院费用。结果:本文共完整随访了ERAS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28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5.6)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手术时间、术前JOA评分、脊柱损伤分级(ASIA)得分、门轴愈合率、手术时间、术后第7天VAS评分及术后第6个月JOA评分及改善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1、2、3天VAS评分、术后1、3月JOA评分及改善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单开门椎管减压术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快速患者恢复,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且并未提高住院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风险。

沈怀霜,陆英杰,朱天峰,钮俊杰,杨惠林,朱雪松,邹俊[3](2020)在《自锁定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前路接骨板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疗效比较》文中指出背景:随着自锁定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广泛应用,ROI-C也被应用于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目的:比较ROI-C及传统前路接骨板cage系统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2例接受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其中23例采用ROI-C(ROI-C组),19例采用传统前路接骨板cage系统(接骨板固定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包括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影像学指标(包括颈椎融合率、颈椎生理曲度、手术节段椎间盘高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与接骨板固定组患者比较,ROI-C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更短,失血量更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各出现2例轻度吞咽困难。两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两组患者JOA评分、NDI均较术前改善,颈椎生理弧度、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或0.01),且均获得满意椎间融合。各随访时间点两组患者JOA评分、NDI、颈椎生理弧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即术后首次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ROI-C组患者椎间隙高度大于接骨板固定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ROI-C组患者椎间隙高度下降多于接骨板固定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手术能有效改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相比传统接骨板,ROI-C手术时间少,创伤小,且术后短期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恢复更为显着,但仍需注意颈托固定,防止早期椎间隙高度丢失。

赵伟,杨子斌,杨鹏彪,李林,杨荣新,董锡亮,王正祥[4](2020)在《椎弓根钉棒联合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联合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钉棒联合全椎板切除术治疗3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年ASIA神经功能分级。结果手术时间为100~130(109.03±8.65)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600 (310.15±79.65) ml。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例出现伤口并发症,1例出现脑脊液漏。术后1年无颈椎后凸畸形形成。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术后1年ASIA神经功能分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结论椎弓根钉棒联合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临床效果满意,利于颈脊髓功能恢复。

聂力,罗俊男,温世锋[5](2020)在《手术与保守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手术与保守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CNKI、维普及万方数据库,纳入关于手术及保守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比较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和纳入文献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两种治疗的JOA评分、ASIA运动评分、神经功能恢复率、ASIA分级改善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共纳入13篇研究,共598例患者,手术和保守治疗组分别371例和227例;②Meta分析显示,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治疗后的JOA评分更高[MD=3.08,95%CI(2.71,3.45),Z=16.29,P<0.000 01];神经功能恢复率更高[MD=15.87,95%CI(9.28,22.46),Z=4.72,P<0.000 01];ASIA分级改善更明显[OR=2.3,95%CI(1.25,4.15),Z=2.76,P=0.006];在ASIA运动评分方面,两者无差异[MD=5.45,95%CI(-7.56,18.47),Z=0.82,P=0.41]。结论对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患者,手术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

张业锋,杨贵华,孔德谦,王俊勤[6](2019)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保守与后路手术治疗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保守与后路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2017年本院收治56例入院诊断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男39例,女17例,年龄40~69岁,平均(52.37±11.62)岁。19例行保守治疗,37例行后路椎管开门减压手术,包括21例单纯减压,16例减压侧块螺钉固定融合术。采用脊髓损害Frankel分级及JOA评分对比分析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7例手术治疗患者均顺利手术,除单纯减压术1例切口浅表感染,经清创愈合外,未发生严重并发症。56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8.53±6.35)个月。入院时两组患者Frankel评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组Frankel评级平均提高1.41级,保守组平均提高0.37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均较入院时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末次随访时手术组JOA评分显着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实施颈椎后路手术减压或和内固定术可促进无骨折脱位型不完全性颈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临床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鲍卫国[7](2018)在《自锁定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钢板加融合器在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中的疗效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比较自锁定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ROI-C)与钢板加融合器在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中的疗效,探讨ROI-C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入我院的9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资料,全部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我们依据所植入内固定物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组38例采用ROI-C行融合术治疗,B组57例采用传统钢板固定+cage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手术节段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成功手术。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着低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月、3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在相同随访时间点,两组患者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月时,A组手术节段融合率为88%,B组为90%;末次随访时,A、B组手术节段均达到骨性融合。在术后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出现内植物移位、断裂、神经症状加重、邻近节段严重退变等并发症。在术后1月和3月随访时,A组吞咽困难发生率分别为13%和0,B组分别为32%和14%,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A、B组吞咽困难发生率分别为0和2%,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I-C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在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中安全、有效;与传统钢板固定加融合器行椎间融合术相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软组织损伤小、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等优点。

谭建基,唐灿锐,欧锐金,温锐灿,李世渊[8](2017)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2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颈髓前方受压,单节段或双节段致压的19例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前路组),对颈髓后方受压,多节段受累伴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的16例患者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路组)。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836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可见前路组均获骨性融合,后路组无再关门、断轴现象。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前路组及后路组平均改善率分别为58.9%和54.5%;ASIA分级由术前B级3例、C级17例、D级15例恢复至术后C级2例、D级18例、E级15例,感觉评分和运动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根据颈髓受压来源、受累节段及合并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严凤翔[9](2017)在《成人CSCIWORA患者MRI椎前高信号、椎管矢状径与手术预后的关系》文中提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 and dislo cation)即国际上统一命名的无放射影像学异常的颈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 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CSCIWOR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颈脊髓损伤,特指颈部受到外伤后,经X线、CT等检查手段,颈椎未发现明显骨折或脱位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占颈髓损伤的37%52%。此病对于成人而言,由于既往颈椎存在基础病变,如椎管狭窄致储备空间减小、椎间盘膨出或突出以及后纵韧带钙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等病变,即使轻微的外力也可致颈髓损伤,尤其是颈椎过度后伸及屈曲时,椎管矢状径变窄、椎间盘突出加重以及黄韧带皱褶向椎管内突出都可致脊髓受压,产生临床症状。由于CSCIWORA的隐匿性以及症状滞后性的特点,漏诊率较高,且X线、CT无阳性表现,只有通过MRI才能发现颈髓损伤,因此对临床医师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如果不及时诊断或者治疗方法不得当,都会产生严重后果。CSCIWORA的病因仍然没有研究透彻,多数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最直接的致伤因素多为摔伤、坠落伤以及事故伤等,其共同点是头颈部受到外力均不大。目前其治疗方法多数学者也各抒己见,缺乏理论性依据,本文应用相关评分标准及统计学方法对其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临床上CSCIWORA的治疗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目的:探讨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MRI椎前高信号、椎管矢状径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对已经实施手术CSCIWORA患者根据MRI椎前信号进行分组,在入院时、出院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和十二个月的功能评分对比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出MRI椎前信号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中心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病例资料80例,根据MRIT2序列有无椎前高信号分为椎前高信号组和无椎前高信号组,其中椎前高信号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2183岁,平均(58.10±14.78)岁;无椎前高信号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3277岁,平均(55.05±10.36)岁。通过MRI正中矢状面测量下颈椎各椎间盘层面椎管矢状径,并记录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及椎管狭窄节段数;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和神经功能分级及JOA运动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应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对所有入选病例在入院、出院、三个月、六个月和十二个月时评分并分别计算出其JOA增加幅度,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比其结果;然后应用国际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神经分级标准在入院时、出院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和十二个月随访时进行功能评价,应用秩和检验,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所得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对椎前高信号组与无椎前高信号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别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入院P>0.05(无显着性差异),出院P<0.1;三个月P<0.05;六个月P<0.05(有显着性差异)。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椎前高信号组入院时、出院时、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时的JOA评分增加幅度与无椎前高信号组入院时、出院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时JOA评分增加幅度相对比,结果P<0.05(有显着性差异)。运用ASIA神经分级标准进行评估,在入院及出院六个月随访,并对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等级划分,并应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出院后六个月时P<0.05,有统计学意义。ASIA运动评分椎前高信号组为52.56±31.97,无椎前高信号组为67.70±22.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椎前高信号组患者的髓内高信号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椎前高信号组(P=0.006);两组患者ASIA运动评分与损伤节段椎间盘层面椎管矢状径存在正相关(P=0.003),且椎管狭窄节段越多,ASIA分级越差。结论: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MRI椎前高信号、椎管矢状径均与伤后神经功能相关,而存在多节段椎管狭窄的患者更易遭受严重的颈髓损伤。

刘杨,舒勇,余凯龙,温晓阳[10](2015)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式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选取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骨科收治行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并获得随访的患者31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颈前路组和颈后路组,随访时间548个月,评估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内固定费用、术前术后脊髓功能的Frankel分级及JOA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后路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着多于颈前路组,内固定费用高于颈前路组(P<0.05);颈前、后路组术前术后的Frankel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0.0061);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8,0.0061)。结论颈椎前路和后路手术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在手术创伤、术后引流量、内固定费用方面,前路组显着优于后路组。

二、无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1)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伤病关系分析(附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典型案例
    1.1 案例一
    1.2 案例二
2 讨论
    2.1 中老年人CSCIWFD的特点与发生机制
    2.2 致残程度鉴定中的伤病关系分析

(2)快速康复外科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单开门椎管减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诊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自锁定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前路接骨板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研究对象
    1.3 术前准备
    1.4 手术方法
        1.4.1 ROI-C组:
        1.4.2 接骨板固定组:
    1.5 术后处理
    1.6 术后随访及预后评估
        1.6.1 临床评估:
        1.6.2影像学评估: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指标比较
    2.4 两组患者影像学指标比较
3 讨论

(4)椎弓根钉棒联合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术前处理
    1.3 手术方法
    1.4 术后处理
    1.5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机制
    3.2 椎弓根钉棒联合全椎板切除术的优势

(5)手术与保守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结局指标
    1.6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JOA评分
        2.2.2 神经功能恢复率
        2.2.3 ASIA分级
        2.2.4 ASIA运动评分
3 讨 论

(6)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保守与后路手术治疗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治疗方法
    1.4 评估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早期结果
    2.2 随访结果
    2.3 影像学评估
3 讨论

(7)自锁定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钢板加融合器在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中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选择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观察及评价指标
    2.4 统计学处理
三、结果
    3.1 整体疗效
    3.2 术后评价与并发症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七、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及接收的论文
致谢

(8)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影像学检查
    1.3 治疗方法
        1.3.1 术前准备及常规治疗
        1.3.2 手术治疗
        1.3.2. 1 前路手术
        1.3.2. 2 后路手术
        1.3.3 术后处理
    1.4 疗效评估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治疗现状
    3.2 手术方案选择
    3.3 手术注意事项

(9)成人CSCIWORA患者MRI椎前高信号、椎管矢状径与手术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参考文献
第2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一般资料研究法
    2.3 手术治疗方法
    2.4 随访
    2.5 统计学分析
    2.6 研究方案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技术对比
    3.2 成人SCIWORA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3.3 椎前高信号与手术预后的关系
    3.4 椎管矢状径与手术预后的关系
第4章 讨论
    4.1 椎前高信号与颈髓损伤程度的关系
    4.2 椎间盘层面椎管矢状径与颈髓损伤程度的关系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词表
致谢
个人简介

(10)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影像学资料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术方式的选择
        1.3.2 术后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的比较
    2.2 两组内固定费用的比较
    2.3 两组术前术后 (末次随访) 颈髓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3.1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发病机制
        3.1.1 颈髓过伸性损伤
        3.1.2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
    3.2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治疗
    3.3 手术方式的选择

四、无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 [1]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伤病关系分析(附2例报告)[J]. 白璐,程光,陈晖,白俊清,刘英杰,刘勇,曹凤宏,王林洪,程爱国. 现代养生, 2021(18)
  • [2]快速康复外科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单开门椎管减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D]. 穆春宇.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自锁定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前路接骨板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疗效比较[J]. 沈怀霜,陆英杰,朱天峰,钮俊杰,杨惠林,朱雪松,邹俊.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11)
  • [4]椎弓根钉棒联合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J]. 赵伟,杨子斌,杨鹏彪,李林,杨荣新,董锡亮,王正祥. 临床骨科杂志, 2020(05)
  • [5]手术与保守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Meta分析[J]. 聂力,罗俊男,温世锋. 广州医药, 2020(04)
  • [6]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保守与后路手术治疗的比较[J]. 张业锋,杨贵华,孔德谦,王俊勤.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04)
  • [7]自锁定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钢板加融合器在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中的疗效比较[D]. 鲍卫国. 苏州大学, 2018(01)
  • [8]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J]. 谭建基,唐灿锐,欧锐金,温锐灿,李世渊.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7(02)
  • [9]成人CSCIWORA患者MRI椎前高信号、椎管矢状径与手术预后的关系[D]. 严凤翔. 长江大学, 2017(02)
  • [10]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式探析[J]. 刘杨,舒勇,余凯龙,温晓阳. 中国当代医药, 2015(22)

标签:;  ;  ;  ;  ;  

无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