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波运放论文-李威,张兆浩,吴次南

斩波运放论文-李威,张兆浩,吴次南

导读:本文包含了斩波运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嵌套式斩波,低噪声,低功耗,残余失调

斩波运放论文文献综述

李威,张兆浩,吴次南[1](2016)在《低噪声低功耗斩波运放的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CMOS运放的噪声尤其是低频1/f噪声会随着整体功耗的降低而急剧增加,针对传感器读出电路应用,文中在传统斩波运放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低噪声、低功耗的嵌套式斩波运算放大器。基于SMIC0.18μm工艺,通过Spectre仿真工具进行仿真与验证。高频斩波(fchop,high)频率为500 k Hz,低频斩波频率(fchop,low)为2 k Hz时的仿真结果表明,运放在100 Hz处的噪声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降为23 n V槡Hz,总消耗电流14μA,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积(GBW)为16.7 MHz,运放的电流效率(GBW/Itot)达到了1 193,该设计的整体性能与以往的设计相比具有一定优势。(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6年05期)

张锗源,杨发顺,杨法明,张荣芬,邓朝勇[2](2012)在《嵌套式斩波运放的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斩波运放具有大残余失调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嵌套式斩波运放。基于SMIC0.18μm工艺,通过Spectre仿真工具进行验证与仿真,运放的开环增益达到78.3dB,共模抑制比达到112dB。在斩波频率fchophigh=10kHz、fchoplow=500Hz的条件下,通过使用非匹配斩波开关,分别对单斩波和嵌套式斩波运放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嵌套式斩波技术能有效减小残余失调的影响。适用于带宽较低的微弱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如传感器前端读出电路和音频信号放大电路等。(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期刊2012年01期)

徐光煜,颜永红[3](2009)在《D类音频系统中斩波运放电路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D类音频系统的低噪声斩波运放电路。该电路主运放采用全差分电路结构,具有很高的PSRR和电压摆幅,同时采用T/H解调技术,有效地降低了低频噪声和残余电压失调。仿真结果表明在5V电源电压下,斩波频率150KHz时,输入等效噪声为31.12nV/(Hz)~(1/2),满足D类功放的要求。该电路已在SMIC 0.35um N阱工艺上MPW流片成功,功能测试正常。(本文来源于《微计算机信息》期刊2009年20期)

赵海亮,刘诺,周长胜[4](2008)在《D类功放中输入斩波运放电路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n阱0.5μmDPDMCMOS工艺,完成了D类音频功放中输入斩波运算放大器的设计。分析了D类系统对输入运放的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电路采用两级全差分结构实现,并加入斩波结构降低噪声。采用PTAT电流源提供运放的偏置电流,补偿运放跨导gm的温度漂移。在Cadence下的电路仿真表明,前级运放具有16μV.Hz-1/2的等效输入噪声,开环增益达到117.3 dB。运放所在芯片经过PWM方式流片验证,测试结果显示,芯片THD达到0.58%(f=1 kHz、Po=1 W、VDD=5 V),电源抑制比为65 dB。(本文来源于《半导体技术》期刊2008年06期)

李蕾[5](2007)在《基于滤波器应用的低噪声低功耗斩波运放》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通过降低工作电压,实现低功耗正成为模拟电路设计者研究的热点。然而在设计过程中降低工作电压,会使如动态范围等电路指标受到影响。因此对于模拟电路设计,降低功耗不是单纯地降低工作电压,而应该通过改善电路拓扑结构,降低电路噪声和失调等提高电路的性能,从而保证在电路指标不受损失的前提下降低工作电压,降低电路功耗。本论文基于以上理论,主要研究斩波运算放大器。采用在运算放大器中,加入斩波模块的方法,有效地降低运放噪声,使运放能够在低电压工作下保持原有的动态范围,从而为实现性能良好的低功耗运放奠定基础。该运算放大器采用了全定制集成电路设计方法进行设计,依次经过电路设计、电路仿真、版图设计、版图验证以及布图后模拟设计流程,最后生成了掩膜版图,可送厂家进行流片生产。运算放大器仿真结果表明,当输入端接10k,500uv瞬态余弦信号,输出端接100pF负载电容时,运放的信噪比为,直流开环增益,增益带宽积和相位裕度分别达到74dB, 5MHz和87°,功耗为590uW各项技术指标都满足设计要求。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综述本文的设计思想;第二章介绍了模拟电路中的噪声来源,噪声模型,及噪声对电路功耗的影响;第叁章主要介绍了斩波模块的技术原理,实现方法;第四章详细分析斩波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和特点;第五章对运算放大器进行了各种类型的仿真模拟,确定了它的性能指标;第六章对运算放大器进行了版图设计验证和后模拟,确保了版图绘制的正确性。论文最后对1斩波运算放大器做了总结,指出了运算放大器所具有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期刊2007-01-01)

斩波运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传统的斩波运放具有大残余失调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嵌套式斩波运放。基于SMIC0.18μm工艺,通过Spectre仿真工具进行验证与仿真,运放的开环增益达到78.3dB,共模抑制比达到112dB。在斩波频率fchophigh=10kHz、fchoplow=500Hz的条件下,通过使用非匹配斩波开关,分别对单斩波和嵌套式斩波运放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嵌套式斩波技术能有效减小残余失调的影响。适用于带宽较低的微弱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如传感器前端读出电路和音频信号放大电路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斩波运放论文参考文献

[1].李威,张兆浩,吴次南.低噪声低功耗斩波运放的分析与设计[J].电子科技.2016

[2].张锗源,杨发顺,杨法明,张荣芬,邓朝勇.嵌套式斩波运放的分析与设计[J].微电子学.2012

[3].徐光煜,颜永红.D类音频系统中斩波运放电路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9

[4].赵海亮,刘诺,周长胜.D类功放中输入斩波运放电路的设计[J].半导体技术.2008

[5].李蕾.基于滤波器应用的低噪声低功耗斩波运放[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

标签:;  ;  ;  ;  

斩波运放论文-李威,张兆浩,吴次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