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湖流域论文-王涛,禄鑫,肖彩霞

红枫湖流域论文-王涛,禄鑫,肖彩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枫湖流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森林景观,尺度效应,景观格局,粒度

红枫湖流域论文文献综述

王涛,禄鑫,肖彩霞[1](2019)在《红枫湖流域森林景观格局尺度效应敏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红枫湖流域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通过重采样得到不同空间粒度的流域景观数据,在Fragstats软件中计算得到不同粒度和幅度下的景观格局指数值,通过绘制景观水平和景观类型水平2个层面的景观指数尺度效应曲线,量化分析了流域森林景观格局尺度效应,并对流域森林景观格局尺度效应的敏感性特征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红枫湖流域森林景观格局具有明显的粒度和幅度效应;2)景观水平指数随粒度变化均表现为较强的敏感性,景观类型指数随粒度变化反映为差异显着的敏感性特征;3)多数景观格局指数在10 km幅度范围出现明显的尺度转折点,敏感性较强,大于10 km幅度范围后逐渐趋于平稳,敏感性减弱。(本文来源于《林业调查规划》期刊2019年04期)

张昊天,周忠发,刘贤梅,但雨生,蒋翼[2](2019)在《基于GIS的红枫湖流域平坝区境内农业非点源污染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求喀斯特地区非点源污染源,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对红枫湖流域平坝区境内进行水系提取及流域划分,调查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畜禽散养、农村生活污水3大非点源污染源,并运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各乡镇TP、TN、COD、NH_3-N 4种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比,并利用GIS空间技术分析了各乡镇污染贡献度。结果表明:高峰镇总等标污染负荷比最高,为39. 8%,高峰、马场、乐平叁镇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之和超过80%。研究区化肥流失、禽畜散养的总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47%和39%,是红枫湖流域平坝区境内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污染防治对策。(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孟凡丽,肖劲松,杨梅,商正松,王立志[3](2018)在《1996年与2016年红枫湖流域NH_3-N、TN、TP输入变化与水质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86—2016年30年间红枫湖水体环境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库区水体由劣Ⅴ类提升至2015年的总体Ⅲ类和局部Ⅱ类。2016年与1996年相比:红枫湖流域总氮输入量增加了1613. 84t/a,氨氮增加了376. 85 t/a,总磷输入量降低了2242. 44 t/a;工业污染物输入量显着降低,工业总氮、总磷和氨氮输入分别减少2676. 94 t/a、293. 44 t/a和1893. 84t/a;大气沉降输入总氮、总磷入库分别增加5. 86倍和3. 47倍。必须加强红枫湖流域环境质量综合监测,研究内源营养物质的释放规律和水体生物污染潜在威胁,为防止红枫湖水体发生重大污染事件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环保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姜畅,刘鸿雁,陈竹,饶程,李政道[4](2018)在《基于GIS的红枫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质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红枫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质的响应,利用ENVI 5.2、Arc GIS 10.2软件对红枫湖流域2001、2008年和2016年的Landsat TM影像进行解译,选取监督分类法结合人工修正将研究区分为水域、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6个土地类型,并与水质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红枫湖流域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占总面积的60%以上。从2001年到2016年,耕地、林地、未利用地均有所减少,主要流入建设用地和草地,林地面积减少了10.68 km2,减幅达7.30%,建设用地增加了11.41 km~2,增幅达36.11%。2001年水质总体为Ⅲ类,建设用地与TP、NH3-N、COD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表明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源和生活源;2008年建设用地、耕地与营养指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但未达到显着水平,水质总体为Ⅳ类,水质较差可能是工业源、农业源和生活污染源共同作用的结果;2016年耕地与TP、NH3-N、COD和DO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757*、0.750、0.786*和-0.847*,说明在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得到治理后,农业面源成为红枫湖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但其排放系数较小,水质为Ⅱ类,没有对水质产生较大影响。总体上建设用地和耕地表现为污染"源"的作用,林地则呈现"汇"的效应。(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孟凡丽,肖劲松,王程程,商正松,王立志[5](2018)在《红枫湖流域主要入湖污染物调查与分析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红枫湖流域主要入湖污染物情况,采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等方法计算红枫湖流域主要入湖污染物,并分析各污染物的各类型污染源贡献率、各支流贡献率、内源和外源比值等情况。结果表明:在各种降水情景下,入湖的各污染物总量大小顺序均为COD>总氮>氨氮>总磷;各污染物(COD、氨氮、总磷、总氮)入湖量贡献率均是羊昌河最大、麦包河最小,其贡献率范围分别为46.33%~76.6%和0.4%~0.6%;入湖主要污染物(COD、总氮、总磷)主要以外源为主,氨氮则以内源污染为主;研究为红枫湖水环境质量改善、治理方向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四川环境》期刊2018年02期)

耿润哲,殷培红,原庆丹[6](2016)在《红枫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点源污染发生的广域性、分散性、随机性等特征使得对其进行效管控难度较大。以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为基础,对流域进行分区管控是实现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基于源头削减和过程管控协同管理的思路,将GIS技术、Arc SWAT模型、非参数检验和因子分析技术相结合,以农耕养殖程度较高的贵州红枫湖上游羊昌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对流域近5 a非点源污染负荷特征进行模拟,识别影响非点源污染流失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进行污染控制区划。结果表明:1)总氮和总磷负荷高风险区主要集中于地势较高且农业耕作活动频繁区域,刘官乡、黄腊乡、旧州镇及白云镇是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点乡镇;2)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7种不同因素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程度表明,施肥量是影响总氮、总磷输出的最主要的因子,坡长、坡度及土地利用方式是次重要因子。针对羊昌河流域长期传统耕作以及化肥过量施用的现实特征来看,土壤有机磷的含量也会对总磷的输出产生一定的影响;3)羊昌河流域可划分为3个污染控制区,第1类:生态农业综合整治区(以近河道耕种区为主,面积254.4 km2);第2类:污染治理区(农村生活及畜禽养殖区为主,面积405.74 km2);第3类:生态修复区(高坡度强降雨区为主,面积464.47 km2)。研究结果可有效提升羊昌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治理的效率,为水源地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9期)

刘琰,江秋枫,韩梅,赵兴茹,郭睿[7](2015)在《红枫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PFCs(perfluorinated compounds,全氟化合物)因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效应和毒性而受到环境科学领域的普遍关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UPLC-MS/MS)并结合固相萃取的方法,对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红枫湖主要入湖支流及湖区表层沉积物中10种PFCs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其污染水平、空间分布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各采样点w(∑PFCs)(10种PFCs的总质量分数)为0.27~1.65 ng/g,其中PFBA(全氟丁酸)、PFPe A(全氟戊酸)、PFOA(全氟辛酸)、PFBS(全氟丁烷磺酸)、PFOS(全氟辛烷磺酸)及PFHx A(全氟己酸)不仅检出率高,而且对各采样点w(∑PFCs)的贡献较大,是红枫湖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的PFCs;受湖区水文水动力条件及沉积物有机质的影响,北湖表层沉积物中w(∑PFCs)高于南湖,并且全湖w(∑PFCs)的最高值位于出湖口处,达到1.65 ng/g;红枫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的w(PFOA)和w(PFOS)分别为0.07~0.51和nd(未检出)~0.16 ng/g,与国内外其他流域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大气沉降可能是红枫湖流域PFCs的主要来源.(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邓河霞,夏品华,陈文生,林陶,薛飞[8](2014)在《红枫湖流域消落带及其沉积物营养盐含量的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红枫湖流域消落带及沉积物中营养盐总氮、总磷和有机质的含量分布特征,采用实证调查、定量及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各营养盐的含量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消落带及沉积物中各营养盐的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库区沉积带>对照带土壤>消落带土壤;消落带土壤营养盐均值含量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呈现递增的趋势,总氮(TN)含量范围在1 626.95~2 926.13 mg/kg,总磷(TP)含量范围在548.79~714.06 mg/kg,有机质(OM)含量范围在4.10~6.79 mg/kg之间;消落带土壤中OM与TN、TP呈现极显着正相关性关系。(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张润宇,王立英,陈敬安[9](2014)在《红枫湖流域枯水期土壤理化特征与磷素分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贵州省红枫湖枯水期流域土壤的理化性质、磷素含量与形态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偏酸性,以粉砂粒为主,消落带土样含水率略高于林地和荒地。表土全磷和速效磷含量为99.6~679.5mg/kg和1.1~18.6mg/kg,低于我国土壤平均水平,属喀斯特地质性缺磷;最高值分布在受人类活动污染严重的管理处和后午,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中不同磷形态的含量顺序为Residual-P>NaOH-P>HCl-P>NaHCO3-P>H2O-P。其中,耕作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以及H2O-P、NaHCO3-P和总可提取态磷的比例均显着高于荒地和林地,表明耕作与施肥过程不仅提高了土壤全磷和生物活性磷含量,也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环境风险。(本文来源于《地球与环境》期刊2014年06期)

王发艳,李阳兵[10](2014)在《红枫湖流域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流域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可以为聚落优化与调控提供依据。文章以红枫湖流域2000年、2005年、2010年3个时期的TM影像为主要数据,借助Erdas8.5、Arcgis9.3等软件提取出红枫湖流域内聚落、旅游、道路及河流等用地,划分聚落等级,并利用聚落面积百分比图和密度图分析流域内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划分道路、河流缓冲区并利用等高线形成坡度图来探讨流域聚落分布和道路、河流及地形地貌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红枫湖流域的聚落斑块数量和面积在增加,数量由852个增加到2 592个,面积由1 204.3ha增加到4 200ha;聚落平均密度由0.44个/km2上升到1.33个/km2;聚落百分比值较大和密度值高的地区都是平坦的坝地,聚落面积和聚落密度的空间分布、变化基本一致,面积小的聚落在快速增长,增加的聚落主要由耕地转换而来;聚落扩展方式主要是分散扩展、带状扩展、块状扩展;聚落的空间形态主要有散点式、干枝式、规则式;道路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却在逐渐减弱;居民点面积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少,且25°~80°地区的聚落面积增长率持续上升。(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4年03期)

红枫湖流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求喀斯特地区非点源污染源,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对红枫湖流域平坝区境内进行水系提取及流域划分,调查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畜禽散养、农村生活污水3大非点源污染源,并运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各乡镇TP、TN、COD、NH_3-N 4种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比,并利用GIS空间技术分析了各乡镇污染贡献度。结果表明:高峰镇总等标污染负荷比最高,为39. 8%,高峰、马场、乐平叁镇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之和超过80%。研究区化肥流失、禽畜散养的总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47%和39%,是红枫湖流域平坝区境内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污染防治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枫湖流域论文参考文献

[1].王涛,禄鑫,肖彩霞.红枫湖流域森林景观格局尺度效应敏感性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9

[2].张昊天,周忠发,刘贤梅,但雨生,蒋翼.基于GIS的红枫湖流域平坝区境内农业非点源污染估算[J].环境工程.2019

[3].孟凡丽,肖劲松,杨梅,商正松,王立志.1996年与2016年红枫湖流域NH_3-N、TN、TP输入变化与水质响应分析[J].环保科技.2018

[4].姜畅,刘鸿雁,陈竹,饶程,李政道.基于GIS的红枫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质响应[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8

[5].孟凡丽,肖劲松,王程程,商正松,王立志.红枫湖流域主要入湖污染物调查与分析评价[J].四川环境.2018

[6].耿润哲,殷培红,原庆丹.红枫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J].农业工程学报.2016

[7].刘琰,江秋枫,韩梅,赵兴茹,郭睿.红枫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5

[8].邓河霞,夏品华,陈文生,林陶,薛飞.红枫湖流域消落带及其沉积物营养盐含量的分布特征[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4

[9].张润宇,王立英,陈敬安.红枫湖流域枯水期土壤理化特征与磷素分异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4

[10].王发艳,李阳兵.红枫湖流域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岩溶.2014

标签:;  ;  ;  ;  

红枫湖流域论文-王涛,禄鑫,肖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