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

澜沧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

一、澜沧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苟廷佳[1](2021)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中认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惠泽我国20个省区以及东南亚5个国家,是维系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的腹地,拥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战略地位,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为维护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敏感区和启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发挥着指示和前瞻的重要作用。然而,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导致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本高;受生态产品外部性影响,三江源地区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长期被无偿享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加上三江源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而被限制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导致当前三江源地区三生空间矛盾突出,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压力。因此,通过研究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三江源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围绕“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分析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全面系统的提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构建了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中包括: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性框架、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2)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将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三江源生态产品总价值为6568.56亿元/年。同时在绿色GDP指标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经济-生态生产总值(SJYGEEP)”指标评价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三江源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受三江源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和“生态旅游业认识”的影响;需求意愿受“淡水资源支付意愿”、“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共享牧场支持度”、“对口支援省份是否享受生态产品特别优惠”等因素的影响。(4)从生态产品构成视角出发,全面系统研究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具体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基于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三江源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现状和面临困境,提出贴合国家现行政策与三江源实际、突出三江源特色的价值实现路径,并结合路径,提出“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的系统性价值实现机制。由于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并存,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对促进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和融合、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徐平,洪晓峰[2](2021)在《长江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与科学考察回顾及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野外科学观测与科学考察既是基础性科技工作,又是自主创新突破口。近年来,长江科学院设立了野外科学观测中心,初步形成覆盖长江流域,涵盖生态、环境、资源及灾害防治等领域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体系,持续开展长江流域野外科学观测和多专业综合性科学考察。回顾了长江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和科学考察的发展历程,从基础条件、观测成果、科技支撑、骨干队伍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长江科学院在野外科学观测与科学考察方面取得的成绩。未来将着重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观测与考察、科学研究与示范、合作交流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以期为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王琳[3](2021)在《完善澜湄流域生物多样性跨境合作保护法律规则的思考》文中指出

张峰[4](2021)在《河南省县区级河长制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P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马婷[5](2021)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对社会生态转型适应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协调自然保护和社会发展是生态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具有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示范的使命。为此,探明这个典型国家公园内居民对社会生态转型政策的适应性反馈机制对于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在保护地类型和国家生态保护转变过程中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农牧民的反应(家庭单元的生计状况、对保护政策的反应、形成的结果和态度),在分析中引入了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层和计划行为理论作为家庭/地方层面的适应策略;使用焦点小组方法来评估国家公园内外共同管理方法的公平性;采用条件价值法评估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资产以及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从居民对自然保护的意愿和看法角度分析影响居民对于自然保护和生计权衡方案的倾向性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生态补偿计划已经在三江源地区实施了多年,由于其被指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增加了其他法规和补偿形式。自然保护区比国家公园的管理更为严格,对人类福祉的价值(或利益)并不总是明确考虑,最近其向国家公园模式转变的过程包括共同管理,而不是严格的命令与控制,这与国家生态补偿政策、更全面的生态文明概念以及国家公园的发展相一致。2.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取决于他们利用自然产品(特别是冬虫夏草和牲畜)产生的收入,以增加政府支出的能力;妇女和老年居民往往对政府态度不明确,经济和健康状况较低。3.来自政府收入的因素使居民更倾向于相信地方政府;丰富的财富使居民更加开放,觉得接受“变化”是值得的;大多数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无法理解专业术语,概念性规定可能不容易在当地采用,这并不妨碍最近的社会和生态转型趋势;居民对政策法规的比较支持通常与他们的利益相关,由于地域的异质性,不同县之间的支持水平有所不同;对政府政策表现出更大信心的居民更有可能对未来的政府计划充满信心。4.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对居民的支付意愿和接受补偿的意愿有重要影响,而其他社会特征(如性别和年龄)则没有显着效应;社会信任(对当地生态旅游发展的支持程度)是居民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尽管受过有限的教育,居民不理解有些专业术语并不妨碍其支付意愿;与政府资助相关的因素导致居民倾向于支付和接受补偿,但是由于地理和社会异质性,不同县之间的支持水平有所不同;居民认为他们的支付产出应用于保护和恢复野生动植物、植被、土壤和水资源。5.居住在公园外但与公园相邻的人们被认为是不公平的,他们承担了许多费用,但与国家公园相关的收益却很少;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管护员无法有效执行其监视、保护和社区联络角色;生态旅游、垃圾处理和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以及对人兽冲突赔偿也是重要的问题。本研究揭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与社会生态转型政策适应性反馈机制,建立了社会生态转型政策适应性感知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证实了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的观点;一户一岗(共同管理)的理念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方式的核心,即像“生态文明”范式所设想的那样,成功的社会生态转型需要平衡政府监管、补偿以及受影响人口继续获得环境资源的机会;决策者应该在优化社会生态转型政策时平衡居民对生计、自然保护以及对地方政府的信心、并在补偿和预期收益之间取得平衡;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决策者应采取基于当地资源开发的措施并且依据具体地点的特性而制定补偿计划;并充分利用牧民的传统生态知识,这对于共同管理模式的成功和发展至关重要。

朱淑鸣[6](2021)在《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研究》文中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提出,使环境教育迈入新的阶段;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将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纳入立德树人范围,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成为促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落实,优化地理教学的重要途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建立为融合提供了实践基地。研究首先分析现行课标与教材,从人地协调观的四级分级水平入手,通过个别访谈与问卷调查,呈现当前高中地理教育模式下,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现状。研究发现,现行教材中多处从生态环境教育的环保知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三大角度融合,现行新课标的顶层设计关注生态文明的培养。整体而言,教师的融合认可度较高,但由于对生态环境教育理解的不全面、融合多源于感性自发性认知,同时受到应试背景影响及考核机制、时间、空间、经费的多重限制,使得出现融合方式单一、差异度较大、内容局限,仅作为课堂延伸与拓展内容等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认知,接受度较高,但对自然环境的认知程度高于人文政策,对抽象逻辑的认知高于具体事实,且基础概念不扎实;学校能够提供一定的融合支持。针对现状,探索出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的三大策略。第一,从核心素养落实、课标与教材分析两方面,紧跟课改发展,依托新课标与教材实施融合,提高教师的融合理解、确保系统的融合设计。第二,从课程体系、校园环境、交流合作三个角度,借助校级平台,优化利用校内外资源实施融合,突破时间、空间与经费限制。第三,从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三个维度,躬耕日常课堂,采用多样教学理论方法实施融合,协调培育抽象逻辑与具体事实认知。其中,重点关注情境认知理论,提出分类知识内容,教学因课制宜;抓住时事热点,塑造真实情境;提供实际数据,培养分析能力;抽象知识落地,触发情感共鸣三条具体的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具体教学设计与表现性评价。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的政策背景资源,以太浦河流域为例,使用系列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串联教学活动,探索生态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机融合。

明瑞[7](2021)在《澜沧江无名洲采沙对航道影响及整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连接六国自由贸易区的国际河流,澜沧江244界碑至临沧港Ⅳ级航道建设工程对我国发展有着重大意义。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间,澜沧江无名洲滩段大幅度开采河沙,河道断面地形发生巨大变化,采沙范围超1.2km,普遍采深超5m,最大采深高达15m,其不仅减小了无名洲滩段的流速,使得本就宽浅的航道稳定性堪忧;还增强了上游卡口段水流流速,恶化了卡口处通航条件,使得狭窄段船舶上行困难。因此,本文通过收集无名洲滩段资料,采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方法,分析采沙对无名洲滩段航道条件影响变化,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通过多方案优化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整治方案。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澜沧江无名洲水文特性及河床变化分析。收集分析澜沧江无名洲滩段水文泥沙等资料,对比采沙前和采沙后的地形图,分析滩段河床变化情况。发现采沙改变了无名洲滩段的整个地形,整个边滩大幅度后退和挖深,上游突嘴有所推进和抬高,航槽内出现微弱的淤积。(2)采沙对通航条件的影响研究。采沙使得无名洲滩段航槽流速大幅下降,滩段主流向采沙坑偏移,降低了航槽的冲刷能力,航槽稳定性有所降低。另外在突嘴卡口段流速和比降增加明显,增大了船舶上行难度。(3)原推荐方案整治效果降低。对采沙前原整治工程推荐方案的整治效果研究表明,在采沙后地形下,原推荐方案的整治效果较采沙前明显降低,束水和壅水能力有限,难以提升浅段航槽流速以维持航深稳定,经优化改进,原推荐方案整治效果提升有限,航槽稳定性较低。(4)基于采沙后地形开展无名洲滩段多思路整治措施研究。(1)在分析认识无名洲滩段河床变化分析及水流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常规的筑坝壅水束水方法,提升无名洲滩段水位、流速,保证航槽稳定;改善突嘴卡口处的比降流速,狭窄段上滩难度。(2)基于采沙后的新河道形态,提出新开航槽的整治新思路。通过方案优化研究表明,开挖突嘴及以上新航槽段,避开原航槽突嘴处上滩条件差的航段,从而改善船舶的通航条件。新航槽不仅有着较优的通航条件,而且采取一定的整治工程措施,新航槽的冲刷能力有明显改善,航槽可常年保持稳定。

孙先忍[8](2021)在《基于不同运行模式的官厅水库水质过程模拟》文中研究指明官厅水库作为北京市及周边地区重要的城市备用水源地,其水质健康与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官厅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建立官厅水库水动力-水质三维模型,计算氮磷等营养盐在水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并结合目前官厅流域生态流量和外流域调水等问题,进一步定量计算出官厅水库在不同调水和生态下泄运行模式下的水质变化,以期为官厅水库科学运行管理和水质改善提供参考。本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官厅水库2010-2017年常规监测水质数据中DO、NH3-N、CODMn、BOD5多年平均浓度分别为9.77、0.45、4.76和2.54 mg/L;TP、TN常年处于高浓度,多年平均浓度分别为0.15 mg/L和3.44 mg/L。(2)建立了官厅水库水动力-水质三维模型,经验证,水位的拟合度较高,WT与DO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0.33%~24.72%、11.01%~22.32%,NH3-N与COD相对误差均在30%内,而TN、TP相对误差分别为23.70%~29.45%和13.98%~29.16%。(3)计算表明:官厅库区流速较小,各库区流场在丰、平、枯水期分布差异明显。近坝区温度与溶解氧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表层水温在0~25℃之间,平均13℃;底层水温保持在10℃以内;溶解氧表现为表层水体趋于饱和(DO>10 mg/L),而底层长期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DO<2 mg/L)。(4)模拟表明:TN浓度冬季最高,夏季稍低,秋季与春季相对较低,但在夏季,库区底层水体中出现一个小高峰,冬季表层水体浓度高于底层。TP浓度随时间动态变化呈现出夏季较高、秋季稍低、春冬季整体浓度不高,垂向波动较小的特征。Chl-a浓度主要集中在夏秋表层水中,春冬季节浓度均较低。(5)在调水和生态下泄作用下,Chl-a浓度下降约3.62~7.22 ug/L,但仅考虑调水或生态下泄,对Chl-a浓度影响不大。TP浓度在生态下泄后期处于低值状态,而在引黄调水初期显着增加。TN浓度在仅考虑生态下泄情景时变化不显着,在考虑引黄调水后,TN浓度平均增加122.19%,同时考虑引黄调水和生态流量下泄情景时,TN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工程实践中可以考虑引黄调水增加库容,以此降低氮磷浓度,同时考虑生态下泄来降低Chl-a浓度,限制藻类生长。本研究方法和结果对科学认识及定量求解外流域调水对水库生态调度作用下官厅及其类似条件的水库库区水质变化过程和水库水环境的科学管理具有一定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9](2021)在《2020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文中认为综 述2020年是青海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擘画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美好蓝图的关键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生态环境部指导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关心重视下,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

刘宏伟[10](2021)在《滇南傣族、桂北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传统聚落的格局及传统民居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响应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本文以滇南傣族、桂北壮族传统聚落和民居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研究法、多学科综合法、对比研究法、系统归纳的研究方法,对两大民族的传统聚落、干栏式传统民居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其影响因素,为两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更新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包含三个部分。首先,通过阅读文献,梳理两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然后通过实际调研测绘,全面了解滇南傣族和桂北壮族的聚落空间形态、干栏式传统民居,最后对两地居住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地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异同。其次,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云提取滇南傣族五个村以及桂北壮族古壮寨、平安寨的DEM数据(30分辨率),借助Arc Map和Google Map下载遥感卫星影像图,对两地的高程、坡度、坡向、水环境和土地资源等进行分析,得出自然环境对民族聚居外部空间形态的影响规律;其次通过凯文·林奇的空间五要素理论对两地传统聚落的内部空间形态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其内部空间形态的差异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最后,对两地的干栏式传统民居调研资料进行整理,从传统民居的基本特点、平面形态、结构体系、装饰艺术等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揭示导致两地民居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以上的研究对比,得到滇南傣族、桂北壮族传统聚落、民居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相似的内在规律,构建建筑元素集合,为今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规划发展资料。得出结论:影响不同民族聚落形成的因素众多。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文环境等因素造成了不同民族聚落的差异,自然因素在聚落外部空间形态的形成因素中占主导地位,聚落内部的空间形态及干栏式传统民居的差异则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只有遵循地域差异性、民族文化差异性,才能使乡村聚落更加具有多元文化色彩,我们才能留住璀璨的民族文化,将它继承与发扬,才能留住“乡愁”和永恒的记忆。

二、澜沧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澜沧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文献分析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国内文献分析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研究述评
    2.4 国内外经验启示
        2.4.1 国际经验和启示
        2.4.2 国内经验和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1.1 生态产品形成的基础理论
        3.1.2 生态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基础
        3.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3.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3.2.2 生态产品价值
        3.2.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梳理
        3.3.2 基于产权-需求矩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3 生态产品分类的价值实现路径
    3.4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3.4.1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回归模型
        3.4.2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框架
        3.4.3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
    4.1 三江源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条件
        4.1.3 社会经济条件
        4.1.4 生态地位
        4.1.5 生态保护
    4.2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2.1 三江源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
        4.2.2 三江源生态资产总值
        4.2.3 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4.2.4 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估算
        4.2.5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分析
    5.1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问卷调查
        5.1.1 调查地区选取及原因
        5.1.2 问卷基本情况
        5.1.3 数据收集和检验
        5.1.4 描述性统计
        5.1.5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1.6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分析结果
    5.2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问卷调查
        5.2.1 问卷基本情况
        5.2.2 数据收集和检验
        5.2.3 描述性统计
        5.2.4 空间交叉分析
        5.2.5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2.6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分析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分类
        6.1.1 生态农畜产品
        6.1.2 淡水资源产品
        6.1.3 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6.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6.2.1 畜牧业发展现状
        6.2.2 水资源价格和交易现状
        6.2.3 绿电交易现状
    6.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6.3.1 市场基础不健全
        6.3.2 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
        6.3.3 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6.3.4 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
    6.4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4.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直接交易路径
        6.4.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产业化路径
        6.4.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产业生态化路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分类
        7.1.1 三江源固碳释氧产品
        7.1.2 三江源土壤保持产品
        7.1.3 三江源水源涵养产品
        7.1.4 三江源净化产品
        7.1.5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
    7.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7.2.1 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现状
        7.2.2 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
        7.2.3 三江源生态补偿成效
        7.2.4 对口支援三江源的成效
    7.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7.3.1 政府主导下三江源生态产品购买力度有待增强
        7.3.2 基础制度和政策工具仍待完善
        7.3.3 市场化交易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7.4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4.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市场化路径
        7.4.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横向生态补偿
        7.4.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纵向生态补偿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资源
        8.1.1 三江源旅游资源
        8.1.2 三江源文化资源
    8.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8.2.1 三江源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8.2.2 三江源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8.3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8.3.1 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待提升
        8.3.2 生态文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8.3.3 生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8.3.4 三江源自然条件制约性明显
        8.3.5 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依旧突出
    8.4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4.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顶层设计
        8.4.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基础建设
        8.4.3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生态产业化
        8.4.4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产业生态化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9.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监测确权交易机制
        9.1.1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信息普查
        9.1.2 推进三江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9.1.3 构建三江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
    9.2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9.2.1 推行三江源绿色产品认证标准
        9.2.2 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平衡
        9.2.3 拓宽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9.2.4 促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9.3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9.3.1 完善三江源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9.3.2 建立三江源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9.4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9.4.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9.4.2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
        9.4.3 建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9.4.4 加大三江源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9.5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9.5.1 强化行政职能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2 设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9.5.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4 健全三江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受益付费制度
    9.6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
        9.6.1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
        9.6.2 制定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
        9.6.3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
    9.7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建议
        9.7.1 持续发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体制改革优势
        9.7.2 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9.7.3 加快实施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9.7.4 推进对口支援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7.5 打造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9.7.6 加快推动三江源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9.7.7 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
第十章 结论、贡献与讨论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附录二 三江源居民生态产品供给情况调查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2)长江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与科学考察回顾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发展历程
    2.1 野外科学观测
    2.2 科学考察
3 主要成就
    3.1 基础条件不断完善
    3.2 观测数据积累丰硕
    3.3 科技支撑与创新成绩初显
    3.4 骨干队伍基本形成
    3.5 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4 下一步要加强的工作
    (1)基础设施建设。
    (2)长期观测与考察。
    (3)科学研究与示范。
    (4)交流合作。
    (5)人才队伍建设。
5 展 望

(5)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对社会生态转型适应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社会生态转型适应性反馈机制研究
    2.2 自然保护与生计发展权衡的研究
    2.3 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保护地内生态资产研究
第三章 研究区域
    3.1 研究区域
第四章 居民与社会生态转型适应性反馈机制构建
    4.1 三江源国家公园近年相关政策和事件
    4.2 三江源国家公园社会生态转型政策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第五章 社会生态转型政策适应性感知影响因子研究
    5.1 研究方法
    5.2 研究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国家公园内外共同管理方法的公平性评估
    6.1 研究方法
    6.2 研究结果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居民对生态旅游资源的支付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
    7.1 研究方法
    7.2 研究结果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居民对国家公园内生计策略和保护区优化方案的倾向性研究及建议
    8.1 研究方法
    8.2 研究结果
    8.3 讨论与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创新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6)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
        1.1.2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科发展需求
        1.1.3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地方发展机遇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4 技术路线与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生态环境教育的概念界定
        2.1.1 环境教育
        2.1.2 生态环境教育
    2.2 地理教学中体现生态环境教育的已有研究
    2.3 相关教学理论与方法
        2.3.1 情境认知理论
        2.3.2 支架式教学
        2.3.3 表现性评价法
第3章 当前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途径
    3.1 当前高中地理现行教材与新课标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3.1.1 现行教材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课程内容
        3.1.2 现行新课标关注生态文明培养的顶层设计
    3.2 当前高中学校及地理教师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途径
        3.2.1 针对学校组织与教师个人的访谈设计
        3.2.2 基于访谈的当前生态环境教育融合途径分析
        3.2.3 基于访谈的当前高中学校与教师实施融合的问题分析
第4章 当前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效果
    4.1 人地协调观视角下的高中生生态环境认知问卷设计
    4.2 基于调查的当前生态环境教育融合效果分析
        4.2.1 普遍听说过“生态环境”,地理学科是重要认知途径
        4.2.2 日常生产和生活情境中,对生态环境关注较少,认知在自然环境表现较优
        4.2.3 给定的简单地理事物和现象下,对生态环境各要素间关联的分析停留在表面,认知在自然环境表现较优
        4.2.4 给定的复杂地理事物和现象下,缺乏基于客观事实的生态环境认知,易忽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相互影响强度
        4.2.5 现实中的各种地理问题中,对生态环境的因果逻辑认知较为薄弱
        4.2.6 基本认同在地理等各学科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对多样的形式与内容期望较高
    4.3 基于调查的当前高中生体现出的融合效果问题分析
        4.3.1 对生态环境的抽象逻辑认知高于具体事实认知
        4.3.2 缺少主观能动性,具体事实认知程度受等级考影响显着
第5章 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的策略探索
    5.1 紧跟课改发展,依托新课标与教材实施融合
        5.1.1 落实核心素养,明确融合育人价值,提高教师的融合理解
        5.1.2 分析课标教材,梳理可融合内容,确保系统性融合设计
    5.2 借助校级平台,优化利用校内外资源实施融合
        5.2.1 搭建课程体系,基础拓展结合,突破时间限制
        5.2.2 打造校内外平台,培育生态文化,突破空间限制
        5.2.3 促进交流合作,提高教师能力,突破经费限制
    5.3 躬耕日常课堂,采用多样教学理论方法实施融合
        5.3.1 采用情境认知理论,突破时空限制,自然融入日常教学设计
        5.3.2 借助“脚手架”搭建,关注分析过程,使融合可迁移可应用
        5.3.3 选取表现性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挂钩考核与拓展内容
第6章 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策略实践
    6.1 对标课标要求的课程重构
        6.1.1 滞后于课改与新课标要求的现有教学方式
        6.1.2 基于融合系统性梳理的教学目标与流程设计
    6.2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背景下的案例选取
        6.2.1 结合时事政策的内容选取
        6.2.2 增加学生代入感的区域选取
    6.3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情境创设
    6.4 搭好“脚手架”的教学活动设计
    6.5 关注四级分级水平的表现性评价尝试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现状访谈提纲
附录B 人地协调观视角下的高中生生态环境认知问卷
附录C 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策略实践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澜沧江无名洲采沙对航道影响及整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和现状
        1.2.1 采沙的影响研究
        1.2.2 浅滩整治研究
        1.2.3 滩险整治研究
        1.2.4 二维水流数值模拟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河段基本情况
    2.1 流域概况
    2.2 相关水利工程
    2.3 研究河段水文站情况
    2.4 研究滩段概况
    2.5 河床演变分析
        2.5.1 深泓平面变化
        2.5.2 深泓纵向变化
        2.5.3 断面地形变化
    2.6 河床冲淤变化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3.1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3.1.1 控制方程
        3.1.2 边界条件
        3.1.3 基本方程数值离散与求解方法
        3.1.4 总体有限元方程的求解
    3.2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验证
        3.2.1 验证所采用的资料
        3.2.2 无名洲滩段网格生成及糙率确定
        3.2.3 水位验证
        3.2.4 流速验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采坑对通航条件的影响研究
    4.1 模型流量
    4.2 对航槽水面特性的影响
        4.2.1 对航槽水位的影响
        4.2.2 对航槽比降的影响
    4.3 2.5m水深线的变化
    4.4 对航槽流速特性的影响
        4.4.1 对滩段主流的影响
        4.4.2 对航槽平均流速的影响
    4.5 对突嘴段上行条件的影响
        4.5.1 消滩水力指标
        4.5.2 突嘴段上滩条件
    4.6 泥沙起动流速
    4.7 河床冲刷率
    4.8 滩险成因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原推荐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5.1 原推荐方案试验工程布置
    5.2 工程前、后水面特性变化
        5.2.1 航槽水位的变化
        5.2.2 航槽比降变化
        5.2.3 采沙后原推荐方案主流线
        5.2.4 航槽平均流速
    5.3 航槽最大消滩指标
    5.4 航槽冲刷率
    5.5 原推荐方案优化研究
        5.5.1 工况布置
        5.5.2 航槽平均流速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原航槽的整治方案优化研究
    6.1 方案一
        6.1.1 工程布置
        6.1.2 航槽水位变化
        6.1.3 航槽比降变化
        6.1.4 航槽流速变化
        6.1.5 航槽最大消滩指标
        6.1.6 航槽冲刷率
    6.2 方案二
        6.2.1 工程布置
        6.2.2 航槽水位变化
        6.2.3 航槽比降变化
        6.2.4 航槽流速变化
        6.2.5 航槽最大消滩指标
        6.2.6 航槽冲刷率
    6.3 方案三
        6.3.1 工程布置
        6.3.2 航槽水位变化
        6.3.3 航槽流速变化
        6.3.4 航槽最大消滩指标
        6.3.5 航槽冲刷率
    6.4 方案四
        6.4.1 工况布置
        6.4.2 航槽水位变化
        6.4.3 航槽流速变化
        6.4.4 方案可行性分析
        6.4.5 方案布置
        6.4.6 航槽水位变化
        6.4.7 航槽流速变化
    6.5 方案推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开辟新槽的整治方案研究
    7.1 整治思路
    7.2 方案Ⅰ
        7.2.1 开挖深度的选取
        7.2.2 航槽水面变化
        7.2.3 航槽比降变化
        7.2.4 航槽流速变化
        7.2.5 航槽最大消滩指标
        7.2.6 航槽冲刷率
    7.3 方案Ⅱ
        7.3.1 工程布置
        7.3.2 航槽水面变化
        7.3.3 航槽比降变化
        7.3.4 航槽流速变化
        7.3.5 航槽冲刷率
    7.4 方案Ⅲ
        7.4.1 工程布置
        7.4.2 航槽水面变化
        7.4.3 航槽比降变化
        7.4.4 航槽流速变化
        7.4.5 航槽冲刷率
    7.5 方案Ⅳ
        7.5.1 工程布置
        7.5.2 航槽水面变化
        7.5.3 航槽流速变化
        7.5.4 航槽冲刷率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8)基于不同运行模式的官厅水库水质过程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库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1.2.2 EFDC模型在水库中研究进展
        1.2.3 水库运行模式对水质的影响
        1.2.4 官厅水库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流域概况
        2.1.2 水库概况
    2.2 气象水文
        2.2.1 气候状况
        2.2.2 水文状况
    2.3 社会经济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官厅水库水质现状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处理
    3.2 研究区水质因子特征分析
        3.2.1 水质因子描述性统计
        3.2.2 水质因子相关性分析
    3.3 水质因子时空分布特征
        3.3.1 水质因子时间特征分析
        3.3.2 水质因子空间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官厅水库水动力-水质模拟
    4.1 模型简介
        4.1.1 水平和垂向坐标系统
        4.1.2 水动力基本方程
        4.1.3 紊流闭合模型
        4.1.4 水质与富营养化模型
        4.1.5 定解边界条件
    4.2 模型构建及验证
        4.2.1 模型配置
        4.2.2 参数率定
        4.2.3 模型验证
        4.2.4 误差分析
    4.3 模拟结果与讨论
        4.3.1 流场分析
        4.3.2 水温特征分析
        4.3.3 溶解氧特征分析
        4.3.4 总氮特征分析
        4.3.5 总磷特征分析
        4.3.6 叶绿素a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运行模式下水质过程模拟
    5.1 情景设置
    5.2 不同情景下总磷、总氮与叶绿素a的浓度变化
        5.2.1 叶绿素a
        5.2.2 总磷
        5.2.3 总氮
    5.3 不同情景下总磷、总氮与叶绿素a的空间响应
        5.3.1 叶绿素a
        5.3.2 总磷
        5.3.3 总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10)滇南傣族、桂北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进程导致传统聚落遭受破坏
        1.1.2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落保护要留住乡愁
        1.1.3 乡村发展第三产业急需专业人士的指导
        1.1.4 众学者聚焦地域性特色丢失问题
    1.2 研究对象
        1.2.1 云南、广西传统聚落概况
        1.2.2 云南、广西传统聚落分类
        1.2.3 滇南傣族、桂北壮族干栏式建筑聚落
        1.2.4 目标村落的选取
    1.3 研究内容、目的、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凯文·林奇的城市设计五要素理论
        2.1.2 环境适应性
        2.1.3 传统聚落
        2.1.4 干栏式建筑
    2.2 国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关于聚落的研究
        2.2.2 国外关于传统民居的研究
    2.3 国内研究综述
        2.3.1 国内关于传统聚落的研究
        2.3.2 国内关于干栏式传统民居的研究
第三章 滇南傣族、桂北壮族传统聚落环境因素差异性分析
    3.1 民族聚落概况
        3.1.1 滇南傣族传统聚落概况
        3.1.2 桂北壮族传统聚落概况
    3.2 自然环境差异性分析
        3.2.1 地理位置
        3.2.2 地形地貌
        3.2.3 气候条件
        3.2.4 河流水系
    3.3 人文环境差异性分析
        3.3.1 民族历史渊源
        3.3.2 民族宗教信仰
        3.3.3 民族节日习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滇南傣族、桂北壮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差异性分析
    4.1 传统聚落成因对比分析
        4.1.1 滇南傣族聚落成因
        4.1.2 桂北壮族聚落成因
        4.1.3 两地传统聚落成因对比分析
    4.2 传统聚落外部空间形态特征对比分析
        4.2.1 传统聚落环境特征
        4.2.2 整体外部空间形态特征
    4.3 传统聚落内部空间形态特征对比分析
        4.3.1 滇南傣族传统聚落内部空间形态特征
        4.3.2 桂北壮族传统聚落内部空间形态特征
        4.3.3 两地传统聚落内部空间形态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滇南傣族、桂北壮族传统民居差异性分析
    5.1 传统民居选址及朝向差异性分析
        5.1.1 滇南傣族传统民居选址及朝向
        5.1.2 桂北壮族传统民居选址及朝向
        5.1.3 两地传统民居选址及朝向对比分析
    5.2 传统民居结构体系差异性分析
        5.2.1 滇南傣族传统民居结构体系
        5.2.2 桂北壮族传统民居结构体系
        5.2.3 两地传统民居结构体系对比分析
    5.3 传统民居类型与平面空间布置差异性分析
        5.3.1 滇南傣族传统民居类型与平面空间布置
        5.3.2 桂北壮族传统民居类型与平面空间布置
        5.3.3 两地传统民居类型与平面空间布置对比分析
    5.4 传统民居建筑材料与装饰艺术差异性分析
        5.4.1 滇南傣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
        5.4.2 桂北壮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
        5.4.3 两地传统民居建筑材料与装饰艺术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成果及创新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表格索引
附录B 插图索引
个人简历
致谢

四、澜沧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D]. 苟廷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长江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与科学考察回顾及展望[J]. 徐平,洪晓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10)
  • [3]完善澜湄流域生物多样性跨境合作保护法律规则的思考[D]. 王琳. 广西大学, 2021
  • [4]河南省县区级河长制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P区为例[D]. 张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5]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对社会生态转型适应与对策研究[D]. 马婷.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6]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研究[D]. 朱淑鸣.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澜沧江无名洲采沙对航道影响及整治措施研究[D]. 明瑞.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8]基于不同运行模式的官厅水库水质过程模拟[D]. 孙先忍.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9]2020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N].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 青海日报, 2021
  • [10]滇南傣族、桂北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的对比研究[D]. 刘宏伟.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澜沧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