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格构论文-唐昌辉,杨伟

四肢格构论文-唐昌辉,杨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四肢格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套环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试验,轴心受压,承载力

四肢格构论文文献综述

唐昌辉,杨伟[1](2019)在《套环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套环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简称套环格构柱)适用于村镇化装配式低层建筑中,其运输、安装和维护方便,为探究其受力性能,设计制作了10个套环格构柱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分析了套环与柱肢钢管间的间隙处理方式、缀条连接方式和长细比变化等因素对套环格构柱承载力的影响,与普通轴心受压格构柱的承载力设计计算公式比较,提出了轴心受压套环格构柱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供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邹艳花,陈伯望,文洪[2](2018)在《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耗能能力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优化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设计,更好地掌握格构柱的抗震性能,完成了2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并通过试验校核修正了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进行了叁维非线性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轴压比、等效长细比及材料比例系数对试件耗能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材料比例系数ζ越大,试件延性越好,当ζ=1.5~2.5时,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耗能性能较好,且当ζ≈2时,试件材料比例系数设计最佳;一般轴压比n越大,试件水平承载力越大,但延性变差,当n=0.2~0.5时,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耗能性能较好,且当n≈0.5时,试件轴压比设计最佳;一般随着等效长细比增大,试件水平承载力降低,延性越好,但建议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名义长细比控制在10以内。(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24期)

欧智菁,陈盛富,林建茂[3](2018)在《四肢变截面平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恢复力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OpenSEES有限元程序,进行四肢变截面平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抗震性能的参数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钢管混凝土单肢柱和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骨架曲线的计算框架,对四肢变截面平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骨架曲线的主要特征值(弹性刚度、水平峰值荷载、峰值荷载位移、下降段刚度)及恢复力模型的计算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计算公式.选取干海子特大桥变截面格构墩对算法进行工程实例验证,骨架曲线和P-Δ滞回曲线的计算结果均与有限元数值吻合良好.最后提出适用于工程实际的四肢变截面平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恢复力模型的实用算法.(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8年11期)

欧智菁,陈盛富,吴庆雄,袁辉辉[4](2018)在《四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恢复力模型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四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方法,应用OpenSEES通用程序对试件进行建模,计算了格构柱荷载-位移滞回曲线与水平峰值荷载;以柱肢坡度、轴压比、长细比、支主管面积比、柱肢钢材强度、混凝土强度、缀管布置形式等为拓展参数,研究了各参数对变截面平缀管式和斜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荷载-位移骨架曲线的影响规律;借鉴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骨架曲线统一算法的计算框架,采用等效长度法,拟合得到四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骨架曲线各特征值(弹性刚度、水平峰值荷载、峰值荷载位移与下降段刚度)的计算公式;结合骨架曲线计算模型,推导了恢复力模型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轴压比、长细比、柱肢坡度、支主管面积比和材料参数是影响变截面格构柱抗震性能的关键参数,且与等截面格构柱影响规律具有共性,数值相差不超过20%;各试件特征值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均吻合良好,两者之比为0.990~1.029,均方差为0.105~0.153,误差基本控制在15%内;四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恢复力模型计算误差小于12%,计算结果可靠。(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周黎[5](2018)在《低层轻钢龙骨体系住宅四肢格构柱轴心受压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比较采用方钢管作为柱肢的四肢格构式柱和采用等边角钢作为柱肢的四肢格构式柱的轴向受压稳定性,得出结论:综合考虑柱的整体稳定性和分肢稳定性,不论是采用缀板连接还是缀条连接,柱肢采用方钢管的柱轴向受压稳定性要优于柱肢采用等边角钢的情况。(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8年21期)

杨伟[6](2018)在《套环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轴压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的特点,为拓展钢管格构柱在村镇化低层装配式建筑中应用,本文以便于装配的套环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简称套环格构柱)作为研究对象,以套环与钢管间的间隙、缀条的相对转动以及长细比为变量,设计制作了10个套环格构柱试件,对其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全文分为四章:(1)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评述了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研究现状,已有成果和发展水平,对影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承载力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为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思路。(2)在2个前期试验基础上,得到影响套环格构柱承载力的3个主要因素,在此先行试验的基础上,制作了10个套环格构柱试件,并对其进行了的轴心受压试验,描述了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得到了各试件的荷载-应变曲线和荷载-位移曲线等;将试件承载力与普通格构柱计算公式对比,提出了套环格构柱的承载力计算公式。(3)利用ABAQUS软件对套环格构柱试件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计算模型得到了套环格构柱的应力云图、荷载-应变曲线及承载力,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探讨了ABAQUS软件对套环格构柱的一个套环螺栓连接节点的数值模型,提出了套环螺栓连接节点承载力的验算方法。(4)采用ABAQUS软件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套环格构柱进行参数分析,主要分析了钢管内混凝土强度、柱肢钢管强度和壁厚、斜缀条的厚度和强度、套箍指标以及长细比等主要影响承载力的参数,获得了各参数对套环格构柱承载力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26)

曹艳[7](2017)在《方形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拟静力试验与受力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地震作用下方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工作情况及抗震性能,便于工程设计及工程应用,完成了2根方形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恒压下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并对格构柱的各组成构件进行了受力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柱肢钢管加载前期,紧箍作用不明显,但受力后期对核心混凝土的紧箍力非常大;(2)加载后期方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各柱肢处于纵向受压环向受拉状态,并各柱肢均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3)柱肢与缀管的连接节点是受力的薄弱部位,加强节点构造、保证焊缝质量非常重要。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结果证实了方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应用在抗震结构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7年17期)

陈盛富[8](2017)在《四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具有整体稳定性好、承压能力和结构刚度大、延性高等优点。与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相比,截面尺寸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由于降低了柱身重心高度,能更好地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反应。因此在对抗震性能要求高的大跨度结构、高墩桥梁等复杂结构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滞回性能研究方面,对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文以四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为研究对象,进行滞回性能试验和有限元拓展参数分析,并提出适合工程应用的四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恢复力模型。(1)进行了7根四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包括6根斜缀管式格构柱和1根平缀管式格构柱)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参数为缀管布置形式和柱肢坡度,分析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能量消耗、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变形恢复等方面的受力性能和规律,探讨了试件的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滞回曲线较饱满无明显捏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随着柱肢坡度的增大,试件的水平承载力有一定程度提高,刚度退化率略有增加。缀管布置形式对试件位移延性的影响较大。与平缀管式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相比,斜缀管式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弹性刚度和水平峰值荷载明显增大,耗能能力略有降低,强度退化更为明显。(2)应用通用程序OpenSEES,建立四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分析模型,在试验结果验证基础上,拓展分析了柱肢坡度、轴压比、构件长细比、支主管面积比、斜缀管布置形式、柱肢钢材强度、缀管钢材强度、混凝土强度等参数对四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柱肢坡度、轴压比、长细比、支主管面积比和材料参数是影响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抗震性能的主要参数,斜缀管布置形式对变截面格构柱骨架曲线的影响较小,各参数的影响规律与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基本一致。(3)在有限元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骨架曲线统一算法的计算框架,采用等效长度法,拟合得到四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骨架曲线各特征值(弹性刚度、水平峰值荷载、峰值荷载位移、下降段刚度)及恢复力模型的计算公式,并得到工程实例的验证。最后给出四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恢复力模型合理实用的计算方法,为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工程应用以及钢管混凝土计算理论的完善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福建工程学院》期刊2017-06-01)

陈正杰[9](2017)在《基坑缀板式四肢格构柱设计要点分析及自动成图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等地地下工程的基坑格构柱大多采用缀板式四肢格构柱形式。从工程设计全过程要素分析入手,全面梳理输入参数、计算内容和构造要求,构思自动成图流程;基于AUTOCAD软件,二次开发了从输入参数到自动生成缀板式四肢格构柱计算书和图纸软件。这样不仅实现了缀板式四肢格构柱设计的便捷高效,也为小型构件设计的标准化、精细化提供了范例。(本文来源于《地下工程与隧道》期刊2017年01期)

王安学,戴素娟[10](2016)在《四肢轴心受压格构柱设计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双轴对称四肢缀板式格构柱的设计中,传统的方法在确定格构柱最经济的截面设计方案及其经济(最小)用钢量时,需要假定不同的长细比进行多次设计、比较,过程繁琐。文章推导了经济用钢量及其对应长细比(经济长细比)的近似计算公式,可方便快捷地计算经济长细比?,据此λ一次性确定最经济的设计方案,省去了繁琐重复的计算工作量;并结合具体实例,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为格构柱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6年03期)

四肢格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优化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设计,更好地掌握格构柱的抗震性能,完成了2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并通过试验校核修正了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进行了叁维非线性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轴压比、等效长细比及材料比例系数对试件耗能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材料比例系数ζ越大,试件延性越好,当ζ=1.5~2.5时,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耗能性能较好,且当ζ≈2时,试件材料比例系数设计最佳;一般轴压比n越大,试件水平承载力越大,但延性变差,当n=0.2~0.5时,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耗能性能较好,且当n≈0.5时,试件轴压比设计最佳;一般随着等效长细比增大,试件水平承载力降低,延性越好,但建议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名义长细比控制在10以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肢格构论文参考文献

[1].唐昌辉,杨伟.套环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19

[2].邹艳花,陈伯望,文洪.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耗能能力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2018

[3].欧智菁,陈盛富,林建茂.四肢变截面平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恢复力模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

[4].欧智菁,陈盛富,吴庆雄,袁辉辉.四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恢复力模型计算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8

[5].周黎.低层轻钢龙骨体系住宅四肢格构柱轴心受压稳定性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

[6].杨伟.套环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轴压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湖南大学.2018

[7].曹艳.方形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拟静力试验与受力机理分析[J].科技风.2017

[8].陈盛富.四肢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抗震性能研究[D].福建工程学院.2017

[9].陈正杰.基坑缀板式四肢格构柱设计要点分析及自动成图的实现[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7

[10].王安学,戴素娟.四肢轴心受压格构柱设计优化[J].安徽建筑.2016

标签:;  ;  ;  ;  

四肢格构论文-唐昌辉,杨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