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论文-徐明非,郭平,李俊

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论文-徐明非,郭平,李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路工程,路用性能,室内试验,蒙脱土

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论文文献综述

徐明非,郭平,李俊[1](2019)在《蒙脱土/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蒙脱土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采用蒙脱土对SBS改性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并制备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开展了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首先研究了蒙脱土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灰关联分析推荐了蒙脱土最佳掺量。然后以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作为对照,通过测试不同老化条件下路用性能,分析了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掺加蒙脱土可以提高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但是掺量过大时高温性能提升幅度不大,水稳定性反而有所下降。掺加蒙脱土会对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灰关联分析表明蒙脱土掺量对各项路用性能指标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低温性能>水稳定性>高温性能,因此不宜为了提升高温性能而片面增大蒙脱土掺量。结合蒙脱土掺量与各项路用性能指标的关系,推荐蒙脱土掺量范围为2%~4%,并选取3%作为最佳掺量。最佳蒙脱土掺量条件下,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较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得到显着提高,尤其是低温抗老化性能,虽然老化前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要差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但是经老化后前者的衰减幅度较小,其低温性能反而优于后者。(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张铁军[2](2014)在《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影响路面压实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的性质、结构层的厚度、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等。结合实例,分析了Superpave混合料的特性,研究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碾压工艺以及碾压质量控制方法,最后给出了碾压质量检测结果。(本文来源于《交通标准化》期刊2014年11期)

付玉[3](2010)在《纳米蒙脱土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老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交通量、交通荷载的不断增加,现代交通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沥青的耐老化性能,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基于层状硅酸盐与聚合物形成的纳米复合结构可有效改善聚合物的耐老化性能,本研究采用纳米蒙脱土改性剂对沥青进行改性,制备纳米蒙脱土改性沥青,并分别对纳米蒙脱土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老化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纳米蒙脱土粉末的掺入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的影响规律,为纳米蒙脱土改性沥青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论文首先采用叁大指标及粘度试验表征了蒙脱土对沥青老化前后技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蒙脱土掺量<3%时,随着蒙脱土的加入,沥青的软化点和粘度增大,针入度减小,延度降低,蒙脱土对沥青的高温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老化后,随蒙脱土用量的增加,沥青的软化点增量及老化指数减小、残留针入度比增大、残留延度值增大,表明纳米蒙脱土可以较好地改善沥青的耐老化性能,且改性沥青老化后的抗低温开裂性能提高。第二,温度扫描和频率扫描试验结果表明:老化使基质沥青90#和蒙脱土改性沥青的复合模量增加,相位角降低;与基质沥青相比,当纳米蒙脱土掺量<3%时,改性沥青短期老化后具有较低的复合模量和较大的车辙因子,说明其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和高温抗形变的能力;当纳米蒙脱土掺量增加到5%时,能显着减少沥青老化过程中的硬化程度,有效改善沥青的抗低温开裂性能,其改善效果在低频时表现较为明显。第叁,蠕变加载试验结果表明:老化沥青加载总变形随着纳米蒙脱土粉末掺量的增加而增加,5%层状硅酸盐蒙脱土的掺入能降低老化沥青的劲度模量,即掺纳米蒙脱土粉末能有效增强沥青的抗老化性能;-10℃时,沥青老化后的剪切蠕变模量随蒙脱土掺量的增加而减小,20℃时,剪切蠕变模量随蒙脱土掺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掺蒙脱土能够改善沥青的低温抗开裂性能和提高沥青长期老化后的高温抗剪性能。第四,3%掺量的纳米蒙脱土改性剂显着提高了老化后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抗水损害性能和抗压抗拉强度;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间接拉伸破坏时间随加载速率的增大而急剧减小,抗拉强度增大;在同样的应变加载速率下,沥青混合料的间接拉伸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第五,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均随着加载应力的增加而降低,疲劳次数随老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小;经纳米蒙脱土改性后老化沥青混合料的间接拉伸模量减小,老化程度降低;老化后,纳米蒙脱土粉末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次数大于基质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次数,表明纳米蒙脱土的掺入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老化后的耐疲劳性能。(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0-10-20)

吁新华[4](2008)在《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西部气候条件的特点,在赤(峰)—通(辽)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通过蒙脱土对沥青进行改性,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老化性及路面的耐久性。本文根据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制定了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施工工艺及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机械化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蒙脱土对沥青的改性研究,分析了蒙脱土改善沥青抗老化性的机理及蒙脱土掺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确定用蒙脱土对沥青改性的掺量范围,并制定蒙脱土改性沥青工业生产工艺及现场存储工艺;根据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特点,研究影响拌合质量的因素,从拌合的温度控制、拌合均匀性以及拌合的变异性叁个方面探讨了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技术及拌合质量保证措施;通过对摊铺机熨平板、振动夯等工作装置工作特性的研究,找出了适宜于摊铺材料及铺层结构的工作参数调整范围,并提出了控制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质量控制措施;根据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所采用级配及层厚的特点,研究了Superpave混合料的碾压特性,从材料、路面结构、环境因素、施工工艺等几个方面分析影响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保证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质量的碾压工艺及措施;基于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提出施工过程中的核心施工设备、主要施工设备和辅助施工设备等概念,并根据各自特点提出了施工设备合理匹配的计算方法。本文是一项跨学科的、要求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研究,涵盖了材料特性、机械性能、检测手段、施工技术等方面;涉及了原材料管理、材料与机械的相互作用特性、机械设备的配套及工作特性、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跟踪检测等方面内容。由理论分析及试验段验证可知,通过合理地匹配施工设备、严格地控制蒙脱土改性沥青的拌合、摊铺、碾压等施工过程,可以有效地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及路面的路用性能。(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8-04-01)

朱书景,刘定军,薛永杰[5](2007)在《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蒙脱土掺配在沥青混凝土中,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提高路面工程质量。为了确保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就必须用试验方法来评定它在低温下的性能。通过两种武汉市售蒙脱土和实验室纯化蒙脱土,采用压缩应变能、弯曲应变能的方法,进行蒙脱土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研究。通过室内试验,证明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能够有效改善低温抗裂性能。(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07年09期)

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了影响路面压实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的性质、结构层的厚度、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等。结合实例,分析了Superpave混合料的特性,研究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碾压工艺以及碾压质量控制方法,最后给出了碾压质量检测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论文参考文献

[1].徐明非,郭平,李俊.蒙脱土/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9

[2].张铁军.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工艺[J].交通标准化.2014

[3].付玉.纳米蒙脱土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老化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4].吁新华.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

[5].朱书景,刘定军,薛永杰.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研究[J].公路.2007

标签:;  ;  ;  ;  

蒙脱土改性沥青混合料论文-徐明非,郭平,李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