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性放疗论文-邱俊,方懿,曾福仁,肖胜英

根治性放疗论文-邱俊,方懿,曾福仁,肖胜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根治性放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根治性放疗,寡转移,鼻咽癌,原发病灶大小

根治性放疗论文文献综述

邱俊,方懿,曾福仁,肖胜英[1](2019)在《根治性放疗对鼻咽癌寡转移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根治性放疗对鼻咽癌(NPC)寡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NPC寡转移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取调强适形放射(IMRT)治疗,对照组采取新辅助化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原发病灶最大直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变化,及两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及6个月,观察组原发病灶最大直径均显着小于同期对照组(P<0.05),KPS评分均显着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NPC寡转移患者实施放射治疗,可显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小病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26期)

吴阔[2](2019)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放疗或联合化疗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性放疗或联合化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2月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为Ⅲa期NSCLC且不能手术的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根治性放疗;观察组73例,给予根治性放疗联合化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1年、2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死亡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分级、放疗、化疗分别是影响实际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及无转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对Ⅲa期NSCLC患者给予根治性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生存率、治疗效果及预后优于单纯根治性放疗。(本文来源于《国际老年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张晨,曹娟侠[3](2019)在《医护一体化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食管癌是指发生于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与遗传、炎症、创伤、饮食、亚硝胺刺激等多种因素相关,好发于发展中国家,我国食管癌发病率约占全球新发病例的一半,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中晚期则有吞咽困难、食物反应、声音嘶哑、颈交感神经麻痹证候群等症状~([1])。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食管癌的根治性放疗可取得和外科手术治疗大(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包文庭,邓君健,王庆兰,胡家婷,邓杨清[4](2019)在《鼻腔冲洗频率对鼻咽癌根治性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鼻腔冲洗频率对鼻咽癌根治性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鼻咽癌根治性放射治疗患者10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均使用鼻可乐冲洗器进行鼻腔冲洗,A组冲洗频率为3次/d,B组冲洗频率为5次/d,冲洗时间为自接受放射治疗之日起至放射治疗结束后1年。记录两组患者黏膜反应、疼痛及焦虑发生率和疗效评价。结果 B组患者黏膜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A组,中度及以上疼痛发生率和焦虑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5次/d鼻腔冲洗较3次/d能进一步减轻局部黏膜不良反应,缓解疼痛及焦虑,提高患者治疗体验及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20期)

刘秋连,曹俊达,李子俊,夏云,王志[5](2019)在《老年低位直肠癌行根治性放疗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低位直肠癌行动态容积调强放疗(VMAT)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毒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年龄≥60岁,肿瘤距肛缘≤7cm,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癌,TNM分期为T2~4、N0~2M0,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行手术的患者给予行VMAT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观察其毒副作用及远近期疗效。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放疗计划,出现Ⅲ度腹泻7例(23. 33%),Ⅲ度肛周皮肤反应4例(13. 33%),Ⅲ度骨髓抑制5例(16. 67%),仅1例(3. 33%)出现Ⅲ度泌尿系统毒副反应,无Ⅳ度不良反应。放疗后评估临床完全缓解13例(43. 33%),部分缓解14例(46. 67%),临床有效率为90. 0%。两年总生存率81. 82%,无疾病进展生存率72. 73%,局部复发率13. 64%。结论:从生存质量、疗效及耐受性的角度分析,对于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行VMAT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治疗方案安全可行。(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实践》期刊2019年06期)

刘秋连,曹俊达,万肖峰,李子俊,夏云[6](2019)在《动态容积调强放疗技术应用于老年低位直肠癌根治性放疗的剂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老年低位直肠癌行根治性放疗应用7野静态调强放疗(7F-IMRT)与动态容积调强放疗(VMAT)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应用Pinnacle 9.0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对21例行根治性放化疗的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7F-IMRT和VMAT两种计划设计,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分析两种放疗技术的靶区剂量分布特点和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和体积。结果:7F-IMRT和VMAT计划均能满足计划设计要求,VMAT与7F-IMRT的适形性指数(CI)分别为1.16和1.22,VMAT适形性优于7F-IMRT(P<0.05);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07和0.08,VMAT比7F-IMRT均匀性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危及器官剂量中,VMAT技术使膀胱在低剂量及高剂量受累体积上均低于7F-IMRT技术。对于肠道VMAT增加了中剂量区V_(30)和V_(40),但减少了低剂量区V_(15)和高剂量区V_(50)受累体积。两组计划中双侧股骨头受量的指标D_(mean)、V_(30)、V_(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MAT计划与7F-IMRT计划的平均加速器跳数(MU)分别为372.20和528.06(P<0.05);两种计划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169 s和410 s(P<0.05)。结论:VMAT计划具有降低总MU、缩短治疗时间及减少膀胱及小肠受照射剂量的优势,从而减轻患者放疗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实践》期刊2019年04期)

王琪,章文成,张宝忠,张华雷,张佳奇[7](2019)在《食管癌UICC/AJCC第8版临床分期对根治性放疗患者预后评估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2018年食管癌UICC/AJCC第8版分期被提出,包括临床分期、病理分期和新辅助病理分期,填补了食管癌非手术分期的空白。本研究验证食管癌UICC/AJCC第8版临床分期对根治性放疗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0-03-01-2016-09-30在天津市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544例食管癌患者,按照第8版临床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多因素模型分析预后。结果按照食管癌第8版临床分期,T_2期40例,T_3期157例,T_4期347例;N_0期132例,N_1期193例,N_2期172例,N_3期47例;Ⅱ期81例,Ⅲ期102例,ⅣA期361例。T_2~T_4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0.1%、45.6%和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_0~N_3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8.2%、40.7%、29.4%和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Ⅱ~ⅣA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59.3%、40.1%和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否同步放化疗、T分期、N分期、UICC/AJCC第6版分期、UICC/AJCC第8版分期、KPS评分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同步放化疗和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基于天津市肿瘤医院数据,第8版食管癌临床分期能较好的预测根治性放疗的非手术食管癌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王贺芳,喻志冲,刘鸿浩[8](2019)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放疗及根治性放疗的疗效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放疗及根治性放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8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分不同组别行差异性治疗方式: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予以根治性放疗治疗、术后放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放疗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8期)

林萍,王纪煌,肖纪南[9](2019)在《食管癌根治性放疗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与累及野照射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根治性放疗食管癌患者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ENI)与累及野照射(IFI)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间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行根治性放疗的96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的48例患者纳入ENI组,采用累及野照射的48例患者纳入IFI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放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3年内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放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ENI组患者放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与IFI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ENI组患者治疗3年内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与IFI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ENI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IFI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给予食管癌患者根治性放疗时,累及野照射的临床总有效率、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方面与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疗效相当,但累及野照射可降低放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期刊2019年03期)

冯海红[10](2019)在《213例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临床护理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妇女的生命健康。除少数早期宫颈癌可手术治愈外,大多数中晚期宫颈癌需要根治性放疗。即使在早期可手术的病例中,如行根治性放疗仍可获得与手术相媲美的疗效。因此,根治性放疗是宫颈癌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对我院放疗科2012年2月~2018年2月间根治性放疗的213例宫颈癌临床护理的病例分析,充分认识体会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7期)

根治性放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性放疗或联合化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2月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为Ⅲa期NSCLC且不能手术的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根治性放疗;观察组73例,给予根治性放疗联合化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1年、2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死亡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分级、放疗、化疗分别是影响实际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及无转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对Ⅲa期NSCLC患者给予根治性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生存率、治疗效果及预后优于单纯根治性放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治性放疗论文参考文献

[1].邱俊,方懿,曾福仁,肖胜英.根治性放疗对鼻咽癌寡转移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

[2].吴阔.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放疗或联合化疗的疗效比较[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9

[3].张晨,曹娟侠.医护一体化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

[4].包文庭,邓君健,王庆兰,胡家婷,邓杨清.鼻腔冲洗频率对鼻咽癌根治性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导报.2019

[5].刘秋连,曹俊达,李子俊,夏云,王志.老年低位直肠癌行根治性放疗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9

[6].刘秋连,曹俊达,万肖峰,李子俊,夏云.动态容积调强放疗技术应用于老年低位直肠癌根治性放疗的剂量学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9

[7].王琪,章文成,张宝忠,张华雷,张佳奇.食管癌UICC/AJCC第8版临床分期对根治性放疗患者预后评估价值[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

[8].王贺芳,喻志冲,刘鸿浩.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放疗及根治性放疗的疗效比较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9].林萍,王纪煌,肖纪南.食管癌根治性放疗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与累及野照射的疗效[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

[10].冯海红.213例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临床护理实践[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9

标签:;  ;  ;  ;  

根治性放疗论文-邱俊,方懿,曾福仁,肖胜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