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系活性论文-刘少华,朱学伸,王晗,闫敏

根系活性论文-刘少华,朱学伸,王晗,闫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根系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杂交水稻,NaCl浸种,盐胁迫,活性氧代谢

根系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少华,朱学伸,王晗,闫敏[1](2019)在《NaCl浸种对高盐胁迫下杂交稻幼苗根系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设置0 mmol·L~(-1)NaCl(对照组)、17mmol·L~(-1)NaCl(T1处理组)以及34mmol·L~(-1)NaCl(T2处理组)3种盐浓度对其进行浸种处理,并将萌发种子转移至含68mmol·L~(-1)NaCl的木村B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待幼苗长至3叶1心期后测定根系的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A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在高盐胁迫下,T1处理组根系的产生速率与MDA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38.04%和37.44%,SOD与CAT的活性显着增强,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81.82%和179.31%,POD的活性有所下降,但仅比对照组降低了8.82%,差异不显着,AsA与GSH的含量大幅度提高,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39.44%与46.05%;在高盐胁迫下,T2处理组根系的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大幅度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显着降低,抗氧化剂的含量明显下降。说明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17mmol·L~(-1)NaCl)对两优培九进行浸种处理,可以提高幼苗根系的抗氧化活性,缓解高盐胁迫造成的氧化伤害,从而增强其抗盐生长的能力。(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19年06期)

杨超,白莉,梁锐婷,接伟光,孙海冰[2](2019)在《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连作大豆根系及根际土壤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黑农48’(高蛋白型)大豆(Glycine max)为材料,在根系周围接种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以空间代替时间进行连作处理,应用酸性品红方法检测F. mosseae侵染大豆根系情况并按后列分级标准计算根腐病发病率;运用化学滴定法和比色法检测处理后大豆根系及根际土壤酶活性变化。试验选取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1年、2年和4年)进行盆栽试验,并设定不接种F.mosseae为对照组(C),接种F. mosseae为处理组(T)。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大豆根系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呈上升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呈下降趋势;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酶活性逐渐降低,其中土壤脲酶(URE)、CAT、蔗糖酶(SUC)、磷酸酶(PHO)和PPO活性先降低后升高,纤维素酶(CEL)的活性逐渐降低。接种F.mosseae诱导大豆根系产生防御酶活性和土壤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表明F. mosseae可以缓解连作障碍、增强植物抗病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0期)

王国杰,李舒雯,荆红利[3](2019)在《油菜素内酯对盐胁迫下菜玉米根系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菜玉米的营养价值极高,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如今土壤盐渍化比较严重,难以保证菜玉米良好生长,相应的营养价值也受到了影响。本研究通过用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菜玉米种子做浸种处理,提高菜玉米幼苗根系对不同浓度的氯化钠胁迫的抗性。结果表明:在0、50、100 mmol/L氯化钠胁迫的条件下,菜玉米根系的各项生长指标及保护酶的活性依次降低,而用浓度分别为0.1、0.2、0.3 mg/L的油菜素内酯浸种处理过的菜玉米种子可以缓解这种胁迫作用,其中0.1 mg/L油菜素内酯的效果最为显着,主要表现为根系各项生长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上述结果说明油菜素内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下对氯化钠胁迫条件下菜玉米根系具有缓解伤害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乡村科技》期刊2019年28期)

邱秋金,洪涌,肖清铁,林瑞余[4](2019)在《化感小麦根系分泌物对看麦娘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小麦化感抑草效应与机制,以强化感小麦‘92L89’和弱化感小麦‘抗10103’为材料,通过沙培不同密度的小麦,分析了根系分泌物对看麦娘根长、株高、根系活力、叶片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感小麦根系分泌物显着抑制看麦娘根长与株高生长,抑制效应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强,强化感小麦的抑制率显着高于弱化感小麦.不同密度强化感小麦处理下,看麦娘的根系活力比对照下降了30.4%~45.1%,显着高于弱化感小麦的25.9%~28.2%;看麦娘叶片的SOD活性、POD活性、PAL活性及MDA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7.8%~42.8%、18.4%~77.1%、34.2%~70.1%和30.0%~78.0%,而弱化感小麦处理后依次提高了5.4%~26.6%、9.6%~24.7%、7.9%~41.1%和4.0%~54.0%;低密度弱化感小麦处理的看麦娘株高、SOD活性、PAL活性与对照无显着差异.可见,化感小麦通过根系分泌作用抑制了受体植物根系活力和生长,刺激叶片SOD、POD、PAL活性提高,引起脂质过氧化作用及苯丙烷途径代谢增强,不利于靶标植物的生长.(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亚杰,罗磊,姚彦红,王娟,李丰先[5](2019)在《黄腐酸菌肥与常规肥料配比对西北旱作区马铃薯根系形态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少肥料用量,同时筛选适合于西北旱作区马铃薯生产绿色增效肥料,本试验以马铃薯品种‘陇薯6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常规复合肥1 200 kg·hm~(-2)(T1)、T1+420 kg·hm~(-2)黄腐酸菌肥(T2)、70%T1+420 kg·hm~(-2)黄腐酸菌肥(T3)、70%T1+300 kg·hm~(-2)黄腐酸菌肥(T4)和不施肥5种施肥处理,探讨了黄腐酸菌肥对马铃薯根系形态、干物质、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肥料与黄腐酸菌肥的合理配施能够增强马铃薯的植株长势,改善土壤酶活性,减轻连作带来的病菌侵害程度。T3处理下马铃薯根系各指标表现最好,维持根系活力,且与对照CK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P <0. 01)。T3、T2与T1、T4及CK处理在70 d后马铃薯植株增长幅度较大,其中,在110 d,T3处理下地下部干物质比T1处理增长了77. 2%~96. 7%,比CK处理增长220%~273%。不同处理的马铃薯产量为T3> T2> T4> T1> CK。在T3处理下,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脱氢酶活性均保持较高的稳定性。T1与T4处理下的各项指标值均高于对照处理CK,且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P <0. 01)。综合各指标表现情况,本研究推荐复合肥与黄腐酸微生物菌剂配施作为底肥的最佳用量为撒可富复合肥840 kg·hm~(-2)+黄腐酸菌肥(有机质≥45%) 420 kg·hm~(-2)。(本文来源于《土壤与作物》期刊2019年03期)

荆诚然,姚文艺,肖培青,申震洲,焦鹏[6](2019)在《植物根系活性对菲浓度的响应——以栾树、樟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栾树、樟树根系分泌物在菲胁迫下的变化特征,为筛选抗多环芳烃污染树种,进一步开展植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3种菲处理浓度[L_0(CK, 0 mg/kg);L_1(100 mg/kg);L_2(1 000 mg/kg)],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对栾树、樟树的根系分泌物中总有机碳(TOC)、全碳(TC)、全氮(TN)含量及根系活性进行测定。[结果]①随着菲浓度的升高,栾树与樟树根系分泌物中TOC与T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TN含量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②随着菲浓度的升高,栾树和樟树根系的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③3个处理水平下,栾树根系分泌物中TC,TOC,TN含量均高于樟树,且栾树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也高于樟树。[结论]通过菲胁迫下栾树与樟树根系分泌量和根系活性的比较,表明栾树相较于樟树对菲具有更好的耐受性。(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丽,韩周,张昀,燕香梅,张广才[7](2019)在《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对水稻根系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滨海盐渍型水稻土在氮肥减施条件下,微生物菌剂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提高土壤酶活性的作用机制,本试验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探讨了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对水稻根系发育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可增加水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总根体积和根尖数,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在施菌剂40~50天内,减氮30%配施菌剂处理较单施全量氮肥处理显着增加了根系生物量。(2)所有氮肥配施菌剂处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提高;且在施菌剂50天时减氮30%配施菌剂处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与单施全量氮肥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22.7%、16.67%和16.35%。以上结果表明,氮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剂能提高滨海盐渍型水稻土酶活性,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减少化肥用量,达到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均,梁振凯,李友军[8](2019)在《氮、锌肥配施对小麦根系氮、锌含量和氮、锌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豫麦66(根系较发达型)和豫麦49-198(根系欠发达型)为供试材料,在3个供氮水平[0(N1)、120(N2)、240(N3)kg/hm~2]和3个供锌水平[0(Zn1)、15(Zn2)、30(Zn3)kg/hm~2]下,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氮、锌肥配施对不同类型小麦根系氮、锌含量和氮、锌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宜豫西旱地小麦栽培的最佳氮、锌肥组合。结果表明,适当增施氮、锌肥可提高小麦根系全氮含量、锌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酸合成酶活性、色氨酸合成酶活性和植酸酶活性,且这些指标总体上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对于豫麦66,N2Zn2处理根中全氮含量在拔节期及之前高于其他处理,拔节期之后根中全氮含量开始下降;除拔节期、灌浆期外,其余时期根中锌含量均以N2Zn3处理最高,N2Zn2处理次之;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以N2Zn2处理最高,越冬期—挑旗期,较N1Zn1处理显着提高18.8%~70.7%;根系谷氨酸合成酶、植酸酶活性均以N2Zn2处理最高,谷氨酸合成酶活性较N1Zn1处理显着提高0.8~2.4倍,植酸酶活性较其他处理提高16.7%~50.0%;根系色氨酸合成酶活性总体以N2Zn3处理最高,N2Zn2处理次之。对于豫麦49-198,根中全氮含量总体以N2Zn2处理最高,较N1Zn1处理显着提高34.9%~87.7%;分蘖期、越冬期、拔节期、挑旗期根中锌含量均以N3Zn3处理最高,其余时期总体以N2Zn2处理最高;越冬期—挑旗期,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以N2Zn2处理最高;根系谷氨酸合成酶活性总体以N2Zn2处理最高,较最低的N1Zn1处理显着提高41.8%~200.0%;根系色氨酸合成酶活性总体以N2Zn3处理最高,N1Zn1、N2Zn2、N3Zn3处理较高;根系植酸酶活性以N2Zn2处理最高。综合分析可知,本试验条件下,N2Zn2为最佳氮、锌肥组合。(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刘崇现,张文萍,周卫军,张文俊,闫丽君[9](2019)在《施磷量对增氧条件下水稻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水稻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对增氧条件下施磷量的响应机制,明确水稻产量与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杂交水稻C两优608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4个磷肥(P2O5)施用水平,P1(0 g/株)、P2(3.23g/株)、P3(6.46 g/株)、P4(9.70 g/株),分蘖期至灌浆期设置2种灌溉方式,即NO(不增氧灌溉)和O(增氧灌溉),测定了水稻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和产量指标,分析了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与产量的响应关系。【结果】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增氧条件下理论产量、有效穗数与千粒质量均先降低后升高,而每穗粒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分蘖期与拔节孕穗期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灌浆期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增氧条件下千粒质量与灌浆期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显着负相关,结实率与拔节孕穗期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显着正相关。【结论】不外加磷肥情况下,增氧方式可显着增加水稻理论产量、有效穗数及千粒质量,施磷量的增加反而抑制水稻产量形成,6.46 g/株(90 kg/hm2)为增氧条件下理论产量、有效穗数、千粒质量、每穗粒数阈值,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是增氧条件下水稻响应根际增氧及磷素吸收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张金尧[10](2019)在《活性氧介导缺锌胁迫下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缺锌胁迫下,植物体内活性氧(ROS)产生能力增强,清除能力减弱,活性氧包括O_2~(·-)、H_2O_2等含量明显增加。然而,过多的活性氧水平是否参与调节缺锌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缺少深入研究。本论文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设置缺锌(-Zn,0μmol/L)和正常供锌(+Zn,1μmol/L)处理,外源添加活性氧H_2O_2及其清除剂(N,N-二甲基硫脲,DMTU)和过氧化氢酶抑制剂(氨基叁唑,AT),动态观察缺锌胁迫下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形态学和细胞组织学特征;利用化学染色和荧光探针技术开展根系中活性氧分布的精细定位分析;通过蛋白组学与转录组学研究,获取缺锌玉米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特征,揭示活性氧介导缺锌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可能性机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缺锌显着影响玉米生长和生理反应。缺锌处理下玉米地上部矮化,叶片黄化,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参数如净光合作用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等降低;缺锌处理10天时,根系生物量未受明显影响,缺锌培养15天,根系生物量显着降低,二级节根及之后各级节根长度缩短、节根总数和侧根数降低,根系发育受到抑制。缺锌处理玉米根系和地上部锌吸收积累量降低,根系Cu、Mn、Mo等元素含量增加,地上部P、Ca、Mg、Cu等元素含量升高。(2)缺锌影响玉米根系ROS积累分布。缺锌下培养10天和15天,节根根尖分生区和伸长区H_2O_2和O_2~(·-)积累,侧根根尖分生区分布较多。外源添加H_2O_2和过氧化酶酶抑制剂AT,节根和侧根不同部位H_2O_2积累水平增加;外源添加H_2O_2清除剂DMTU,节根和侧根H_2O_2积累水平降低。(3)H_2O_2介导缺锌胁迫下的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缺锌胁迫下,外源添加H_2O_2清除剂DMTU,节根和侧根H_2O_2积累水平降低,缺锌对节根生长的抑制效应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解剖学结果表明,与正常供锌处理相比,缺锌处理15天时节根伸长区及成熟区皮层细胞纵向长度明显降低,分生区细胞长度变化不明显;外源添加DMTU,节根伸长区及成熟区细胞纵向长度增加。缺锌胁迫基础上外源添加过氧化氢酶抑制剂AT和H_2O_2,节根伸长进一步受到抑制,但外源添加H_2O_2后侧根数目较缺锌处理增多。解剖学结果表明,与正常供锌处理相比,外源添加AT和H_2O_2,节根分生区和伸长区长度及皮层细胞纵向长度显着降低。(4)缺锌胁迫下玉米根系转录组学响应。转录组分析表明,缺锌10天和15天根系中分别筛选获得179个和53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缺锌10天时124个上调表达,55个下调表达;缺锌15天时173个上调表达,360个下调表达。缺锌10天时上调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次生代谢物质合成及硫代谢等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下调表达基因在苯丙素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苯并嗪类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等KEGG通路显着富集。缺锌15天时上调表达基因仅在倍半萜类和叁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显着富集,下调表达基因显着富集在苯丙烷类生物合成、次生代谢物质合成及代谢途径等KEGG通路。(5)缺锌胁迫下玉米根系蛋白组学响应。蛋白组分析表明,缺锌10天和15天根系中分别筛选获得116个和113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缺锌10天时55个上调表达,61个下调表达;缺锌15天时23个上调表达,90个下调表达。缺锌10天时上调表达蛋白主要显着富集在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相互作用等KEGG通路,下调表达蛋白在氨基糖和和核苷糖代谢,谷胱甘肽代谢,氰氨基酸代谢和C5-支链二元酸代谢等KEGG通路显着富集。缺锌15天时上调表达蛋白在碳代谢,丙酸代谢,硫代谢和β-丙氨酸代谢等KEGG通路显着富集,下调表达蛋白显着富集在核糖体,糖酵解/糖异生,碳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和丙酮酸代谢等KEGG通路。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如纤维素合酶、木葡聚糖内转葡糖基酶/水解酶、植物延展素β-8蛋白的表达在转录组和蛋白组水平上受到抑制,PRM分析验证了与细胞伸长相关的植物延展素β-8蛋白在缺锌处理下的下调表达。综上所述,缺锌胁迫下,玉米节根的根尖区域H_2O_2和O_2~(·-)积累,节根伸长下降;外源添加H_2O_2清除剂DMTU,根系中H_2O_2含量降低,节根伸长得以恢复;正常供锌条件下,外源添加过氧化氢酶抑制剂AT和H_2O_2,节根缩短。本文结论认为:活性氧H_2O_2介导了缺锌胁迫下玉米节根伸长受抑过程,与细胞壁延展性相关基因表达受抑可能有关。(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根系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以‘黑农48’(高蛋白型)大豆(Glycine max)为材料,在根系周围接种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以空间代替时间进行连作处理,应用酸性品红方法检测F. mosseae侵染大豆根系情况并按后列分级标准计算根腐病发病率;运用化学滴定法和比色法检测处理后大豆根系及根际土壤酶活性变化。试验选取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1年、2年和4年)进行盆栽试验,并设定不接种F.mosseae为对照组(C),接种F. mosseae为处理组(T)。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大豆根系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呈上升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呈下降趋势;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酶活性逐渐降低,其中土壤脲酶(URE)、CAT、蔗糖酶(SUC)、磷酸酶(PHO)和PPO活性先降低后升高,纤维素酶(CEL)的活性逐渐降低。接种F.mosseae诱导大豆根系产生防御酶活性和土壤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表明F. mosseae可以缓解连作障碍、增强植物抗病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系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少华,朱学伸,王晗,闫敏.NaCl浸种对高盐胁迫下杂交稻幼苗根系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杂交水稻.2019

[2].杨超,白莉,梁锐婷,接伟光,孙海冰.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mosseae)对连作大豆根系及根际土壤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

[3].王国杰,李舒雯,荆红利.油菜素内酯对盐胁迫下菜玉米根系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乡村科技.2019

[4].邱秋金,洪涌,肖清铁,林瑞余.化感小麦根系分泌物对看麦娘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李亚杰,罗磊,姚彦红,王娟,李丰先.黄腐酸菌肥与常规肥料配比对西北旱作区马铃薯根系形态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与作物.2019

[6].荆诚然,姚文艺,肖培青,申震洲,焦鹏.植物根系活性对菲浓度的响应——以栾树、樟树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9

[7].李丽,韩周,张昀,燕香梅,张广才.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对水稻根系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9

[8].张均,梁振凯,李友军.氮、锌肥配施对小麦根系氮、锌含量和氮、锌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9

[9].刘崇现,张文萍,周卫军,张文俊,闫丽君.施磷量对增氧条件下水稻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9

[10].张金尧.活性氧介导缺锌胁迫下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标签:;  ;  ;  ;  

根系活性论文-刘少华,朱学伸,王晗,闫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