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新药论文-姜文睿,王阶

抗心律失常新药论文-姜文睿,王阶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心律失常新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中药新药研发,中成药,思路

抗心律失常新药论文文献综述

姜文睿,王阶[1](2018)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药新药研发思路与若干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室性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西医抗心律失常药物虽有确切疗效但存在较明显的副作用。中成药作为中医有效方剂的凝练,具有确切的疗效,但目前存在针对证型较单一等不足,因此急需中药新药的研发。文章针对抗心律失常中成药新药研发选方、斟药、组合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策略,包括运用"病证结合、方证相应"及"组分配伍"的指导思想,借鉴已上市中成药的组方规律及反向药理学的步骤,借助网络药理学的平台以指导新药的研发,以望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对中药新药研发可以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张庆贺[2](2013)在《抗心律失常1.1类新药PDD1的质量标准研究及稳定性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伪人参皂苷元DD1(PDD1)是以原人参二醇为原料,经氧化环合半合成制得的奥克梯隆型叁萜类化合物。化学名为(20S,24S)-达玛-20,24-环氧-3β,12β,25-叁醇,其分子式为C30H52O4,分子量为476.4。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毒理学试验证明其毒副作用很小。将其开发为抗心律失常1.1类创新药物,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论文按照化学药品1.1类新药研发的指导原则并结合《中国药典》(2010版),取工艺放大的叁批样品,对PDD1原料药及滴丸制剂进行了临床前药学研究。制定了原料药及制剂的质量标准(草案),并完成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等稳定性考察。质量标准研究:(1)考察了PDD1原料药的外观与性状、溶解度、熔点、鉴别、溶液颜色、干燥失重、炽灼残渣、重金属、氯化物、砷盐、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等项目。(2)考察了滴丸的外观性状、鉴别、含量均匀度、重量差异、溶散时限、微生物限度、炽灼残渣、重金属、砷盐、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等项目。(3)制定了PDD1原料药的质量标准(草案)。(4)制定了PDD1滴丸的质量标准(草案)。在含量测定中,首次采用HPLC-ELSD法,建立了PDD1原料药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原料药按干燥品计算,含C30H52O4不得少于98.0%;滴丸中含PDD1(C30H52O4)应为标示量的90%~110%。同时对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专属性、线性、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等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本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精密度和重现性较好,并且在0.6~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PDD1及其滴丸的质量控制。在有关物质检查中,首次采用HPLC-ELSD法,以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建立了PDD1及其滴丸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并进行了专属性、线性、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等的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稳定性考察:考察原料药和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严格按照《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分别取拟上市包装的原料药及制剂各叁批样品,以性状、熔点、溶液的颜色、干燥失重、有关物质和含量为原料药的检测指标,以性状、鉴别、溶散时限、重量差异、微生物限度、有关物质和含量为滴丸的检测指标,对PDD1及其滴丸进行了以下3方面的稳定性考察:(1)影响因素试验:进行了高温、高湿和强光照试验。于第0、5、10天取样,检测考察指标。结果表明,在以上剧烈条件下,PDD1原料药及其制剂都较稳定,未产生新的降解产物。(2)加速试验:在40℃±2℃、相对湿度(RH)75%±5%条件下进行为期6个月的试验。于第0、1、2、3、6个月末取样,检测考察指标。结果表明,在此超常条件下,PDD1原料药及其制剂都较稳定。(3)长期试验:在25℃±2℃、RH60%±10%条件进行试验,于第0、3、6、9、12个月末取样,检测考察指标。结果表明,在此上市药品规定的贮存条件下,PDD1原料药及其制剂都较稳定。综上所述,通过质量标准的建立,为PDD1原料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考察PDD1原料药及其制剂的性质在温度、湿度和光线等条件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为其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3-05-01)

陈正奕,沈世峰[3](2012)在《抗心律失常新药维纳卡兰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是房颤(AF)治疗的重要策略。默克公司开发的维纳卡兰对急性AF转复的疗效优于其他药物,有可能成为替代胺碘酮的有效药物。本文综述维纳卡兰药动学特点、作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世界临床药物》期刊2012年12期)

雷招宝[4](2012)在《抗心律失常新药决奈达隆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决奈达隆是一种化学结构与胺碘酮相似的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2011年美国版和2010年欧洲版心房颤动指南均推荐决奈达隆用于心房颤动的治疗。决奈达隆的疗效虽然不如胺碘酮,但不良反应及耐受性明显好于胺碘酮,无甲状腺毒性、肺毒性和眼毒性,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性也很低。决奈达隆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系统反应(腹泻、恶心和呕吐等)、循环系统反应(致尖端扭转型室速、心动过缓、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率升高等)、升高血清肌酐水平及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决奈达隆与其他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主要涉及经CYP450 3A4和CYP450 2D9代谢(诱导剂和抑制剂)的药物。决奈达隆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值得心血管内科临床医生重视。(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2年15期)

黄震华[5](2012)在《抗心律失常新药吡西卡尼》一文中研究指出吡西卡尼通过抑制钠离子内流,使心肌动作电位0相除极速率降低,是一个Ic类抗心律失常的新药物,可口服应用,也可经静脉使用。吡西卡尼尚有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减慢心房内传导速度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吡西卡尼对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可促进心房颤动复律,减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期刊2012年07期)

韩咏霞[6](2011)在《可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新药——伊布利特》一文中研究指出心律失常是指心律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或冲动传导发生异常的一种疾病。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包括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此类心律失常几乎可出现在所有的器质性心脏(本文来源于《求医问药》期刊2011年11期)

贺鹏康,周菁[7](2010)在《抗心律失常新药决奈达隆》一文中研究指出决奈达隆是一种不含碘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它可以阻断多种离子通道,目前多个临床试验已证实其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小。但尚需进一步试验判断它相对胺碘酮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优劣。(本文来源于《临床药物治疗杂志》期刊2010年02期)

马培奇[8](2010)在《心律失常治疗新药屈奈达隆及其市场潜力》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7月,Sanofi-Aventis公司发现和开发的一个抗心律失常新药屈奈达隆(dronedarone/Multaq)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降低心房纤维性颤动(AF)或心房扑动(AFL)患者的心血管原因住院风险。本文概要介绍该新药的开发背景、研究数据、临床地位和市场潜力。(本文来源于《上海医药》期刊2010年02期)

冒玉娟,陈鑫[9](2009)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新靶点及新药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常心脏功能依赖于适当而规律的心跳速率(心率)。当心率太快或太慢时,心脏功能可能发生障碍,伴随着从轻度乃至危及生命并发症的可能。过去,依靠药物治疗心律失常很困难因为缺乏有效性同时又伴有高风险的并发症。一些最新进展为开发新型的、优越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开辟了令人振奋的可能性。文章就药物治疗心房颤动及心室颤动两种常见心律失常的最新进展和前景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09年09期)

李瑶[10](2009)在《丰原药业强力推广心律失常新药》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心律学会共同举办的“2009丰原药业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房扑临床应用”项目在京启动。  丰原药业总经理高际表示,伊布利特自2007年上市以来,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市场效应,市场前景看好。作为国内首家推出伊布利特注射液(本文来源于《医药经济报》期刊2009-04-16)

抗心律失常新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伪人参皂苷元DD1(PDD1)是以原人参二醇为原料,经氧化环合半合成制得的奥克梯隆型叁萜类化合物。化学名为(20S,24S)-达玛-20,24-环氧-3β,12β,25-叁醇,其分子式为C30H52O4,分子量为476.4。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毒理学试验证明其毒副作用很小。将其开发为抗心律失常1.1类创新药物,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论文按照化学药品1.1类新药研发的指导原则并结合《中国药典》(2010版),取工艺放大的叁批样品,对PDD1原料药及滴丸制剂进行了临床前药学研究。制定了原料药及制剂的质量标准(草案),并完成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等稳定性考察。质量标准研究:(1)考察了PDD1原料药的外观与性状、溶解度、熔点、鉴别、溶液颜色、干燥失重、炽灼残渣、重金属、氯化物、砷盐、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等项目。(2)考察了滴丸的外观性状、鉴别、含量均匀度、重量差异、溶散时限、微生物限度、炽灼残渣、重金属、砷盐、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等项目。(3)制定了PDD1原料药的质量标准(草案)。(4)制定了PDD1滴丸的质量标准(草案)。在含量测定中,首次采用HPLC-ELSD法,建立了PDD1原料药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原料药按干燥品计算,含C30H52O4不得少于98.0%;滴丸中含PDD1(C30H52O4)应为标示量的90%~110%。同时对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专属性、线性、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等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本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精密度和重现性较好,并且在0.6~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PDD1及其滴丸的质量控制。在有关物质检查中,首次采用HPLC-ELSD法,以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建立了PDD1及其滴丸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并进行了专属性、线性、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等的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稳定性考察:考察原料药和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严格按照《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分别取拟上市包装的原料药及制剂各叁批样品,以性状、熔点、溶液的颜色、干燥失重、有关物质和含量为原料药的检测指标,以性状、鉴别、溶散时限、重量差异、微生物限度、有关物质和含量为滴丸的检测指标,对PDD1及其滴丸进行了以下3方面的稳定性考察:(1)影响因素试验:进行了高温、高湿和强光照试验。于第0、5、10天取样,检测考察指标。结果表明,在以上剧烈条件下,PDD1原料药及其制剂都较稳定,未产生新的降解产物。(2)加速试验:在40℃±2℃、相对湿度(RH)75%±5%条件下进行为期6个月的试验。于第0、1、2、3、6个月末取样,检测考察指标。结果表明,在此超常条件下,PDD1原料药及其制剂都较稳定。(3)长期试验:在25℃±2℃、RH60%±10%条件进行试验,于第0、3、6、9、12个月末取样,检测考察指标。结果表明,在此上市药品规定的贮存条件下,PDD1原料药及其制剂都较稳定。综上所述,通过质量标准的建立,为PDD1原料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考察PDD1原料药及其制剂的性质在温度、湿度和光线等条件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为其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心律失常新药论文参考文献

[1].姜文睿,王阶.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药新药研发思路与若干思考[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2].张庆贺.抗心律失常1.1类新药PDD1的质量标准研究及稳定性考察[D].吉林大学.2013

[3].陈正奕,沈世峰.抗心律失常新药维纳卡兰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药物.2012

[4].雷招宝.抗心律失常新药决奈达隆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12

[5].黄震华.抗心律失常新药吡西卡尼[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2

[6].韩咏霞.可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新药——伊布利特[J].求医问药.2011

[7].贺鹏康,周菁.抗心律失常新药决奈达隆[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

[8].马培奇.心律失常治疗新药屈奈达隆及其市场潜力[J].上海医药.2010

[9].冒玉娟,陈鑫.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新靶点及新药研发[J].海峡药学.2009

[10].李瑶.丰原药业强力推广心律失常新药[N].医药经济报.2009

标签:;  ;  ;  ;  

抗心律失常新药论文-姜文睿,王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