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重庆400037)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按时服药、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循证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的类型,据统计显示,我国约有8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合并有心律失常[1]。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是极为重要的,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在护理的过程中,能做到有规范的将临床经验与患者愿望相结合,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具有重大作用,深受医学界的认可。为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观察其护理后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36-76岁,平均(61.3±5.4)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在37-79岁,平均(62.8±5.6)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告知患者注意卧床休息,做好吸氧、心电图监护等常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1.2.2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①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由于患者心率等情况不是很稳定,相关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其病情,安排好值班的护理人员,30min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一次记录,若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医生对其进行救治;②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了解,易产生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此时,相关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并向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③用药指导:相关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用药的必要性,并告知其用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叮嘱其按时服药,在患者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其用药后的反应进行监测,若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其中,生活质量依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调查判定,主要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按时服药、社会功能四个维度,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2]。其中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调差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干预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按时服药、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干预组非常满意度75.0%(30/40),满意度17.5%(7/40),总满意度为92.5%(37/40);对照组非常满意度52.5%(21/40),满意度20.0%(8/40),总满意度为72.5%(29/40),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结论

急性心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后出现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是心肌发生持久性的急性缺血,因而造成心肌坏死,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死极为常见的并发症,急性心梗死并心律失常发病后死亡率达到50%[3]。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降低心律失常具有重大意义。循证护理是标准化、规范化的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水平,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本院在实施循证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加强心理护理和用药指导,能有效降低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促进护患关系,使得护理满意度有所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按时服药、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对急性心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消除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其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其早日康复[4]。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急性心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值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黄春兰,朱辉群,黎小惠.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1):1441-1442.

[2]惠华.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09(33):3053-3054.

[3]胡静,胡晓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3):148-52.

[4]王明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199-200.

作者简介:黄卓,大专,护师,研究方向:心血管护理方面

收稿日期:2015-09-10

标签:;  ;  ;  

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