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探讨朱春芳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探讨朱春芳

朱春芳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500)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43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05%,且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为4.6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8.6%,两组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0-0099-02

慢性心力衰竭伴室心律失常在临床上认为患者心脏病发展的晚期,如果患者病发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患者非常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或者发展为持续性室速、室颤,更严重会致使用患者因室性心律失常过重而猝死[1]。因此,找到一种有效治疗方式,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猝死率,一直是临床上高度关注的问题[2]。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接收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详细报道: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43例。其中常规组22例为男性,21例为女性,年龄在46至65岁之间,平均(51±4.3)岁,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23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年龄在45至65岁之间,平均(50±4.2)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经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及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诊断标准确诊,并已把由其他疾病引起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肺部疾病等患者排除在外,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应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对常规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包括吸氧、口服洋地黄药物、口服利尿剂等,并对患者摄入盐的量进行控制,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以降低患者血压,补充镁元素。

在以上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胺碘酮治疗,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对150~300mg的胺碘酮注射液进行稀释处理后,进行20~30分钟的静脉滴注,随后逐渐减少胺碘酮的用量,进行微量泵入,每天用量应该控制在430mg以下,持续治疗2~3天后,让患者口服胺碘酮,每天3次,每次200mg,持续治疗30天。

1.3观察指标

根据以下疗效标准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判断: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室性早搏减少为治疗前的9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室性早搏减少为治疗前的43%~90%;无效:临床症状依旧存在,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pide;总例数×100%。对患者头晕、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通过(x-±s)代表一般资料,通过卡方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详见表。

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1例头晕,1例胸闷,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常规组4例头晕,1例胸闷,2例胃部不适,1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3.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很大的联系性,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后,应该及时应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治疗[3],胺碘酮就是其中比较理想的药物,能够对心律失常引发的血流动力学紊乱进行改善,对心肌重构进行缓解,实现提高患者心功能的效果[4]。胺碘酮的负性肌力作用比较小,能够对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进行有效的控制,并扩张冠状动脉、使血流量增加,使心肌的耗氧量减少[5],对患者甲状腺素代谢产生促进作用,进而实现抗室性心律市场的效果。另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容易出现头晕、胸闷、肺部不适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05%,且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为4.6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8.6%,两组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常规治疗联合胺碘酮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1:65-67.

[2]郭彩青.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5:61-63.

[3]柳瑞梅,李德增,慕守满.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182-183.

[4]叶素荣,严聪吉,张德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03:90-92.

[5]赵娟娟.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08:132-134.

[6]朱梓源.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7:7-8.

标签:;  ;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探讨朱春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