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异论文-周玉科

气候变异论文-周玉科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候变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青藏高原,极端气候指数,趋势分析,变化点

气候变异论文文献综述

周玉科[1](2019)在《1960–2012年青藏高原极端气候时空动态与变异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极端气候事件是全球长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世界第叁极,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和变异的响应非常敏感。本文基于青藏高原98个气象站(大部分位于海拔4000 m以上)的日值观测数据,包括日气温最大值、最小值和日降水量,计算了1960–2012年间的极端气候指数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格局。首先,根据国际气象组织的标准计算了15个核心气温极端指数和8个核心降水极端指数,然后从高原整体、生态区和台站尺度分析了极端指数的时空变化趋势。气温极端指数表明青藏高原整体表现为显着升温趋势,高原的冷日和冷夜时间序列呈下降趋势,每10年分别减少8.9天和17.3天。相应的暖日和暧夜增长趋势分别为7.6 d (10 yr)-1和12.5 d (10 yr)-1。生长季长度以5.3 d (10 yr)-1的速率增加。在站点尺度,大部分台站的气温极端指数存在显着趋势,但是空间分异性显着。生态区的气温极端指数与高原整体的发展趋势一致。高原整体的降水极端指数波动性较大,增长趋势微弱。年总降水增长趋势为2.8mm(10yr)-1。时序变化点分析表明极端气候指数的突变主要发生在1980和1990年代。赫斯特指数表明未来各种极端气候指数都将保持研究时间段内的发展趋势。另外,探索了极端气候指数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发现各指数的变化趋势与高程并无显着相关性。总体上高原升温呈现显着的不对称特征,即气温冷指数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暖指数的上升幅度,日最低气温的增长趋势也很显着。大多数降水极端指数表现为微弱的增加趋势(不显着)。本研究综合分析了青藏高原极端气候的时空分布格局,可以为高原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期刊2019年04期)

张梦然[2](2019)在《过去两千年最严重变暖事件就发生在最近》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家们绘制了一幅从工业革命前到20世纪的详细气候变异图景。7月24日,同时公开的3项研究分别发表在英国《自然》及《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科学家们考察了公元元年至今(过去两千年)的气温趋势,结论显示,接近20世纪末的全球气温变化速度和区域范围(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7-25)

刘鹏伟[3](2019)在《气候变异与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果农生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作为主要的自然环境因素,对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以农产品的“产-供-销”为主要生计活动的苹果种植户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气候条件不断发生变动,有随着时间积累,平均特征发生渐变的气候变化,也有短时间内发生的突发性气候变异。黄土高原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苹果主产区,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交织在一起,给主产区的农业生产和果农生计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一方面,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不仅对苹果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而且也影响着苹果的出售市场,引起生产价格上下剧烈波动,由此造成农户生计的脆弱性。另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的时滞性,苹果的生产周期较长,种植结构短期内无法改变,苹果的生产经营和果农生计对气候比较敏感,还受到上一年度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的滞后影响,这致使脆弱性后果进一步扩大。然而气候变异具有突发性,间断性,能够在短时间内给苹果生产经营和农户生计造成较大损失;气候变化具有长期性,对苹果生产经营和农户生计的影响是潜在的、连续性的。现有的研究大多将气候变异与气候变化混为一谈,较多的关注于对果农生计的直接影响,忽略了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的间接影响和滞后影响,导致脆弱性评估结果偏低。而且对于苹果市场价格在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影响果农生计脆弱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晰。本研究以黄土高原陕西省苹果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陕西省16个苹果主产县354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户调查数据。从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两个视角考察脆弱性的来源;从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价格波动的中介效应产生间接影响两个路径构建理论框架。运用实际测量的方法衡量气候变异、主观感知的方法衡量气候变化,选择SPSS宏(Process程序)基于Bootstrap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通过直接和间接路径影响农户生计,价格波动发挥中介效应”以及“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对果农生计脆弱性有滞后影响”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从而确定了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对生计脆弱性的影响。这避免了仅针对直接路径的适应政策的盲目性,以及仅考虑单一年份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而造成脆弱性评估结果的不完整性。研究发现,(1)当年的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均对苹果生产价格波动有正向的显着影响。(2)当年的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均对果农生计脆弱性有正向的显着影响。价格波动在当年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影响生计脆弱性过程均发挥着显着的中介效应。(3)上一年度的气候变异对价格波动和果农生计脆弱性没有显着的滞后影响。而上一年度的气候变化对价格波动和果农户生计脆弱性有显着的正向影响。(4)价格波动在上一年度气候变化的滞后影响过程发挥中介效应,在此过程价格波动的中介效应小于当年气候变化影响过程的中的中介效应。因此本文针对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价格波动以及农户生计叁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作为脆弱性的来源,农户应该在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应对和防御气候变异和气候变化;价格波动作为中介变量,政府部门应该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保证苹果生产价格的稳定性;农户作为利益主体,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和农户自身共同努力,从多方面提升农户的反馈适应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孙圣杰,李栋梁[4](2019)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体形态变异及热力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相关、合成分析、大气热源的计算等方法,研究了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空间形态的变异及热力原因。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前、后各层副高形态特征有很大的差异,副高体的空间形态从850—700 hPa开始显着西伸南扩,到500 hPa最为明显。各层副高在冷、暖期的形态差异与其周围大气热源和涡度的变化相对应。随着气候变暖,副高西侧和南侧的大气热源在850—700 hPa上开始有明显的加强,500 hPa热源加强最明显,且副高体南侧热源中心有所南移;同时,其西侧和南侧从对流层低层至中高层有反气旋涡度的增大,西侧的反气旋涡度在850—700 hPa增大最明显,南侧的反气旋涡度在500 hPa增大最明显,且反气旋中心整体南移。表明气候变暖后,副高体西侧和南侧大气热源的加强,导致相应区域反气旋涡度增大,副高体向反气旋涡度增大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副高西脊点西伸,南边界南扩,整体南移。(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潘媛,王钰,张应,李隆云[5](2018)在《栀子种子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探究区域尺度上栀子种子形态变异特点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栀子种质资源整理与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我国9个省区21个产地栀子种子,测定种子形态特征及发芽率,并开展种子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我国不同产地栀子种子性状差异显着;栀子种子长和种子宽、种子厚与百粒重、无霜期与发芽率、年降雨量与百粒重和年均温与百粒重呈显着正相关;经度(本文来源于《重庆中草药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魏世超[6](2018)在《以华西雨蛙为例探究地质和气候事件对物种遗传变异模式的相对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质事件和气候波动是影响物种遗传变异格局两个重要驱动因子。地质事件导致的生物原有栖息地地形外貌的改变,形成一些阻碍种群扩散的障碍(如:山脊、河谷及平原等),引起种群之间基因流减少,从而导致种群遗传结构产生分化。气候波动同样影响物种种群遗传结构和有效种群大小。气候的波动在更新世(Pleistocene)冰期尤为剧烈,特别是在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这个时期的冰川作用最为强盛,其发挥的相关作用也最强。在寒冷的冰期,冰川或者低温促使物种往南方或者低海拔区域退缩,躲进温暖的生物避难所,不同区域避难所中的种群由于栖息地丧失、基因流减少、遗传漂变、自然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有效种群大小减少和遗传分化;在温暖的间冰期,物种从避难所扩张出来开拓新的生存区域,不同避难所扩张的种群可能在地理上发生接触,表现为有效种群大小增加和二次接触。这种收缩扩张的生存模式,反应在种群历史动态上,并且其种群遗传结构也会发生相应改变。这两种驱动因子在影响物种遗传变异模式上某一个会占据主导地位,有时也会共同起作用。通常可以通过它们留下的不同遗传印记来判断其影响作用。如果地质事件影响物种遗传变异格局,那么物种的种群遗传支系分化时间通常和古老的地质事件发生时间相吻合。如果更新世气候波动影响物种遗传变异格局,那么物种种群遗传支系分化时间通常和气候事件发生时间相吻合,并且物种的有效种群大小会随着气候波动而产生变化。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并发现了地质事件和气候波动对物种遗传变异格局影响的区域一致性结论。然而,相关研究在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中国西南地区相对缺乏且存在争议。争议点主要在地质事件和气候波动对物种遗传变异格局影响的贡献大小和机制上。中国西南紧邻青藏高原,伴随青藏高原隆升,此区域形成了复杂的地形地貌结构。物种的种群遗传结构有可能受到地形地貌改变的影响而发生分化。而在更新世冰期,该区域并没有大规模冰川覆盖,相对温和的环境和复杂的地形为物种提供了稳定的栖息地环境。因此有可能更新世气候波动相对于地质事件对中国西南山地物种遗传变异格局影响较小。目前需要更多研究揭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事件和气候波动对物种遗传变异格局的影响和机制。华西雨蛙(Hyla annectans)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海拔580-2500米的山区稻田附近。其具有环境敏感度高,扩散能力弱以及世代周期短等特征,这使其成为探讨地质事件和气候波动影响物种遗传变异格局的良好研究对象。目前大部分此类研究主要基于线粒体,微卫星和少量的核基因序列。相比于传统分子标记,简化基因组测序SLAF-seq(Specific Length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得到的大量分子标记能为我们提供更多更准确的遗传信息。我们共采集了覆盖华西雨蛙中国分布区的35个地理种群349个成体样本,采用SLAF-seq获得分子标记并结合物种分布模型探究华西雨蛙种群遗传变异格局的现状以及地形地貌改变和更新世气候波动对华西雨蛙种群遗传变异格局的影响,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简化基因组测序选定限制性内切酶为HaeⅢ+Hpy166Ⅱ,酶切片段长度在414-444bp。酶切效率为89.38%,测序平均Q30为82.78%,平均GC含量为42.06%,显示得到较好的测序结果。共获得478.65M reads数据,平均深度是5.53倍。原始数据包括1 075 515个SLAF标签,其中230 236个是多态性的,扩增得到总的SNPs(单核苷酸多态性)数量为2 303 646个。过滤掉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Minor Allele Frequency)低于0.05,以及在整个35个群体中缺失数据超过20%或在每35个群体中超过40%的SNP,共获得8420个符合条件的SNPs用于种群遗传学分析。(2)我们用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两个指标评估遗传多样性。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范围分别为0.019-0.103和0.026-0.169。华西雨蛙种群遗传多样性展现了较大的差异,遗传多样性最高的种群分布在武陵山脉和云贵高原中东部,而四川西部和横断山脉种群遗传多样性最低。这可能反应了其种群历史和种群大小的不同。(3)我们利用筛选得到的8420个SNP进行种群结构AMOVA、遗传分化指数FST、系统进化树、Faststructure、PCA、DAPC以及基因流分析。结果表明华西雨蛙呈现高的种群遗传分化水平,AMOVA和遗传分化指数FsST结果显示,种群间呈现显着遗传分化,除了两个地理距离邻近的种群配对(10-11和33-34)FST值不显着外,其他种群配对FST值范围为0.103-0.953都为显着水平(P<0.001)。并且遗传分化和表型分化结果相符,七个遗传支系间(E、C1、C2、N1、N2、W1和W2,详见下面遗传支系描述)在表型和遗传上都具有显着分化:遗传上,七个支系之间的FsST值范围为0.260-0.909都为显着水平(P<0.001)且核基因流较弱;表型上,虽然在体重和体长上并没有发现明显差异,但是以黑色斑点数量为代表的表型性状在支系之间具有显着差异。种群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间,AMOVA分析显示种群间遗传变异显着大于种群内遗传变异(70.98%,P<0.001)。综合系统进化树、Faststructure、PCA和DAPC的检测结果,将35个分布于中国西南山地的华西雨蛙地理种群分为7个遗传支系:E支系包含110个个体分布在武陵山脉,C1、C2支系包含30和40个个体分布在云贵高原中东部,N1、N2支系包含29和20个个体分布在四川西部,W1支系包含90个个体分布在横断山脉,而W2支系包含30个个体分布在云南西部的哀牢山,7个支系互为单系群。另外PCA检测结果还是显示E、N2和W1支系可能具有种群亚结构。(4)另外我们采用IBD(Isolation by Distance)模型分析华西雨蛙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相关性,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是r2=0.453;P<0.001)。说明地理距离是其种群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5)为了探讨地质事件和支系分化的关系,我们基于前人研究华西雨蛙最近共同祖先(tMRCA)时间为4Mya,使用2130个缺失率小于95%的SNP在SNAPP软件中计算支系分化时间。7个遗传支系的分化时间从3.89Mya到1.73Mya:第一次分裂为E支系和其他支系在3.89Mya分化;第二次分裂为支系C与支系N和W在3.12Mya分化;之后支系N和支系W在2.67Mya分化;而后支系内部的分化时间分别为,支系C1和C2之间在2.77Mya分化;支系N1和N2在2.12Mya和支系W1和W2之间在1.73Mya分别分化。遗传支系的分化时间对应最近青藏高原东部区域的后续运动和云贵高原的抬升时间。比如有研究表明:横断山脉重大构造事件发生在3.4百万年前;2.5-1.2百万年前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界沿龙门山-大相蛉-锦屏山-玉龙山-碧罗雪山一线在上新世晚期有较强烈的活动;云南西部的山脉,如大雪山、高黎贡山、怒山等山脉,在中新世之后至上新世晚期前这段时间快速隆起达到了它们的最高海拔等。(6)为了探讨气候波动是否影响华西雨蛙过去种群数量变化和栖息地分布,我们随机挑选60个拥有6-8个变异位点的SLAF标签,随机分为3组,运行BEAST软件中的EBSP(Extended Bayesian Skyline Plots)分析探讨华西雨蛙过去种群数量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改变,7个支系的有效种群大小并未发生变化。说明华西雨蛙种群数量在过去保持稳定。为了探讨物种栖息地在过去的分布情况,我们采用134个华西雨蛙现有分布点数据,并从19个气候因子中筛选出7个Pearson相关性值小于0.8的气候因子,用MAXENT模型模拟华西雨蛙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分布状况(末次盛冰期,LGM,Last Glacial Maximum,~0.021Mya;末次间冰期,LIG,Last Interglacial,0.12-0.14Mya)和当前的栖息地分布状况。模型结果表明,华西雨蛙现今分布区域与本文采样区域吻合,且华西雨蛙从LIG和LGM到现在,物种的适宜分布范围并未发生大的改变。综上所述,通过大规模采样和简化基因组测序以及物种分布模型的构建,我们发现地质事件在影响华西雨蛙遗传变异模式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遗传支系的分化时间对应最近青藏高原东部区域的后续运动和云贵高原的抬升时间,说明山脉的隆起产生的屏障导致了支系之间的分化。相反,更新世气候波动对物种遗传变异格局的影响相对较弱。7个支系的有效种群大小在历史上保持稳定,适合栖息地范围也没发生明显变动。其原因可能是在更新世冰期,中国西南相对温和的气候条件,生活区域复杂地理结构为其应对气候波动提供了足够的缓冲。这类因地质事件影响种下水平遗传变异,并且在更新世冰期种群保持稳定的模式在同区域的其他物种研究中也得到证实。因此,地质事件相较于更新世气候波动是驱动中国西南山区物种遗传变异模式的主要因素。我们的研究不仅突出展现了地质事件和更新世气候波动对驱动物种遗传变异格局的相对作用,也助于理解中国西南山区物种遗传变异格局的形成机制。(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12-01)

柴玲香,申琳,郭水良[7](2018)在《单子叶植物核DNA含量地理纬度变异式样及其与气候因素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植物DNA C-值数据库"检索到2 852种单子叶植物的核DNA含量数据,沿经度方向均分为10条样带,每条样带沿纬度又均分成19个样块.从"世界气候数据网站"下载的19个生物气候因子数据,应用Arc GIS 9.3获得每个样块生物气候因子的平均值.根据"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站"记录,计算每个样块的单子叶植物的平均核DNA含量.分析了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和最干季度雨量对单子叶植物核DNA含量的影响.应用分位数回归分析了核DNA含量不同的单子叶植物在全球范围的纬度梯度变化特点,以及气候适应性的差异.结果发现:单子叶植物的核DNA含量沿着纬度呈现非线性的规律变化;受气候因素影响,在中等温度和雨量环境下其核DNA含量最高,温度和水分趋向极端的环境下其核DNA含量较低,可以用"单峰"函数拟合;核DNA含量低的类群具有更广泛的全球分布.(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王凡,刘传玉,胡石建,高山,贾凡[8](2018)在《太平洋暖池冷舌交汇区盐度变异机制及气候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带中太平洋暖池冷舌交汇区既是冷暖水交汇的区域,也是高盐低盐水交汇之地,形成了以强烈的海表盐度锋、较浅的混合层和较厚的障碍层为显着特征的温盐结构。该区域还是不同类型厄尔尼诺(El Ni?o)发生发展的关键区域,也是气候模式模拟偏差比较集中的区域。为了研究该区域盐度过程及其时空变异,及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热力动力结构和ENSO的发展变异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暖池冷舌交汇区盐度变异机制及气候效应研究"于2017年7月正式立项。该项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1)融合多源数据刻画交汇区盐度的叁维结构及变异规律;(2)阐明影响盐度锋和障碍层不同时间尺度变异的主要过程及作用机理;(3)阐明交汇区盐度变异,特别是障碍层和盐度锋变异,是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ENSO循环及其变异的。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有望在热带海洋动力学理论和ENSO动力学理论方面取得突破,为提高ENSO预报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8期)

张贇,尹定财,田昆,张卫国,和荣华[9](2018)在《玉龙雪山不同海拔丽江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异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滇西北高原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关系随海拔的变化规律,分别在玉龙雪山低、中、高海拔采集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年轮样本,建立了不同海拔丽江云杉树轮宽度残差年表,将年轮指数与气候因子进行响应分析、冗余分析以及滑动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玉龙雪山丽江云杉径向生长受气温和降水共同影响,但不同海拔径向生长响应模式存在差异。其中当年1–3月降水与不同海拔丽江云杉径向生长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当年生长季后期降水与中、低海拔树木生长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高海拔树木生长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中、低海拔树木生长还受当年春季干旱胁迫;而当年7月气温升高促进高海拔丽江云杉生长。冗余分析与响应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冗余分析能够有效量化树轮宽度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滑动响应分析显示气温和降水在小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也会影响树木生长。结合不同海拔丽江云杉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模式及未来气候预测,玉龙雪山高海拔丽江云杉生长将得到加强,而中、低海拔丽江云杉生长则表现出不确定性。(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欣欣[10](2018)在《北极及周边地区海冰变异对亚洲冬春季气候异常的影响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海冰面积不断缩减,不仅使北极气候发生了显着变化,也对全球气候产生了深刻影响。近年来海冰的急剧消融更是造成“北极放大”现象和中纬度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观测和再分析资料,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探讨了海冰变异对亚洲冬春季气温或降水变化的可能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从海冰趋势来看,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加速消融,可能是导致中国冬季发生变暖停滞的关键原因。从海冰年际变率来看,冬季格陵兰海-挪威海-巴伦支海海冰偏多时,次年春季东亚地区偏旱。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作为临近海域,其海冰异常对应的亚洲东部春季降水响应也明显不同。海冰对亚洲冬春季气候异常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调制下游大气环流的间接响应来实现。主要结论如下:(1)1998年以来,冬季北极海冰与中国气温趋势均发生了显着变化,即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以前期3倍速率加速消融,中国冬季由大幅增暖转变为较弱降温趋势,发生了变暖停滞。在变暖停滞期,海冰变化可以解释61.4%的中国冬季降温趋势。北极海冰的急剧消融能够激发更多的波能量向下游传播,引起副极地地区极锋急流减弱、青藏高原上空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和乌拉尔阻塞高压的发展和维持,导致更多的冷空气从极地向南输送并在东亚地区汇合,造成中国冬季明显降温。(2)在年际尺度上,前期冬季格陵兰海、挪威海和巴伦支海的海冰异常与东亚春季降水密切相关。前者可以解释后者14%的年际变率。冬春季持续性的海冰异常会在春季激发一个向下游传播的Rossby波列,进而调制欧亚上空大气环流异常。当海冰偏多时,蒙古高原上空有显着的高压中心,来自其东部的东北风与来自于西太平洋的东南风在东亚地区汇合,东亚上空盛行东风,导致副热带西风急流减弱。这种急流的减弱与高层辐合、低层辐散的垂直分布相配合,共同抑制局地对流的发展,造成东亚春季降水减少。(3)冬季北太平洋海冰变化可能也是亚洲东部春季降水异常的前兆信号。当冬季鄂霍次克海海冰偏多时,春季鄂霍次克海以西有显着的低压中心,异常南风沿着东海岸将暖湿空气吹向东北亚,在低层辐合的配合下,引起局地垂直对流发展,鄂霍次克海及其以西降水显着增加。当冬季白令海海冰偏多时,春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异常偏南风位于中国东部及日本,带来洋面的暖湿空气。在对流层高层,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有利于低层对流的发展,造成东亚春季降水增多。(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6-01)

气候变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学家们绘制了一幅从工业革命前到20世纪的详细气候变异图景。7月24日,同时公开的3项研究分别发表在英国《自然》及《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科学家们考察了公元元年至今(过去两千年)的气温趋势,结论显示,接近20世纪末的全球气温变化速度和区域范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候变异论文参考文献

[1].周玉科.1960–2012年青藏高原极端气候时空动态与变异研究(英文)[J].JournalofResourcesandEcology.2019

[2].张梦然.过去两千年最严重变暖事件就发生在最近[N].科技日报.2019

[3].刘鹏伟.气候变异与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果农生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4].孙圣杰,李栋梁.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体形态变异及热力原因[J].气象学报.2019

[5].潘媛,王钰,张应,李隆云.栀子种子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中草药研究.2018

[6].魏世超.以华西雨蛙为例探究地质和气候事件对物种遗传变异模式的相对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8

[7].柴玲香,申琳,郭水良.单子叶植物核DNA含量地理纬度变异式样及其与气候因素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王凡,刘传玉,胡石建,高山,贾凡.太平洋暖池冷舌交汇区盐度变异机制及气候效应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18

[9].张贇,尹定财,田昆,张卫国,和荣华.玉龙雪山不同海拔丽江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异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18

[10].李欣欣.北极及周边地区海冰变异对亚洲冬春季气候异常的影响机理[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标签:;  ;  ;  ;  

气候变异论文-周玉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