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候区划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农业气候区划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一、农业气候区划细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1](2021)在《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驱动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适应了国民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升级,保障了国家粮食与食品安全,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助力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循环。但目前农产品的供给结构仍然不平衡问题,部分品种存在过剩和卖难问题,又有部分品种严重依赖进口。玉米作为中国的三大主粮之一,其播种面积的快速增长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特别是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时期。玉米播种面积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库存积压严重、优质玉米供给不足以及玉米价格国内外倒挂等一系列发展问题。2016年,国家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形式,促进了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作用的发挥。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户播种面积调整决策是诱发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那么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除宏观政策影响以外,是否还会受到自然因素、农户群体内部互动或者家庭资源禀赋的影响?因此,深入了解农户的农业生产和经营行为,充分挖掘影响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因素,对玉米种植区域的优化、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玉米质量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供给视角,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双重维度,探析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驱动因素,为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经验借鉴。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借鉴参与者智力决策模型的框架结构,首先从外部因素维度,揭示气候变化和补贴政策通过影响玉米的单产和价格,进而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然后从内部因素维度,剖析土地流转和社会网络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风险分担效应,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实证分析部分。首先,本文基于3402份市级数据(162个市1998—2018年),运用动态差分广义矩模型(DIF-GMM)分析气候变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以及农户适应性行为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并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未来气候变化对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其次,基于3402份市级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分析了补贴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并对不同政策的影响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再次,基于2015年和2018年辽宁省1175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最后,基于辽宁省467份玉米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Bootstrap)及工具变量方法(IVProbit),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外部因素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具有长期动态影响。具体表现为气候变化显着影响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进一步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气候变化主要是通过影响单产,进而影响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且农户适应性行为在气候变化对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此外,补贴政策有效促进了政策实施区域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对不同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政策,临时收储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作用更强。从内部因素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来看,土地转入促进了农户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占比,主要是因为规模经营带来收益增加。从农户和村庄的异质性分析来看,土地转入会显着促进纯农业户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占比。相较于有特色产业的村庄,无特色产业村庄的土地转入户更倾向于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占比。此外,农户在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过程中倾向于模仿社会网络中其他农户行为,且对亲缘网络中其他农户的模仿程度强于地缘网络。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发现,社会网络中其他农户决策对样本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主要是源于学习型模仿和风险分担两种机制的推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政府应强化气候变化预警机制,因地制宜地订差异化气候适应策略,并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应对气候变化适应中的服务功能和示范作用。其次,将补贴政策由单一的价格激励措施逐渐向多元化支持方式转变,并适当向优质玉米生产区和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再次,鼓励农户适度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业生产规模经营,保障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收益和国家粮食安全。最后,完善市场信息传播机制,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充分利用社会网络的推广作用,促进区域性专业化生产。

杨彤玉[2](2020)在《基于GIS的湘赣两省专用饲料稻中早39品质气候区划》文中指出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一直以来主要为人类直接食用。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肉、奶等动物产品和五谷杂粮等消费量增加,人们对食用稻米消费量逐渐减少。为适应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专用饲料水稻发展迅速。专用饲料稻对品质的要求与食用稻不同,而水稻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因此,研究专用饲料稻中早39品质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建立基于GIS技术的专用饲料稻品质气候区划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湖南省、江西省是我国双季稻主产省,早稻生产面积大,但早稻谷存在品质不高、口感不佳的问题,因此早稻经常用于饲料生产。本论文利用两省历年气候资料和地理基础信息数据,研究两省气象要素空间分布;通过大田分期播种试验,分析饲料稻品种中早39品质与气象因子间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定两省基于GIS的专用饲料稻中早39品质气候区划。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收集整理了湖南省35个气象站点、江西省26个气象站点1966年-2017年共50年以来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温度日较差、日降雨量、日平均太阳辐射等气象数据,以及相关地理基础信息数据,采用GIS技术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拟模型,绘制了两省各气象要素空间分布图。利用2017-2018年以专用饲料稻中早39为试验材料的分期播种大田试验数据,分析了饲料稻蛋白质含量、糙米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专用饲料稻中早39糙米蛋白质含量与全生育期平均温度、播种至移栽期最低温度、移栽至齐穗期最高温度及平均温度、日均太阳辐射、降雨量,播种至齐穗期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平均温度、日均太阳辐射以及降雨量分别呈显着相关,其中糙米率与灌浆期(齐穗至成熟期)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日均温差、日均太阳辐射呈极显着负相关。选择与饲料稻蛋白质含量、糙米率相关性显着并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气象因子,分别利用一次线性方程和二次曲线方程对中早39蛋白质含量与全生育期平均温度、移栽至齐穗期最高温度、移栽至齐穗期平均温度、移栽至齐穗期降雨量、播种至齐穗期降雨量,中早39糙米率与齐穗至成熟期最低温度、齐穗至成熟期平均温度、齐穗至成熟期温度日较差、齐穗至成熟期最高温度进行数学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选择了模拟效果较好的二次曲线数学方程。以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分析为基础,结合二次曲线数学模拟方程,研究确定了专用饲料稻中早39品质气候区划指标。根据蛋白质含量和糙米率与气象因子的简单相关系数、直接通径系数绝对值大小,运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每个品质气候区划指标因子在综合品质区划中的权重。依据专用饲料稻品质气候区划指标,应用GIS技术分别制作湖南省和江西省的饲料稻中早39综合品质气候区划图。结果表明:湖南省和江西省专用饲料稻中早39品质气候区划可分为次优质区、优质区、最优质区。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为最优质区,在湘西地区有部分优质区以及湘南和全省零星分布的次优质区。江西省内大部分市县处于优质区与次优质区,最优质区主要分布在省边界市县部分地区,以及省内市县交界处零星分布。本研究为湖南省和江西省专用饲料稻中早39的合理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吕飞[3](2020)在《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即趋势或离差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着变化。根据时间分为长期气候变化、年际间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人为因素被认为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进入21世纪,洪水、风雹、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共同的责任。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为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努力。《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义务的履行提供了联合履行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贸易机制三种方式;《哥本哈根协议》将“共同减排”的理念和“自下而上”的减排模式确定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模式;《巴黎协定》的谈判和落实一方面使全球气候治理由“强制温室气体减排”转型为“低碳竞争与合作”,另一方面使“自下而上”的气候治理模式得以固定,开启了气候变化治理的新时代。在国际贸易领域,保护环境与WTO的目标和宗旨并不冲突。国际贸易重视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坚持以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指导政策制定,引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在气候要素波动和极端气候事件爆发两方面。气温、降水、日照和空气相对湿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带气温和降水的上升幅度略高于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西部地带的日照时间比东部地带和中部地带增加得更快,中部地带相对湿度的上升速度快于东部地带和西部地带。极端气候事件中,旱灾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约占受灾总面积和成灾总面积的一半,水灾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约占受灾总面积和成灾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在新时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同时,实现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目标相适应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展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责任与担当。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波动幅度较大,逆差逐步扩大,出口市场集中在亚洲,国内货源地相对集中等问题。气候变化影响农产品出口的机理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短期影响作用于农产品出口的供给侧,与农业弱质性、气候变化影响农产品的出口供给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成本增加有关。农业弱质性主要基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两个方面。自然风险是指技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后果。市场风险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缺乏供给弹性,价格信号无法调整当期的农产品供给;二是农产品缺乏需求弹性,价格机制无法对农产品需求进行有效调节;三是农产品缺乏收入弹性,农产品的支出在居民收入中的比例逐步变小;四是农业生产要素的报酬率低于其他产业,因而导致农业生产资源的流失;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对环境的贡献具有外部经济的特点,导致农业生产的成本并不能完全从农产品价格中得到回收。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的影响通过重新配置农业气候资源,改变农产品生产规律和影响农业生产潜力体现。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增加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三个部分。直接成本是指应用碳减排技术额外增加了农资、机械能源、雇工等方面的费用;间接成本是指应用碳减排技术改变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技术系数,引起了成本的变化;机会成本是指实施碳减排技术增加了农业生产作业时间,减少了务工收入。长期影响体现在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和贸易壁垒两个方面。气候变化影响了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一是因为气候变化引起气候资源禀赋的变化和气候灾害的冲击,从而改变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二是因为气候变化改变了生产要素的传导机制、关联产业的影响机制和产业集聚水平,从而影响了农产品出口国的竞争力。低碳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影响的经济效应与关税相似。本文选取了2001—2018年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出口贸易总额作为响应变量,特征变量为经济资源、气候资源、气候灾害及农用化学品四类。从实证检验结果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作物播种面积等经济资源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等农用化学品对全国的农产品出口影响显着,且重要性排名均在前十位以内;塑料薄膜、农药和化肥等农用化学品对农产品出口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带来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不利于建设气候友好型农业。与气候灾害相比,气候资源对农产品出口的显着性水平更高,夏季的降水、气温和湿度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更加明显。为降低和消除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建议采用气候指数保险分散风险。在影响东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各项因素中,重要性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说明东部地带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改造,增强农资的利用效率。气候资源方面,春季的降水、湿度、日照对东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正面影响比较明显,水灾、风雹灾等气候灾害是次要的负面影响因素,说明东部地带需要更多地关注春季气候要素的变化,同时注意防范水灾和风雹灾,建议通过保险分散风险。经济资源和农用化学品对中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很大,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化肥施用量的影响显着。冷冻灾害对中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较大且比较显着,这说明中部地带除了要加强农业资源投入,还需要加强冷冻灾害的防范。农用柴油使用量对西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排在首位且十分显着,排在第二的是化肥施用量,且有一定的显着性,这说明农机与农资的投入对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出口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秋季降水量和夏季的平均湿度在重要性排名方面比较靠前,影响也十分显着,反映了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缺乏的严重制约,建议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总之,无论是全国还是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经济资源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举足轻重。气候资源对农产品出口重要性紧随其后。气候因素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异质性较大,夏季平均气温的上升、冬季日照的增加和春季湿度的增加有利于茶叶的出口,但夏季日照的增加及秋冬二季气温的上升不利于茶叶的出口。夏季气温的上升对大米出口有积极的影响,秋季平均湿度的增加则不利于大米的出口。春季气温的上升和夏季平均湿度的上升有利于植物油出口,但冬季气温的上升则不利于植物油出口。农用化学品中柴油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的增加有利于茶叶的出口,但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带来气候变暖的压力,化肥的减量施用在增加茶叶出口的同时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塑料薄膜的使用有利于植物油的出口,但不利于缓解气候变化。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对策,促进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一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以应对气候变化。建议在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低碳技术,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同时强化气象灾害预警和预防能力,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体系,优化农业气候指数保险机制,使农业生产能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二是要拓宽农业国际合作的渠道。建议加强国际低碳农业合作和国际涉农碳交易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低碳资金,规范中国农业碳交易机制。三是要完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保障机制。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强化低碳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同时积极应对国外低碳贸易壁垒,加快国内农业低碳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和碳标签制度建设。

何欣毅[4](2020)在《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作为我国基础性产业,受气象影响最大,对气候条件具有天然的敏感性。根据当今农业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规模化、智能化是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气象服务在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气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气象科研水平和监测水平,逐步提高气象从业人员专业性,为切实降低农户农业经营损失,保证农业基础地位,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基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和广大农户进行沟通走访,形成了基层农村气象服务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并结合新沂市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对当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有了基本的了解,为充分分析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提供了依据。同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气象为农服务研究成果的学习,结合本地农业农村气象业务发展实际,提出了基层气象为农服务改进措施和对策。目前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气象信息预报预测能力不足;气象为农服务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研发缺少精细分工,在农户个性化需求方面供给乏力;气象信息传播效率较低、时效性较差;气象部门高层次储备不足,研发能力有限;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程度偏低等。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本文在第六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网格化气象服务机制体制、加强部门联动,形成部门合力、推动农业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等贴近农村实际的对策。本文在研究农户气象服务需求方面有独到之处,在推进精准化、智慧化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方面见解独到,这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气象为农服务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郑治斌,王晓莉[5](2019)在《实施乡村振兴的气象科技作为》文中认为基于乡村振兴迫切需要气象科技服务,气象科技在创新乡村振兴手段、创造乡村致富新契机、服务乡村振兴目标、助力乡村脱贫攻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指出了气象科技振兴乡村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现代气象科技服务农业、挖掘乡村气候资源、推动气象科技服务农业转型、利用气象科技助力农业保险、完善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体系、开展农村气象科普宣传等促进气象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对策,为气象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充分发挥"趋利避害、减灾增收"作用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杨济达[6](2019)在《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区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背景下,如何根据当地农业资源匹配合适的作物生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保护脆弱生境的可持续性和恢复性成为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德钦高原特色葡萄酒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产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是葡萄酒质量和品质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决定产区区域化特色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基础。综合分析产区的生态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充分认识产区生境优势,对于揭示非黄金纬度葡萄产区的生境成因和指导优质葡萄基地建设和生产具有地理标识的葡萄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了揭示高原环境保障优质葡萄品质的环境成因,探索当地局部生境对葡萄生长的优劣性,本论文从高原产区的县域尺度,分析了德钦县地形因子、土地因子和气候因子的分布特征和空间格局;从葡萄种植产业带的局部尺度,研究了县域干旱河谷生境条件的梯度变化;从物种生态位的角度,探索了局部生境的环境要素特征,并与传统产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进行了比较;最后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探析了葡萄种植对当地土地利用和农业结构的影响。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德钦县以高山峡谷为典型地形特征,其中海拔高于3300m的土地面积占61%,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占67%,8个坡向平均分布。海拔垂直差异和下垫面破碎化是限制产区葡萄大面积规模化种植的主要因素。海拔小于3300m河谷区域土地类型以农业生产活动利用类型为主,表现为耕地和居民点破碎零散分布,土壤类型以棕色褐土、棕壤呈优势,水热配比表现为“干暖”,年均温为6.4℃~14.6℃,年均降水量为390mm~667mm,干燥度18.3~30.0。地形、热量和水分条件垂直分异导致在河谷区域(1834m~2753m)形成“缓坡”(坡度<8°集中分布)、“干”(降水量400mm;干燥度18.3)、“热”(年均温14.6℃;>10℃积温4928℃)三种成分的集中分布状况,该局部环境因子为葡萄经济栽培所需的“干、热、坡地”环境所匹配,使得在高寒山地的河谷局部环境具备环境资源条件让葡萄种植成为可能。(2)河谷区气候条件的水热配比表现为年均温15.9℃~17.8℃,最热月均温23.9℃~25.2℃,最冷月均温 8.6℃~13.0℃,年辐射量为 49009.3 W.m-2~52900.3 W.m-2;年降水量375 mm~516 mm,年内降水集中分布于7/8月,月均降水量46 mm~108 mm;土壤性质为半湿润暖温带地区半淋溶型土壤,以褐土为主,pH显示呈弱碱性或碱性。干旱河谷局部地带性环境完全具备了欧亚种葡萄栽培所需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满足其喜光照、耐旱、耐寒、耐土壤瘠薄,适应性强的生境需求,在其他传统品种受限的条件下又正好为酿酒葡萄栽培提供了天然的局部生境资源。(3)河谷区以旱生特征植被为优势类型,又以小叶刺灌丛为典型,主要以“小叶马鞍叶·苦刺花群落(Com.Bauhinia brachycarpa var.microphylla-Sophora davidiia)”和“小叶荆·小叶马鞍叶群落(Com.Vitexmicrophylla-Bauhinia brachycarpa var.microphylla)”为主。群落外貌多呈稀散矮生的半荒漠状态,优势种旱生生态特征明显,层次结构单调。物种组成在属水平以温带分布和泛热带分布成分为主,并带有热带成分向温带过度的性质,物种多样性水平分异较小,垂直分异明显。部分物种如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垫状迎春花(Jasminum nudiforum var.pulvinatum)和部分属如沙针属(Osyris)、鼠李属(Rhamnus)与地中海山地硬叶小叶灌丛的成分相同,群落结构、外貌以及植物区系类似于地中海同类植被,与地中海传统葡萄产区在生境上具有相似性并联系紧密。(4)在河谷区分布有毛葡萄(Vitis heyneana)和桦叶葡萄(Vitis betulifolia)两种葡萄属种质资源分布,存在葡萄属植物原生生态位。温度变异性是干旱河谷区域葡萄生态位分布的主导因子,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Isothermality)、温度季节变化(Temperature Seasonality)为显着影响因子。环境要素具备优质葡萄生长需求和发展潜力,热量条件表现为:生长期有效积温1789℃,最热月均温22.1℃;生长季均温19.4℃;光热系数Ⅰ(Rt)=3.2;无霜期208.3天;水分条件表现为:年均降水量429mm;生长季降水量321.3mm;成熟季降水量166.7mm;干燥度(DI)1.4。生态优势体现为:温度极端差异平缓(-6℃~30℃),季节性变异明显(TS=54.11)成为该区域葡萄越冬无需冬季下架埋土的热量生境优势;较高的干燥度水平(DI=1.4)和较低降雨量(429mm)是葡萄挂果周期长,糖分积累充分的水分生境优势。(5)葡萄种植对德钦县土地利用分布格局变化不明显,体现为耕地内部种植种类的改变。对德钦县社会经济变化表现为农业结构和生计模式的改变。农业模式从依赖自然资源型的粗放农业向市场主导型的商业农业转变,养殖业水平呈下降趋势。葡萄种植区和非葡萄种植区农户生计模式两极化发展。葡萄种植区从粮食作物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向经济作物单一种植模式转变,收入结构以葡萄种植收入为主;非葡萄种植区呈山地退化迁移模式,劳动力和收入结构向非农活动转移。本研究探索了低纬度、高海拔酿酒葡萄产区的高山峡谷环境地带性特征;揭示了干旱河谷保障葡萄优质生长的生境成因;对产业带的干旱河谷生境梯度格局深化了认识;对高原酿酒葡萄的发展和葡萄种植提供了系统的区域环境背景资料和生境适宜性数据支持;对藏区山地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调整的变化和响应提供了案例;为葡萄产区科学发展和合理规划提供了思路和意见。

肖俊[7](2018)在《贵州省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应用》文中指出为更好地利用贵州省丰富的农业气候资源,应用于各地特色农产品的研究及气象服务,为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作物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农业气候资源的插值运算,生成了可应用于多种方式的气候资源相关分析研究的基础图层,并进行了分析和应用举例。本文使用了贵州省83个气象台站站点信息和1981—2010年气候资料,通过ANUSPLIN软件进行数据插值,在ACRGIS10.0平台上完成了专题图的制作,生成了贵州省平均气温、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降水日数等多种农业气候资源要素不同时间尺度(主要为逐月、四季和年)的精细化分布图层,并对常用气候资源要素分布情况进行了简单分析。然后,选取了10个气候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按权重系数进行图层叠加,得到了贵州省农业气候资源综合区划。全省综合区划得分大部分在0.350.75之间,总体呈自北向南递增的趋势。其中,省西部和北部海拔较高处综合得分≤0.45,南部低热河谷地带综合得分>0.65,其余地区综合得分0.460.65。之后,以已有作物指标的西葫芦和难以获取指标的韭黄为例,分别通过指标图层的直接叠加和相似距离计算,完成了二者的气候适宜性分析。在现有全省农业气候资源图层基础上,提取和加工县级专题图,以镇宁自治县为例,得到了该县气候带和农业气候资源精细化区划图,以提供政府和农业部门决策参考。

程琳琳[8](2018)在《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如何更好地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在此境况下,各国普遍寻求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虽然工业部门是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但是农业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推进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应运而生。它的理念在于在降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持续提高农业系统的生产效率,增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农业碳生产率兼具“保增长”与“促减排”双重属性,应是新时期中国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中关注的核心内容。那么,中国农业碳生产率的现实水平如何,其历史演变轨迹与发展趋势如何,其空间分布结构又是如何表现的,是否存在某种变化特征与规律,导致其时空分异的机理与决定机制何在?农业碳生产率在空间上是否存在外溢效应,此种外溢性又是由何种因素的空间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如果存在外溢特征,则意味着低碳农业发展中不能忽视空间地理因素可能的重要作用,而在农业结构优化与转型的背景下,需要确定什么样的政策来不断提升农业的整体碳生产率水平?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问题,将对发展低碳农业和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从“碳生产率”概念出发,以“机理阐释-生产率测度-时空分析-实证检验”为逻辑主线,系统性分析了“相对减排”阶段中国农业低碳化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布局如下:第一部分为研究缘起、理论渊源与分析框架构建(第1、2、3章),旨在介绍本研究选题的国内外背景与目的、可能的贡献、基本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性;在此基础上,明确本研究核心概念及其内涵户,梳理相关领域研究动态;最后,以经典理论为支撑,剖释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内在机理及决定因素。第二部分,主要部分为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与空间格局变迁特征刻画与揭示,即在明确本研究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内容的基础上,从“相对减排”阶段低碳农业发展题中之义出发,以合适的方法测度农业碳生产率,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其分异特征(第4、5、6章)。第三部分,从空间地理视角实证检验农业碳生产率增长的决定机制,深入分析农业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农业碳生产率增长情况,并检验农业产业集聚在其中可能具有的门槛结构性效应;最后基于前文得到的结论的与发现,提出政策建议(第7、8章)。通过系统研究,主要形成了得到结论:第一,19932016年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增加明显,但增速有所放缓;在各类气体中,甲烷的排放比例不断缩减,而二氧化碳的比例提高明显。同时,农业碳排放地域梯次分布特征明显,各地区碳排放总量排序为优先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保护发展区,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西南>西北>东北>华南>青藏;不同农业碳排放又存在结构差异性特征,畜牧业仍是农业第一大碳源。第二,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整体增长较快,但省际、区际间增长的非均衡性越发凸显;从收敛性来看,全国与任一地区均不存在σ收敛迹象,但全国、优先发展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迹象。区域分布上,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整体形成了东部沿海外围高值区、西部内陆低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种植业碳生产率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地域分布特征,而畜牧业则表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而在全国农业碳生产率差距不断缩小的情况下,西北区和华南区内部省份之间的分化是农业碳生产率非均衡化发展的根源。第三,省域农业碳生产率存在空间依赖性,但其在不断弱化,这说明尽管中国农业碳生产率存在着聚类现象,但局部区域内省份间农业碳生产率的分化更加明显,与前文相关发现较为一致。考究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空间地理因素在农业碳生产率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省区农业碳生产率不仅受到本地技术进步、农业产业集聚、国家财政支农投入、种植业结构、城镇化、工业化和自然灾害的显着影响,还受到邻域国家财政支农投入、工业化、农业对外开放度和农业产业集聚的外溢作用。在这其中,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正向影响较大,且其在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碳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门槛效应。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农业的特点、优势主导产业以及功能地位,有区别、有重点的推进农业低碳转型。第二,如何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与空间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协调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抑或成为新时期提高农业碳生产率、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以及推动农业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第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影响农业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但这种作用的发挥会因农业产业集聚度的差异而不同,应有区别地推进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规模化与集群发展及其低碳转型。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对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的范围界定更为全面与科学。农业碳排放核算内容的合适与科学与否,直接关乎相关问题研究的准确性与客观性。结合中国与世界权威机构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运用更符合中国实际的大田实验数据测度中国农业碳排放,对现有研究是一个较好的补充与拓展。二是视角的创新。从农业碳生产率的角度解释农业低碳发展问题,不仅符合当前阶段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碳强度降低的约束性发展目标,也更贴合农业减排的。同时,本研究基于新地理经济学理论,从空间地理视角分析了农业碳生产率分异的机理,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农业碳生产率的决定因素,亦是对以往研究假设空间均质做法的改进与拓展。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从空间地理视角,运用空间门槛效应模型探讨了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碳生产率的非线性关系,拓展了人们对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碳生产率增长中内在作用的认识。

穆大伟[9](2017)在《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耕地紧张局势越加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展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建筑环境适应性与种植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补偿耕地面积,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学术意义。课题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理论整合、种植试验、计算机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农业城市环境适应性、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技术研究、屋顶温室有农建筑范式研究。研究内容:(1)在生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有农建筑是在传统民用建筑基础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系统耦合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构筑“建筑—农业—人”一体化生态系统,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2)城市环境与传统农田环境差异较大,论文以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条件下蔬菜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测量蔬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蔬菜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农业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3)对比分析蔬菜和人体对环境的要求,提出人菜共生空间光照、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测量客厅、办公室、阳台、屋顶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CO2浓度,分析蔬菜在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建筑蔬菜种植试验,测量生理指标与产量,计算蔬菜绿量和固碳吸氧量,探讨蔬菜生产建筑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4)结合设施农业技术和立体绿化技术,筛选建筑农业种植技术:覆土种植、栽培槽种植、栽培块种植、水培种植。提出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不更换栽培基质持续生产,是更加适宜建筑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透气型砂栽培生菜种植试验研究,论证透气型砂栽培技术可行性。(5)提出建筑农业品种选择基本原则,系统整理120种蔬菜环境要求数据,建立建筑蔬菜品种选择专家系统。以建筑农业微空间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为基础,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6)进行屋顶温室有农建筑专题研究,探索日光温室、现代温室和建筑屋顶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将光伏与屋顶温室进行结合,使建筑具备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利用Design Builder模拟屋顶温室、屋顶农业和普通建筑的能耗,探讨屋顶温室的节能性。论文阐述了有农建筑的内涵,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模拟研究对农业城市适应性、建筑适应性、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建筑蔬菜品种选择技术、屋顶温室有农建筑模型与能耗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下的蔬菜生长势弱,商品产量低,营养品质较好,重金属As、Cd、Pb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城市雨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交通路口不宜进行蔬菜商品生产;在人菜共生建筑空间中,蔬菜要求光照强度3000lux以上,远高于人居环境要求,需要解决补光而不产生眩光的问题,人菜温度、湿度、通风环境要求范围较为接近,人菜CO2和O2具有互补作用;通过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环境测量试验和种植试验研究证明人菜共生是可行的,种植试验表明,南向窗台、南向阳台和西向阳台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3.15g、138.08g、132.42g,显着高于北向窗台19.01g和屋顶31.67g,不同空间蔬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固碳吸氧量和绿量差异明显。(2)提出建筑农业三原则:对人工作和生活影响小、对建筑环境影响小、种植管理简单,筛选出建筑农业适宜技术:覆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技术、栽培块种植技术、栽培箱种植技术、水培技术;提供新的建筑农业种植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证明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是可行的;建立120种蔬菜环境指标数据库,建立品种选择专家系统,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解决了建筑蔬菜品种选择问题。(3)探索通过屋顶温室进行农业、能源复合式生产的有农建筑范式;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表明屋顶现代温室和相连建筑顶层的全年能耗为80802 Kwh,露地现代温室+没有屋顶温室的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90429 Kwh,全年节能9627 Kwh,露地日光温室+普通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8806 Kwh,屋顶日光温室和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6924 Kwh,全年节能1882 Kwh,证明屋顶温室是节能的。论文为有农建筑和生产型建筑系统构筑做了部分工作,属于生产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垂直农业的生产型民用建筑系统构筑》(项目批准号:51568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设计探索新方法,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新思路。

徐洋[10](2017)在《成都市猕猴桃气候区划模型研究及可视化实现》文中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受到影响。过去20年中,观察到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反映在作物种植系统和布局上。因此,开展关于成都市猕猴桃的气候适应性研究,满足种植面积的要求,以避免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可以有效减少由此产生的负面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对成都市猕猴桃的生长影响条件,如光、温、水,本文对该地区猕猴桃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进行了相关的需求分析,找出了限制猕猴桃生长的因素。在区划指标的基础上,利用决策树法,得到成都市猕猴桃种植适宜性综合区划图。国内外将GIS技术成功运用于农业气候资源研究中,本文先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发现农业气候资源信息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我们在进行探讨时不可忽视该系统的作用,其次,本文在Arc GIS软件开发集成环境下,开发完成了对成都市猕猴桃气候区划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开发,设计出了人性化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用户界面,开发出了较为完善和全面的系统功能;最后以该系统为背景,结合数学分析技术的相关知识,将成都市基础地理数据和13个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源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建立了专题农业气候区划模型,全面揭示了全市猕猴桃农业生产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在设计该系统中主要分为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结果的显示和发布等,并且针对第三方软件,分析和解决其出现的混合编程的问题,基于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对其潜在功能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和软件功能向配合,更好的完成数据库、表格、图层的设计和实现,有效的集成了气候统计分析、数据信息和用户管理、猕猴桃气候区划查询、结果输出等功能,进而设计实现了整个系统。

二、农业气候区划细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气候区划细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农户多目标效用理论
        2.1.2 农户供给反应理论
        2.1.3 参与者智力决策理论
    2.2 文献回顾
        2.2.1 关于农户行为相关研究
        2.2.2 关于农户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相关研究
        2.2.3 外部因素对农户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相关研究
        2.2.4 内部因素对农户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相关研究
        2.2.5 文献述评及本文的改进之处
第三章 理论分析和研究框架
    3.1 理论分析
        3.1.1 气候变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3.1.2 补贴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3.1.3 土地流转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3.1.4 社会网络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3.2 研究框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玉米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4.1 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4.2 ‘镰刀弯’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4.3 收储制度改革对玉米播种面积变化影响分析
    4.4 调研区域玉米播种面积变化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5.1 假说提出
    5.2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5.2.1 数据来源
        5.2.2 变量设置
        5.2.3 模型选择
    5.3 气候变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结果分析
    5.4 单产的中介效应分析
    5.5 农户适应性行为的调节效应分析
    5.6 未来影响预测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补贴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6.1 假说提出
    6.2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6.2.1 数据来源
        6.2.2 变量设置
        6.2.3 模型选择
    6.3 补贴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结果分析
    6.4 稳健性检验
        6.4.1 样本匹配检验
        6.4.2 平衡性检验
        6.4.3 改变时间窗宽检验
        6.4.4 安慰剂检验
    6.5 异质性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土地流转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7.1 假说提出
    7.2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7.2.1 数据来源
        7.2.2 变量设置
        7.2.3 模型选择
    7.3 土地流转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结果分析
    7.4 内生性处理
    7.5 作用机制分析
    7.6 异质性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8.1 假说提出
    8.2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8.2.1 数据来源
        8.2.2 变量设置
        8.2.3 模型选择
    8.3 社会网络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结果分析
    8.4 内生性处理
    8.5 作用机制分析
    8.6 异质性检验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结论
    9.2 对策与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2)基于GIS的湘赣两省专用饲料稻中早39品质气候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对农业气候区划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对专用饲料稻的研究
        1.2.3 国内外对稻米品质的研究
        1.2.4 影响水稻品质的气候因素
        1.2.5 国内外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1.2.6 文献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区域背景
        2.1.2 气候概况
        2.1.3 水稻生产状况
    2.2 数据收集与整理
        2.2.1 稻米品质数据收集
        2.2.2 水稻生育期的选取
        2.2.3 气象数据
        2.2.4 地理数据及分析平台
    2.3 研究方法
        2.3.1 气候要素的空间模拟分析方法
        2.3.2 农业气候区划方法
        2.3.3 品质气候区划因子权重确定方法
    2.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4.1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2.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3章 专用饲料水稻品质区划指标建立
    3.1 中早39品质与气象因子的简单相关关系
    3.2 专用饲料水稻品质与气候因子关系的数学模拟
        3.2.1 中早39蛋白质含量与全生育期平均温度的关系
        3.2.2 中早39蛋白质含量与移栽至齐穗期最高温度的关系
        3.2.3 中早39蛋白质含量与移栽至齐穗期平均温度的关系
        3.2.4 中早39糙米率与齐穗至成熟期最低温度的关系
        3.2.5 中早39糙米率与齐穗至成熟期平均温度的关系
        3.2.6 中早39糙米率与齐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差的关系
        3.2.7 中早39糙米率与齐穗至成熟期最高温度的关系
        3.2.8 中早39蛋白质含量与移栽至齐穗期降雨量的关系
        3.2.9 中早39蛋白质含量与播种至齐穗期降雨量的关系
    3.3 专用饲料水稻品质气候区划指标的确定
    3.4 品质气候区划指标权重确定
第4章 湖南省、江西省专用饲料水稻品质气候区划
    4.1 中早39生育期间各气象因子的空间分布状况
        4.1.1 湖南省、江西省海拔高度分布状况
        4.1.2 中早39生育期间湖南省、江西省平均温度的空间分布状况
        4.1.3 中早39生育期间湖南省、江西省降雨量分布状况
        4.1.4 其它相关气象因子的空间分布状况
    4.2 基于单一指标因子的专用饲料水稻品质气候区划
        4.2.1 基于蛋白质含量与全生育期平均温度关系的品质气候区划
        4.2.2 基于蛋白质含量与移栽至齐穗期最高温度关系的饲料稻品质气候区划
        4.2.3 基于蛋白质含量与移栽至齐穗期平均温度关系的饲料稻品质气候区划
        4.2.4 基于糙米率与齐穗至成熟期最低温度关系的饲料稻品质气候区划
        4.2.5 基于糙米率与齐穗至成熟期平均温度关系的饲料稻品质气候区划
        4.2.6 基于糙米率与齐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差关系的饲料稻品质气候区划
        4.2.7 基于糙米率与齐穗至成熟期最高温度关系的饲料稻品质气候区划
        4.2.8 基于蛋白质含量与移栽至齐穗期降雨量关系的饲料稻品质气候区划
        4.2.9 基于蛋白质含量与播种至齐穗期降雨量关系的饲料稻品质气候区划
        4.2.10 基于多因子叠加的专用饲料稻中早39品质气候区划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3)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本章参考文献
2 理论依据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依据
        2.1.1 税收与补贴经济效应理论
        2.1.2 新要素禀赋理论
        2.1.3 农业弱质性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侧影响的研究
        2.2.2 关于气候变化不均衡性对农产品比较优势影响的研究
        2.2.3 关于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研究
        2.2.4 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产品贸易模式的影响研究
        2.2.5 文献评述
    2.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3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与中国农产品出口概况
    3.1 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
        3.1.1 全球温室效应
        3.1.2 全球气候灾害
        3.1.3 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应对
    3.2 中国气候变化及应对
        3.2.1 中国气候要素的波动
        3.2.2 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爆发情况
        3.2.3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
    3.3 中国农产品生产及出口情况
        3.3.1 农产品的统计范围
        3.3.2 中国农产品生产情况
        3.3.3 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
    3.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4 气候变化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机理
    4.1 短期影响机理
        4.1.1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的弱质性
        4.1.2 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的影响
        4.1.3 农业碳减排的成本压力
    4.2 长期影响机理
        4.2.1 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4.2.2 低碳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5 基于随机森林的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5.1 随机森林简介
        5.1.1 人工智能算法简介
        5.1.2 随机森林原理
    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2.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5.2.2 影响农产品出口各项变量的重要性
    5.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6 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
    6.1 基于线性模型的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6.1.1 线性模型简介
        6.1.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2 农产品出口预测比较研究
        6.2.1 模型拟合效果
        6.2.2 模型拟合效果比较
    6.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7 气候变化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7.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7.2 实证结果及分析
        7.2.1 茶叶
        7.2.2 大米
        7.2.3 植物油
    7.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2.1 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应对气候变化
        8.2.2 拓宽农业国际合作的渠道
        8.2.3 完善农业贸易保障机制
    本章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4)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气象为农服务发展概述
        1.2.2 国内气象为农服务发展历程
        1.2.3 相关理论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基本结构
    1.4 本研究的特色与不足
        1.4.1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1.4.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气象服务
        2.1.2 气象为农服务
        2.1.3 智慧气象
    2.2 关于农户气象服务需求方面的研究
    2.3 关于农户需求行为理论方面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沂市农业气候资源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概况
    3.1 新沂市城市及地理概况和气候特征
        3.1.1 城市及地理概况
        3.1.2 气候特征
    3.2 新沂市农业气候资源
        3.2.1 天气气候概况
        3.2.2 风力情况
    3.3 新沂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概况
        3.3.1 干旱灾害
        3.3.2 大风灾害
        3.3.3 寒潮灾害
        3.3.4 霜冻灾害
第四章 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
    4.1 系列化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
    4.2 专业化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
    4.3 决策咨询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4.4 人工增雨防雹服务发展现状
第五章 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的薄弱环节
    5.1 气象信息预报预测能力及全过程气象服务提供能力相对不足
    5.2 气象为农服务产品专业化、精细化程度相对较弱
    5.3 气象信息发布覆盖面偏低,时效性有待提高
    5.4 气象为农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5.5 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仍需推进,农业合作社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薄弱环节成因分析
    6.1 基层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
    6.2 科研资金投入不充分,科技人才长期短缺
    6.3 对农户需求研究不深入,导致农业合作社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6.3.1 农户对各类气象为农服务的需求分析
        6.3.2 农用天气预报服务需求分析
        6.3.3 灾害预警及防灾减灾服务需求分析
        6.3.4 地方特色气象为农服务需求分析
    6.4 农户气象为农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6.4.1 农户气象为农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6.4.1.1 农户个体特征影响农户对气象为农服务的需求
        6.4.1.2 农户家庭生产特征影响农户对气象为农服务的需求
        6.4.1.3 区域风险特征影响农户对气象为农服务的需求
        6.4.2 农户气象为农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4.2.1 农户样本的个体特征分析
    6.5 主要结论
第七章 新沂市发展气象为农服务的对策研究
    7.1 扩大服务供给领域,提升气象服务供给效益
        7.1.1 寻求基层气象供给能力新突破
        7.1.2 扩大气象为农服务供给领域
        7.1.3 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供给制度改革
    7.2 结合农户实际,刺激农村气象服务潜在需求
        7.2.1 加强农村网格化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7.2.2 充分发挥农业种植合作社补充作用
        7.2.3 完善农户沟通机制建设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调査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5)实施乡村振兴的气象科技作为(论文提纲范文)

1 气象科技服务乡村振兴
    1.1 乡村振兴迫切需要气象科技服务
    1.2 气象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手段
    1.3 气象科技创造乡村致富新契机
    1.4 气象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目标
    1.5 气象科技助力乡村脱贫攻坚
2 气象科技振兴乡村存在的问题
    2.1 气象科技参与乡村振兴力度不够
    2.2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能力欠缺
    2.3 气象服务产品供给不足
    2.4 农业保险参与度不高
    2.5 气象大数据应用有待深化
3 气象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
    3.1 以现代气象科技服务农业
    3.2 挖掘乡村气候资源
    3.3 推动气象科技服务农业转型
    3.4 利用气象科技助力农业保险
    3.5 完善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体系
    3.6 开展农村气象科普宣传

(6)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青藏高原地理效应与云南热带山原特征
        1.1.2 横断山地带性特征
        1.1.3 传统农牧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农业生态学发展
        1.2.2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研究
        1.2.3 云南山地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
        1.2.4 横断山干旱河谷资源环境与开发利用
        1.2.5 德钦干旱河谷葡萄种植与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德钦县自然环境特征与资源状况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地形要素分析
        2.1.2 遥感解译和影像分类
        2.1.3 气候因子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德钦县土地因子特征和分布格局
        2.2.2 德钦县气候因子特征和分布格局
    2.3 讨论
        2.3.1 德钦县区位特点与土地资源分布格局
        2.3.2 德钦县局部气候特征和成因
        2.3.3 德钦农业资源条件
    2.4 小结
第三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特征研究
    3.1 研究方法与材料
        3.1.1 植物群落调查
        3.1.2 河谷气候因子分析
        3.1.3 土壤样品采集与组分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河谷气候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3.2.2 河谷植物群落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3.2.3 河谷土壤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3.3 讨论
        3.3.1 德钦干旱河谷类型
        3.3.2 干温河谷植物群落特点分布格局
        3.3.3 德钦干温河谷成因
    3.4 小结
第四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葡萄种植环境因子影响机制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生态位模型分析
        4.1.2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环境因子分析
        4.1.3 物候期生长指标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德钦野生葡萄资源生态位分析
        4.2.2 德钦种植酿酒葡萄资源生态位分析
        4.2.3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环境因子分析
        4.2.4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物候指标分析
    4.3 讨论
        4.3.1 不同产区的局部气候特征及差异性
        4.3.2 中国葡萄区划标准下的德钦产区
    4.4 小结
第五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葡萄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遥感数据源和预处理
        5.1.2 影像分类和精度检验
        5.1.3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
        5.1.4 社会经济数据和农村参与式调查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95-2015德钦县土地利用变化
        5.2.2 1995-2015德钦县社会经济变化
        5.2.3 德钦葡萄种植状况
        5.2.4 基于村级尺度农业结构对比分析
    5.3 讨论
        5.3.1 德钦产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5.3.2 德钦产业结构调整对传统生计模式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创新点
    6.3 产区发展思路和建议
    6.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7)贵州省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概况
        1.2.2 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区域概况
2 贵州省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2.1 农业气候资源分布特征
        2.1.1 热量资源
        2.1.2 水资源
        2.1.3 光资源
    2.2 农业气候资源综合区划
        2.2.1 技术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3 应用实例
    3.1 蔬菜气候适宜性分析
        3.1.1 蔬菜气候适宜性概述
        3.1.2 贵州省西葫芦气候适宜性分析
        3.1.3 普定县白旗韭黄气候适宜性分析
        3.1.4 小节
    3.2 县级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3.2.1 镇宁自治县概况
        3.2.2 结果与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农业碳排放研究
        1.3.2 农业生产率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碳排放
        2.1.2 农业碳生产率
    2.2 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低碳经济理论
        2.2.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2.3 碳生产率的特征
    2.4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机理阐释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与农业碳生产率测度
    3.1 农业碳排放测算及其时空演变特征
        3.1.1 农业碳排放测算清单
        3.1.2 农业碳排放时序演变趋势
        3.1.3 农业碳排放空间差异特征
    3.2 农业碳生产率测度方法及其结果
        3.2.1 单要素农业碳生产率
        3.2.2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农业碳生产率
        3.2.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农业碳生产率
    3.3 不同测算方法及其结果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特征
    4.1 农业碳生产率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农业碳生产率变动趋势
        4.1.2 省域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趋势
    4.2 农业碳生产率动态演进轨迹
        4.2.1 研究方法
        4.2.2 研究结果及分析
    4.3 农业碳生产率收敛性分析
        4.3.1 σ收敛检验
        4.3.2 绝对β收敛
        4.3.3 条件β收敛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变迁轨迹与格局分布
    5.1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分布格局
        5.1.1 农业碳生产率省域分布及其差异
        5.1.2 农业碳生产率区域格局及其差异
        5.1.3 种植业碳生产率地域结构及特征
        5.1.4 畜牧业碳生产率地域结构及特征
    5.2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演化轨迹
        5.2.1 重心模型的由来及其应用
        5.2.2 空间轨迹呈现与分析
    5.3 农业碳生产率区域差异分解
        5.3.1 研究方法
        5.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实证分析
    6.1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6.1.1 农业发展的特征性事实
        6.1.2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6.1.3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1.4 实证结果及分析
    6.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农业碳生产率
        6.2.1 农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碳生产率关系辨识
        6.2.2 模型设置与变量选取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都市农业
        1.2.2 设施农业
        1.2.3 立体绿化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第2章 有农建筑与产能建筑
    2.1 有农建筑
        2.1.1 垂直农场
        2.1.2 有农建筑
    2.2 产能建筑
        2.2.1 被动房
        2.2.2 产能房
    2.3 生产型建筑
第3章 农业的城市环境适应性研究
    3.1 城市雨水种菜可行性试验研究
        3.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4 结论
    3.2 城市道路环境生菜环境适应性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讨论
        3.2.4 结论
第4章 农业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
    4.1 建筑农业环境理论分析
        4.1.1 蔬菜对环境的要求
        4.1.2 人菜共生环境研究
    4.2 建筑农业环境试验研究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3 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研究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与分析
        4.3.3 讨论
        4.3.4 结论
第5章 建筑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5.1 建筑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5.1.1 覆土种植
        5.1.2 栽培槽
        5.1.3 栽培块
        5.1.4 栽培箱
        5.1.5 水培
        5.1.6 栽培基质
    5.2 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透气型砂栽培床
        5.2.3 砂的理化指标研究
        5.2.4 水肥控制技术研究
        5.2.5 砂栽培的特点
    5.3 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5.3.1 研究现状
        5.3.2 材料与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3.4 讨论与结论
第6章 建筑农业品种选择技术研究
    6.1 品种选择原则
        6.1.1 研究现状
        6.1.2 品种选择原则
    6.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6.2.1 蔬菜品种数据库
        6.2.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6.3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6.3.1 建筑农业空间微气候类型
        6.3.2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6.3.3 建筑农业气候区评述
第7章 温室与屋顶温室
    7.1 温室
        7.1.1 日光温室
        7.1.2 现代温室
        7.1.3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7.2 光伏温室:农业与能源复合式生产
        7.2.1 研究现状
        7.2.2 农业光伏电池
        7.2.3 光伏温室的光环境
        7.2.4 光伏温室设计
        7.2.5 实践案例
    7.3 温室环境试验研究
        7.3.1 材料与方法
        7.3.2 结果与分析
        7.3.3 结论
    7.4 屋顶温室
        7.4.1 研究现状
        7.4.2 实践案例
        7.4.3 屋顶温室类型
    7.5 屋顶温室模型构建
        7.5.1 生产性设计理念
        7.5.2 屋顶日光温室
        7.5.3 屋顶现代温室
        7.5.4 屋顶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7.6 屋顶温室生产潜力研究
        7.6.1 评估模型的建立
        7.6.2 天津市屋顶温室面积
        7.6.3 屋顶温室的生产潜力
        7.6.4 自给率分析
        7.6.5 结果与讨论
    7.7 屋顶温室能耗模拟研究
        7.7.1 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7.7.2 建筑能耗模型
        7.7.3 能耗模拟参数设置
        7.7.4 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7.7.5 能耗模拟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成都市猕猴桃气候区划模型研究及可视化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气候资源区划研究
        1.2.2 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
        1.2.3 GIS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成都市GIS农业气候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1.3.2 建立数字高程模型
        1.3.3 确定成都市猕猴桃农业气候区划指标
        1.3.4 建立空间分析模型
        1.3.5 成都市猕猴桃农业气候区划可视化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成都市猕猴桃气候适应性区划系统的需求分析
    2.1 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3 产品开发环境分析
    2.4 产品信息特性分析
第三章 成都市猕猴桃气候区划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设计目标
    3.2 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3.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4 数据库设计
        3.4.1 信息源选取
        3.4.2 系统数据库总体设计
    3.5 系统软硬件配置
        3.5.1 硬件配置
        3.5.2 软件环境
        3.5.3 运行环境概述
    3.6 系统集成
第四章 气候资源区划模型方法研究
    4.1 气象资料处理
    4.2 基本气象要素变化
        4.2.1 成都市地理位置
        4.2.2 成都市气候特征
        4.2.2.1 气温变化分析
        4.2.2.2 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
        4.2.2.3 光照变化特征
    4.3 研究方法
        4.3.1 决策树法
        4.3.2 IDW空间插值法
        4.3.3 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产品可视化系统简介
    4.4 区划指标
    4.5 气候要素的小网格推算模型
        4.5.1 年平均气温数学空间模型
        4.5.2 10℃以上年积温数学空间模型
        4.5.3 极端最低气温数学空间模型
        4.5.4 一月份平均气温数学空间模型
    4.6 区划因子空间分布特征
        4.6.1 成都市猕猴桃主要的气象及其衍生灾害
        4.6.2 气候关键因子
    4.7 区划结果
第五章 成都市猕猴桃气候区划可视化系统设计
    5.1 开发环境
    5.2 系统结构设计
    5.3 软件的编程实现
        5.3.1 数据库设计
        5.3.2 用户登陆功能
        5.3.3 区划产品制作系统
        5.3.4 区划结果保存
        5.3.5 区划结果查询
        5.3.6 区划结果打印
    5.4 系统测试
        5.4.1 测试环境
        5.4.2 分类测试
        5.4.2.1 系统性能测试
        5.4.2.2 系统环境适用测试
        5.4.2.3 系统兼容性测试
        5.4.2.4 系统易用性测试
        5.4.2.5 使用效率测试
    5.5 系统评估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农业气候区划细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驱动因素研究[D]. 张雪.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2]基于GIS的湘赣两省专用饲料稻中早39品质气候区划[D]. 杨彤玉. 广西大学, 2020(07)
  • [3]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 吕飞.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4]新沂市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何欣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5]实施乡村振兴的气象科技作为[J]. 郑治斌,王晓莉. 湖北农业科学, 2019(14)
  • [6]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济达. 云南大学, 2019(09)
  • [7]贵州省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应用[D]. 肖俊.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4)
  • [8]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D]. 程琳琳.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9]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D]. 穆大伟. 天津大学, 2017
  • [10]成都市猕猴桃气候区划模型研究及可视化实现[D]. 徐洋.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农业气候区划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