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体征论文-梁永辉,王魁花,林津津,肖绍坚,陈凯伟

辨证体征论文-梁永辉,王魁花,林津津,肖绍坚,陈凯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辨证体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梅核气,中医证型,喉镜检查,反流体征评分量表

辨证体征论文文献综述

梁永辉,王魁花,林津津,肖绍坚,陈凯伟[1](2019)在《基于喉镜检查探讨梅核气喉部体征表现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梅核气不同中医证型的喉镜表现,为构建梅核气中医望诊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对128例梅核气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然后运用喉镜记录假声带沟、喉室消失、红斑/充血、声带水肿、弥漫性喉水肿、后联合增生、肉芽肿、喉内黏稠黏液附着等体征,并利用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进行统计分析,RFS总分>7分判定为反流阳性。结果:梅核气肝郁气滞证、心脾气虚证、痰气互结证喉部阳性体征出现比例分别为35.71%、38.47%、100%,痰气互结证RFS评分与肝郁气滞证、心脾气虚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核气不同中医证型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阳性体征,痰气互结证与咽喉反流关系密切。(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金晶[2](2018)在《中医辨证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效果及对症状体征改善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效果及对症状体征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10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52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15%显着高于对照组80.77%,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症状体征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可进一步改善症状和体征,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8年27期)

王绍辉[3](2016)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证辨证体征初步量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和病例分析,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证最佳辨证体征,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频数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12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建立儿童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证最佳辨证体征模型。结果:本次研究共统计文献302篇,涉及37种证候类型,以实证居多。体征共计141个,涉及气不摄血证的体征共计34个,占总数的24.11%。根据对12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统计分析得出,在年龄、性别和居住地区叁个方面,儿童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证与非气不摄血证之间并无统计学意义;在单项辨证体征的比较与分析方面,包括紫癜暗淡、紫癜散发等16项体征在两组间具有显着差异;在多项体辨证体征的定量研究方面,通过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了紫癜暗淡、眼周皮肤晦暗等9项最佳辨证体征。通过对所建模型进行Hosmer和Lemeshow检验评价拟合效果,所得P值>0.05,提示回归模型对人群拟合度较高。运用辨证体征诊断预测模型进行前瞻性研究,其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70%,Kappa值为0.615>0.6,提示观察一致性好。结论:初步形成儿童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证辨证体征诊断,建立规范的中医体征诊断模型,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5-20)

马永刚,齐向华,杨敏[4](2007)在《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络证中医辨证体征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络证之定性诊断体征,为中医的体征辨证提供数理统计依据。[方法]编制血管性痴呆中医体征调查表,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瘀血阻络证之辨证体征,建立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络证之辨证体征诊断模型,并给出各体征对瘀血阻络证定性诊断的影响度。[结果]发现耳轮色晦暗、眼周色黑、唇色紫黯等3项体征对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络证之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结论]这项研究不仅有利于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客观化研究,而且有利于中医其他证候诊断标准的客观化研究。(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期刊2007年04期)

王新新,齐向华,彭伟,马永刚[5](2007)在《血管性痴呆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辨证体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文献及现代中医诊断学整理的基础上,对中医体征进行分类整理,制定了血管性痴呆中医体征调查表;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通过对264例血管性痴呆病人临床病例的调查,填写体征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与血管性痴呆肝阳上亢证诊断关联性较大的几个临床体征。(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期刊2007年05期)

王新新[6](2007)在《血管性痴呆肝阳上亢证的中医辨证体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在对古代文献及现代中医诊断学整理的基础上,对中医望、闻、切叁诊所得体征进行分类整理,并按照专业知识筛选临床较常见的体征,制定了“血管性痴呆中医体征调查表”,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和数理统计,对264例血管性痴呆病人进行临床病例调查,探索血管性痴呆肝阳上亢证的中医体征分布规律,得出与血管性痴呆肝阳上亢证诊断关联性较大的几个临床体征,为血管性痴呆肝阳上亢证的中医体征辨证提供数理统计上的依据。结果表明:印堂红赤、面色晦暗、目暗浊、眼周色黑、唇色红干、人迎脉动甚等6项体征对血管性痴呆肝阳上亢证的定性诊断有意义,它们的标准偏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分别为0.5721、0.8813、0.6822、1.2901、0.5051、0.8854,说明它们对肝阳上亢证定性诊断的影响度分别是0.5721、0.8813、0.6822、1.2901、0.5051、0.8854。(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7-04-20)

周士英[7](2007)在《小儿过敏性鼻炎脾气虚证辨证体征初步量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中医体征诊断规范化的研究入手,对临床小儿过敏性鼻炎脾气虚证辨证体征进行比较分析,建立小儿过敏性鼻炎脾气虚证体征辨证预测模型,探索有益于中医临床辨证量化、客观化的方法与途径,为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研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流行病学调研、临床统计、对照观察等方式,通过对108例小儿过敏性鼻炎临床病例的调查,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出23项体征数据变量,进入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起辨证预测模型。结果:发现舌质淡、鼻粘膜苍白、尺肤松软、皮肤粗糙无泽、毛发黄软稀疏、山根青筋、裂纹舌等7项体征对小儿过敏性鼻炎脾气虚证的辨证特异度高,本研究将其确定为小儿过敏性鼻炎脾气虚证主要辨证体征。结论:通过与以往国家中医管理局的脾气虚证证候诊断标准对照,从而发掘出部分以往未被重视的体征;建立了小儿过敏性鼻炎脾气虚证辨证预测体征诊断模型,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和方法。(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7-04-20)

马永刚[8](2007)在《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络证中医辨证体征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在对古代及现代中医诊断文献整理的基础上,结合导师之临床经验,编制中医体征调查表,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和数理统计方法,调查264例血管性痴呆病临床病例,探讨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络证之中医辨证体征,同时为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络证的中医体征辨证提供数理统计上的依据。结果表明:统计结果显示耳轮色晦暗、眼周色黑、唇色紫暗叁项中医辨证体征对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络证定性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叁项中医辨证体征对诊断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络征的影响度分别为1.1434、1.1357、0.7256。(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7-04-20)

张海英[9](2007)在《小儿湿疹脾气虚证辨证体征临床初步量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流行病学调研、临床统计、对照观察等方式,通过对128例小儿湿疹的调查,对小儿湿疹脾气虚证进行了计量资料的初步研究。论文着重分析了小儿湿疹脾气虚证的体征分布规律,采用频数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出其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23项体征,并对其进行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对小儿湿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的疹色暗淡,形体消瘦,脉无力,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尺肤松软,手掌纹理增多,气池暗,裂纹舌,山根青筋等11项体征,并与以往国家局的脾气虚证证候诊断标准对照,从而发掘出部分以往未被重视的体征。建立了小儿湿疹脾气虚证辨证预测体征诊断模型,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和方法。(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7-04-20)

营在道[10](2006)在《小儿哮喘脾气虚证辨证体征初步量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秦代至清末记载哮喘体征的各类中医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文献回归分析、流行病学调研、临床统计、对照观察等方式,阐明体征在小儿哮喘中的辨证、判断病证转归的意义,印证文献体征、发掘新体征,定性、量化中医小儿哮喘脾气虚证辨证体征诊断,初步建立起规范的中医体征诊断研究体例、模型、方法。论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运用文献学的方法,搜集辑录秦代至清末有关中医哮喘体征的文献着作中的哮喘体征论述,采用频数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然后结合历代文献对哮喘的认识,运用中医药理论对结果进行分析,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研究;第二部分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和数理统计,通过对106例哮喘病临床病例的调查,着重分析哮喘脾气虚证的体征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印证文献体征、发掘新体征,定性、量化中医小儿哮喘脾气虚证辨证体征诊断,建立起规范的中医体征诊断研究体例、模型、方法。(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6-04-20)

辨证体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效果及对症状体征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10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52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15%显着高于对照组80.77%,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症状体征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可进一步改善症状和体征,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辨证体征论文参考文献

[1].梁永辉,王魁花,林津津,肖绍坚,陈凯伟.基于喉镜检查探讨梅核气喉部体征表现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

[2].金晶.中医辨证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效果及对症状体征改善的影响分析[J].智慧健康.2018

[3].王绍辉.儿童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证辨证体征初步量化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4].马永刚,齐向华,杨敏.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络证中医辨证体征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7

[5].王新新,齐向华,彭伟,马永刚.血管性痴呆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辨证体征[J].江西中医药.2007

[6].王新新.血管性痴呆肝阳上亢证的中医辨证体征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7].周士英.小儿过敏性鼻炎脾气虚证辨证体征初步量化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8].马永刚.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络证中医辨证体征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9].张海英.小儿湿疹脾气虚证辨证体征临床初步量化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10].营在道.小儿哮喘脾气虚证辨证体征初步量化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

标签:;  ;  ;  ;  

辨证体征论文-梁永辉,王魁花,林津津,肖绍坚,陈凯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