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白猪论文-许栋,陆雪林,沈富林,李何君,吴昊旻

浦东白猪论文-许栋,陆雪林,沈富林,李何君,吴昊旻

导读:本文包含了浦东白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浦东白猪,生长曲线,拟合

浦东白猪论文文献综述

许栋,陆雪林,沈富林,李何君,吴昊旻[1](2017)在《浦东白猪育肥阶段生长曲线拟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浦东白猪育肥阶段生长发育规律,并拟合其生长曲线。以87头饲养于生产性能测定系统(FIRE系统)的浦东白猪的生长发育数据(98 d到252 d)为基础,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利用2种非线性模型对浦东白猪生长曲线进行拟合,获得了较理想的拟合效果。其中,以Logistic模型的拟合优度最高,拟合结果最接近真实情况。在Logistic模型拟合生长曲线中,浦东白猪公猪最大理论体重为128.719 kg,生长拐点体重是46.360 kg,拐点日龄是198.237日龄,最大日增重为514.871 g/d;浦东白猪母猪最大理论体重为111.773 kg,生长拐点体重是55.887 kg,拐点日龄是184.622日龄,最大日增重为447.089 g/d。(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7年11期)

肖倩,张哲,孙浩,张向喆,沈大德[2](2017)在《浦东白猪遗传多样性及繁殖性能的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研究浦东白猪现存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繁殖性能变化的原因。利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遗传标记(SNPs),对比6个太湖流域地方品种及3个西方引进品种,对浦东白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落入繁殖候选基因内的SNPs,分析了群体的多样性及结构。结果显示,相较于本研究中所选择的太湖流域地方品种及西方引进品种,浦东白猪的遗传多样性较太湖流域地方品种低;除枫泾猪外,浦东白猪繁殖相关SNPs的多态性标记的比例、期望杂合度最低,等位基因丰度仅高于杜洛克猪;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揭示浦东白猪繁殖相关SNPs位点仍具有其群体独特性。研究结果揭示了浦东白猪现存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繁殖性能的退化可能是由于一些有利等位基因的灭绝、繁殖相关基因多态性及个体杂合性的降低所致。但是浦东白猪仍然携带一定数量的有利等位基因且依旧具有其群体独特性,暗示浦东白猪仍具有较高的保种价值。本研究为浦东白猪后期的选育、保种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7年04期)

肖倩[3](2017)在《浦东白猪种质特性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浦东白猪是我国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地方品种之一。该品种不仅具有地方品种所具有的一般优良特性,同时它也是我国唯一毛色全白的地方猪品种。保护这一遗传资源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揭示其种质特性是对其进行保护与利用的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传统上基于系谱信息与性能测定的方法已满足不了研究的需要,从全基因组层面对品种结构与功能特性进行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迄今为止,利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遗传标记对浦东白猪种质特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随着国外瘦肉型猪品种在我国养猪业的大规模使用,浦东白猪的数量骤减甚至濒临灭绝。为了有效保护、选育、利用这一珍贵品种,本研究拟开展以下工作:(1)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浦东白猪及对比品种(江、浙、沪其它品种及西方主要引进品种)进行测序,检测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遗传标记(SNP),从SNP的分子特征上揭示浦东白猪的基因组结构特性,并利用SNP进一步对群体结构进行分析,从结构上揭示浦东白猪的独特性;(2)对检测出的SNP的功能进行初步预测,揭示浦东白猪的功能特性;(3)利用选择信号分析,揭示浦东白猪在驯化过程中在基因组上留下的印记,从而揭示浦东白猪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原因;(4)揭示浦东白猪群体以及其特性的保种效果;(5)利用杂交优势预测,结合配合力测定,确定浦东白猪杂交利用的最佳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浦东白猪的基因组结构特性研究:基于本实验室针对猪等远交群体开发的简化基因组测序平台(GGRS),结合本实验室前期已有的测序数据,通过对47头浦东白猪、129头江苏省5个地方品种、36头巴克夏及皮特兰的GGRS文库构建与测序,完善了江、浙、沪地区18个地方品种及5个我国主要引进品种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这些测序数据开展全基因组范围内遗传变异的检测工作,最终共有183 872个SNP位点被检测和分型,丰富了江、浙、沪地区地方猪品种及我国主要引进品种的分子遗传标记数据库。除个别区域外,SNP在各条染色体上基本均匀分布,SNP的MAF主要分布区间是中等值(0.05-0.20)。浦东白猪群体内MAF等于0的位点共68 104个,说明这些位点在其他品种内表现为多态但在浦东白猪群体内可能已经纯合。对比现有的猪SNP数据库,本研究中共有35 521个SNP为新发现的SNP,其中浦东白猪群体内存在多态的位点有26 084个,说明浦东白猪基因组上仍存在大量的SNP待发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浦东白猪的独特性。基于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遗传标记调查群体的遗传结构对揭示品种的起源、进化历史等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SNP对群体遗传距离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相较于西方品种,浦东白猪与中国地方品种有着更近的遗传关系与背景。同时浦东白猪也不同于其他地方品种及西方品种,有其独特的遗传结构,证实了浦东白猪为一个独特的地方品种。(2)浦东白猪的基因组功能特性研究:研究基因的功能,对揭示基因的表达调控机理及生物体性状的遗传机制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揭示浦东白猪的功能特性,本研究针对已检测到的SNP,对其所落入的基因及QTL进行了映射分析。结果表明,浦东白猪群体内已经纯合但在其他品种内依旧多态的位点落入外显子区域内的共有1 389个,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与神经及繁殖等相关。浦东白猪群体内表现多态的位点落入外显子区域内的共有2 685个,显着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与发育、脂类合成与代谢及免疫等相关。同时对比浦东白猪群体内多态与纯合的位点在QTL各性状的比例分布,发现外貌、胴体与肉质、繁殖性状的QTL中纯合位点的比例要高于多态位点的比例,暗示浦东白猪趋于纯合的点更多与外貌、胴体与肉质、繁殖性状相关。IPA分析结果表明浦东白猪群体内多态的SNP主要与疾病、神经系统的发育、胚胎发育等相关;浦东白猪群体内可能纯合的SNP主要与细胞形态与功能、氨基酸的代谢、生殖系统疾病等相关。这些结果有利于对浦东白猪基因组功能特点的了解,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种质特性的遗传机制提供参考。(3)选择信号分析:在浦东白猪漫长的驯化历史中,其经历的人工选择或自然选择必然会在基因组上留下一定印记,而这些选择印记可能是造成浦东白猪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原因。由此,我们采用了群体内和群体间选择信号分析方法,对浦东白猪进行了全基组的选择信号扫描。结果表明,浦东白猪受选择的候选区间内的基因在免疫、繁殖、生长、神经、消化、脂肪等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及通路上显着富集。因此,选择信号的候选区域内的基因集可以作为与浦东白猪繁殖性状、生长、抗病力、肥胖等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用于后续浦东白猪种质特性遗传机制的研究。(4)浦东白猪保种效果分析:本研究首先基于系谱及分子遗传标记对浦东白猪的保种效果予以分析,发现浦东白猪目前的保种方法效果并不理想,近交程度较高、遗传多样性水平较差、群体有效含量较低,亟需保护。同时我们还以繁殖特性为例对浦东白猪经济性状的保种效果及其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浦东白猪繁殖性能退化明显,可能是由于繁殖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及个体的杂合性较低所致。但浦东白猪仍然携带一定数量的有利等位基因,同时浦东白猪在繁殖性状上依旧具有其群体独特性,暗示浦东白猪仍具有较高的保种价值及杂种优势。研究结果为浦东白猪后续保种方案提供了参考。(5)浦东白猪的杂交利用:根据数量遗传学的基本理论,杂种优势与杂交亲本之间的遗传距离成正比。本研究通过构建基于性状特异的杂种优势预测方法,结合浦东白猪杂交试验的结果,确定浦东白猪最优的杂交利用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候选的杂交方式为:二元杂交(D×P、L×P、Y×P)与叁元杂交(D×LP、D×YP、Y×LP、L×YP、P×LY),配合实际的性能测定(繁殖、育肥、胴体与肉质性能),确定浦东白猪与长大二元杂种母猪的杂交组合(P×LY)为最宜的杂交配套系组合。(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03-01)

肖倩,张哲,孙浩,王振,赵静[4](2016)在《浦东白猪杂交试验报告——繁殖性能与育肥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加强浦东白猪的开发和利用,结合杂种优势预测,我们选择♂杜×♀长浦(♂D×♀LP,DLP)、♂大×♀长浦(♂Y×♀LP,YLP)、♂浦×♀长大(♂P×♀LY,PLY)叁元杂交模式以及浦东白猪纯繁(♂P×♀P,PP)和二元杂交模式的♂长×♀大(♂L×♀Y,LY)作为试验杂交组合,分别测定了各组合的繁殖性能和育肥性能。结果显示:♂D×♀LP、♂Y×♀LP、♂P×♀LY之间母本的总产仔数无显着差异(P>0.05),但均显着高于♂P×♀P(P<0.05);♂Y×♀LP的母本产活仔数最高,♂P×♀LY的次之,且均显着高于♂P×♀P(P<0.05);PLY初生个体重显着高于DLP(P<0.05);同时PLY商品猪达40 kg、60 kg、95 kg时的日龄最短,与DLP、PP显着差异(P<0.05);PLY在日增重上与DLP、YLP并无显着差异(P>0.05),但PLY料重比最高。综合来看,♂D×♀LP、♂Y×♀LP、♂P×♀LY均可作为配套杂交组合,但♂P×♀LY可能更加值得推崇。研究结果为浦东白猪的杂交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6年05期)

肖倩,张哲,孙浩,王振,赵静[5](2016)在《浦东白猪及其杂种猪胴体与肉质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加强对浦东白猪的开发与利用,选择♂杜×♀长浦(DLP)、♂大×♀长浦(YLP)、♂浦×♀长大(PLY)、浦东白猪纯繁(PP)和♂长×♀大二元杂种(LY)作为试验组合,分别测定了各组合的胴体性能和肉质性能;同时对PLY商品猪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的成分与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DLP的屠宰率、瘦肉率均显着高于PLY(P<0.05),YLP的屠宰率高于PLY但差异不显着(P>0.05),瘦肉率显着高于PLY(P<0.05);YLP嫩度值最优,PLY次之,两者差异不显着(P>0.05);PLY背最长肌中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2.06%和46.39%,不饱和脂肪酸(USFA)与饱和脂肪酸(SFA)的比值为1.33。结果表明:在考虑胴体与肉质的情况下,3种杂交组合的优劣顺序为DLP>YLP>PLY,但若考虑繁殖性能、育肥性能、整体成本及经营管理,PLY可作为重点进行开发。研究结果为浦东白猪的杂交利用和生产优质猪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6年02期)

周文兵,张艳,俞向前,叶承荣,张峻[6](2015)在《浦东白猪Nramp1基因第6内含子独特突变位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Nramp1是学术界近年研究的猪重要抗病基因之一,其第6内含子作为Nramp1的分型重点片段,国内外的诸多猪种均有清晰的测序分析结果。本研究通过提取浦东白猪血液组织DNA,使用PCR技术分离和克隆Nramp1基因的第6内含子基因片段,测序后与以往文献中的其他猪种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浦东白猪在该段基因中有3个特异的突变点普遍存在,分别是259 bp的A→G突变,331 bp的G→A突变和29 bp后1~2个T碱基的插入。这些突变的发现可以为浦东白猪的育种和Nramp1的抗病性研究提供遗传数据。(本文来源于《猪业科学》期刊2015年07期)

张匀初,黄粉扣[7](2013)在《传统优质土猪如何叫好又叫卖?》一文中研究指出浦东白猪,与梅山猪、枫泾猪、沙乌头猪并称上海四大土猪品种,曾于2010年上海首届地方品种猪评比中获“肉颜色”、“肉味香”两项第一,同年还荣获全国农产品评比金奖,就是这样一种“色、香、味”俱佳的“金奖猪”,却叫好不叫座,遭遇市场遇冷的尴尬处境,因肉膘肥厚,(本文来源于《东方城乡报》期刊2013-04-18)

薄小波[8](2010)在《久别重逢“纯正猪肉香”》一文中研究指出昨天上海开了一个很特别的“会”——首届上海地方优质品种猪肉品尝推介会。厨师们选用多个地方品种(俗称“土猪”)、培育品种的猪肉和市售普通猪肉,以清蒸、红烧两种方法分别烹制,一面请包括市民代表在内的100多位与会者品尝,一面由专家盲评打分。结果,4种“土猪”(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0-12-21)

[9](2010)在《上海市梅山猪、枫泾猪、沙乌头猪和浦东白猪地方标准正式发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辑:上海农业网3月11日消息,近日,由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生猪业行业协会和相关地方猪种原种场共同起草修订的上海市地方标准《梅山猪》(DB31/T18-2010)、《枫泾猪》(DB31/T19-2010)、《沙乌头猪》(DB31/T20-(本文来源于《中国猪业》期刊2010年04期)

王起山,赵洪波,王明辉,潘玉春,沈大德[10](2009)在《亲缘系数聚类法及其在浦东白猪遗传结构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浦东白猪属于我国72个地方猪种之一。该品种极具特色,是我国唯一一个毛色全白的地方猪种,繁殖能力与梅山猪等无异,而且肉质鲜嫩、耐粗饲、抗病力强。因此,在猪杂交生产繁育体系、品种改良等方面都具有重大价值,尤其是其全白色的特性,使得杂交繁育体系中的配套品种更具(本文来源于《上海畜牧兽医通讯》期刊2009年04期)

浦东白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试验旨在研究浦东白猪现存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繁殖性能变化的原因。利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遗传标记(SNPs),对比6个太湖流域地方品种及3个西方引进品种,对浦东白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落入繁殖候选基因内的SNPs,分析了群体的多样性及结构。结果显示,相较于本研究中所选择的太湖流域地方品种及西方引进品种,浦东白猪的遗传多样性较太湖流域地方品种低;除枫泾猪外,浦东白猪繁殖相关SNPs的多态性标记的比例、期望杂合度最低,等位基因丰度仅高于杜洛克猪;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揭示浦东白猪繁殖相关SNPs位点仍具有其群体独特性。研究结果揭示了浦东白猪现存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繁殖性能的退化可能是由于一些有利等位基因的灭绝、繁殖相关基因多态性及个体杂合性的降低所致。但是浦东白猪仍然携带一定数量的有利等位基因且依旧具有其群体独特性,暗示浦东白猪仍具有较高的保种价值。本研究为浦东白猪后期的选育、保种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浦东白猪论文参考文献

[1].许栋,陆雪林,沈富林,李何君,吴昊旻.浦东白猪育肥阶段生长曲线拟合的研究[J].畜牧与兽医.2017

[2].肖倩,张哲,孙浩,张向喆,沈大德.浦东白猪遗传多样性及繁殖性能的变化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7

[3].肖倩.浦东白猪种质特性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

[4].肖倩,张哲,孙浩,王振,赵静.浦东白猪杂交试验报告——繁殖性能与育肥性能[J].畜牧与兽医.2016

[5].肖倩,张哲,孙浩,王振,赵静.浦东白猪及其杂种猪胴体与肉质性能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6

[6].周文兵,张艳,俞向前,叶承荣,张峻.浦东白猪Nramp1基因第6内含子独特突变位点分析[J].猪业科学.2015

[7].张匀初,黄粉扣.传统优质土猪如何叫好又叫卖?[N].东方城乡报.2013

[8].薄小波.久别重逢“纯正猪肉香”[N].文汇报.2010

[9]..上海市梅山猪、枫泾猪、沙乌头猪和浦东白猪地方标准正式发布[J].中国猪业.2010

[10].王起山,赵洪波,王明辉,潘玉春,沈大德.亲缘系数聚类法及其在浦东白猪遗传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

标签:;  ;  ;  

浦东白猪论文-许栋,陆雪林,沈富林,李何君,吴昊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