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聚苯醚论文-陈枫,潘杰,刘艳,赵文涛,班鑫鑫

改性聚苯醚论文-陈枫,潘杰,刘艳,赵文涛,班鑫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改性聚苯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聚苯醚,叁嗪,化学改性

改性聚苯醚论文文献综述

陈枫,潘杰,刘艳,赵文涛,班鑫鑫[1](2019)在《侧链含叁嗪基团的改性聚苯醚的合成与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对聚苯醚进行化学改性,合成了以聚苯醚为主体,侧链接枝叁嗪基团的新型改性聚苯醚。最终的产物PPO-CzTA是由溴代聚苯醚与含有羟基的叁嗪基团发生C-O偶联反应得到的,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显示,通过核磁和红外光谱的分析,确定了PPO-CzTA的结构,并且,接入叁嗪单元的聚苯醚显示出了优异的热稳定性,并展现出了良好发光性能。(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李蝶,翟文涛,黄朋科,郑皓,刘引烽[2](2018)在《改性聚苯醚微发泡材料的制备及阻燃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两种改性聚苯醚商品料(PPE 340Z,PPE 540Z),以高压CO2流体为发泡剂,通过固态发泡技术,制备了PPE微发泡材料,研究了树脂结构、发泡温度对微发泡材料泡孔形态、膨胀倍率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微发泡结构、发泡倍率对PPE微发泡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商品料PPE树脂阻燃等级为UL 94 V–0级,相对于PPE540Z,PPE 340Z树脂在高压CO2流体氛围中表现出较优的膨胀形变,而前者无论发泡与否,均比后者表现出较优的阻燃性能。此外,两种树脂得到的微发泡材料具有优异的抗熔滴行为。(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8年11期)

金怀洋,程向泽,陈继钦,朱希,沈春晖[3](2018)在《聚乙烯醇改性聚苯醚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化学反应将不同比例聚乙烯醇(PVAL)引入到咪唑化聚苯醚体系中,采用溶液浇注法制备相应的阴离子交换膜。对复合膜的红外和X射线衍射表征发现,PVAL是以化学键合的方式引入膜中且PVAL的引入对复合膜中硅烷的水解交联几乎没有影响。观察复合膜的微观形貌发现膜断面的微观结构都十分致密,无孔洞或相分离的现象。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膜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离子电导率测试表明,该膜离子电导率随着PVAL含量的增加而有一定的减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在相同碱性环境下,PVAL改性后阴离子交换膜离子电导率的下降率可减少6%,表明其耐碱性能得到提升,可以满足高温高碱环境下燃料电池的运行要求。(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8年07期)

[4](2016)在《聚赛龙成功开发汽车前翼子板用改性聚苯醚工程塑料》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前翼子板材料需要具备高强度、高流动性的同时,还需满足复杂的安装配合要求,该材料技术含量高,开发难度大,一直以来被国外大公司所垄断。聚赛龙公司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成功开发出满足汽车翼子板应用要求的改性聚苯醚材料。该材料具有一系列独特性能:(1)极佳的表面传导(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6年02期)

刘珊珊,李中皓,赵乐,赵冰,张建平[5](2015)在《GC-MS/MS法测定间接包装材料中18种光引发剂向改性聚苯醚模拟物的迁移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间接包装材料中光引发剂(PIs)的迁移规律,建立了采用改性聚苯醚(MPPO)作为模拟物的迁移实验方法,并通过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联用技术测定了18种PIs的特定迁移量。间接包装材料中迁移出的PIs被MPPO吸附后,用乙腈萃取,萃取液用正己烷-乙酸乙酯(3∶7,体积比)进行溶剂置换后,经有机滤膜过滤和DB-5MS弹性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后,采用串联质谱法分析,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①18种PIs在26 min内有效分离,且在0.01~5.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加标回收率在86.4%~123.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8.3%,检出限(LOD)为0.001~0.021 mg/kg。②迁移量在0.02~30.00μg/g时,该测试方法相对重复性标准偏差在6.3%~21.4%之间,相对再现性标准偏差在13.5%~22.3%之间。③实际样品PIs的迁移率与其分子量和沸点显着负相关。4真空镀铝内衬纸可以有效地阻隔PIs的迁移。(本文来源于《烟草科技》期刊2015年12期)

司晓喜,张蓉,张凤梅,刘志华,何沛[6](2015)在《纸质包装材料中芳香胺向食品模拟物改性聚苯醚的迁移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纸质包装材料中芳香胺向食品中的迁移量,选取改性聚苯醚(Tenax)作为食品模拟物,建立了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纸质包装材料和Tenax中芳香胺的方法。对样品前处理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纸质包装材料样品选取10 m L叔丁基甲醚为溶剂超声萃取30 min,Tenax选取10 m L正己烷为溶剂超声萃取15 min。萃取液经DB-17弹性毛细管柱分离,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测定,内标法定量,3个内标分别为萘-d8、2,4,5-叁氯苯胺和蒽-d10。结果表明,在0.001 4~0.14 mg/dm2范围内,20种芳香胺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6.9%,检出限为0.000 1~0.000 3 mg/dm2,加标回收率为80.6%~107.2%。该方法应用于两种纸质包装材料中芳香胺迁移量的测定,显示分子量偏小、沸点偏低的芳香胺有一定迁移。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满足纸质包装材料中20种芳香胺迁移量的测定要求。(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张蓉,朱瑞芝,张凤梅,刘志华,申钦鹏[7](2015)在《纸质包装材料中甲醛、乙醛向食品模拟物改性聚苯醚的迁移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纸质包装材料中甲醛、乙醛向食品模拟物改性聚苯醚(Tenax)中的迁移行为,建立了一步提取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纸质包装材料和Tenax中的甲醛和乙醛的方法。本方法在甲醛和乙醛的测定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2>0.9999,甲醛检出限为0.03 mg/m2,乙醛检出限为0.04 mg/m2,测定纸样和Tenax的加标回收率为90.1%~108.6%。采用本方法研究不同温度和时间下两种纸质包装材料中甲醛、乙醛向Tenax中的迁移规律。研究表明,甲醛、乙醛迁移行为随时间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均呈现迁移率随迁移时间延长先迅速增大,后又减小达到一个常数;甲醛和乙醛迁移率受温度的影响不同,达到平衡后,甲醛在30℃下迁移率最高,乙醛在70℃和50℃下迁移率高;甲醛和乙醛向Tenax中的迁移率差异较大,达到平衡后,乙醛的迁移率远高于甲醛。(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5年07期)

瞿启云,邓友银,黄钊,江海东,张玉梅[8](2015)在《改性聚苯醚合金在雷达天线罩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改性聚苯醚合金分别采用挤塑和注塑成型制成两种不同结构形式天线罩,并实际应用于某型雷达天线阵面上。天线罩材料电性能检测、天线阵面驻波试验和雷达5年户外工作状况表明:天线罩主要电讯性能(介电常数ε、介质损耗角正切tanδ、电压驻波系数VSWR等)、耐候性能等均能很好满足产品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机械工程》期刊2015年02期)

[9](2015)在《聚赛龙成功开发汽车前翼子板用改性聚苯醚》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前翼子板材料需要具备高强度、高流动性的同时,还需满足复杂的安装配合要求,该材料技术含量高,开发难度大,一直以来被国外大公司所垄断。聚赛龙公司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成功开发出满足汽车翼子板应用要求的改性聚苯醚材料。改性聚苯醚材料具有一系列独特性能:(1)极佳的表面传导性。喷涂前无需做导电底漆前处理,可满足在线喷涂要求,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2)高耐热性。喷涂后高温烘烤产品不变形,尺寸稳定性高,满足对装配间隙高精度(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5年01期)

刘珊珊,李中皓,杨飞,柯玮,刘岩顺[10](2015)在《LC-MS/MS法测定纸质包装材料中15种光引发剂向改性聚苯醚模拟物的迁移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考察光引发剂的迁移特性,评估安全风险,建立了一种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纸质包装材料中15种光引发剂向改性聚苯醚(MPPO)模拟物迁移量的方法。纸质包装材料中迁移出的被分析物被MPPO吸附后用乙腈萃取,萃取液经有机滤膜过滤后,采用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Luna PFP(2)色谱柱(150mm×4.6mm×3μm)分离,串联质谱法分析,外标法定量。通过对色谱条件优化,15种光引发剂在12min内可实现有效分离,且目标分析物在0.01~0.2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0.993。3个加标水平(0.01、0.05和0.2mg/kg)的回收率在70.2%~12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5%,检出限(LOD)为0.001~0.021mg/kg。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低、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纸质包装材料中15种光引发剂向改性聚苯醚模拟物迁移量的检测。(本文来源于《质谱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改性聚苯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择两种改性聚苯醚商品料(PPE 340Z,PPE 540Z),以高压CO2流体为发泡剂,通过固态发泡技术,制备了PPE微发泡材料,研究了树脂结构、发泡温度对微发泡材料泡孔形态、膨胀倍率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微发泡结构、发泡倍率对PPE微发泡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商品料PPE树脂阻燃等级为UL 94 V–0级,相对于PPE540Z,PPE 340Z树脂在高压CO2流体氛围中表现出较优的膨胀形变,而前者无论发泡与否,均比后者表现出较优的阻燃性能。此外,两种树脂得到的微发泡材料具有优异的抗熔滴行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改性聚苯醚论文参考文献

[1].陈枫,潘杰,刘艳,赵文涛,班鑫鑫.侧链含叁嗪基团的改性聚苯醚的合成与性能表征[J].云南化工.2019

[2].李蝶,翟文涛,黄朋科,郑皓,刘引烽.改性聚苯醚微发泡材料的制备及阻燃性能表征[J].工程塑料应用.2018

[3].金怀洋,程向泽,陈继钦,朱希,沈春晖.聚乙烯醇改性聚苯醚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J].工程塑料应用.2018

[4]..聚赛龙成功开发汽车前翼子板用改性聚苯醚工程塑料[J].塑料科技.2016

[5].刘珊珊,李中皓,赵乐,赵冰,张建平.GC-MS/MS法测定间接包装材料中18种光引发剂向改性聚苯醚模拟物的迁移量[J].烟草科技.2015

[6].司晓喜,张蓉,张凤梅,刘志华,何沛.纸质包装材料中芳香胺向食品模拟物改性聚苯醚的迁移量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15

[7].张蓉,朱瑞芝,张凤梅,刘志华,申钦鹏.纸质包装材料中甲醛、乙醛向食品模拟物改性聚苯醚的迁移行为[J].分析化学.2015

[8].瞿启云,邓友银,黄钊,江海东,张玉梅.改性聚苯醚合金在雷达天线罩上的应用[J].电子机械工程.2015

[9]..聚赛龙成功开发汽车前翼子板用改性聚苯醚[J].工程塑料应用.2015

[10].刘珊珊,李中皓,杨飞,柯玮,刘岩顺.LC-MS/MS法测定纸质包装材料中15种光引发剂向改性聚苯醚模拟物的迁移量[J].质谱学报.2015

标签:;  ;  ;  

改性聚苯醚论文-陈枫,潘杰,刘艳,赵文涛,班鑫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