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迫指数论文-钱新

胁迫指数论文-钱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胁迫指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干旱监测,遥感数据,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干旱指数

胁迫指数论文文献综述

钱新[1](2019)在《基于叶绿素荧光遥感的植被干旱胁迫指数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干旱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升高,严重威胁农业生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极端干旱事件直接威胁植被的生长,导致植被生产力下降。在干旱期间,植被生长受到水分胁迫的影响,导致植被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及时精确地监测大范围干旱事件对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监测植被生长对于干旱的响应成为可能。传统的遥感植被指数是植被绿度和能量吸收的量度,可以间接地指示植被的光合作用情况,因此被众多研究广泛应用于干旱的监测中。但是基于绿度的植被指数不能准确地捕捉植被对不同水分胁迫的动态响应。遥感反演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与植被的光合作用效率直接相关,可以更直接、准确地监测干旱事件对植被的影响。本文利用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数据(SIF)、植被指数数据(VIs)、气象数据、重力探测卫星(GRACE)的水储量数据、二氧化碳柱浓度数据(XC02)和干旱指数数据等监测东南亚地区、美国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干旱事件。本研究旨在为更好地研究极端气候事件,科学地理解干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研究手段和方法。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利用VIs、SIF以及相关气象数据,研究了 2015/16年厄尔尼诺引起的极端干旱事件对东南亚农作物和常绿阔叶林区域的植被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F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高于传统的植被指数。因此,在热带地区,卫星SIF数据可以用来监测植被对水分胁迫的响应。SIF数据比植被指数EVI更能够成为表征和监测热带植被地区干旱的指标。此外,消除太阳辐射的影响后计算得到的荧光量子产额(SIFyield)对干旱的响应会变得更加明显。植被绿度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可能无法快速反映干旱条件下植被状况的信息,但SIFyield对水分胁迫有快速响应。因此,SIFyield是用来监测干旱期间植被功能变化情况的适宜指标。(2)利用SIF数据和XC02数据,研究发现2015年和2016年东南亚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并且XCO2与SIF具有显着的负相关性。卫星SIF数据可以间接地反映区域CO2的变化,特别是当植被遭受水分胁迫时。水分胁迫通常会造成植被的气孔关闭,从而降低植被光合作用减慢并减少大气CO2的吸收。因此,利用卫星观测的SIF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C02潜在的动态过程。(3)SIFyield是用来监测干旱期间植被功能变化情况的适宜指标。因此,本文将SIFyield、温度条件指数(TCI)和土壤水分条件指数(SMCI)线性组合,提出了一个新的遥感干旱指数——植被荧光干旱胁迫指数(SSTI),并进一步评估SSTI指数在美国大平原地区的监测干旱的表现,计算SSTI与基于气象观测站数据计算的干旱指数的相关性,并在空间分布上与其他遥感指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指数,SSTI指数可以较好地反应干旱范围以及严重程度。(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21)

尚晓英,张智韬,边江,林历星,李乐[2](2019)在《基于无人机热红外的水分胁迫指数与土壤含水率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时快速监测作物根系活动层的土壤含水率,利用低空无人机搭载的热红外相机获取经4种水分处理的棉花花铃期一天中5个时刻的冠层温度,并连续观测5 d,应用水分胁迫指数(CWSI)的理论模式、简化模式、定义模式计算得到3种CWSI,与棉花根系不同土壤深度含水率建立模型。研究表明:3种胁迫指数与土壤含水率具有幂函数关系,其中理论模式与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最佳,定义模式次之,简化模式最差;在一天中不同监测时间点上,3种CWSI的监测精度在13∶00最高,9∶00和17∶00最差;在监测深度上,3种胁迫指数与0~60 cm处的土壤含水率关系最为紧密,0~30 cm次之,0~15 cm最差。该研究可大面积获取作物根系层土壤含水率,提高作物根系层土壤含水率的反演精度。(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9年04期)

张立元,牛亚晓,韩文霆,刘治开[3](2018)在《大田玉米水分胁迫指数经验模型建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rop water stress index,CWSI)经验模型的建立与气候和种植条件密切相关。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大田玉米为对象,研究了CWSI的最优经验模型。玉米在营养生长阶段(Vegetative stage,V期)、生殖期(Reproductive stage,R期)和成熟期(Maturation stage,M期)分别进行不同灌溉水平的处理,采用红外测温传感器采集玉米冠层温度。分别结合田间和实验地旁标准气象站空气温湿度数据建立了CWSI经验模型的无水分胁迫基线。基于2种无水分胁迫基线,分别利用饱和水汽压梯度获取的无蒸腾作用基线和5℃无蒸腾作用基线建立了4种CWSI经验模型,得出反映大田玉米水分胁迫状况的关系曲线,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实验地旁标准气象站空气温湿度数据建立的CWSI经验模型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并不能很好反映玉米的水分胁迫状况,其值常常超出正常范围(0~1)。而基于田间空气温湿度数据建立的CWSI经验模型则可以很好地监测内蒙古自治区大田玉米水分胁迫状况,M期3种不同水分处理100%、52%和28%具有较好的CWSI数值梯度,分别为0.03、0.14和0.32。相比于基于饱和水汽压梯度获取的无蒸腾作用基线,以5℃作为无蒸腾作用基线时得到的CWSI数值较小,可以较好地反映水分胁迫状况,对应上述M期3种不同水分处理CWSI值分别为0.02、0.10和0.22,具有较为合理的梯度。经过初步检验和分析,认为基于田间空气温湿度数据建立的CWSI经验模型较为合理,可以有效监测大田玉米水分胁迫状况。(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董婷,孟令奎,张文[4](2015)在《MODIS短波红外水分胁迫指数及其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土壤水分状态的微小变化能引起短波红外光谱反射率的巨大变化。利用MODIS第6波段和第7波段构建短波红外光谱特征空间,依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不同地物在光谱特征空间中的分布规律,提出MODIS短波红外水分胁迫指数MSIWSI。利用实测20 cm土壤相对湿度验证MSIWSI、EVI以及MPDI与实测数据相关性关系并对比分析不同指数敏感性,利用不同物候期春小麦土壤墒情分析MSIWSI指数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指数相比,MSIWSI模型与实测土壤湿度的相关性更高;MSIWSI能够反映不同物候期春小麦土壤水分变化趋势,相关性都达到极显着性水平。(本文来源于《遥感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关红杰,李久生,栗岩峰[5](2014)在《干旱区棉花水分胁迫指数对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修订和完善滴灌均匀系数的设计与评价标准,在新疆干旱区研究了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对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的影响。供试作物为棉花,试验中滴灌均匀系数(Cu)设置0.65(C1)、0.78(C2)和0.94(C3)叁个水平,灌水量设置充分灌水量的50%、75%和100%叁个水平。结果表明:棉花冠层温度和CWSI表现出随灌水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冠层温度和CWSI均匀系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91~0.98和0.65~0.91,均随滴灌均匀系数增加而增大;灌水量对冠层温度和CWSI均值的影响达到极显着水平(α=0.01),滴灌均匀系数对冠层温度和CWSI均匀系数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α=0.05)或极显着水平。CWSI与皮棉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滴灌均匀系数越低,水分亏缺引起的减产幅度越小。(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肖莉娟,王登伟,黄春燕,赵鹏举,程麒[6](2013)在《基于冠层温度棉花水分胁迫指数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红外热图像提取棉花水分胁迫指数(CWSI),并用高光谱遥感植被指数对棉花的CWSI进行遥感估算,为红外热图像和高光谱遥感监测作物水分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Fluke热像仪和ASD非成像高光谱仪,分别获取棉花2品种4水平水分处理5个关键生育时期冠层的红外热图像和高光谱数据;对红外热图像进行技术处理,基于Jones定义的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公式,计算CWSI;与高光谱数据转换得到的4种高光谱植被指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CWSI与4种高光谱植被指数均达到了1%极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其中红边归一化植被指数RENDVI与CWSI呈最高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利用它们的相关模型方程,估算CWSI,实测值与估算值之间呈极显着的线性相关(r=0.839 9**,n=30,α=1%)。【结论】红外热图像与高光谱遥感技术的结合,可以精确地对棉花水分胁迫指数CWSI进行遥感估算,更好的诊断棉花水分状况。(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9期)

黄春燕,王登伟,肖莉娟,王雅芳[7](2013)在《基于红外热图像的水分胁迫指数与叶片水势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获取了棉花新陆早33号、13号2个品种在5个关键生育时期经5种水分处理后的冠层红外热图像和叶片水势(Ψ_L)。从红外热图像中提取了棉花冠层受光叶片的温度,计算了棉花的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rop Water Stress Index,CWSI)。分析表明,2个品种的棉花经5种水分处理后冠层的CWSI和Ψ_L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相反,Ψ_L与棉花的生育进程趋势一致,变化顺序均为W_5>W_4>W_3>W_2>W_1。利用棉花建模样本的CWSI与Ψ_L的线性相关函数方程(r=-0.8903~(**),n=24,α=1%)对检验样本的Ψ_L进行了估测。实测的Ψ_L与估测的Ψ_L呈极显着线性关系(r=0.8971**,RMSE=0.1223,n=24,α=1%),估测的Ψ_L的相对误差为0.0981,估计精度为90.2%。结果表明,由红外热图像提取的CWSI能够实时、快速、非破坏性地估算棉花叶片的水势,较精确地预测棉花的水势。(本文来源于《红外》期刊2013年10期)

张雷,张国伟,孟亚利,陈兵林,王友华[8](2013)在《盐分条件下棉花相关生理特性的变化及水分胁迫指数模型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盐土棉田棉花水分胁迫指数模型,以确定适宜的棉花水分运筹方式,为提高盐碱地棉花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08—2009年在江苏南京(118°50′E,32°02′N)南京农业大学牌楼试验站进行,以耐盐品种中棉所44和盐敏感性品种苏棉12号为材料,将碳酸钠、重碳酸钠、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钠7种盐类等摩尔混合,按盐土比掺入基础土壤中,形成5种不同含盐水平的土壤(0:1.25dS·m-1;0.35%:5.80 dS·m-1;0.60%:9.61 dS·m-1;0.85%:13.23 dS·m-1;1.00%:14.65 dS·m-1),研究土壤盐分对棉花功能叶含水量和温度的影响,明确棉花叶气温差与空气饱和气压差的定量关系。【结果】随土壤盐分水平的升高,棉花功能叶的蒸腾速率、含水量和净光合速率均下降,叶片温度升高。以1.25 dS·m-1盐分处理作为充分灌水(即无水分胁迫)建立了棉花水分胁迫指数模型下基线方程,以此构建了不同土壤盐分下棉花水分胁迫指数模型。【结论】综合分析不同土壤盐分水平下棉花水分胁迫指数与叶片含水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关系,认为棉花水分胁迫指数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盐分条件下棉花的受胁迫程度。用棉花CWSI实时监测盐分条件下棉花的水分胁迫状况,可为盐碱地确定适宜的棉花水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18期)

程晋昕[9](2013)在《简化型蒸散胁迫指数的构建及其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干旱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强度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传统的干旱监测业务的开展更多的采用气象干旱监测指标,而基于区域遥感蒸散模型开展干旱监测与评估,能够为大面积农业干旱监测业务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从地表蒸散的角度出发,将基于Priestley-Taylor公式与地表温度-植被指数(LST-Ⅵ)叁角形特征空间的半经验蒸散模型应用于农业干旱遥感干旱监测方法的改进,推导得到了简化型蒸散胁迫指数(SESI)。并结合MODIS陆地标准陆地产品数据和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开展了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和土壤湿度观测值与SESI的比较验证和SESI的适用性研究,为我国农业气象领域的干旱监测业务与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兼有机理性与业务性的农业干旱监测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构造了LST-NDVI、LST-EVI、LST-Fr叁种特征空间模型,散点图形态与干边拟合效果的对比结果表明:对京津冀地区而言,LST-NDVI特征空间较为稳定,适用于长时间序列连续监测,而LST-EVI与LST-Fr特征空间适用于夏季植被生长茂盛的时期。(2)根据10cm与20cm表层土壤相对湿度的验证结果,SESI指数与TVDI指数对表层土壤相对土壤水分有着良好的指示作用,相关系数通过了α<0.01的极显着检验,SESI的相关性总体上优于TVDI。针对不同作物而言,两类遥感干旱在冬小麦和棉花种植条件下与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性较好,而在玉米种植条件下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对较差。(3)结合遥感干旱指数的时空分布格局与相关气象记录的分析结果表明:将SESI应用于大面积农业旱情监测具有一定可行性,与经典的TVDI指数相比,不同时相的监测结果具有的可比性更强,但对夏季旱情的指示效果不够明显。(4)虽然SESI可比性相对较强,但考虑到不同时期气候条件、下垫面光谱特征以及不同物候期作物对土壤水分的需求的不同,有必要分时、分区和分作物种类开展农业旱情监测研究,制定不同的灾害分级方案。(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3-05-01)

高明超[10](2013)在《水稻冠层温度特性及基于冠层温度的水分胁迫指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以2011-2012年辽宁省中熟组水稻区域试验品种、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2011-2012年100个高代材料及本试验室己筛选的不同温度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两年冠层温度测定进行暖温型和冷温型水稻品种筛选,并对这两类品种进行生理性状和产量结构的研究。同时于2011年使用开粳1号和粳294进行盆栽和箱栽试验,在不同生育期进行24小时室外、白天7小时室内的叶温及气象指标测定,分析了不同土壤水势下水稻叶温与叶-气温差、气象因子、生理指标和产量结构的关系。2012年在田间设置不同水分处理,对开粳1号进行冠层温度和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了田间不同土壤水势下冠层温度与气象因子和生理性状的关系。并对基于田间水稻冠层温度进行了水分胁迫指数模型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在各生育时期存在冠层温度分异现象,本试验通过各时期冠层平均温度的比较和分析,共筛选出较为突出的4个冷型材料和4个暖型材料。各品种间平均冠层温度差异在0.5-1.5℃范围,各品种冠层温度在白天随大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始终低于大气温度。13:00-15:00品种间冠层温度差异最为明显。夜间差异很小,并存在冷温型材料夜间冠层温度超过暖温型材料的现象。2.分蘖期与拔节期冷温型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均明显高于暖温型品种。灌浆盛期暖温型品种净光和速率较孕穗期明显下降,但冷温型品种净光合速率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经分析不同温度类型品种冠层温度与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均呈显着负相关。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显着正相关。暖温型品种剑叶气孔密度和宽度均高于冷温型品种。各品种剑叶腹面和背面的气孔长度互有高低趋势不明显。3.不同生育时期冷温型品种干物质积累均高于暖温型,暖温型品种叶、鞘的输出率高于冷温型品种,贡献率低于冷温型品种。两类型品种茎的输出率与贡献率均为负值。暖温型品种茎、叶、鞘的总输出率较高,冷温型品种总贡献率较高。产量结构方面,冷温型品种在有效穗数、穗重、千粒重、结实率及产量均显着高于暖温型品种。4.水稻各器官温度与土壤水分关系密切,当土壤水分充足时,同一水分处理的稻株穗温、茎温、叶温差异不显着;当土壤水分不足时,同一水分处理的稻株穗温、茎温、叶温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即穗温>茎温>叶温,土壤水分越少,差异越大。5.水稻叶温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不同生育时期通过控水发现,水稻叶温与大气温度和太阳辐射多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多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叶-气温差呈极显着正相关。辽粳294和开粳1号的叶水势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随土壤水势的降低而降低,且各水分处理下叶水势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两品种叶温在不同土壤水势下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均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6.田间不同土壤水势下的冠层温度呈一定规律性变化,水稻冠层在13:00-15:00达到最高。在凌晨2:00-4:00区间到达最低。冠-气温差幅度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剧。在中午13:00-15:00通过冠-气温差观测水分胁迫程度效果最好,水稻在不同生育时期遭受水分胁迫的恢复能力不同。其中分蘖-拔节期复水后植株恢复较快,而在抽穗-齐穗期和灌浆-灌浆盛期复水处理后,植株恢复速度均相对较慢。7.在田间通过对分蘖-拔节期、抽穗-齐穗期、灌浆-灌浆盛期控水后的冠层温度与气象因子及冠-气温差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水稻冠层温度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冠-气温差多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空气湿度达到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随着控水时间的延长,各胁迫处理的冠层温度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显着性均有所提高。8.田间水稻冠层温度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和蒸腾速率多呈负相关。在灌浆-灌浆盛期控水后,冠层温度与光和速率和蒸腾速率均达到显着负相关和极显着负相关。各胁迫处理在控水后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PSII的潜在活性(Fv/Fo)和PSII光化学效率(Fv/Fm)方面均呈显着下降趋势。齐穗期不同水分处理下,开粳1号剑叶在气孔长度上没有明显差异,腹面和背面的气孔宽度均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升高而降低。剑叶腹面气孔孔密度随胁迫程度升高而降低,但背面气孔密度随胁迫程度的升高而升高。9.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开粳1号在蛋白质、脂肪酸和直连淀粉含量方面均呈上升趋势,而食味值呈下降趋势。脂肪酸、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值呈负相关关系。在分蘖-拔节期控水后s1处理在千粒重和产量上均超过了CK1和CK2处理,说明开粳1号在分蘖-拔节期通过轻度胁迫可以实现节水增产的效果。抽穗-齐穗期水分胁迫直接影响了水稻穗分化,导致产量明显降低。灌浆-灌浆盛期水分胁迫造成空秕粒的大量形成,使结实率和穗粒数明显降低。10.试验将CWSI经验模型和理论模型同时应用在水稻水分胁迫试验中,研究获得了计算CWSI经验模型中冠-气温差和空气饱和水汽压差之间的关系,以及计算CWSI理论模型中冠层阻力与其他气象指标间的关系。进而对比了两种模型在应用上的差别,试验发现,经验模型在较为理想的天气条件下可以正常使用,一旦外界环境变化,会经常溢出0-1的范围,并且经验模型较理论模型波动大,理论模型则相对稳定,所以理论模型更适合反映作物水分亏缺状况,同时分析了理论模型与气孔阻力,净光和速率,蒸腾速率,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理论模型可以很好的反映水稻水分胁迫状况。(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3-04-26)

胁迫指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实时快速监测作物根系活动层的土壤含水率,利用低空无人机搭载的热红外相机获取经4种水分处理的棉花花铃期一天中5个时刻的冠层温度,并连续观测5 d,应用水分胁迫指数(CWSI)的理论模式、简化模式、定义模式计算得到3种CWSI,与棉花根系不同土壤深度含水率建立模型。研究表明:3种胁迫指数与土壤含水率具有幂函数关系,其中理论模式与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最佳,定义模式次之,简化模式最差;在一天中不同监测时间点上,3种CWSI的监测精度在13∶00最高,9∶00和17∶00最差;在监测深度上,3种胁迫指数与0~60 cm处的土壤含水率关系最为紧密,0~30 cm次之,0~15 cm最差。该研究可大面积获取作物根系层土壤含水率,提高作物根系层土壤含水率的反演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胁迫指数论文参考文献

[1].钱新.基于叶绿素荧光遥感的植被干旱胁迫指数构建[D].南京大学.2019

[2].尚晓英,张智韬,边江,林历星,李乐.基于无人机热红外的水分胁迫指数与土壤含水率关系研究[J].节水灌溉.2019

[3].张立元,牛亚晓,韩文霆,刘治开.大田玉米水分胁迫指数经验模型建立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18

[4].董婷,孟令奎,张文.MODIS短波红外水分胁迫指数及其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分析[J].遥感学报.2015

[5].关红杰,李久生,栗岩峰.干旱区棉花水分胁迫指数对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的响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

[6].肖莉娟,王登伟,黄春燕,赵鹏举,程麒.基于冠层温度棉花水分胁迫指数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关系[J].新疆农业科学.2013

[7].黄春燕,王登伟,肖莉娟,王雅芳.基于红外热图像的水分胁迫指数与叶片水势的关系研究[J].红外.2013

[8].张雷,张国伟,孟亚利,陈兵林,王友华.盐分条件下棉花相关生理特性的变化及水分胁迫指数模型的构建[J].中国农业科学.2013

[9].程晋昕.简化型蒸散胁迫指数的构建及其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

[10].高明超.水稻冠层温度特性及基于冠层温度的水分胁迫指数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

标签:;  ;  ;  ;  

胁迫指数论文-钱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