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入渗仪论文-林琳,陈捷,张中彬

负压入渗仪论文-林琳,陈捷,张中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负压入渗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压差传感器,水力传导度,空间变异,数据采集

负压入渗仪论文文献综述

林琳,陈捷,张中彬[1](2011)在《基于压差传感器的自记录盘式负压入渗仪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入渗数据人工观测过程中的劳动量过大和读数误差问题,设计了利用压差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联合运行,自动搜集入渗数据的自记录盘式负压入渗仪。对盘式负压入渗仪原理与各部件组成,压差传感器与储水管的联合运行机制,以及数据采集器采用的数学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自由入渗、室内土柱入渗和田间入渗实验3种方式逐步校验了该仪器读数的准确性和应用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1年02期)

张艳,张仁铎,薛绪掌,邹朝望[2](2005)在《用盘式负压入渗仪计算土壤水动力参数的改进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为根据盘式负压入渗仪测定的入渗数据计算土壤水动力参数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是在已有方法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引入重力对入渗的影响,发展得到的新模型。为了检验新方法,分别用各种不同模型计算用数值模拟及田间试验得到的不同土壤、盘径、水头压力条件下的入渗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方法,新方法不仅对小盘径盘式负压入渗仪得到的入渗数据适用,更适用于大盘径盘式负压入渗仪得到的入渗数据,计算的导水率能在短时间内趋于常量,且计算结果比其他方法精度更高,是一种合理可靠的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05年08期)

薛绪掌,张仁铎[3](2001)在《用盘式负压入渗仪数据计算土壤导水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提出了用盘式负压入渗仪 (Discinfiltrometer)测定的入渗数据计算土壤导水参数的一种新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大于 10min入渗时间的任何入渗率数据计算土壤导水参数 .一种迅速准确的数值迭代法被用于解所得的高度非线形的方程组 .新方法所计算的土壤导水参数与实验室测定数据比较吻合 ,与其他计算方法相比 ,新方法所得到的导水率与宏观毛管上升高度准确合理 .(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01年10期)

负压入渗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为根据盘式负压入渗仪测定的入渗数据计算土壤水动力参数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是在已有方法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引入重力对入渗的影响,发展得到的新模型。为了检验新方法,分别用各种不同模型计算用数值模拟及田间试验得到的不同土壤、盘径、水头压力条件下的入渗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方法,新方法不仅对小盘径盘式负压入渗仪得到的入渗数据适用,更适用于大盘径盘式负压入渗仪得到的入渗数据,计算的导水率能在短时间内趋于常量,且计算结果比其他方法精度更高,是一种合理可靠的计算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负压入渗仪论文参考文献

[1].林琳,陈捷,张中彬.基于压差传感器的自记录盘式负压入渗仪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

[2].张艳,张仁铎,薛绪掌,邹朝望.用盘式负压入渗仪计算土壤水动力参数的改进方法[J].水利学报.2005

[3].薛绪掌,张仁铎.用盘式负压入渗仪数据计算土壤导水参数[J].水利学报.2001

标签:;  ;  ;  ;  

负压入渗仪论文-林琳,陈捷,张中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