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阅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搞好阅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张树平河北省武安市第七中学056700

文学作品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名著名篇中更融汇了世事百态,凝聚了人间真情,积淀了历史精华,包孕了大地沧桑,恰如一场千年不化的大雪,用她纯澈的颜色澄净着我们的眼睛,更能够让涉世未深的孩子们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他们的人性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但是,这场雪范围广、容量大,让孩子们不由得望雪兴叹。于是,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孩子们渐览美景、掬雪在手、心有所感。在这个问题的摸索途中,得出如下小结,权作探微:

一、踏雪寻梅缘奇香——阅读兴趣的培养

孩子都有一个童年的好伙伴——孙悟空。当孩子乐于接受故事的时候,孙悟空以他独特的淘气聪明进驻孩子脑海,成为所有孩子心中的神祇。他们喜欢孙悟空的灵动机警,从而喜欢上了这个西天取经的故事——喜欢上了整本《西游记》。可以说,四大名著的教学中,《西游记》的教学是老师们最易入手,也是最不需要劳神的。

只有领略过梅花清冽的人,才可能在寒冬中为香踏雪,而这一缕清香,就是阅读兴趣。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名著教学不同于课文教学,重点在于课外自读,而自读需要学生的自觉,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搞好课外阅读的关键。但是,据真实的调查结果可见,中学生的阅读以漫画、报刊为主,也有部分小说,从内容上而言基本都是武侠、言情;而且存有不少阅读误区,认为不一定非要读原著,看影视剧——改编过来的名著,效果也一样。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真正心甘情愿地去读好名著呢?

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阅读是一次探索知识和欣赏美的行程,古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这“黄金屋”的乐趣只有进入之后方能感悟到。根据中学生阅读的特点,要因势利导:喜欢看漫画的,要求把漫画内容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喜欢武侠小说的,要求说出武侠精神的内涵和体现角度;影视的确能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但是与原著还是有差距的,找出差异之处,分析得失。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时候,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有侧重、有步骤地向学生推荐名著,而不能将名著作为一项推荐任务,指望一蹴而就,那样只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同时,要让学生重视名著的阅读,“冰冻三尺”,这杯千年的“寒雪”绝非朝夕可捧。必须有量的积累,才可能有质的飞跃;唯有读书破万卷,方可在潜移默化中获益。要引导学生去探求作品在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所包涵的深刻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产生内心的渴求,从而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而如何引导,就看教师的智慧如何闪光了。

二、心悦君兮君亦知——“我”与文本对酒欢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读好文本,是文本对话的基础。通读文本,并读出自己的感受,才是有效阅读。为学生创设主要问题,分层分面地探究文本,是文本对话的关键。新课程标准中,对名著阅读明确提出了相关要求:“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1、采尽百花终酿蜜。

面对一本厚厚的书,学生心中难免存有惰性,而翻开之后,看到的又是他们并不很熟悉的文言文,更多了一层惧意,此时,就需要老师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包括读书的方法——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圈点批注法、提纲法、写心得体会法等。继而,以课内自读材料作为阅读名著的训练材料,要指导学生自我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把握欣赏小说的方法:综观全文,找出主要人物和线索人物,理解作品的思路,这也是学生容易入手的感性认知,要引导他们上升到理性,从而来探究作品构思布局的精美;细节把握,通过品读细节认识人物形象,从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神态描写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来分析,进而学习人物塑造的方法,是小说阅读的中心任务;深入思考,作品想通过故事、通过人物,告诉我们什么,这是阅读的更高境界。如此,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要让学生感受到探究文本的意义和阅读的乐趣,让学生从几个步骤中有选择地留为己用,深入思考,不管是什么样的阅读方式,总之,采什么花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喜欢的花,可以酿出好蜜的花——只要是适合自己的,是行之有效的,就是一个好方式。

2、万紫千红总为春。

我们在路途中探索,究竟寻求到了什么,需要通过阅读之后的效果来检验。而反馈的途径有很多种,同时,这些途径也是促进阅读的一剂良药。

(1)“写”得如何。阅读名著的成效从读书笔记的质量开始检验,读后感是初中生学习写作的一种重要形式。规范的读后感是初中生应具备的基本写作能力,是学生巩固阅读所得,对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一篇成功的读书笔记是阅读有效最直接的表现。

(2)“说”得怎样。即口头复述故事的要求,难度略高于读书笔记。一次成功的口头复述,应该是在分析了课文内容,对人物的思想性格有比较深刻的领会,打好腹稿之后再进行的。复述前可以要求学生写下复述简纲,这样,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复述的层次和重点,做到清楚而有条理地复述。学生紧紧围绕文章内容、主旨及自己的体会、感悟展开,才是真正成功的复述。

标签:;  ;  ;  

搞好阅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